郭曉明:美國生產率負增長與全球經濟碎片化
郭曉明:美國生產率負增長與全球經濟碎片化
作者簡介:郭曉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研究員,微博@西西河氏唵啊吽 ,曾任滙豐證券信息安全副官、貴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加拿大勞里爾大學商學院和物理計算機系兼職教授。
英媒金融時報網專欄作家愛德華·盧斯(Edward Luce)2016年5月29日發表了《美國生產率負增長之謎》的文章[1],說美國生產率30年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盧斯開篇的「謎」是一個對比:當你過著戴著健康跟蹤器跑步這種現代高科技生活的時候,怎麼能相信這種負面統計數據呢?然後他引用了保羅·克魯格曼的名言:「生產率並非一切,但從長遠看,它幾乎就是一切。」然後一個反轉,說美國生產率負增長統計沒有錯,特朗普選舉現象表現出了美國人民對經濟的失望和憤怒。其實不僅僅美國,所有發達國家都處於經濟復甦無力的焦慮期,都有日益增加的社會不安。
盧斯不是第一個用生產率下降來解釋美國總統競選表現出的美國社會焦慮不安的人。5月5日財富網刊登了Alan Murray的評論員文章[2],文章評論2016美國生產率下降1%,是過去6個季度以來第四次生產率下降,Alan Murray也以此解釋特朗普現象。
盧斯文章談的其實並不是為什麼美國生產率會負增長之謎,而是為什麼美國財經數據那麼好,而民眾感受的經濟那麼差這個謎。2015年下半年開始,西方主流財經輿論就一派唱好美國,唱衰中國的輿論,如高盛關於2016全球經濟展望就是典型一例[3]。財經數據說美國經濟最好,為什麼美國民眾還會對美國經濟一肚子怨氣呢?這是一個謎。盧斯說,這個謎解決了,經濟數據並不是都好,還有一個生產率負增長不好,這就解釋了美國民眾的迷失和憤怒。
盧斯文章談到的美國生產率負增長,來源於5月25日金融時報網另一篇文章[4],那篇文章報道了經濟咨商局(The Conference Board)的最新研究報告,其中有美國生產率負增長的數據。
圖1:美國生產率增長。(引自英媒金融時報網[4])
必須認識到,生產率增長和生產率是兩碼事。雖然美國生產率是負增長,但美國生產率水平依然是全球最高之一。中國勞動生產率水平還不到美國勞動生產率水平的五分之一[5]。如果五倍於中國的美國生產率第一季度降低了1%就引發美國民眾對經濟的憤怒,那麼只有美國生產率五分之一的中國民眾不就得都上梁山造反了?其次,生產率要和就業人口的勞動時間相乘起來才是產出。勞動參與率降低和失業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人口下降,才是比生產率水平波動更重要的造成美國憤怒的原因。用生產率負增長來解釋特朗普競選現象,來解釋美國民眾對經濟的焦慮和憤怒,這不能說一點道理都沒有。但是,當美國生產率下降還是個謎的時候,這是用一個謎解釋另一個謎,這種解釋對於美國經濟政治制定於事無補。
圖2:全球生產率增長(引自經濟咨商局2015生產率簡報[5])
5月14日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艾倫·布林德(Alan S. Blinder)也在《華爾街日報》發表了題為《生產率下降之謎》的評論文章[6],說美國生產率自1995至2010一直是健康的2.6%年增長,然後就變成了貧血的0.4%,更恐怖的是我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這才是經濟學家說的美國生產率增長率下降之謎。
從圖2可以看到,生產率下降不僅僅是美國的問題,而且是全球經濟的問題。自2008金融海嘯震蕩至2010年以後,就急遽下滑進一個走低的軌道。從圖2全球生產率增長的線性擬合上看,2003年是生產率增長偏離歷史軌跡的分叉點,而2003年就是美國單邊主義佔領伊拉克那年。統計數據真正進入生產率增長下降的擬合曲線是在2011年,是美國開啟亞太再平衡那年。圖2曲線在2011年沒有彈回上去,脫離劇烈震蕩進入穩步下降,這證明了全球經濟根本沒有所謂復甦,而是進入了長期低迷。這大概就是布林德認為恐怖的事情。2008年以來,世界各國都說要吸取上世紀30年底大蕭條的教訓,不要搞孤立主義,以儘快使得全球經濟復甦。然而,美國作為金融海嘯的失誤者,並沒有承擔其領導全球經濟復甦的責任,反而量化寬鬆印鈔轉嫁國內危機,日歐也相繼效仿,搞了個大蕭條時期以鄰為壑的2.0版,世界各國沒有合作以擺脫全球經濟低迷狀態。加上美國地緣政治的手筋,先是阿拉伯之春摧毀了中東經濟,其後烏克蘭戰亂割裂了俄歐經濟,今天則以唯恐天下不亂的勁頭持久推高南海緊張局勢,2008年以後,全球經濟被割裂了,被分裂了。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變為全球經濟碎片化進程。圖2中全球經濟生產率增長率下降的曲線,反映了全球經濟進程從一體化進入碎片化。
提高生產率,需要科技創新。科技產業化,需要全球大市場。歷史上工業革命,無不需要全球市場背書。科技產業有規模經濟特點,生產一千個產品是一個發明,生產一千萬個產品也可以是同一個發明,但後者每個商品的研發成本只是前者的萬分之一。科技成分越高,研發成本越高,需要的市場也越大。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國家,美國要用TPP和亞太再平衡把這個全球最大的製造國從全球經濟中剝離出去,這不知道是剝離中國,還是美國自絕於全球經濟。不難看出,美國產出率增長進入下降軌跡就是美國全球戰略的必然結果。
那麼,為什麼美國全球戰略要把全球經濟碎片化呢?科技是提高生產率的必要因素,但不是充分因素。科技成果要轉變成商業利潤,需要巨大的投資。宏觀經濟告訴我們,在不考慮對外投資的情況下,一個經濟體的投資等於這個經濟體的儲蓄。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中國總儲蓄大約佔GDP的50%[7],固定資產形成佔GDP的47%[8];而美國總儲蓄大約佔GDP的18%,固定資產形成佔GDP的19%。在全球經濟中,一國的儲蓄可以是另外一國國家的投資。美國投資高於儲蓄,有更多的資本流入;中國儲儲蓄高於投資,有更多的資本流出。中國持有的大量美國債務,顯然是中國儲蓄變成美國投資的途徑之一。
所以,中國提高生產率,是資金有餘技術不足。美國提高生產率,是技術有餘資金不足。美國科技依然領先世界,美國高科技成果層出不窮,頁岩油、無人駕駛車、航天火箭回收、人工智慧阿爾法狗等等。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科技進步是決定因素。以美國的科技優勢,美國生產率增長為負簡直是天理難容。美國要提高生產率,需要全球資本到美國投資。中東戰亂,烏克蘭戰亂,南海和朝鮮半島緊張局勢,客觀上都是把全球資本往美國趕,這種戰亂化的全球美元政治是全球經濟碎片化的根源。可見美國全球軍事戰略,雖然一方面增加了美國的投資,另一方面又碎片化了全球經濟,兩相抵消,凈結果是美國生產率增長為負!這是得不償失。
科索沃戰爭,歐洲資本跑到美國,成為美國互聯網經濟的尖刀班敢死隊。烏克蘭戰亂,割斷了俄歐產業鏈,歐洲資本沒有俄國去路,也得往美國跑一些。南海萬一發生中美衝突,中國資本能往美國跑嗎?如果有中美戰爭風險,中國資本留在美國就有被凍結被沒收的國際政治風險。即便僅僅是中美緊張對峙,美國國內投資環境也不利於中國資本。東海戰爭,朝鮮半島戰爭,可以讓日韓資本往美國跑,但是,南海衝突,要重複科索沃戰爭和烏克蘭戰爭的歐洲資本跑到美國的故事,必須是中美是盟國才有可能。中菲衝突,必須是中美同盟反對菲律賓才能使得中國資本撤出菲律賓流向美國。美菲聯盟,南海戰亂,菲律賓有多少資本抽出中國投資美國?中越衝突南海戰亂,越南有多少資本抽出中國流往美國?零。所以,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放在南海攪局,是有失無得。美國生產率負增長,應該是對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當頭棒喝。
美國生產率負增長,也是經濟空心化的必然結果,即勞動力人口從工業轉到服務業。長期以來,美國服務業中的金融業和律師業是高收入行業,是全球經濟中超額利潤行業。金融、軍工、和全球經濟規則制定和解釋的律師業,是美國全球霸權的基礎行業,也是超額利潤行業。這些行業,實際上是全球經濟交易成本上升的原因。由於美國全球霸權要超額利潤,美國軍火集團和金融集團超額利潤的增加就是全球經濟交易成本的增加,就是全球經濟生產率水平的降低。美國物流、零售等服務業的生態,就是把這些超額利潤擴散到美國經濟中轉變為消費的輔助行業,這些流通領域的行業很難提高勞動生產率,因此降低了美國整體生產率。
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是過去三十年全球生產率健康增長的基礎。911以後美國實行單邊主義,使得全球經濟進入碎片化。尤其是2008年以來,全球經濟碎片化現象愈演愈烈,孤立主義在西方各國抬頭。這是美國生產率負增長的關鍵原因,也是全球經濟復甦無力的關鍵原因。
致謝:感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袁嵐峰博士(微博@中科大胡不歸 )等人的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1]https://next.ft.com/content/315f8b88-2364-11e6-9d4d-c11776a5124d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601/c1002-28402015.html
[2]http://fortune.com/2016/05/05/productivity-declines-first-quarter/
[3]http://www.goldmansachs.com/what-we-do/investment-management/private-wealth-management/intellectual-capital/isg-outlook-2016.pdf
[4]https://next.ft.com/content/925d8e6c-226f-11e6-9d4d-c11776a5124d
[5]https://www.conference-board.org/retrievefile.cfm?filename=The-Conference-Board-2015-Productivity-Brief.pdf&type=subsite
[6]http://www.wsj.com/articles/the-mystery-of-declining-productivity-growth-1431645038?mod=rss_opinion_main
[7]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NS.ICTR.ZS
[8]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E.GDI.TOTL.ZS
【本文2016年6月發表於觀察者網(http://www.guancha.cn/GuoXiaoMing/2016_06_30_365891.shtml)。】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受過科學訓練的理性愛國者們組建的智庫。科學素養,家國情懷,橫跨文理,縱覽風雲。《周易·文言》:「九五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何謂也?子曰,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zQzMjU3Ng==&mid=2247483652&idx=1&sn=d1e87f74efa09aae6a71bb825bf1acda)
微信公眾平台「風雲之聲」
知乎專欄: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點資訊: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頭條: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