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濟錄》—奪人奪境

【師晚參示眾云:「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

時有僧問:「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云:「煦日發生鋪地錦,瓔孩垂髮白如絲。」

僧云:「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云:「王令已行天下遍,將軍塞外絕煙塵。」

僧云:「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云:「並汾絕信,獨處一方。」

僧云:「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云:「王登寶殿,野老謳歌。」

師乃云:「今時學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見解。若得真正見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勝,殊勝自至。」】

(1)譯文:

臨濟禪師晚參時指示門下修行者說:「我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和境一起奪,有時人和境都不奪。」

當時有僧人問道:「什麼是奪人不奪境?」

臨濟禪師回答說:「溫暖的太陽生長萬物,如同遍地錦繡,嬰兒垂髫卻雪白如絲。」

僧人問:「什麼是奪境不奪人?」

臨濟禪師說:「王令能夠通行天下,將軍戍守邊塞無戰火煙塵。」

僧人問:「什麼是人和境一起奪?」

臨濟師說:「并州和汾州獨立,割據一方不應朝廷命令。」

僧人問:「什麼是人和境都不奪?」

臨濟禪師說:「國王登上寶殿,田夫野老謳歌太平。」

禪師於是說:「現在學習佛法的人,一定要尋求真正的見解。若能悟得佛法正見,就可不染污生死,去留自由。不想求得殊勝,殊勝自會出現。」

(2)注釋

①晚參:『朝參』之對稱。指晚間之住持開示法要、參禪或念誦。《敕修百丈清規》「晚參」條載:「凡集眾開示皆謂之參。古人匡徒,使之朝夕咨扣,無時而不激揚此道,故每晚必參,則在晡時。」

②有時奪人不奪境,有時奪境不奪人,有時人境俱奪,有時人境俱不奪:此為臨濟禪師所施設之四料簡,即能夠應機應時,與奪隨宜,殺活自在地教導學人之四種規則。奪人不奪境,即奪主觀而僅存客觀,於萬法之外不承認自己,以破除對人、我見之執著。奪境不奪人,即奪客觀而僅存主觀,以世界映現在一己心中,破除以法為實有之觀點。人境俱奪,即否定主、客觀之見,兼破我執與法執。人境俱不奪,即肯定主、客觀各各之存在。

③殊勝:事之超絕而稀有者,稱為殊勝。

【「道流,秖如自古先德,皆有出人底路。如山僧指示人處,秖要爾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遲疑。如今學者不得,病在甚處?病在不自信處。爾若自信不及,即便忙忙地徇一切境轉,被他萬境回換,不得自由。爾若能歇得念念馳求心,便與祖佛不別。爾欲得識祖佛么?秖爾面前聽法底是。學人信不及,便向外馳求。設求得者,皆是文字勝相,終不得他活祖意。莫錯,諸禪德。此時不遇,萬劫千生輪迴三界。徇好境掇去,驢牛肚裡生。」

「道流,約山僧見處,與釋迦不別。今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若能如是見得,秖是一生無事人。」】

(1)譯文:

「各位學道人,就如同自古以來的先輩祖師,他們都有出身之路。而現在我要指示大家的,就只是要你們不受他人的誑惑。你們要使用哪種出身之路就趕快用,再不要遲疑。現在的學道者不是這樣,錯誤在什麼地方?錯誤就在不自信處。你們如果自信不足,於是就迷茫地跟隨著一切外境的轉變而轉變,被所有的外境改變轉換,不能獲得自由。你們若能停息念念向外馳求之心,就能與祖師佛陀一般無二。你們想要認識祖師佛陀嗎?就是面前聽我說法的你們。學道人自信不足,便向外奔走追求。假設能夠追求到的,也都是祖佛所說的文字殊勝之相,終究得不到活潑潑的祖師真意。不要弄錯了,諸位禪師。今生不能遇見真正的佛法,就將長時間在這三界中輪迴。跟隨著所喜好的外境而去,終究會從驢、牛等畜生肚子里生出來。」

「各位學道人,根據我的見解,自我與釋迦牟尼佛沒有差別。現在有這麼多種的妙用,還欠缺什麼?六根之作用化出的神光,從來也不曾停止中斷。若能夠像這樣見解,就是一生清凈無為的無事之人。」

(2)注釋

①出人底路:即出身之路,出身活路。

②六道神光:指六根之上色、聲、香、味、觸、法之作用。《五燈會元》卷一「初祖菩提達磨大師」中有類似記載:「王(異見王)怒而問曰:『何者是佛?』提(波羅提)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提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提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見。』提曰:『今現作用,王自不見。』王曰:『於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現?』提曰:『若出現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現,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遍現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

③無事人:即清凈無為的無位真人。《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中載:「但銷熔表裡情盡,都無依執,是無事人。……百種多知,不如無求最第一也,道人是無事人,實無許多般心,亦無道理可說,無事散去。」

【「大德,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此不是爾久停住處。無常殺鬼,一剎那間,不揀貴賤老少。爾要與祖佛不別,但莫外求。爾一念心上清凈光,是爾屋裡法身佛;爾一念心上無分別光,是爾屋裡報身佛;爾一念心上無差別光,是爾屋裡化身佛。此三種身,是爾即今目前聽法底人。秖為不向外馳求,有此功用。據經論家,取三種身為極則。約山僧見處不然。此三種身是名言,亦是三種依。古人云:身依義立,土據體論。法性身,法性土,明知是光影。」】

(1)譯文

「各位大德,三界沒有安寧,猶如著火的住宅。這裡不是你們長久停留的住處,無常猶如殺人幽鬼,一剎那間,不管貴賤老少,都奪走其性命。你們要想和祖佛一樣,就不要向外奔走追求。你們一念想到本心具有的清凈之光,就是你們自身的法身佛;你們一念想到本心具有的無分別之光,就是你們自身的報身佛;你們一念想到本心具有的無差別之光,就是你們自身的化身佛。這三種佛身,就是現在眼前聽我聽法的你們。只是因為不向外奔走追求,所以有這三身的功能作用。據經論家的的見解,把這三種佛身作為最高的準則。根據我的見解則不然,這三種佛身是名目言句,也是三種依著。古人說:佛身依賴義理而成立,佛國土根據體性而判斷。法性身和法性土,明顯可知如光影般虛幻不實。」

(2)注釋

①三界無安,猶如火宅:語出《法華經.譬喻品》:「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如是等火,熾然不息。」

②無常殺鬼:即指無常猶如殺人之幽鬼。《摩訶止觀》卷七上中載:「無常殺鬼,不擇豪賢。」

③法身佛:法性之體名法身,法性有覺知之德,故名佛。

④報身佛:又作報佛、報身、受法樂佛。即酬報因位無量願行之報果,為萬德圓滿之佛身。亦即菩薩初發心修習,至十地之行滿足,酬報此等願行之果身,稱為報身。

⑤化身佛:乃佛為利益地前凡夫等眾生而變現種種形相之身。

⑥法性身:佛身如法性周遍十方,有無量無邊之相好莊嚴,以無量之光明,無量之音聲,度十方無量之法身菩薩,謂之法性身。《大智度論》卷九中載:「佛有二種身:一者法性身,二者父母生身。是法性身滿十方虛空,無量無邊,色像端正,相好莊嚴,無量光明,無量音聲,聽法眾亦滿虛空。」

⑦法性土:指法身所住真如法性之土。《大乘義章》卷十九中載:「法性土者,土之本性,諸義同體,虛融無礙,猶如帝網,亦如虛空,無礙不動,無所有等,同體義分,地經所說真實義相,即其義也。一切世界本性恆爾,而諸眾生妄想覆心,自累成隔,無礙法中,見為定礙,有處定有,無處定無,染處定染,凈處定凈,地處定地,水處定水,如是一切,後息妄想。彼土實性,顯成我用,名法性土。」

【「大德,爾且識取弄光影底人是諸佛之本源①,一切處是道流歸舍處。是爾四大色身,不解說法聽法;脾胃肝膽,不解說法聽法;虛空,不解說法聽法。是什麼解說法聽法?是爾目前歷歷底,勿一個形段孤明,是這個解說法聽法。若如是見得,便與祖佛不別。但一切時中更莫間斷,觸目皆是。秖為情生智隔,想變體殊,所以輪迴三界,受種種苦。若約山僧見處,無不甚深,無不解脫。」】

(1)譯文

「各位大德,你們要認識到,操弄光影的人就是諸佛的本源,遍處都是學道人的最終回歸之所。你們的地水火風組成的肉體之身不懂得說法聽法;你們的脾胃肝膽等五臟六腑不懂得說法聽法;虛空也不懂得說法聽法。那麼是什麼懂得說法聽法呢?是現在你眼前歷歷分明卻又無形無相的獨一無二之自性,就是這個懂得說法聽法。若是能夠這樣見解,你們便能與祖佛沒有差別。無論何時都不要間斷,就能觸目皆是自性。只因為生出妄情而隔礙智慧,形相變化而認為體性不同,所以輪迴於三界之中,遭受種種苦難。若是根據我的見解,沒有什麼不是深奧幽妙,沒有什麼不是自在解脫。」

(2)注釋

①諸佛之本源:即自性。《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頓漸品》中載:「一日,師告眾曰:『吾有一物,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諸人還識否?』神會出曰:『是諸佛之本源,神會之佛性。』師曰:『向汝道無名無字,汝便喚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茆蓋頭,也只成個知解宗徒。』」

②想變體殊:《祖庭事苑》卷五中載:「想變體殊:想當作相,形相也,所以對情智也,想變甚無謂。華嚴疏主云:『眾生包性德而為體,依智海以為源。但相變體殊,情生智隔。』」

【「道流,心法①無形,通貫十方。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本是一精明②,分為六和合③。一心既無,隨處解脫。山僧與么說,意在什麼處?秖為道流一切馳求心不能歇,上他古人閑機境④。」】

(1)譯文

「各位學道人,心法無形無相,卻能通達貫通十方世界。在眼稱之為見,在耳稱之為聞,在鼻可以嗅香,在口可以談論,在手可以執捉把握,在腳可以運動奔跑。本來是絕妙明澄的一心,展開為六種感官的作用。若能明白這根本的一心已是空無,則隨處可得解脫。我這樣說,意圖在什麼地方呢?就是因為學道人的種種向外一味奔走追求之心不得停止,在古人經典語句中迷信執著。」

(2)注釋

①心法:與教法相對應,以心傳心之法。《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中載:「所以祖師云:『付此心法時,法法何曾法。』……十方諸佛出世,秖共說一心法。……所以達摩從西天來,唯傳一心法。」

②精明:指自性清凈心中本具之絕妙明澄。《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中載:「此本源清凈心,常自圓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認見聞覺知為心,為見聞覺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體。」

③六和合:指六根與六塵相合。《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中載:「所言同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束六和合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學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縛,不契本心。」

④閑機境:機謂屬於內而慟於心者。境謂屬於外而顯於形者。機境指三藏經典、公案語錄等接引學人的方便手段。閑機境即嘲罵禪僧拘泥於悟道軌則之貶諷語。《佛果圜悟禪師碧岩錄》第三則:「一機一境,一言一句,且圖有個入處,好肉上剜瘡,成窠成窟,大用現前,不存軌則。」n蓋凡涉及言句者,即欲暫使學者有個入處,僅為誘導上之方便。然若大用現前,則不必拘泥於此規則。

【「道流,取山僧見處,坐斷報化佛頭①。十地②滿心,猶如客作兒③。等妙二覺④,擔枷鎖漢。羅漢辟支,猶如廁穢。菩提涅槃,如系驢橛⑤。何以如此?秖為道流不達三祇劫空,所以有此障礙。若是真正道人,終不如是。但能隨緣消舊業⑥,任運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無一念心希求佛果。緣何如此?古人云:若欲作業⑦求佛,佛是生死大兆。」】

(1)譯文

「各位學道人,依照我的見解,就能坐斷報身佛和化身佛的頭。十地圓滿的菩薩,猶如奴僕傭人。等覺、妙覺菩薩,猶如獄中披枷帶鎖的囚犯。阿羅漢、辟支佛,就像廁所里的糞尿污穢。菩提、涅槃,恰似系驢子的木杭。為什麼會這樣?只是因為學道人不能徹悟菩薩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為空,所以有這個障礙。若是真正的學道人,終究不像這樣。只要能夠隨順因緣消除以前的業報,自由自在地穿著衣服,要走就走,要坐就坐,沒有一時一刻心裡想著求得佛果。為什麼這樣?古人說:『若想要起心造作種種業求得佛果,佛果就是陷入生死輪迴的明顯徵兆。」

(2)注釋

①坐斷報化佛頭:禪林用語。即由坐禪之力以斷迷,用以形容坐破差別相,徹底達於平等一如之境地。《五燈會元》卷十二中載:「(慶善普能禪師)上堂:『事不獲已,與諸人葛藤。……若也是非齊泯,善惡都忘。坐斷報化佛頭,截卻聖凡途路。到這裡方有少許相應。』」

②十地:華嚴宗將菩薩的修行分為五十二個階段,即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十地為第四十一至第五十階。

③客作兒:傭工的鄙稱。《法華經.信解品》中稱之為「客作賤人」:「爾時窮子,雖欣此遇,猶故自謂客作賤人。由是之故,於二十年中常令除糞。」

④等妙二覺:即等覺和妙覺。華嚴宗將菩薩的修行分為五十二個階段,等覺為第五十一階,妙覺為第五十二階。

⑤系驢橛:即指路邊系縛驢之木棒。禪家轉喻學人雖領得一句一棒之玄機,然若執著於一語一句,則反受其拘束系縛,欠缺活用之機法。

⑥隨緣消舊業:語出《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

⑦作業:指起心造作。《景德傳燈錄》卷第二十九中載:「若欲作業求佛,業是生死大兆。」

【「大德,時光可惜。秖擬旁家波波地學禪學道,認名認句,求佛求祖,求善知識意度。莫錯,道流,爾秖有一個父母①,更求何物?爾自返照②看。古人云:演若達多③失卻頭,求心歇處即無事。大德,且要平常,莫作模樣。有一般不識好惡禿奴,便即見神見鬼,指東劃西,好晴好雨。如是之流,盡須抵債,向閻老前吞熱鐵丸有日。好人家男女,被這一般野狐精魅所著,便即捏怪。瞎屢生,索飯錢有日在。」】

(1)譯文:

「各位大德,時間寶貴,你們只想在外道邪路上忙顛顛地學禪學道,執於佛名,執於經句,求佛求祖,求善知識,推量臆測。不要弄錯,各位學道人。你們只有一個主人公,還需要追求什麼東西?你們自己迴光返照看看。古人說:『演若達多失去了自己的頭,停止向外求心便安然無事。』各位大德,必須平常自然,切莫裝模作樣。有一幫不識好歹的惡禿奴,於是就忽而見神忽而見鬼,指東劃西,一會兒好晴一會兒好雨。像這樣的人,都必須償還罪債,終有一天會到地獄中閻王老子面前吞熱鐵丸。好人家的子女,都被這一幫野狐精所迷惑,於是就作出了許多怪異之事。像瞎眼驢一樣愚蠢的傢伙,閻羅王向你收取飯錢的日子不遠了。」

(2)注釋

①父母:諸佛之父母,即自性、本來面目、主人公。《大智度論》卷三十四中載:「般若波羅蜜,是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為母,般舟三昧為父。三昧能攝持亂心,令智慧得成,而不能觀諸法實相;般若波羅蜜,能遍觀諸法分別實相,無事不達,無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為母。」

②返照:指用佛性對照檢查自己。《信心銘》中載:「。須臾返照,勝卻前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中載:「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

③演若達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中載:「汝豈不聞 ,室羅城中,演若達多?忽於晨朝,以鏡照面,愛鏡中頭,眉目可見。瞋責己頭,不見面目,以為魑魅,無狀狂走。」n此以自己之本頭譬真性,鏡中之頭譬妄相。喜見鏡中之頭有眉目,比喻妄取幻境為真性而堅執不舍;嗔責己頭不見眉目,則比喻迷背真性。

推薦閱讀:

佛智真相:境界的五個層級

TAG:禅宗 | 佛教 | 汉传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