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那些讓人感覺舒服的人是怎樣煉成的

(此文已授權「十分心理」微信平台首發,轉發請與shifenxinli後台聯繫)

尊重是一種相當高功能的能力

尊重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是一種相當高功能的能力。之所以說這是一種高功能,是因為這尊重背後,既有對生命的敬畏,也有謙卑。當我們能夠謙卑的時候,至少我們已經具有了足夠的自我接納的功能,我們可以接納自己的不足,也可以欣賞他人的優點;我們可以敬畏自然的偉大,也可坦然接納自己的平凡,正是因為我們有能力接納自己,所以我們才有能力欣賞他人,因為我們不必因為感覺自己不如別人而痛苦,而尊重的能力,就來源於此。這裡面包含的,是愛、信任、接納,等等人生重要的成長能源。

當快遞小哥被打的時候,被打的,也許不僅是這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行業,同時還有我們每個人心底對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的能力,還有我們對生活感受滿意的可能。當我們越來越多地動用我們的怒氣來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來保證我們內心體驗到安全時,我們失去的,卻是與人為善和享受生活的能力。

當我們內心感覺不夠安全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通道來釋放這些不安,而憤怒,就是一個可以讓我們感受到自己很有力量的方式。當我們用憤怒去轉移自己的不安時,這些憤怒往往會投注到那些比我們更弱的人身上,他們更加缺少處理這些憤怒的通道,傷害感可能會以各種方式向其他地方蔓延,比如敵視有社會地位和掌握某種資源的人,比如醫生,比如公務人員。

當這些敵意在社會中逐漸蔓延開的時候,所有的傷害體驗最終都會回到我們自己身上,因為我們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我們給出去的一切,不管繞多大的圈子,最終還是會回到我們自己身上。或者說,停止傷害,發展整個社會的信任能力,其實是與我們每一個人都相關的事情。

「冤冤相報」是怎麼來的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恐怕沒有多少人喜歡與以勢壓人的人呆在一起,沒人喜歡那些不能尊重我們的人,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正在將自己變成那樣的人。

我們明明不喜歡那樣的人,我們卻讓自己變成那樣的人,難道這不是很笑的事情嗎?

其實,並不可笑,這就是人性。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我最不喜歡父母的地方,到最後卻與父母最相像。這是因為,越讓我們感覺痛苦的地方,我們會花越多的精力在上面,以防止自己被傷害,我們花的精力越多,從中吸收的就越多,我們吸收到這些,最終會成為我們自己的一部分,這個過程,就是內化:經過內攝(吸收),再認同(成為它)。當我們內化了這些傷害性的內容,往往會動用來它來防止自己被傷害,但事實往往又相反,真要是成為欺壓他人的人,最後受苦的人,一定是我們自己。因為,欺壓的行為不過是為了緩解我們自己內心的脆弱無力感,不過是為了阻止我們自己對被欺壓的恐懼,不過是安全感的不足。

  • 一個在被欺負中長大的孩子,最終可能學會了用欺負他人的方式與人交往;

  • 一個從來沒有獲得過尊重的孩子,又很難學會去尊重他人;

  • 一個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成年後可能時時處處戒備他人,處處與人為敵;

  • 一個從小被剝奪的孩子,可能成年後就像一個吸血鬼,感覺全世界都欠自己的,期待能把屬於別人的好東西都據為己有。

當因為不適應現實的生活而找諮詢師求助時,他們往往會說「我感覺我被他們傷害了!」是的,這些人的確曾被傷害,但是這些傷害也讓他們學會了去傷害別人,然後,他們製造的傷害又帶給他們自己更多的被傷害,這就是冤冤相報了吧。

讓人感覺舒服的人是無爭的

其實,我們身邊並不乏讓人感覺舒服的人,只是,那些那些讓人感覺舒服的人,他們身上具有什麼樣的特質,我們並沒有特別認真地想過——他們往往是謙卑的人,這個謙卑是發自心底地敬畏人、敬畏生命,而不是故意做出來的。自然的謙卑與做出來的謙卑會很不同,做出來的謙卑往往並不讓人舒服,因為如果不是內在世界已經真正發展出了謙卑與敬畏的能力,實際上是不會真正坦然面對世事的。

謙卑的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即是:無爭。這個無爭並不是不思進取,而是不給他人造成壓力和威脅。面對傷害,他們有能力置之一笑,淡然對待,然後去做自己的事情,並不與施加傷害的人過多糾纏。這其實是對施害者的最有力反擊,也是對自己的最好保護,但是又不必無謂地消耗什麼能量,這其實是安全感的體現。

若要有如此的胸懷,是需要些修行和定力的。是的,我認為那是一種胸懷。一個內心狹隘人的,一個滿懷恐懼的人,是做不到無爭的。能夠與人無爭,與世無爭,至少需要做到: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 若不信任自己,怎麼能相信傷害可以被化解?於是少不了要去爭戰;

  • 若不信任他人,怎麼能以善良之心去與人相處?於是少不了戒備和敵意。

可是,信任,那是多麼奢侈的一件珍寶,一個人,可以建立起信任的能力,至少證明,他曾經真真切切被善待過。所以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能夠坦蕩面對慘淡人生的人,往往是內心富足的人。一個人只有真切地感受到被滿足過,才能放下抗爭與攫取的衝動,才能發展出接納傷害感的能力,才能坦然面對傷害而不躁不怒。

停下來,去發展新的可能

這似乎是一個悖論:沒有被愛過,如何去愛他人?沒有能力去愛他人,又如何得到被愛?是的,這的確是一個怪圈,能讓我們走出這個怪圈的,是停下來,去發展新的可能。停下來,在感覺中是一場冒險,但是所有的改善都是從這場冒險開始的。

如果你的童年並沒有在父母的幫助下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現在你就可以從嘗試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方式開始,幫助自己重建安全體驗,比如善待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當你付出的愛越多時,你收穫的愛也會越多,任何新的、有益的嘗試都可以給你帶來與之前不同的體驗,這些體驗就像滴進清水裡的墨水,會逐漸蔓延開來,幫助你積累越來越多的新經驗,直到你可以發展出對自己對他人足夠多的信任,你就可以更自由地在這個世界上生活。

能夠接受自己的平凡

謙卑的人還有另一個重要特徵:接受自己的平凡。他不會在人前爭強,因為他不再需要藉助他人的肯定來肯定自己,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並且喜歡這個平凡的自己。因此,他可以謙卑,他可以為自己活,這其實是高自尊。一個高自尊的人,往往可以真誠地欣賞他人的美好,因為他不會因為別人擁有比自己更多的美好而感覺痛苦;他也可以讓自己成為背景,來襯托他人在聚光燈下的艷影,因為他知道,對方的好並不代表自己不好,這就是清晰的心理邊界。

謙卑的人因為可以放下種種在人前展現自己的桎梏,所以可以更自由地接觸這個世界,所以,往往他們更有創造的能力、學習的能力,也有更好的人際處理能力。

是的,謙卑的人其實是人格更健康的人,當我們有能力讓自己的人格更健康,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自由。所以,在我們生命最好的年紀,我們要學會謙卑,這樣我們的生活會更加美好。而我們生命最好的年紀,就是現在,從現在這一刻開始學習,永遠不嫌晚,永遠有希望!


推薦閱讀:

有哪些時刻或事件讓一個人感受到了對於歷史的參與感?
經常看知乎會使人更加成熟嗎?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