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SELF講壇第8期演講活動預告

自然·本心

如果將地球從無到有的歷史過程壓縮至24小時,可以說直到23時59分人類才姍姍來遲,降臨到這顆藍色的星球,開啟了對浩瀚宇宙、大千世界探索的征程。從自然萬物到我們的內心世界,我們不斷發問,不斷求證,探尋我們從何而來,向何處而去。本期SELF講壇特邀來自自然教育、科學、媒體、影視、公益等領域的六位嘉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分享他們對自然探索和生命本身的思考和解讀。

PC端報名:huodong.kepu.cn/event/e

手機端報名:

huodong.kepu.cn/event/e (二維碼自動識別)

時間:2016年6月19日(周日) 14:00-17:00

地點:北京·海淀少年宮 DO RE MI劇場(萬柳泉棕北路,十號線巴溝地鐵站C2口向南1公里)

主辦單位: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

承辦:中國科普博覽

特別支持:中國國家地理《博物》雜誌 北京市海淀少年宮

媒體支持:騰訊精品課、優酷教育、鳳凰視頻、網易公開課、騰訊科技、今日頭條、新浪科技、網易科技、中國網、央視網、新華網、手機人民網、中國科學報

演講嘉賓:

蔡聰 從盲人到父親,如何練習成為一個妖孽

作為一名視障人,他的人生中面臨過諸多懷疑。

「你都看不見了,還能做什麼?」

「找個同樣看不見的媳婦,你倆怎麼生活?」

「夫妻都是盲人,遺傳給孩子怎麼辦?」

蔡聰覺得,這些來自親人和朋友的關懷,就像遊戲中的一個個守關BOSS,阻擋了他融入社會的腳步,需要他一個一個去攻克。「其實每個人都有『殘障』,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們需要的,不是過度保護,不是口頭的憐憫和同情,而是社會從制度和機能上給我們提供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的環境和氛圍。」他也正在為創造這樣的環境而努力著。

蔡聰,一加一殘障人公益集團合伙人、有人文化CEO。哈佛大學法學院殘障事業發展項目培訓師,聯合國殘障平等意識培訓引導師社區成員,國際殘障聯盟認證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培訓師,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與目標培訓師,非視覺攝影培訓師,在自媒體傳播、DPO培育、公眾教育等方面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蔡石 生活在別處

相信每個人都嚮往米蘭·昆德拉口中的「生活在別處」,但現實生活往往逼迫我們不得不放棄對「詩和遠方」的追求,而歸於世俗。蔡石卻有著不一般的生活軌跡,從金融驕子毅然轉行攝影,經歷了瀕臨破產的落魄時刻,最終峰迴路轉、苦盡甘來。一機一鏡頭,他走遍世界的山川與河流,留印生活最本真的狀態。他說,不問前程,我還要埋頭趕路。

蔡石,人文地理攝影師。The North Face亞洲首位簽約攝影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MAB首席攝影師、佳能贊助攝影師及官方評委、英國皇家攝影學會LRPS會員、中國國家地理特約攝影師。人文地理攝影界,「大神」一般的存在。

張辰亮 博物君煉成記

博物君,這個讓無數博物愛好者如雷貫耳的名字,在新浪微博上,他擁有近400萬的死忠粉,每天回復上千條微博提問,幫助公眾鑒定各種稀奇古怪的物種。在粉絲眼裡,他或萌或高冷,但最統一的評價是博學。他為何有如此豐富的知識儲備?又是如何一步一步從兩萬的微博粉絲做到現在的規模?他的高冷范是怎麼煉出來的?博物君張辰亮親自現身說法,為你講述博物君煉成記。

張辰亮,《博物》雜誌微博主編。中國農業大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碩士。從小對大自然懷有極大熱情,2004年曾被評為《博物》雜誌的「博物少年」。2006年創辦了南京農業大學昆蟲協會並任副會長。

王媛媛 紀錄片,溝通世界的一種方式

「紀錄片將真實的人物、空間、事件等真實信息呈現在觀眾面前,將他們帶進新的世界之中,讓他們獲得全新的體驗。」 描繪真實的世界,呈現客觀的影像,是紀錄片人的使命。中國的崛起伴隨著來自國際的各類聲音,需要創造更多機會讓世界了解真實的中國!對於擁有超過200多個小時國際合拍片經驗的王媛媛來說,本土紀錄片的國際化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水土不服的紀錄片該如何對症下藥,如何才能讓世界真正地了解和接受中國文化, 她在不斷思考和踐行。

王媛媛,五洲傳播製片中心節目中心主任,20多年致力從事電視紀錄片,自2004年起與國際電視紀錄片合作工作,曾與德國NDR、國家地理頻道合拍《鳥瞰中國》,2016與英國BBC合作完成大型紀律片《中國春節》。

張宏寶 在糾纏中生存

140億前年,宇宙大爆炸出現了時空,自此以後,這複雜的世界再也沒有被完整統一。然而,有一種神秘的粒子在操控著時空震顫、星球運轉、生命誕生、人類的呼吸,並通過每一次肉眼不可見的糾纏,構成了世界萬物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就是量子!量子為何物?能否幫助我們在紛繁複雜的時空線索中,找到化繁為簡的定理,還原事實本態?

張宏寶,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相對論與全息引力研究者,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北大碩士,系加拿大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與滑鐵盧大學以及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培養博士。

倪一農 自然的嚮導

在快速發展、急功近利的社會形態下,人類對於自然知識的積累雖擺脫了原始社會矇昧無知的狀態,但對自然的體驗卻乏善可陳。我們更傾向於選擇活在人為創造的世界中,與自然的距離愈來愈遠。作為中國自然嚮導科普傳播中心的理事長和北大附中生物高級教師,他致力於開展博物課堂,倡導體驗式學習,從簡單的書本信息變為親身到自然界當中進行大量的收集和整合,引導青少年回歸自然之路,在大自然的陽光下多一些快樂、少一些隔閡。

倪一農,中國自然嚮導科普傳播中心理事長,北大附中生物高級教師,資深環境教育專家,昆蟲愛好者,生態攝影師愛好者。「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是他的教學主張。


推薦閱讀:

被吃掉的「爸爸們」
會爆炸的果實:炮彈果
請問魚友有了解生態魚瓶的嗎?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放飛的7萬隻和平鴿都去了哪兒?

TAG: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