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包子的味覺和記憶之旅

設計food??[iu]的時候,與一個長輩聊天,說她在義大利、西班牙旅行,碰到很多朋友會提及「這是我們那裡的味道」,或者「這是媽媽做的味道」。在廣州的茶樓吃早茶,點炳勝的菠蘿包,有廣州的朋友說,那是小時候吃過的傳統味道。

有趣的是,最近樓下有個來自河南的阿姨,原本在門口賣陝西涼皮,後來租了個小鋪子,涼皮生意一般般,但是包子的生意特別火爆。我每天都買幾個包子凍在冰箱里,留做早餐吃,也沒有別的什麼原因,像小時候爺爺和媽媽包的味道。

說起包子,其實對於一個從小生在北方的人來說,感慨還頗多的。

廣東的包點,面發的尤其誇張,熟悉這邊的叉燒包的小夥伴就會知道,偌大一個包子,如果用力攥成團,實際上沒有多少面,而且面中的甜味讓人懷疑是如何產生的,不知道這種發麵方式是古已有之,還是近代改良出來的,當然我個人不太相信這是傳統的做法,因為類似的發麵方式應該是有了工業化的酵母以後的事情了,這個東西在國內也沒有太久時間。但是北方的包子味道就很不同,包子皮……可能只有你試過才能體會到,而餡料也會偏咸,採用的是和南方包點完全不同的搭配。

有關包子的味覺之旅

在武漢的時候,包子也有很多受歡迎的,首選當屬雪籠大包,雪菜包什麼的不必講,要說就說說牛肉蘿蔔包,用牛肉切粒配胡蘿蔔丁,混合有些辣味的醬汁成凍包在包子裡面,然後蒸出來,味道非常特別,可以說離開武漢,就再也沒吃到過。但在我們大學就很幸運,這種包子食堂也有賣,清早起床晨跑,6點40學一食堂開門,7點多包子就賣光了。

天津狗不理也去吃過,包子搭配快板,還有老字號的環境,但要說味覺上有什麼特殊的體驗,還真是難形容,畢竟各種餡料挑花了人眼,價格也不是一般的高,去吃飯遊客們在意的可能早就不是一兩個美味的包子了。

對了,還有上海,南翔小籠可能是已經聞名遐邇了,不過很多外地的遊客認為那種小小的湯包是小籠包。其實一籠6-10個小湯包是比較常見(武漢的四季美、開封的黃家包子),但不是上海的特色,正牌的小籠包,真心是「小籠」,一籠一包,講究的店家,除了姜醋碟,還要給你個「豆」(一種容器),還有吸管。包子特別大,咬破開個天窗,等湯汁涼涼後再從破口處吸走肉湯。最終再把姜醋混在肉餡內一起吃掉。不知為何,看到不少人吃完包子,剩下個空殼——不少人是不吃皮的,不由得讓老土北方人覺得,你們南方人真會吃。

然後就是廣東的叉燒包,作為北方人,對皮甜餡料也甜的包子不是特別適應,但試過不同酒樓的,也吃過樓下小店的,能體會出這個包點進化過程的點點滴滴。雖然在吃燒臘的時候,叉燒大多以瘦肉為主,但是叉燒包則會用不少肥肉。當然這樣為包子帶來更好的口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廣式的叉燒包餡料大同小異,由於都使用類似的工業化產品,少有聽說誰家叉燒包做的有名氣的(當然也可能是我孤陋寡聞)。

老東北工業基地的包子印記

可回憶最深的,卻是家裡人的包子。小時候東北物資匱乏,也缺乏消費條件,大部分東北人早飯很少有在外面吃的,所以東北的早餐發展的很緩慢,常見的是豆漿油條咸豆腐腦,少部分的小米粥加包子蒸餃。但大部分人都選擇自家做。蒸包子對於一個家庭來說,是個不大不小的工程,需要全家人的參與。

那時候沒有大棚蔬菜,東北的冬天要靠「冬儲大白菜」(包括蘿蔔、大蔥、土豆),所以家家戶戶都有個小倉庫裝著各種蘿蔔土豆和白菜。清晨,母親早早起了床,去市場買新鮮的五花肉,而爺爺則在家挑好蘿蔔。這時候,前天晚上準備好的搪瓷盆里,早早就發好一大團面,罩著籠屜布,這時候掀開籠屜布,應該能聞到酸酸的發酵的味道,麵糰表面光滑,調皮的孩子會忍不住按上兩個手指印。大人則張好桌子,鋪好面板、操起擀麵杖,在面板和麵糰上撒上乾麵粉,然後輕輕把麵糰揉成長長的一條。刀切也好,手扯也罷,再加上孩子用手掌一按,一個個小麵餅就做出來了。

家裡最常吃的是蘿蔔蝦皮餡,有時候也混些豬肉進去,或者包些酸菜豬肉餡的包子——沒辦法,東北人冬天就這幾種菜。夏天的話可以來個素三鮮,實際上也就是韭菜雞蛋,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是「三」鮮。包子的賣相其實也不太好看,起碼和廣式的叉燒包比起來相去甚遠,但廣式的包點總有些那麼不對頭,發酵面的醇香,口感中麵粉勁道的實在感,餡料食材的層次感,都不再可以感受到了。

其實兒時我非常討厭蘿蔔蝦皮做的餡料,每次在街邊看到賣肉包子的都直流口水,父母用一句外面賣的不幹凈搪塞過去,可到現在他們也不再自己去包包子了……現今在廣州,看到樓下看到包子,外形接近北方風格的,就會多嘴去問問,「什麼餡兒啊?」「蘿蔔粉條的!」河南大媽如是說……果斷買了三個。

回頭想想開這個專欄的初衷,除了想和潛在的用戶多交流以外,也是想探討有關食物背後的文化、時代、生活方式,一個包子雖小,但是卻可以透視出一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一時興起寫出來,居然也有種「舌尖上的中國」的意味。

其實食物是有關記憶的一次時空旅行

可中國這麼大,飲食的故事、文化又何其的多。寫了幾篇文章,有人說我是廣州的老饕客,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一個城市兩三年,難以理解其中的飲食文化。但其實換個角度,每個人又都是行家。

一個外地人,對本地美食的評判總是帶著自己的文化屬性和觀念的,然而真正的味道,只有在本土文化浸淫過的本地人才會了解。這也就是「正宗」的真正內涵吧。「小時候的味道」,「媽媽的味道」,不過是殘存在本地人記憶中的時代烙印罷了。然而也正是因為這些,才給了飲食以歷史、文化的沉澱,才有了去挖掘的價值。

飲食之於中國,不遜於建築、藝術之於歐洲,廣袤的大地上,我們可以挖掘各種各樣的飲食文化、工藝、食材、菜品的故事,一千個人會有一千種口味,做出一個大一統的標準,不如來講講一千個故事,你說是嗎?所以我們在專欄名稱下面寫下「more knowledges, more delicious」,然而你所知越多,會發現你理解的,不僅僅是美食。

如果有機會,還是和大家挖掘下在廣州的包子吧。


推薦閱讀:

1997-2017:哪些小吃點心,漲價超過魔都房價?
香甜酥脆的蔓越莓餅乾,做法超簡單零失誤
這中式點心太簡單,有蒸鍋就能做!
桃酥簡單美味,動手做年節零食
童年動畫美食 | 人人都愛藍胖子和銅鑼燒

TAG:包子 | 美食 | 点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