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有觀點的安靜者

但凡有社區,便會發現參與討論的人總是那20%左右的人,剩餘的人安心做看客,或者選其一立場加入。其實現實中也一樣,如果你經常參與人數較多的會議,會發現活躍發表意見的不到一半,其餘的人似乎總是來列席,但不曾參與討論、不曾提供意見,只是聽,或者說人在會議中但心不在此。如果你問問這些人的想法或建議,有些人其實心裡還是有很多想法,但也有很多人是完全沒有想法,只是出席,但沒有參與。

其實會議是我們表達意見很重要的場合,你會參加,代表這件事情跟你有關係,所以也需要表達你的觀點,讓事情可以更好——因為會議中的決策,往往都是從那些參與討論的人來決定,即便你看到了問題,就算你有更棒的方案,沒有提出就無法為事情帶來一絲改變。

其實每個人對每件事情或多或少都會有想法,但這個想法可能是很單純的「對或錯」、「支持或反對」、「喜歡或不喜歡」、「贊同或疑惑」,這都是個人觀點的第一步,因為你已經開始思考了,只要你在會議中不是放空的狀態,你最少都會有以上的念頭,緊接著你要再問自己「為什麼?」,為什麼覺得對或錯?為什麼支持或反對?你可能是基於自己的判斷,也可能是在過程中被他人說服了,你需要問問自己原因為何?這個「為什麼」可能就是你對此事的觀點。

在產生觀點過程中,最糟的狀況就是單純支持某個人或某一方,因為這可能是種盲從,盲從的發生可能是基於崇拜、欽佩、政治問題或其他各類原因,但不論是哪一種都代表你並沒有自我的觀點,當你沒有觀點,你就很難跟其他人討論,也很難貢獻出有價值的建議。盲從是可怕的,因為不管再怎麼聰明的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就算你怎麼崇拜一個人,也不該把他的話或觀點全部奉為圭臬,你必須對每個觀點存疑,從正面與反面來探討與質疑它,這個質疑可能是針對自己的觀點,也可能是針對他人的觀點。

接著,你可以問,如果真的這樣做,會不會有什麼其他問題沒思考清楚?也可以問,如果不這樣做,會衍生什麼問題?

這裡一定要注意「動機盲點」,也就是在不符合自身利益考量下,我們會忽略他人的錯誤行為。簡單說,如果你必須正面看待某人,有這個動機存在,那麼你就很難準確評估那個人的行為是否正確。

換句話說,如果本身與自己有利益關係下,我們就容易喪失自己的判斷能力,當我們自己也身陷其中時,就容易只見霧而不見林。

很多人會陷入「龐氏騙局」,無視報酬率高得根本不可能辦得到,許多人也許感到財務方面可能有問題,卻沒有深入研究。這便是動機盲點所造成的,因為人們傾向相信自己所相信的,在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於是無法正確的判斷。

然後,還要問:除了這樣做,還有什麼可能性?會不會有第三或第四種選擇?

福爾摩斯破案時並不是針對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抽絲剝繭,而是因為注意到某些沒發生的事才解決懸案。比如在某個著名故事中,福爾摩斯因為注意到狗應該叫卻沒有叫,才發現一個原因,因為闖進來的人是狗熟悉的人,然後再一條條線索追查,最後終於把案子破了。就像上述例子,要培養覺察力,就必須仔細觀察哪些事情是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往往重要的信息就隱藏在其中,如果老是注意已經發生的事情,就無法觀察得更細緻入微。

要在特定狀況下分析沒發生的事,就認知而言很不容易,因為這麼思考對人類來說並不「直觀」。然而,這種思考放在策略脈絡下顯得特別有價值,也就是說,我們常常要去思考其他人的決策。

但另一方面,如何讓你的觀點產生影響力,而不是消弭在嘈雜混亂當中,恐怕需要學會做一個「安靜者」。安靜是影響他人內在力量的穩固基礎,擁有安靜時間,能夠增進你影響他人的能力,因為它能幫助你對自己及他人的理解更深入,並且維持專註力。

是否做足準備是決定你能否成功影響他人的關鍵,因為準備充分才能為你的說法證明其價值,讓你更能夠融入他人,並且提升自信心。而另一方面,凝神傾聽可以通過幫助你提升對於情境的理解程度、贏取信任以及建立參與度,來增進你影響他人的能力。

做到了自己安靜,但如果無法傾聽,影響力仍會大打折扣。這當中有些技巧可以使用,避免對方產生情緒。開會時最怕遇到的就是嘴裡說沒事,但心裡在意的要死的人,因為這種人你常常莫名其妙得罪了他都不知道,為了避免在不知不覺中得罪別人,有下列訣竅:

1.大智若愚:適時的說對方的觀點是正確的,自己沒有想到(即使你早就考慮到了),這會讓對方感覺到「呵呵,我還是有比你想到多一些。」,千萬不要說,這個我早就知道了、這個根本不重要。

2.自建台階: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對方似乎忘記或者說錯了某些內容,這時候如果直接指明很容易讓對方沒有台階下,可以通過提問來給對方台階,順便補充回答,例如說:剛剛那個部分我有個問題……如果我想要XXXX的話,要怎麼做啊……讓對方可以針對你的問題作回答,而不是再解釋他前面說錯的東西。

3.再次引述:當你發表意見時,可以說:剛剛XX說的那段話我很認同,從這個點再延伸出去,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引述會讓對方感到自己剛剛貢獻了一個了不起的意見。

4.抬高對方:當一件事情討論完,若對方是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你可以讓他感覺你對他的專業有所認同,你可以說:若有問題,再跟您請教。而不要說:這東西我們自己弄就可以了。

還有諸多技巧,不一而足。說話技巧和當濫好人是兩件事情,在自己專業的領域中還是要有所堅持,不能昧著良心去迎合別人,但可以修飾說話的技巧,為了方便自己傾聽。

總而言之,思考,產生觀點,自我/他人質疑,討論修正,經過多次循環,觀點就會越磨越利,對自己,對工作才會帶來正面的效益,而在這之前,先試著讓自己往前坐到會議室前列,勇敢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陳述自己的觀點吧。


推薦閱讀:

新作.GetHello.im
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你都有什麼樣的心得體會?
你從《鐵齒銅牙紀曉嵐》里學到了什麼?
關於開發和編程工具,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給初學者?

TAG:开会 | 心得 | 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