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手機廠商的生態觀:複製蘋果還是自創榮耀?

/李東樓(微信號:lidonglou)

近年來,國內手機行業的競爭越發激烈,尤其是在硬體配置和軟體體驗非常接近的情況下,各大手機廠商為了凸顯自身產品的差異化優勢,也為了能夠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紛紛將蘋果當成自己的學習榜樣,並為自身賦予各種各樣的新概念。

蘋果:到底是軟體生態還是硬體生態?

生態就是其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名詞,而提出生態這一概念的主要參考對象,也是蘋果,模仿者認為,封閉的生態系統是蘋果構築的強大競爭壁壘。不過,國內手機廠商想要構建一個類似的生態系統卻很難,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國內手機廠商沒有一家擁有像蘋果那樣的IOS操作系統以及蘋果應用商店。

眾所周知的是,國內手機廠商大多基於安卓系統開發自己的ROM,沒有辦法像蘋果那樣將第三方開發者牢牢捆綁在其生態系統當中,更沒法要求第三方開發者為自己量身定製應用,更多的只是簡單的適配,這導致在軟體體驗上無法媲美蘋果手機,同時也無法為第三方開發者創造更多的收益,從而最終吸引其為自己的用戶開發更多更好的軟體應用和遊戲,也就不可能形成一個閉環的生態。

喬布斯在2007年參加一次會議時曾表示,蘋果公司成功的最大秘密就是把自己看作是一家軟體公司。不過,根據蘋果公司今年第二財季財報顯示,蘋果公司第二財季營收為505.57億美元,其中來自軟體服務的營收為49.96億美元,佔比為9.88%,不足十分之一,其他十分之九全部來自於硬體產品方面的營收。而根據《財富》雜誌前幾天的報道稱,作為蘋果最早的效仿者,小米在2015年的總營收為125億美元,其中來自應用軟體和遊戲的互聯網服務營收在2015年為5.6億美元,佔比為4.48%。

事實上,「蘋果把自己看作是一家軟體公司」的言外之意是蘋果本質上還是一家硬體公司。而如果按照收入佔比來看,蘋果和小米也都更像是一家硬體公司。不同的是,蘋果的確是一個閉環的生態系統,而國內企圖構建生態系統的互聯網手機廠商則沒有蘋果手機那樣的軟硬體整體體驗以及優秀的獨立手機操作系統。

生態打造需要過程,必須先立足自身優勢

實際上,在當前的手機行業,iPhone是一個異類。儘管蘋果今年的財報表現欠佳,iPhone的銷售量也在減緩,但本質上,蘋果手機還是在不同的維度上的國內大多數手機廠商的主要競爭者。特別是對於果粉來說,這個世界上的手機只分為兩類,一類是蘋果手機,一類是其他手機。想要建立生態,軟體和硬體必須都在一個維度上,硬體配置很高,但軟體服務跟不上不行;軟體服務厲害,而硬體配置跟不上,都不行。

還有,真正想要構建一個類似於蘋果那樣強大的生態系統,並不是與服務提供商達成一些戰略合作,購進或引入一些內容就能輕易完成的,構建生態系統的核心是互相之間產生化學反應,並且能夠形成良性的自循環。以iPhone為例,漂亮的硬體使得其賣出了較高的市場溢價,而良好的軟體體驗服務和一體化的賬號服務使得其用戶忠誠度更高,而蘋果應用商店則吸引更多的第三方開發者自願投入其懷抱,為其用戶開發更精緻好用的應用和遊戲服務,而這反過來吸引更多的用戶開始使用iPhone手機。在這個生態系統當中,軟硬體是一體的,是真正封閉的生態系統。

而在國內,很多互聯網手機品牌廠商在之前為了搶佔更高的市場份額,大多將智能手機虧本賣,期望在軟體服務方面獲得盈利,不過,在目前沒有達到蘋果手機那樣優秀的使用體驗的情況下,是幾乎不可能實現的。而且,由於硬體成本一再被壓縮,犧牲了產品質量,最終甚至連性價比的口碑也會失去。因此,對於大多數國產手機廠商來說,過去對標蘋果是一種快速樹立品牌形象的方法,但是如果像從軟體到硬體,完全複製蘋果的玩法則基本上不可能,而更現實的做法應該還是立足於當下自身的優勢,將自己擅長的事情做好,才能夠奢談生態和其他。

適合國情的生態,不是封閉,而是開放

在國內手機廠商當中,學習蘋果最像的當屬小米。而為了在未來打造一個生態帝國,小米甚至成立了一個生態鏈公司,通過投資或併購的方式,先後推出了小米手環、小米平衡車、小米移動電源、小米凈化器等等,希望由此打造一個閉環的智能家居生態圈。而另一家互聯網手機廠商樂視也是希望能夠圍繞著其內容服務方面的優勢建立閉環的生態,分別成立了體育、音樂等獨立子公司。

而在國內互聯網手機品牌當中,也有不主動談生態卻在悄悄布局生態的廠商,比如來自華為的榮耀。與蘋果相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並不認為自己是一家軟體公司,而是一家硬體公司。榮耀也一樣,在各種媒體報道和場合當中,榮耀鮮有主動提及生態概念的,與小米、樂視構建封閉生態系統的玩法不同的是,榮耀是在開放的基礎上,不聲不響間悄悄擴展著自己的「朋友圈」。在去年12月榮耀周年慶期間,榮耀首次發布了自己智能家居戰略。在智能家居戰略體系中,「華為HiLink協議」和「Huawei LiteOS」物聯網操作系統將成為兩大核心能力,並且榮耀還把平台的核心能力、賬號、PUSH功能、支付,以及底層介面、主題能力、智能家居、運動健康等這些能力都拿出來,與合作夥伴共享。

並且,榮耀總裁趙明表示,華為和榮耀將與合作夥伴共建各品類控制模型和統一協議標準,但不會考慮進入傳統家電的垂直領域市場。這就意味著榮耀不會像小米一樣推出電飯煲、電視、凈化器等產品,而是希望通過戰略合作的方式,開放自己的底層介面和核心能力來打造一個智能家居生態圈。這就意味著,對於眾多的家電廠商來說,榮耀是可以親密合作的朋友,而不是敵人或競爭對手。

目前為止,榮耀已經與包括海爾、BroadLink等在內的40多家企業合作,打造「HiLinkinside」生態智能家居模式。這說明,在旨在打造生態系統的戰略合作中,榮耀有所為有所不為,只聚焦自己擅長的事情,定義出清晰的邊界,最終是希望建立一個產業鏈上的夥伴都能夠共享共贏的真正生態。

構建真正生態的基礎:自身強大且真誠開放

無論是想建立像蘋果那樣的閉環生態系統,還是像榮耀這樣期望建立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事情。《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沃爾特·莫斯伯格曾問過喬布斯一個問題:別的公司拷貝 iPhone需要多長時間?喬布斯表示:「iPhone是軟體,包在一個漂亮的硬體里,人們一般想到的是copy硬體,或許過一段時間以後,他們也可以做到。但我們的軟體至少領先其他人5年,而且軟體很難做,我們研發 iPhone 的軟體用了好幾年,我們在電腦上做操作系統已經有十幾年了。」這句話其實點出了iPhone成功的關鍵,除了理念先進之外,成功需要時間、經驗等各方面的累積,沒有捷徑可走。

顯然,生態系統的建設並沒有那麼簡單,儘管智能手機在國內風靡也不過五六年的時間,但是蘋果公司已創辦四十年,而現在距第一台iPhone手機上市也差不多有十年時間,從蘋果公司誕生到iPhone成功,中間經歷了三十年,這其中的技術積累是國內很多言必談生態的互聯網手機廠商難以比擬的,而國內歷史最長的互聯網手機廠商也不過五六年,這中間有很多功課需要補,不是簡單的學習和複製就能達到的。這需要的是,真正雄厚的技術實力,強大的資本實力以及前瞻性的戰略眼光。

並且,構建生態系統的目的是為了共享和共贏,也只有生態系統當中各個參與者都能夠受益才是健康的生態。而如果放到手機行業當中,那就是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都能夠從生態發展當中受益才是真正好的生態,這不僅需要在軟硬體產品方面下更多的功夫,還意味著要拿出最真誠的合作態度,以及寬廣開放的心胸和雄厚的實力。只是炒作概念,並寄希望於通過講故事從資本市場淘金的所謂生態構建模式,最終只會陷入拆東牆補西牆的疲於奔命,一旦素材不充分,馬上就面臨資方的拋棄和整體盤面的崩塌。

總體而言,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無論是基於產品升級也好,還是基於構建智能家居生態也罷,生態都可能是手機行業下一步競爭的焦點,而如何構建一個多方共贏共享的良性生態就成為決勝關鍵。不過,建立在空中樓閣上的生態成功的可能性顯然很小,更多需要的是踏實地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打造自身的硬實力,只有自身真正強大了,才能夠為自己的「朋友」和用戶創造更多的價值,最終才能形成一個開放共贏的生態系統。

推薦閱讀:

解決安卓手機卡頓問題,華為為何能當先鋒?
一篇文章看懂中國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
?HTC 專門為 VIVE FOCUS 開了一場沉浸體驗會
誰說WP不能用智能路由器

TAG:智能硬件 | 苹果产品 | 荣耀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