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圖解電影時,我提出了這4種意見
最近,我去面試了圖解電影,之前雖然有看過電影圖解這種形式,也有試用過他們的產品,但用的不多,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讓我對這款產品有了如下的思考。
一、產品優勢
1.電影本身就是很好的載體
相對於文字來說,電影本身就是很好的載體,據說今年電影票房已經破了400億,加上之前有看過艾瑞網還是騰訊的數據分析,電影成了大都市中最為普遍的娛樂消費形式。
豆瓣中書影音佔據相當多的部分,電影影評往往是最火熱的。而在知乎上,電影有了500多W人的關注,常常是熱門話題,電影推薦的回答有較大幾率成為幾K甚至10K贊以上的爆款回答。
2.圖解電影的形式很早風靡,需求旺盛
如果我沒記錯,早在11年我就已經接觸到圖解電影,當然這種形式只會出現得更早。360搜索圖解電影排名前5,包括圖解電影App、百度貼吧在內共有4個社區。
換句話說,市場需求一直又存在,而且比較旺盛,只不過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人人手中都有了智能手機,圖解電影App順勢潮流,成了最開始的弄潮兒。
PS:據圖解電影App官方宣傳,其閱讀次數達到了3.5億次。
3、碎片化時代,快速消費閱讀更普遍
其實10幾年前,關於快餐文化的爭論一直不休。如今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的注意力更加渙散,能看圖就不會看字,即使是文章,除非是符合自己調性,很有深度、有意思的文章,否則只能保持幾分鐘的耐心。
4.不同視角解讀,不同視角體驗
不管看一部電影還是書籍,其實每個人關注的點都不同,『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不同林黛玉』。
而不同的人(主要是圖解創作者)在自己的視角解讀,往往會給讀者不同的新鮮體驗。
5.新鮮彈幕體驗
二、產品不足
1.電影沒有聲音、動畫連續,失去不少魅力
電影是圖像+文字+聲音+動畫連續性的多種結合體。圖解電影這種形式失去了後面兩種。我在面試時提到一個例子,比如電影《告白》,導演的長鏡頭手法是電影一大亮點,而圖解後,這種魅力已經缺失。
2.圖解電影,本身創作門檻高
30分鐘,你可以發很多條微博,可以在lofter修好幾張照片上傳,但不一定能圖解出一部電影,之前和他們聊,圖解電影創作者本身要一定要求(比如看的電影比較多,內心戲比較足,能駕馭一些有趣、逗逼的風格)
3.盜版風險規避
比如人人影視,這個不細說了。
4.解讀風格單一
5.產品調性需重新考慮
4、5接下來細說。
三、產品建議
那天面試,也談了對產品的建議,主要是以下三點。
1.解讀風格和題材上多元化
我談到目前解讀風格比較單一,都是逗逼、有趣且偏向二次元的風格,建議其可以考慮一些其它的風格。
比如文藝型的,比如新聞聯播型的(詳見知乎逗招老),用戶都是喜新厭舊的,難免有審美疲勞,不同的風格解讀在最大限度上能滿足受眾。
解讀內容上,我也建議說可以考慮吐槽一些爛片(比如狗尾續貂的續集片、劇情過於瑪麗蘇、5毛錢特效的渣片等),使整體內容更加多元化。(PS:如果我沒記錯,優酷上的視頻大號如big笑工坊等大號都是以這種惡搞、吐槽風格為主,包括微博上最近十分火的papi醬也是,她的第一條轉發過萬的微博就是在吐槽男女關係)
2.產品調性取捨問題
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很難說清楚,但是我個人認為如果僅是取悅二次元90後用戶,實際上是有限制自己的受眾規模。畢竟二次元+電影的雙重愛好者並不多。
3.運營其它建議
下圖是圖解電影App最新出的一期面向用戶的徵稿活動。
我只截了一屏,我數了下,從徵稿主題到最後的徵稿要求,文字+配圖,有6屏多(我用的是IP5的4寸屏幕),幾乎讓人沒有耐心讀完,所以我的建議是:
文字少,圖片小。
另外,談到目前用戶互動、評論少的問題,我提了一個建議是加入一個類似創作者說的模塊,簡而言之,就讓創作者談談圖解電影的過程和感受,哪怕就講最喜歡哪個明星,最喜歡那個場景都好。
和全民K歌該模塊有些類似,或者就不用加產品功能,直接讓創作者最後加幾張圖,然後打字說自己的感想,加強電影代入感之外,同時激發讀者對電影的討論。
四、面試問答
1.如何改變目前互動(評論少)的情況?
我覺得,目前圖解電影互動少,首先得從產品說起。
因其提供了離線下載功能,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無網路的情況下查看,而其再次打開網路去評論的可能性基本為0。(同樣有次功能的知乎日報不同,畢竟有幾千萬用戶基數的量擺在那)
限制用戶每天離線下載的圖解數量,從而讓用戶有更多的時間是用WIFI有網路的時候看圖解,從而在正確的場景產生評論
另外,從產品的形態來看,也並不像一個社區,像不少App會有個發現的模塊,來作為用戶對社區的討論,而圖解電影是並沒有這項功能存在的。
據看過圖解電影的36kr報道,說是以後可能會以社交作為切入點,但目前看起來還比較遙遠,我個人建議是提供更多的社區互動形式,比如投票、測試,或者之前講過,讓創作者在最後和讀者進行互動(比如討論電影中某個鏡頭的意義,劇情為何這樣展現,或者乾脆最喜歡哪個明星)
2.如何激發創作者的熱情(比如徵稿時用戶投稿數量)
目前圖解的創作者來自於普通用戶其實是不多的,公司有專門做圖解運營的同事來做,而如果UGC做不起來,用戶沒有參與感,社區氛圍難以活躍。
我提供了三個意見。
對現有創作者進行金錢特別是榮譽上的給與,讓其有更大的創作熱情
金錢獎勵是一直有的,榮譽方面線上有排行榜以及個人頁面展示閱讀總量等展示了,用戶運營平時也是有關心和聯絡創作者的。
線下簡單來說,就是舉辦活動聚會,聯絡感情,或者類似於知乎的鹽CLUB,給與這些創作的大V以榮譽,我個人發現,線下的體驗一旦做好,比線上的感受要深刻許多。精神上榮譽的給予比金錢的激勵效果顯著得多。。(比如我之前為麵包旅行在知乎寫的兩個回答,我真的沒有拿5毛微信紅包(●—●))
降低創作門檻
博客沒落、微博盛起其實很大程度上和創作門檻有關係。畢竟,讓你在博客上寫10個字你會不好意思,但微博就無所謂,而且還限定不能超過140個字。
比如我提到可以考慮找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電影,從中選出10-20幅大家熟悉的場景,然後讓用戶隨意配字,評選出『最佳文采獎』、『最佳腦洞獎』等獎,其實重要的不是作品有多好。
而是降低創作門檻,讓用戶有了第一步去嘗試圖解電影的玩法,嘗試多了後,有可能會成為圖解整部電影的創作者。(PS:之前有知友評論這是微圖解)
創造更多有趣玩法
面試中,我談到可能用戶偏向於低齡化。CEO吳沛表示90後群體確實偏多,面試中我談到除了上面講到的2種,還能有以下玩法:比如雖然也是圖解,但限制用10幅圖把整個電影情節講完;或者從結尾劇情反過來講解整部電影,他們自己也提到了一種:把不同電影不同場景串起來講一個故事,言之成理即可。
多說一句,360搜索,在其圖片版塊,內置了圖解電影的模塊。
更新:
我在4月份的時候通過微博將這篇文章發給了圖解電影CEO的吳沛,今天我又很好奇地下載了圖解電影,想知道自己的意見是否真的有被接受。
我把之前的細數了下,總共有6個建議:
1.解讀風格多元化
2.圖解最後加入創作者感想
3.限制離線下載數量來獲得在線用戶的評論活躍度
4.通過大量線下活動來增強體驗,激發活躍
5.降低創作門檻,也就是「微圖解」
6.創造更多有趣玩法
我發現大部分意見都撲街了。比如作為1級用戶的我可以下載7、8部圖解,創作者感想並沒有?解讀風格和有趣玩法貌似也暫時沒有發現?
讓我開心的是,微圖解和線下活動這兩點貌似已經被接受了。
比如最新版的圖解電影App里,新增了「微圖解」功能。這是之前版本沒有過的。
——————7月底 更新——————
PS:文章已略作修改,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推薦閱讀:
TAG:图解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