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就能活更久?

快樂是摘下面具的悲傷

笑聲往往伴隨著淚水

這還能是什麼呢?

苦痛越深植於你的自我中,你越能感到快樂

——《The Prophet》, Kahlil Gibran

越來越覺得人是矯情的動物:太冷太熱都不行,要適溫;太高太矮都不行,要適中;伴侶太好太壞都不行,要適合。最近又有研究表明了:太悲傷和太快樂都不行,要適量。

創傷會引起「心碎綜合症」,即在經歷壓力或者痛苦時,心臟肌肉功能會被極速而嚴重地削弱,導致胸口劇烈疼痛,嚴重時會誘發心臟疾病甚至死亡。這在之前的文章中早有討論,詳見失戀後的痛苦程度跟Ta真死了似的 | 流言終結。但是European Heart Journal近期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快樂和幸福也會觸發心碎綜合症,難道「幸福得快要死掉」不是唬人的偶像句台詞?

研究收集了瑞士UHZ醫院有心碎綜合症病人的數據,致病原因當然有喪偶啊,疾病啊,離婚啊等常見的創傷事件,但有相當一部分的數據顯示為快樂的事件,如一個驚喜生日派對,支持的球隊贏了比賽等,也會讓病人經歷同樣的心碎癥狀。

研究者對這個意外的數據提出了假設:心碎綜合症是一個複雜的反饋系統,包括心理和/或物理刺激,還有大腦和心血管系統;快樂和悲傷事件很有可能在中央神經系中共享輸出的通道。

雖然只是假設,但生活中太多因大喜大悲而失控的例子,找到經驗性證據並不難。難的是我們到底要過一個怎樣的人生呢?

「動物追求快樂,人類追求意義」

從前我們被問起:「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我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會使用工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動物都開始有模有樣地使用工具,這個區別已經站不住腳,更經得起考驗的可能是:「動物追求快樂,人類追求意義。」

既然討論快樂和意義,我們不得不首先下個定義。這要從PNAS雜誌2013年刊載的一篇文章說起:快樂不一定有益身體健康,也許還有害。在這篇文章之前,鋪天蓋地的研究都表明了一個快樂的大腦和一個健康的身體之間的重要關係:你越快樂,身體越健康。但PNAS的這篇文章挑戰了這個已被公認的觀點。

研究者將快樂定義為「自我感覺良好」,多指滿足諸如食慾,性慾,物慾等各種私慾產生的良好感覺;將意義定義為「一種大於自我的導向」,即做出對個人之外的他人或社會有價值的事情。當然這兩者之間不是完全分離的關係,有意義的事情同樣也可以產生快樂感,研究中的有兩組人就是快樂值和意義值同高或者同低。但是研究重點關注的是那高達75%的快樂感和意義感分離的人群:高快樂值低意義值和低快樂值高意義值。

痛苦和悲傷會刺激壓力基因表達,而壓力基因又會作用於預設性免疫系統,即曾經經歷的創傷會幫助你一定程度上對新的可能創傷事件產生免疫反應,從而避免新的傷害。

fMRI的掃描結果表明,快樂感和意義感分離的人群並未出現痛苦壓力表達反應,也就是說當他們寂寞或者身陷麻煩的時候,比快樂感和意義感同步的人,更脆弱,更容易受到傷害。這個也不難理解,就像平時偶爾有個小感冒小發燒的人比那些長期不感冒不發燒的人更可能抵禦較重疾病一樣,肉眼看不到的免疫系統強度慢慢有了質的不同。很多人在第二次失戀的時候往往恢復得較快就是免疫系統增強的一個例子。

「曾經的創傷會幫助你一定程度上對新的創傷事件產生免疫反應,從而避免傷害」

當我們的快樂感來源是食物,性,煙草,酒精,別人的關注等「索取」性質的需求時,其實就把自己置於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因為這些東西太容易被人拿走了,而我們保持此類快樂感又只能通過持續地從外界索取,這樣一來,我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就開始失衡。唯一不能被奪走的東西怕是我們追求屬於自己人生意義的那最後一點自由。

快樂感讓你發笑,但是意義感讓你燃,是更持久的動力。我們的人生中每天發生那麼多事件,遇到一個人,聊了兩句話,聽了一個故事,勾起一段回憶。這一切的一切並不是誰的安排,而是這些本不相干的事情就那麼發生了,但我們卻並不覺得它們是隨機的,就是因為我們給每件事情賦予了意義。而你和我賦予同一件事情的意義可能全不一樣。

我自己的人生意義,我說了算,是不是活多久都夠了?

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來著?

原文發表於:快樂就能活更久?

「歡迎關注微信號:Clarifymind,心理諮詢向最走心科普」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人生意义 | 获取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