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鳳凰死了,《百鳥朝鳳》原是一曲手藝人的輓歌
你如今還相信鳳凰存在嗎?是否還願意告訴你的孩子,聖誕老人是存在的,在遙遠的月亮上,有棵桂樹,一個叫吳剛的人,會捧出桂花酒。
電影《百鳥朝鳳》本質上就是在探討這類問題。
影片講得是「吹鼓手」的故事。八九十年代農村的紅白喜事,吹鼓手班子是標配。彼時的老百姓不知道什麼是勁歌熱舞,連哀樂還是日本國歌的代名詞,那時候沒互聯網,電視也收不到幾個頻道,所以紅白喜事的吹鼓手表演,就成了村子裡少有的大show。
誰家若死了人,就成了吹鼓手的「專場」,每一個麥場、院子都是維也納金色大廳,嗩吶手和鑼鼓師傅,猶如愛樂樂團的大音樂家一般稀有。正如焦三爺所說,當時的嗩吶領班,可是要坐在太師椅當中,理所當然接受一地的孝子賢孫們的膜拜。
吹鼓手是一種手藝人,當時「手藝」就是「本事」的代名詞。父輩因為時代的原因,大多都上了初中高中就輟學了,基本都要學門手藝。像我父親是學瓦匠出身,我有個舅舅做的是木匠,我小學好友家裡祖父兩代(或許更久)專門賣糖葫蘆,而我爺爺,曾經是個鞋匠。
時移世易,傳統的「手藝人」成了人人敬而遠之的社會底層,成了不好好學習被迫選擇謀生的手段,成了農民工,成了小攤販,成了市民心中最不願成為的階級。
電影里,傳統的嗩吶藝術遭受到商業文明的衝擊,「吹鼓手」被流行歌曲,小短裙上面扭動的腰肢和下面抖動的大白腿搶了生意,游天鳴的嗩吶班子被迫解散,人人另謀生路。
幾個師兄先後跑到省城打工,有的在工地上砸斷了手指,有的則在棉瓦廠吸成了塵肺。三師兄離家之前,被焦三爺堵在院子里。師父將他行李中衣服一件件掏乾淨,三師兄彷彿帶了一年四季的衣服,可就是沒有帶嗩吶,師父將他打翻在地。
屋內,年邁的老娘卧病在床,伸著脖子看著院子里的一切,頹然垂淚。
當堅守意味著等死之時,這種堅守很傻,也更為可貴。
曾經帶給人榮光的手藝,如今連糊口多難,是繼續堅守還是另尋出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究竟何去何從?大多數人都走了馬斯洛所預料的方向:活下來,是人作為生物最基本的需求。在這個時候,辯證唯物主義說的對,物質決定著靈魂。
師父所言的太師椅垮了,孝子賢孫眼中,嗩吶藝人呼之即來喝之即去,本應坐太師椅的屁股坐上了天橋的鐵皮,城牆的青磚,地下通道中冷冰冰的地板,沒人膜拜,只有路人彎腰施捨的憐憫。
因為生活,手藝人正在大面積的滅絕,於此同時,「快餐」卻賣得越來越好。
我想,人類文明經歷了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黑鐵時代之後,如今已經進入「快餐時代」。吃快餐並不可怕,畢竟能做滿漢全席的廚子是有土豪包養的。可是快餐文化對於人心的侵蝕,卻是極為可怖的。
出行很快,我們旅個游可以自駕可以報團,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歐陽修那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的慢悠悠成了一種浪費生命的方式,麗江的時光不再柔軟,長城的雄駿毀於八達嶺的塞車。
社交更快,手機、QQ、微信,有個動態恐怕朋友圈不知道,P完連自己都不相信的照片能輕易忽悠全世界的人。整天被自拍刷屏之後,忽然發現當年的校花、班花已經死在了擠眉弄眼的pose之下,再也沒有了令人憧憬的天然之美。
文化藝術很快,《百鳥朝鳳》的音樂只需要下個軟體,緩衝10秒,滴滴答答喇叭就吹響了,誰都可以聽,如今不過如此。焦三爺的挑肥揀瘦也成了不可理喻,什麼「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用」,如今小癟三也能聽,聽完了肯定還覺得不如廣場舞帶感;看書也不流行了,同名的電影電視劇網上一搜就有,純正的藝術幾乎等同餓死,孫皓暉用十幾年寫一部《大秦帝國》,卻還不如一本盜墓小說的影響力大——莫名其妙的玄幻故事,毫無根據的修仙幻想,滿足男女慾望的YY情節,一年就寫出來的500萬字超級網文,已經取代了各類文學獎獲獎作品、歷史名著、西洋鴻篇、哲學和思想……
就連愛情也快得很,《北京遇上西雅圖不二情書》里吳秀波說:現在愛情都可以「做」,誰還願意花時間去「談」?
所以,木心的《從前慢》就頗具一種悲愴情懷——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差都慢/一生只夠愛一人……」
如今的車子堵在路上,馬兒在景區被人騎著拍照,郵差開上了綠皮的小面的。
快餐時代的人看電影,前五分鐘就能知道後85分鐘里誰和誰搞上了,誰是綠茶婊,誰是傻白甜,誰會被車撞死……如果五分鐘都讓人猜不出來,那估計這片子票房不會太好。
快餐時代,藝術家越來越稀有,大部分活在網路和記憶里,奧斯卡越來越廉價,小李子成了影帝,世界人民為之歡呼,卻多半是因為對他命運的同情,聚光燈背後,電影百年歷史的英靈們卻在哭泣。
《百鳥朝鳳》講得是中國傳統藝術凋零的故事,卻反映了全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消亡的現實。哪天,或許連小提琴、鋼琴、芭蕾舞、話劇、書法和繪畫也會消失……
前幾天老師正在上高二的女兒電話我求教問題。
「哥,學校現在正在鼓勵我們考藝術特長生,老師說,我們文化課即便考三百多分,也能上個特別好的學校。」
她糾結:「我成績平時也就五百五十分上下,也就二本了,如果將來高考結束,還沒我們班差等生考得學校好,那我得多難受啊?你說,我是不是也應該報藝術特長生啊?」
藝術特長生里有幾個是真的因為熱愛才去學的?國家鼓勵藝術發展的政策,卻成為學校提高升學率的花招,且不說是不是對藝術負責,這老師們真的對學生負責過嗎?
功利心太重了,我們選擇什麼,目的都是很明確——唯名與利,卻少了滲入到骨子裡的熱愛和堅持。沒有熱愛,藝術也只能繼續墮落,藝術家的尊嚴只能越發廉價,曾經只有德高望重之人才配享的《百鳥朝鳳》,也可以吹給小癟三、煤老闆和包二奶的貪官。
《百鳥朝鳳》這類電影也正如嗩吶藝人瀕臨餓死一樣,未來也會越來越少,當觀眾和市場沒有感受到導演的逢迎取悅之時,像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等待他們的只有觀眾的痛罵和慘淡的票房。
所以,快餐時代,還有誰會繼續堅守骨子裡的理想,繼續驕傲,繼續保持藝術家的尊嚴和藝術的良心?
鳳凰滅絕了,聖誕老人也已死去,桂花樹倒了,酒也潑了……
人心浪漫,不在了。
作者微信公眾號:肖遙哥哥(英文搜索xiaoyaogege516)
一個專註於原創小說的公號,剛開始做,準備寫100個腦洞小說(中短篇),用戶可以向作者提供思路,也可以定製劇情和角色,作者會根據需求,寫成一個你的專屬故事。
推薦閱讀:
※關於電影《降臨》和小說《你一生的故事》
※如何評價法國電影《以女兒之名》?
※看電影時和角色撞名是怎樣的體驗?
※《狗鎮》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絕世高手》笑著就把腦洞打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