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閱讀-蛇橋-梯田-浮盒-蛋黃
01-30
首先各種案例的比照單純出於形式的角度,各個方案可能出於完全不同的角度出發,形式閱讀只是將我認為同類型的手法或方案擺在一起進行歸納,有可能的話在未來進行拓展閱讀以後會好好地梳理這些脈絡,不過就當前的深度來說不過是一種供記憶歸納而已,並沒有清晰的脈絡。辦法是將覺得同類型的方案放在一起,然後進行評判得出該類型的特點,以便日後進行更廣泛的吸收。權當遊戲,看官切勿當真。
西雅圖圖書館-外圍的盒子可以隨著浮盒組織,呈現緊密的關係台北歌劇院-浮盒和外盒可以相互對比赫爾辛基圖書館提案盒與外面盒子的不同相對關係產生不同可能。蛋黃
空中掉下來的虛體,可以是沉重的感覺
將空間分為功能性和表現性,一般把功能性理解為以層劃分的均質空間(白塊),如果空間有剩餘的話大可以在「空」的地方做點文章,塞點東西,形成一個中心。就好像四要素中的火爐,成為視覺性的中心。簡單地說就是功能性空間是滿足功能的,表現性是用來浪的。
功能性與表現性空間關係大體如下,其實本質都一樣,拓撲一下而已。當然,這裡討論的都是內部空間而已,還有一個前提是表現性的空間都放在通高空間里。
有了兩種不同空間概念後,把塞進去的東西分為4種類型:蛇橋-梯田-浮盒-蛋黃蛇橋
- 背景乾淨,圍合感強,橋與背景對比明顯,盒是靜態的面,橋是動態的線。
- 橋從洞口蜿蜒而出,(像吐出一條蛇??!浩哥說像蚯蚓=。=)營造一種戲劇性的速度感,暗示牆後空間,引發人對看不到的空間的想像,從而產生強烈的張力。
橋一般承載著交通空間,在現代建築中著力表現交通體的案例很多,著名的柯神薩伏伊中就有這種手法,往後基本成為手法了。(螺旋樓梯的無限感真的很棒有沒有?)
回到主題,在加歇別墅的最初一稿中有一張庭院的場景,空中的連橋從一面牆的洞中穿出來,圍繞著建築跑,以此為起點蛇橋成為基本手法,邏輯在於不同於古典建築分離組裝的方式,由多米諾產生不同系統疊加的可能性,由此不同的系統有獨立表現的可能,古典建築的元素是拱,柱式等,現代建築是以點線面呈現出來的不同系統為元素,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成成現代建築表現的重點。王澍-象山校區的教學樓,特別是第二張圖與柯神的很類似
山水秀-依然完整牆面,強烈對比色的蛇橋完美闡釋吐出來幾個字=。=輕微的變形,闡釋「穿」的特點正如開頭所說蛇橋手法的特點,比較有視覺效果的普遍對比反差大,背景完整,蛇橋的欄板與台階成為一體,呈現出線性的體塊。
梯田
- 兩種尺度,一種是一層或兩層的小尺度,一般是台階型的,另一種是大尺度以層為單位進行變化
- 逐層向後退,以便營造上下間的視線關係
- 回應公共性,特殊的景觀要素,展現一種前輩的態度(常用的手法)
國家圖書館-無數個回字形
磯崎新 深圳圖書館-個人非常喜歡~MVRDV-書山梯田作為一種逐漸後退的原型可以有不同的演化,MVRDV 的書山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剛好是兩種互補的類型。浮盒- 把建築理解為外圍的框架,然後在其中塞入一些盒子,盒子在其中呈現懸浮的狀態
- 打破原來樓板層的概念,達到了特殊的功能有特殊的形式
盒子可以:1.從其他體量延伸出來,呈現咬合的狀態,2.3.懸浮於空間中,4.消去層式體塊
源起:柯神在「光輝城市」展覽上的構思OMA可謂該方法的集大成者omas-tres-grande-bibliotheque-more-簡直是柯神圖的翻版- 精神性的核心,這個核心可以和外圍融合在一起,也可以相互脫離,可以是實體,也可以是虛體,公共的地方它引人注目,成為不可游移的中心。
可以是炫酷的實體
MAD-哈爾濱劇院(冷暖的對比,面狀外殼和多層體的對比,和諧的是順暢的流線
Busan Opera House Winning Proposal / Sn?hetta(片狀完整的紋理-網格狀紋理,暖-冷)SOM-耶魯圖書館(用中心的鋼鐵架子與周邊的要素如外面的大理石和網格天花相互關聯)西扎(可以是嵌進去的光體)(空中掉下來的實體,可以重點表現,對外圍產生擠壓等效果,從而成為非常完整的整體)廣州博物館-空中掉下來的虛體,可以是輕盈的感覺
推薦閱讀:
※為什麼建築形式到現代主義建筑後沒有什麼變化,而不像古羅馬-哥特-文藝復興-巴洛克不斷進化和發展?
※馬上要幫家裡親戚做一個自建房設計,新手,求大神指導如何開展工作,明天就要去看場地了,好慌。?
※建築學學生作業出圖時是否要在乎圖的數量?
※抄襲模仿超越始終是設計的學習方法
※庫哈斯的建築思想是怎麼形成的?
TAG:建筑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