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怪獸龐加萊|科學檔案
有數學史學家認為,20世紀以後,只有「兩個半」真正意義上的全能數學家,第一個就是龐加萊(Jules Henri Poincaré),另一個是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那半個指的是希爾伯特(David Hilbert)。
事實上,龐加萊不僅在數學的算術、代數、幾何、分析四個主要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的貢獻,而且在天體力學、物理學和科學哲學等領域也有傑出成就,因此被數學史權威評價為「對數學和它的應用具有全面知識的最後一個數學全才」。
很難說龐加萊是不是數學神童,因為直到15歲時他才開始表現出對數學的興趣。
162年前的今天——4月29日,在法國洛林地區南錫(Nancy)城一個殷實的家庭里,龐加萊降生了。他的父親是法國頗有名望的醫學教授和生理學家。相比於同齡人,龐加萊年幼時的形象思維和語言表達發育較晚,5歲那年患白喉後情況更加嚴重,視力不好,行為遲緩,有時還辭不達意。
由於視力上的障礙,龐加萊聽課只能靠聽和記憶,也許正是經過這樣的鍛煉,他的大腦出奇地發達。龐加萊讀書幾乎過目不忘,可以不藉助紙筆作複雜的數學運算,還可以直接寫出一次定稿的大篇文章,顯示了驚人的記憶力和邏輯思維能力。1873年,19歲的龐加萊參加了巴黎綜合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那是一所以刻板的考試而聞名世界的學校。他靠大腦運算輕鬆地解決了主考官特意為他設計的難題,儘管他的幾何作圖得了零分,學校也破格錄取。
在巴黎綜合理工學院讀書期間,他在完成主修課程之餘還兼做臨時工程師,展示出充沛的精力。6年後的1879年,年僅25歲的龐加萊以微分方程研究的論文獲博士學位。當年冬季,卡昂大學(Universityde Caen)聘龐加萊擔任數學分析課程的教職,龐加萊欣然應聘,由此踏上畢生從事教學和研究事業之路。1881年他被聘為巴黎大學教授,擔任數學和理學院的課程,直到31年後的1912年 7月17日逝世。
龐加萊於1904年給出了數學上最著名猜想之一——龐加萊猜想,是克雷數學研究所懸賞的數學方面七大千禧年難題之一(其餘還包括P/NP問題、霍奇猜想、黎曼猜想、楊-米爾斯存在性與質量間隙、納維-斯托克斯存在性與光滑性、貝赫和斯維訥通-戴爾猜想)。
該猜想表述為:任一單連通的、封閉的三維流形與三維球面同胚。簡單來說就是:每一個沒有破洞的封閉三維物體,都拓撲等價於三維的球面。1905年,龐加萊給出了更嚴謹的表述:「任何與n維球面同倫的n維封閉流形必定同胚於n維球面。」被稱為「高維龐加萊猜想」。
百年來,許多著名的數學家,包括懷特海(J. H. C. Whitehead)、R·H·賓(R. H. Bing)、沃夫岡·哈肯(Wolfgang Haken)、愛德華·摩斯(Edwin E. Moise)和帕帕基里亞科珀烏洛斯Christos Papakyriakopoulos聲稱完成了證明,但最終都發現證明存在致命缺陷。1961年,美國數學家史提芬·斯梅爾證明了五維以上的龐加萊猜想。1981年美國數學家麥克·傅利曼(Michael Freedman)證明了四維猜想,至此廣義龐加萊猜想得到了證明。而三維猜想直到2006年才確認由俄羅斯數學家格里戈里·佩雷爾曼(俄語:Григорий Яковлевич Перельман)完成最終證明,他也因此在同年獲得菲爾茲獎,但並未現身領獎。
「人生就是持續鬥爭。如果我們偶然享受到相對的寧靜,那正是因為我們的先輩頑強鬥爭的結果。假使我們的精力,我們的警惕鬆懈片刻,我們就會失去先輩們為我們刻苦鑽研的鬥爭成果。」1912年6月26日,龐加萊在病逝前作了最後一次公開演講。 1912年7月17日,龐加萊那不停思維的大腦因腦栓塞才停止了工作。
主播 | 陽燕
撰文 | 張昕
責編 | 莫尼、陳娉瑩
參考文獻:
1.t《龐加萊:最後一位數學全才》,林革,《科學24小時》 2012 第4期 P46-48
2.t《科學巨人龐加萊的偉大貢獻》,劉孝賢,《山東英才學院學報》 2013 第2期 P40-48
3.t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儒勒·昂利·龐加萊
更多漲姿勢科學類文章,歡迎關注 知識分子 - 知乎專欄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