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重在源頭管理 流通環節別成替罪羊
如果說,有關部門抽檢食品並向社會公開的做法,是一種治理食品安全問題的嘗試,本身是值得認可的,但是媒體在報道這些信息的時候顯然抓錯了重點。
媒體報道主題為「食葯監總局通告6批次食品不合格,沃爾瑪淘寶天貓均上榜」,這樣報道就不夠公允。像沃爾瑪這樣的超市,淘寶、天貓這樣的電商平台本不是食品生產廠家,卻喧賓奪主成為新聞主角,出產不合格食品的小企業反倒沒人關注了。
新聞媒體突出知名超市、大電商的名號,抓眼球的效果確實很好,可是,拋卻主要事實和最重要的生產環節,即便銷售平台誠心接受輿論監督,又有什麼用處呢?
很明顯,作為流通環節的企業既沒有權力去檢測商家的食品,也沒有這個檢測的資質和能力,能做的,無非是看看證照是否齊全。
媒體出於搶眼考慮而發生輿論誤導,客觀上會轉移視線、放跑「真兇」。關注食品安全的輿論,至此則南轅北轍,完全失效。
國內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曾經多次強調,食品安全要抓源頭管理。
不合格食品出在生產企業,被檢測出有問題的產品,在生產環節如果沒被發現,到了流通環節賣幾年才有可能發現。
不合格食品進入流通就長期害人。唯一的辦法,是在生產環節及時發現它,截住它。現在翻看這些媒體報道,似乎監管重點放在了流通環節和銷售平台,那麼這個很值得公眾憂慮和質疑,為什麼檢測部門的陣地不能前移呢?
沃爾瑪如果明知是不合格食品,它是不敢進貨的,因為顧客吃出事來總脫不了干係。進貨之前,沃爾瑪等大商場必須要驗檢測合格證等證照。從這個角度看,進貨方也因是相信檢測機構的權威而受害。他們一無執法權,二無檢測設備等技術手段,如「山梨酸」、「檸檬黃」、「溶劑殘留量」等「檢出值」都不是他們能夠檢測的範圍。
由此衍生出的話題還包括,政府監管能否僅僅抽檢公布而沒有後續作為;公示之前是否應該通知相關企業和平台,如果出現烏龍檢測,有沒有申請複檢、恢複名譽的渠道方式等。
總之,一項初心為民的政策,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也應該不斷地調整,比如關口前移,通過各方的合力,最終實現共同監管,社會共治的目的。
推薦閱讀:
※科普 | 放下包袱,好好吃面!
※「咦?我的大蒜怎麼變綠了」
※用「膠水」粘起來的牛排,你敢吃嗎?
※玫瑰花茶到底如何才是健康無害,如何鑒別? ?
TAG: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