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性別男』· 空間之城 · 綠色正在向下蔓延

迦納瑞碼頭裡大片玻璃幕牆的高層建築,是倫敦最時尚的面孔。而以泰晤士河為核心的倫敦一區,仍然保持著它的古典氣質。太多的創作者醉心於從這座城市尋找書和電影的靈感,但在自己親身進入它的城市空間時,你會發現自己看過的所有的藝術創作似乎都不那麼『完整』,總會覺得缺了些什麼。

【綠色正在向下蔓延】

雖然建築和城市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依賴關係,但它並不能代表全部空間。一座城,如一個人,建築是肢體,承擔不同社交功能,歷史是思想,繁衍出獨特的城市文化;而綠地是肺,是呼吸吐納的自在,交通是血脈,維繫城市的運轉。

倫敦,是一座綠色之城。大倫敦區的綠地覆蓋率近一半,而中心城區的綠地面積超過一萬一千英畝。在全世界範圍內,達到這種綠化程度的大城市也是屈指可數。除了泰晤士河畔那些深入人心的建築外,綠地也是倫敦一大迷人之處。而最負盛名的是無疑八座向公眾開放的皇家公園。如果你打開地圖仔細看看倫敦城的布局,泰晤士河西岸的大片綠地一定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這一片城市綠地實在讓人羨慕不已,圖片來源【Hyde Park Map

以白金漢宮為中心,四公里範圍內分布著五座皇家公園,攝政公園是其中最精緻的一座,被譽為『皇冠上的寶石』。約翰·納什為攝政王子喬治四世精心設計的夏季行宮,卻最終未能全部完成。十八世紀入駐攝政公園的動物協會和皇家植物協會,演變成為今天的倫敦動物園和瑪麗女王花園。每年六月的前兩周,瑪麗女王花園上萬株玫瑰盛放,香氣滿溢,是倫敦春夏時節的一大盛景。五月中旬到九月中旬,公園裡的露天劇院還會上演四齣不同戲劇,每部持續一個月。在這裡看一場莎士比亞或簡奧斯汀的戲劇表演,也是旅途上的一段美妙的『仲夏夜之夢』。

原本一體的海德公園和肯辛頓花園,是倫敦市中心最大的綠地。在這樣寸土寸金的城市,520英畝的自然空間顯得極為奢侈。不論是對城市氣候調節、保持生物多樣性,還是城市休閑社交,發展旅遊經濟,海德公園對倫敦的價值都很難用數字去衡量。在這裡休閑,不必太關注那些王室貴族的歷史故事。如果你喜歡藝術設計,可以去九曲湖邊的畫廊,看看每年六月到十月間的『蜿蜒展館』。它像是一個輕量級的『古根海姆』大賽,從2000年起,每年會從全世界藝術家的展館方案中選出一間造出實物,展現設計之美。或許你喜歡當一個傾聽者,那就去著名的『演講角』轉轉,去體驗倫敦人『如何捍衛自己說話的權利』。如果你喜歡輕鬆熱鬧,一定別錯過這裡每年夏天的英國夏令時音樂節,而十一月底準時開張的冬日樂園,也是體驗倫敦聖誕氣氛中不可或缺的一站。要是你只想體驗純粹的日常休閑,那就帶一張毯子一本書,在公園裡隨便找一片青草藍天就行。

如果你為倫敦綠地預留了一天,不妨走一次黛安娜王妃步行道。這條步行道串聯起肯辛頓宮、白金漢宮、克拉倫斯宮、聖詹姆斯宮和斯賓塞莊園,處處留有黛安娜王妃的生活痕迹。同時,精心設計的路線又剛好把聖詹姆斯公園、綠園、海德公園和肯辛頓花園連成一片——這條七英里長的步行道,讓你一日之間盡攬四大皇家公園的美景。

倫敦還有大大小小數以百計的地區公園和花園廣場。這些空間用於遛狗、慢跑和休閑,寬闊一點的場地,每周還能看到草根球隊的訓練和比賽。街頭巷尾也有小巧的『口袋公園』,雖然只是巴掌大的一塊地,但也為鋼筋水泥叢林帶來無限生機。2015年,芬丘奇街著名的『對講機大樓』,向公眾開放了35層的天空花園,又把倫敦人的綠地拓展到了室內和上空。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歷來城市建設者們的高瞻遠矚。作為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由人口向大城市聚集所引起的一系列資源配置和環境污染問題,讓英國人從十九世紀末就開始意識到了『城市病』。埃布尼澤的『花園城市運動』試行,讓建造綠色倫敦成為可能,二戰結束後,政府堅持大倫敦區的『新城鎮運動』戰略,才逐漸形成了現在如此宜居的城市環境。

格林尼治公園周邊有博物館、花園、運動場地

除了里士滿公園、灌木公園和格林尼治公園三座落在郊區的皇家公園之外,還有郊區的森林綠地這樣更『自然』的選擇。在北倫敦的漢普特斯西斯公園國會山上,你可以拍出漂亮的倫敦全景,也可以順路到肯伍德別墅一游,品鑒十八世紀的藝術收藏。東北部的埃平森林,都鐸風格的伊麗莎白狩獵小屋仍然向公眾開放,而這裡野生動物和珍稀樹種扎堆,也讓它特別受遊客歡迎。此外溫布爾登、克萊芬的公共綠地、特倫特公園各有野趣。倫敦,也可以實現完美的自然之旅。

經歷了2012奧運會的成功,倫敦人對城市綠地重要性認識也愈發深刻。受紐約高線公園成功的啟發,倫敦景觀協會聯手花園博物館,舉辦了一次『倫敦高線』綠地創意設計大賽,想要收集更多優秀的想法,為倫敦尋找新的綠色方案。在總共170份參賽稿中,不少人關注到了一片特殊的城市空間。

自維多利亞時代起,倫敦就處在一個兩極發展的奇景。金融、媒體和科技的發展,彙集了越來越多的人口,地面以上,則湧現出越來越多的摩天大樓。而對應著,排水、交通、電力和避難措施的壓力越來越大,而地面之下,正建設著越來越深的隧道。

倫敦地鐵圖,圖片來源【A more geographically accurate London underground

布魯內爾發明盾構掘進技術之後,倫敦的地下空間開始迅速擴張。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倫敦地鐵。這套全世界首創的地下公共交通系統,擁有兩個非常奇妙的名字:『Tube』用以形容它的紛繁複雜的結構設計,而『Underground』代表了它的城市地位——地下就是地鐵,它是倫敦城毫無爭議的一半。

而在它一百五十多年的運營中,有不少已經停止運營的『幽靈車站』。這些隸屬於倫敦交通局的資產,算是倫敦地下還未開發的『大寶藏』。除了個別用於電影拍攝和不定期的步行團之外,絕大多數幽靈車站仍然維持著關閉時的樣子。這恰好和紐約高線公園的前身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有好幾套頗具想像力的競賽方案,都試圖將地上的綠色擴展到這些廢棄空間。

倫敦的古河道也受到了設計師的特別關注。十九世紀巴瑟杰特爵士負責排污工程,新建了82公里地下水道,在把倫敦的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排放的同時,也把這曾經些開放的古河道封閉在地下,基本都已成為都市傳說。現在,只有在倫敦一些角落,還偶爾能看到泰伯恩、雲鐸、敬涅佳、摩澤爾這些維多利亞時期留下的河道名。在競賽中,也有兩套優秀方案方案不約而同地關注了這些暗流。不同於廢棄車站的『點』,這些古河道流域覆蓋為『面』。而這些把古河道變為公園的想法,更具前瞻性,對城市持續發展的意義也更深遠。

而這次『倫敦高線』設計大賽的冠軍,來自於比地鐵系統還深的地下空間。1927年,大英郵政總局修建了一條6.5英里長的地下郵件鐵路,從白教堂一直連接到帕丁頓。除了郵局的工作人員,見過它的人算是鳳毛麟角。自2003年停止服役之後,這條隧道逐漸鈣化,長出鐘乳石。而弗萊徹·普雷斯特建築事務所,提出了一個頗具想像力的方案:他們要利用郵件隧道陰暗潮濕環境建一座蘑菇花園,再將牛津街的陽光引入地下,做成咖啡座和步行道,給遊客一種全新的綠地體驗。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這個方案才會變成現實,但讓人欣喜的是,這座城市,正在讓綠色向地下空間蔓延。

郵件鐵路,你想去長滿蘑菇的隧洞里看看嗎 圖片來源【A London Inheritance

綠色是倫敦的信仰。在大多數國家還在努力建設國家公園時,他們正在考慮如何制定出一套全球適用的綠色城市建設準則,並打造出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級城市』。這樣的倫敦,又怎麼不讓旅行者心生嚮往呢。

上一節:【空間之城 · 女王漫步泰河南岸】

【回目錄】

下一節:【空間之城 · 探尋『靈感』空間 】

——————————我是求賞/售書的小尾巴——————————

《倫敦性別男》創作簡介:【嚶嚶嚶 · 不小心寫了一本書。】

如果您想要購買和保存全書,點擊【掃描二維碼】打賞4.99元即可,具體見鏈接內文末購買方法:)

推薦閱讀:

斐濟在哪裡啊?好玩兒嗎?
稻城亞丁之旅 | 深入奼紫嫣紅的高原捕捉川西秋色,尋找消失地平線的香巴拉
女生獨自去湛江旅行需要準備什麼?

TAG:伦敦GreaterLondon | 旅行 | 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