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未來——新加坡互聯網金融的「大躍進」

世 界 說 單 秉 章 發 自 新 加 坡

如果以90年代的眼光看待如今的金融業,人們一定會覺得難以置信,以買一輛新出廠的特斯拉Model 3為例:你不再需要到銀行去排隊申請貸款,並等待漫長的批複;相反,你打開手機就可以查詢到不同的貸款方式,在線掃描身份證件就完成了一筆貸款,同時你的借款人不再是銀行,而是一群陌生人。

「速度快、成本低、種類多」這就是未來的金融:互聯網金融或金融科技,又稱FinTech。

△ 2010年至2015年成立的部分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

在北京、上海、倫敦、法蘭克福等金融中心,提供這種互聯網科技的金融服務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又被人稱為「FinTech」公司,包括京東金融(旗下有京東白條)、螞蟻金服(旗下有「餘額寶」、「支付寶」)以及宜信和拍拍貸(利用大數據提供P2P信用審核和貸款服務),而作為亞太地區最主要金融中心的新加坡,卻彷彿留在了90年代的老時光里。

沒有「支付寶」們的新加坡

Tammia是新加坡頂尖學府新加坡管理大學的在校生,當聽到FinTech一詞時顯得很茫然,「或許金融專業的同學更加了解這一方面」,她有點不確定地建議,

「我們(指新加坡人)在平時生活中貸款、購物、投資都通過銀行卡或者銀行來完成。」

當我笑著介紹「支付寶」的業務的時候,她卻令人驚訝地說道:「這個我聽說過,在最近好像有很多廣告,是阿里巴巴公司的產品。」

正像Tammia所說,在新加坡這一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中國政府唯一公開聲稱要學習的金融中心,現如今正被它的學習者做出的新產品「攻城略地」。

△ 支付寶進軍新加坡

自從2015年9月,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服宣布進軍新加坡以來,在新加坡著名的旅遊度假中心聖淘沙的購物商場中,人們會發現很多餐廳外張貼著「支付寶」活動的海報;而另一方面,新加坡本土卻依然很少有人聽說過P2P貸款、數字銀行等,而在年輕人中,也僅僅是對於比特幣有著類似對「都市傳說」般的了解。

各大網路在線付款方式,依舊是通過多次輸入DBS銀行(星展銀行——新加坡本地最大的銀行之一)所下發的口令來一步步完成支付或者是用Paypal進行付款。「新加坡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很可能是由中國或美國投資誕生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名在校生開玩笑地對我說道。

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亞洲地區互聯網金融的先行者李國權(DavidLee)在接受世界說採訪時分析:

新加坡在普惠金融方面落後的原因主要在於政府的謹慎政策,以及新加坡金融業龐大的體系難以在短時間之內進行調整和轉變。但是新加坡依然有四大優勢追趕到其他國家,那就是強大的政策執行力、政策的靈活性、足夠的資金支持以及高效的執政者。

新加坡的「大躍進」

在中國FinTech行業井噴式發展之後,2016年伊始,新加坡政府開始加大對FinTech行業的支持。

2016年3月23日,Standard Chartered(渣打銀行)選擇在FinTech依舊十分落後的新加坡設立了「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 (FinTechInnovation Lab),2016年4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將在5月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 (FinTech Office),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而其負責人正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負責人莫漢蒂 (Sopnendu Mohanty)。

與此同時,新加坡政府也與鼓勵當地頂尖學府的商學院,如新加坡管理大學李光前商學院、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對FinTech的研究。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是新加坡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政府機構,同時也是負責監控金融機構的主管部門,在行政上需要向新加坡總理負責

作為世界上最成功的「威權政府」,新加坡政府習慣於先規劃後允許市場行動的施政方式, 而在確定其支持FinTech行業發展之後很可能對新加坡本地銀行造成一定的衝擊。據李國權教授指出,

新加坡當地銀行受到衝擊的主要原因在於程序的複雜冗長、銀行間缺少開放式的平台(新加坡並沒有類似於銀聯的組織,所以ATM機只能取對應一家銀行的現金),以及無法利用結構化數據。

而其中以當地三大銀行:新加坡星展銀行 (DBS)、大華銀行 (UOB) 以及華僑銀行 (OCBC) 的存貸款業務為首的傳統金融公司背後或多或少都有淡馬錫、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 等政府金融投資機構的身影。可以預見,FinTech公司發展壯大的同時,將從這些傳統銀行的存貸業務以及基金業務上分走一大塊蛋糕,同時直接影響政府的收支甚至分散政府的金融控制力。直面這種風險讓外界不得不佩服新加坡政府的果斷和決心。

但另一方面,即使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負責人莫漢蒂在今年3月份向銀行呼籲「FinTech公司並不是對於傳統銀行的挑戰,而是傳統銀行的夥伴」,「傳統銀行依舊對FinTech在抱有興趣的同時帶著深深的警惕」新加坡花旗銀行債券部門的一位主管說。

在金融業「百家爭鳴」的時代

新加坡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尤其以銀行的私人財富管理等業務為人稱道,但FinTech正以業務處理速度快、業務更加多元化、成本更低且風險更小的優勢對新加坡的傳統金融業發起挑戰:

在投資方面,FinTech可以對於客戶不同的需求更快確定投資標的,同時極大降低銀行的運營和信用風險;在支付方面,FinTech能夠以更加私密和安全以及便利的方式進行跨國支付,以分鐘為單位進行匯款和轉賬。

而正在興起的大數據更直接衝擊著新加坡銀行固有的數據優勢。如果新加坡金融業依舊踏步不前,而FinTech帶來的優勢抵消新加坡的低個人所得稅收優勢之後,首先將失去的是私人財富管理的這塊蛋糕,接下來無疑會失去整個東南亞市場中小投資者和借款人,最後可能在外貿結算中也不得不使用其他國家的支付平台或系統,最後失去亞洲金融中心這一國家核心競爭優勢。

但新加坡已經開始了應對,並與淵源甚深的中國在FinTech 的發展上選擇了不同的道路。中國雖然經歷了FinTech行業全面出擊和遍地開花的2014年和2015年,但目前所面臨的情況是政府並沒有採取很直接的方式對於該行業進行規劃,並調整產業布局。

從年初的P2P平台e租寶,3月初的「快鹿」購買「幽靈票」醜聞,到4月初的「中晉」事件,都展示了在變革環境下缺乏政府引導和法律規範的亂象。而新加坡雖然到目前為止僅有80餘家FinTech公司(新加坡作為東南亞的經濟中心,面對的直接市場包括整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菲律賓),但到目前為止,在政府的規範指引下,將精力主要放在對於區塊鏈等技術性FinTech公司法律服務和資金補助方面,同時現階段,在政府的引導下存在的第三方線上投資平台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融資欺詐事件。

△ 《葉問3》上映僅3日即被爆出大量票房作假,隨即牽出快鹿集團和其實際控制人施建祥。快鹿通過旗下數十家關聯的金融平台和影視平台形成複雜的投融資模式,本應是電影投資最終利潤來源的票房提前預支,成為投融資的「賭本」。

在「區域鏈」、數字銀行、虛擬貨幣、第三方支付等眾多新工具新手段層出不窮的變革時代,在面臨著中國北京、上海以及深圳,英國倫敦,德國法蘭克福,以及美國矽谷同時發力角逐未來金融中心的境遇下,新加坡FinTech是否以其自身特有的模式從90年代中以穿越般的速度躍進到未來,依舊值得期待。而隨著「TechInAsia 2016」年會於4月12日13日在新加坡舉辦,接下來新加坡或許能更多傳遞出來自世界各地FinTech先行者們的聲音。

- END -

【如需引用、轉載請聯繫世界說】

世界說 - 知乎專欄

為你提供國際資訊和全球故事

和你一起生活在別處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globusnews


推薦閱讀:

TAG:新加坡 | 金融 | 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