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與過程

要結果還是要過程,這是管理上的一個常見話題。

偶爾在耳邊我們會聽到類似這樣的一句話:老闆要的是結果,他不在乎過程。

我們來看個實例。

現在有一家路邊早餐店的老闆,姓劉,請了個老張來打理。劉老闆年初對張經理說:

「老張,去年我們店搞了十五萬,今年你給我賺到二十萬,就算完成任務!」

這個劉老闆,你們覺得怎麼樣?是不是要給他鼓掌?說他懂得抓大,懂得放權?

時間過得很快,張經理經過一年的努力,年終時達成了目標,二十萬利潤交到了劉老闆手中。此時的劉老闆應不應該滿意?

我們通常用結果 KPI 來衡量最終目標的達成情況,例如利潤率,銷售額,市場佔有率等。為了實現這些結果 KPI ,我們會開展一系列的工作來達成這一目標。這一系列工作(或者說活動),就是過程。

當我們確認我們的工作時,我們到底應該關注什麼呢?

再回到我們那個早餐店。

讓我們設想下,如果知道這一年二十萬利潤達成的原因是下面這些:

  • 周邊因為上了兩個臨時工程項目,農民工突增

  • 隔壁一家競爭對手因夫妻吵架關門大吉

  • 張經理自帶私有秘方大受顧客歡迎

  • 張經理還欠了麵粉店2萬貨款年後再打

  • ……

我想這個時候,劉老闆的笑容恐怕就沒有那麼自然了。

所有的老闆想要的都是結果,這點是沒錯的,但這句話的最正確表達應該是:

一個稱職的老闆真正想要的是持續達成結果

決定一個組織是否能夠持續達成結果的是什麼?

是為達成結果所需要做的一系列活動的持續開展能力,這個我們可以稱之為組織的真正的實力。

有人說,只談過程不談結果就是耍流氓,在我看來,這句話說反了。

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更有可能耍流氓。大眾汽車就耍了一出很精彩的給我們看,並且這戲到現在還沒有落幕。

不說大眾這種巨人級企業,就一般的組織運營來說,因為只關注結果,導致工作偏離既定經營理念、方針的情況比比皆是,弄虛作假也不是什麼稀罕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眼裡只看到了結果 KPI,卻忽略了為實現結果 KPI 所需要的過程(KPI)。

所以我們在衡量我們的工作時,最重要的不是我們做出了什麼結果,而是我們如何做到的?

只關注結果KPI,還會導致另一個嚴重的問題。通常來說,我們的工作是這樣組織的:

一個主KPI的達成往往是多個部門分工合作的成果。主KPI通常會選擇放在某一個部門作為主責部門。如果我們過度的關注主KPI而忽略各部門活動的KPI,很可能就會因為看不到各個部門的工作的過程,而無視了一些部門的實力,以及忽略掉一些部門的問題(短板),而這兩點都會對我們持續達成目標造成深遠的不良影響。

要結果還是要過程?最後讓我們記住這句話:

結果只能說明過去,過程才是未來。


推薦閱讀:

思維導圖:員工積極性總是不夠,缺乏熱情?那是你沒有做到這4點!
如果你要一定要做績效考核,也不是沒有辦法
克賽,放開那CBA!
SEOer怎麼績效考核?
績效考核毀了索尼?

TAG:绩效考核 | 管理 | 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