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老炮兒的帝國反擊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是美國參戰。隨之,盟軍和軸心國的力量天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本不可一世的德國人和日本人,逐步由攻轉守,陷入被動。

在全球的豪華汽車市場,現在放眼望去,都是囂張的德國車把持天下,日本品牌也野心勃勃。反倒曾經是全球汽車工業核心的美國,似乎只能在記憶中尋找底特律曾經的榮光。

豪華車是汽車工業的明珠,而行政級豪華轎車又是這顆明珠上鑲嵌的鑽石。

很久以來,德國人吃肉,日本人、美國人、英國人跟著喝點湯。

但是,在本屆北美車展上,美國汽車人正式對德宣戰了。

  • 帝國反擊戰由兩名底特律老炮兒打響

宣戰的是兩位富有偉大歷史的老炮兒,也是美國總統座駕的輪值供應商。說起他們的名字,江湖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凱迪拉克和林肯。

伴隨著一波以Dare Greatly(勇敢)為主題的廣告營銷攻勢,全新命名、全新設計的凱迪拉克旗艦轎車CT6去年就在北美亮相。作為美國政史、文學史、汽車工業史上,都留下過濃墨重彩的國民豪華汽車品牌,凱迪拉克事隔多年,再次推出了自己的旗艦轎車產品。

但就像好酒需要陳釀,好的演員懂得如何吊觀眾的胃口,在過去的一年間,CT6逐步解密了自己身上的層面密碼,並且向北美市場公布了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定價。據說新車將於3月份開始向北美的消費者交付。

而林肯品牌,則是在此次北美車展上,將去年亮相、頗受好評的Continental概念車(也一度引發了與賓利品牌關於肖像權的爭議),一番精雕細琢後,定妝呈現。

如果說在過往的歲月中,凱迪拉克是巨人在沉睡,那麼林肯品牌幾乎可以用沉淪來形容。其北美銷量常年落後於凱迪拉克,甚至被日系新貴Infiniti和Acura超越。

如今想要捲土重來,重新加入到豪華車市場的競爭中,一款足夠有魅力的形象產品,而非MKZ那樣的福特整容產品,當然是必不可少的。至少看起來,Continental足夠符合條件。

  • 北美媒體的帝國主義主流價值觀

北美的汽車媒體,素有觀點獨立、素養優秀的美譽。他們平時並不吝惜誇獎日系車的可靠性出眾和德國車的操控感優秀。但是這一回,「外敵當前」,他們的愛國熱情也空前高漲,團結一致,弘揚了一把帝國主義愛本土品牌主流價值觀。

北美著名車媒Carn& Driver》把毫無猶豫的凱迪拉克CT6放入了全尺寸豪華車的籃子,作為BBA三強的身邊一張新面孔。

在一篇評論文章中,他們如此形容CT6:一台真正的大車,但絕不臃腫。(It may be big, but you cant call it fat)

尺寸、空間與寶馬7系相當,舒適的不像一台性能車;

造型流暢、精緻、優雅,漂亮的不像實力派;

比寶馬5系的重量更低,輕盈的不像一台美國車;

全新的發動機陣容,更是將傳統的凱迪拉克大排量美式車的印象徹底埋葬,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一套符合時代需求、兼容適應各路口味的動力產品線:2.0T獻給年輕人,3.0TT轉為性能愛好者,3.6 V6足以打動傳統的6缸自吸愛好者,而未來的PHEV插電混動版則將豪華與新能源結合在一起。

在最近一期對新年展望文章中,Car and Driver把凱迪拉克列入了2016年最值得關注的5個品牌之一。評論稱2016將是凱迪拉克的轉變之年,隨著總部搬遷到紐約曼哈頓,這個品牌從通用集團贏得了獨立性。伴隨著全新發動機陣容和全新的車型命名體系,人們將見證世界級的豪華轎車CT6是否能從德國人的嘴巴中虎口拔牙。

Yahoo Auto的一篇文章則聚焦「凱迪拉克混合了13種不同的車身材料,讓白車身減輕了198磅的重量(對比鋼製車身)」據說這種鋁材和鋼材融合的工藝來自航天工業。

Autoblog專欄作者Jeremy Korzeniewski專門撰文分析了CT6在美國市場的定價,稱其5.5萬美金(明顯低於寶馬7系,只比寶馬528i在美國的售價貴8%)物有所值。

對於另一款車,林肯Continental,在豪華轎車市場可謂劍走偏鋒。

造型復古優雅,在眾多對手以運動和科技為方向的時候,Continental非常搖滾的選擇了「回到老地方,重走老路上「,似乎想以此喚起民眾對傳統美式豪華車的情懷。

Autoblog把林肯Continental評為2016北美車展的五佳首發車型之一。

編輯Greg說:這款車非常優雅,自帶地心引力,讓人不忍離開。

編輯Noah說:林肯這個品牌被人遺忘太久了。福特集團傾其所有打造了Continental,一款昭示了林肯品牌的重生的產品。

編輯Jeremy說:400匹馬力配上四驅底盤,太好了。

如果他們還有一位編輯叫馮唐的話,我敢說他的評語一定是:十里春風不如你

  • 作者點評

以凱迪拉克為首的美國國民豪華品牌,重新吹響了大反攻的衝鋒號角,可問題是為什麼是現在?

外部原因:

很容易看到的是,豪華車的平均售價遠高平民品牌汽車,毛利率較高,豪華品牌雖然只佔全球汽車市場的一小部分,卻霸佔了利潤份額的半壁江山。

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以來,全球豪華車已經出現了「產品小型化」,「產品線擴大化」的明顯趨勢。賓士寶馬奧迪都在不斷推出小型的低價的產品,侵佔了不少原本屬於平民品牌的版圖。

5-10年以前人們對豪華品牌汽車的一個觀點就是:必然是價格高、車子大、工藝上乘。寶馬首次推出X1的時候,很多車評人感嘆,「這不過是一個玩具,專供那些喜歡寶馬但買不起真正寶馬SUV的人。」 但是市場做出了選擇,市場擁抱了小型化的豪華車。

在豪華車利潤率高、市場份額又呈上升趨勢的大背景下,美國汽車工業不可能無動於衷。

內部原因:

09年美國汽車工業遭遇重大危機。傳統三大當中:克萊斯勒集團賣身義大利人;福特先後賣掉了捷豹路虎沃爾沃、減持馬自達、砍掉水星,斷臂求生;通用汽車破產重組,接受了政府的大筆資金援助。

這麼多年過去,得益於內部的改革和美國經濟率先走出金融危機,通用和福特都的狀況已經大幅改善,預估2015年度的稅前利潤雙雙超過100億美金,位居全球汽車巨頭的前列。反觀是德國豪華車的大本營——歐洲經濟持續萎靡,此消彼長。

說白了,現在有錢了日子好過了,早些年節衣縮食委屈了自家的高端品牌,現在可以大筆砸錢了。產品線常年偏短的凱迪拉克就宣布過一個野心勃勃的龐大計劃。

於是大家可以看到,過去數年,凱迪拉克、林肯們推新品的速度大幅提高了,產品的素質也讓人刮目相看:粗大笨的舊印象已經一去不復返,美式的情懷和豪華依舊,最關鍵的技術指標——發動機的升功率甚至打敗了德國人。最重要的是,得益於美國科技行業的全球領先優勢,在即將來到的智能車時代,美國車可能重奪技術制高點。從凱迪拉克率先應用的CUE人機交互和行業領先的Onstar車載通訊,雖然還不算是革命性的體驗升級,但某種趨勢已經初見端倪。

最後,我想引用王小波先生經常飲用的羅素先生的一句話:參差百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豪華車,叫做「德國車」,那麼豪華車這個話題就太狹隘無趣了。

豪華應該是多元的,因為真正的豪華,從來不在於性能和裝飾的繁複堆砌,而在於風格和審美的獨立表達。

我們應該為這個世界上,不斷有勇敢的後來者,表達自己獨立的風格,而感到欣慰。

這個世界需要自由勇敢、奔放不羈的凱迪拉克,也需要經典大氣、堅守傳統的林肯。

這將是一場美國豪華車對德國豪華車的戰鬥。正是這樣的爭鬥,讓汽車文明不斷推演向前。

精彩的爭鬥是我關心的。至於爭鬥的結果?一點也不重要。說不定二十年以後回頭,發現是鷸蚌相爭,中國人接管天下呢?

歡迎關註:一苒說車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是什麼樣的混動神器,竟讓朋友們爭著上它
到底怎麼熱車才是對的?

TAG:汽车 | 豪华车 | 凯迪拉克Cadillac | 林肯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