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網路下載的記憶碎片
這兩天快播案庭審成了網路熱點。由快播這個事情,我倒是想起了關於網路下載的一些事情來,記錄一些碎片。
現在一般把 1997 年看做中國互聯網元年。我應該在 1998 年開始接觸網路(也可能 97 年底就接觸一點點),開始上網,那時候窮學生一個,沒錢,想法設法利用各種機會蹭網。中國的網速從一開始就是個低速網路,說是「信息高速公路」,就沒快過。從 33.6K 到 56K 的撥號線路,網速慢得要死,時斷時續(掉線),下載( Download )又是個強需求,因為要找各種各樣的軟體工具,於是就有了一些軟體來緩解這個問題。
最早的下載工具包括網路吸血鬼(Net Vampire)、網路螞蟻 (NetAnts),可能還有很多,但只記得這兩個產品了。前者是一款英文軟體,支持斷點續傳,後者則是中國程序員開發的工具。網路螞蟻出現的稍晚一點,但技術上有更多改進,更適合中國當時的網路環境,很快就火了起來。
網路螞蟻的作者是洪以容,當時還在上海交大念書。這個人應該在中國的軟體史上留下一筆,開發網路螞蟻不算,他還積極探索了共享軟體的商業模式,率先啟用了廣告條(Adware)來獲取收入。現在看起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當時還是引起了一番風波,有人擔心廣告條會竊取隱私,也有人質疑這樣做的合理性,那個時候的網民說實話素質還是挺高的,能上網的都是一些教育水平蠻高的人,在網路上還能理性探討一些事情。幾年之後洪以容放棄了網路螞蟻,據說去做金融軟體工具去了,如果你好奇他賺沒賺到錢,各種消息源都提到: 收入不錯,肯定要比寫軟體要好一些。
洪以容寫網路螞蟻遇到好幾件被誤會的事,估計也讓他煩心吧。網路螞蟻剛推出的時候被很多人以為是老外寫的工具,因為只有英文版,發現是國人作品之後,有人說他「假洋鬼子」,後面的廣告風波,估計也挺傷人家自尊心的。
網路螞蟻的界面在當時來看,很漂亮。網路上有一批人專門做軟體破解,很快就有人出了補丁工具,可以去掉廣告條,慚愧的是,我當時很喜歡用這些補丁工具。
當時下載的需求主要是下載各類軟體工具,很少有人下載多媒體內容。有的時候在網吧也掛上一些鏈接抓多媒體,但用的不多。
各種下載站點也應運而生,比較有名的有華軍下載站,還有高春輝做的下載站,現在這兩個人也都活躍在互聯網圈子,我和高春輝還成了朋友。老高最近在做 IP 庫的事情,建議有需求的公司都去買一份。這就是我說的,花錢可以快速解決的事情,不用自己折騰了。
沒過多久侯延堂開發的網際快車就出來了,剛出來的時候叫 JetCar,一年多後英文名改成了 FlashGet。因為產品改進快,吸收了前面多個工具的優點,網際快車很快就超過了網路螞蟻,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人開發的最流行的工具,說是全世界都在用也不誇張。
這個工具後來在 2006 年被一家電子雜誌運營商收購了,很不靠譜,後來這個工具當然是被玩死了,通過工具來分發那麼大個兒的電子雜誌,不知道怎麼想的,腦子進水了吧。
2005 年前後是中國互聯網的黑暗時代,各種流氓軟體橫行,惡意彈窗,烏煙瘴氣的。現在的一些知名互聯網公司,都有原罪,包括現在的各種互聯網巨頭。這是他們洗不清的污點,時代的烙印。
FlashGet 被收購的時候其實已經走下坡路了,因為這個時候,迅雷已經在崛起。業界傳說在兩者競爭的時候,「侯延堂迷戀魔獸世界,停止更新軟體長達一年,市場份額被迅雷迅速佔領」,不知真假,從結果上看,可能是真的。話說魔獸世界真是沒少禍害人啊,但也可能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迅雷出現之前,BitTorrent (BT) 軟體已經開始流行了。BitTorrent 的作者 Bram Cohen 有自閉症,卻通過這樣一款工具改變了信息交換的方式。
應該說,BitTorrent 和 eMule 這樣的 P2P 下載工具促成了一次信息分發的革命。如果沒有這些軟體,這個世界會無趣很多,儘管,這個過程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議。技術的進步就是這樣。
從 2000 年到 2005 這段時間裡,國內也有很多其他類似的工具,能想起來的有天網 Maze、PP 點點通等等,能搜到很多「有趣」的內容。開發天網 Maze 的陳華後來做了酷訊,現在則是創建了唱吧。
2001 年之後的幾年我熱衷於泡網路論壇,技術論壇為主,也有音樂論壇。這兩個地方的用戶其實也都有下載需求,前者是技術書籍和各種技術資料,後者,則主要是找一些冷門的 MP3,這時候也開始用一些特定的 P2P 工具來找音樂,比如 Shareaza ,剛搜索了一下,這個工具居然現在還活著。
應該說,中國網民對色情內容的渴求是一種極強的驅動力,另一種驅動力是盜版電影,這兩種需求催生了中國巨大的下載市場,產生了好幾家互聯網公司,迅雷如是,最近被審判的快播也是。
曾經有人對盜版肆虐憂心忡忡,認為會扼殺各種電影公司,現在看看,反倒是電影產業迎來了空前繁榮。這是為什麼呢? 我不明白。
作為技術人員,我清楚的記得是從 2004 年夏天才開始用 BT 下載電影,已經算很晚了,主要是開始用了幾次,沒體會到到底好在哪裡。後來忍不住掛了一堆種子,然後去睡覺了。半夜起來,聽到筆記本硬碟滋滋響,湊過去一看,下載速度達到 1Mb/s ,驚呆。要知道當時的寬頻只有 512Kb,我用的是小區寬頻,其實是假寬頻,有的時候慢的要命,網路空閑的時候跑出這個速度倒是也可以解釋。然後就不可救藥的喜歡上了這個工具。
通過 BT ,確實一下子看了好多電影。2004 年我住在北京人大西門,人大西門對面有個小店,裡面就有賣盜版電影的,有很多好片子可以挑選,經典電影,藝術片也有(沒有毛片)。要不是 BT 出現了,我可能還會買很多 DVD 光碟。
BT 出現降低了下載毛片的門檻。以後分析中國這一代人的性認知革命,應該好好說說這一段。
那麼,BT 出現之前都怎麼找毛片的呢?我趕上了錄像帶時代的尾聲,僅僅留下一些記憶殘存,更多有記憶的,真正有震撼的還是電腦城的光碟市場。
當時長春的幾家電腦城,賣軟體光碟那一層幾乎每家都賣毛片,開始的時候還遮遮掩掩,要到櫃檯後面去挑,神秘兮兮的。等到了我畢業後,再次故地重遊,發現這些商家大膽到直接把光碟封面用膠帶粘起來,方便顧客挑選。我帶了一位同事去逛電腦城,那位同事大呼過癮,現在想起來,這就是業務模式的創新啊。
那是在 2001 年,盜版光碟時代的最後榮光。確切的說,是在冬天。因為璩美鳳的盜版光碟已經上市,如果你對這個名字有印象的話,我相信你是個老司機。
說起來,我並不是快播的用戶,對快播沒有什麼情感,倒是用過很長時間的迅雷,雖然迅雷軟體界面很爛,耗費系統資源,還有各種垃圾廣告,但架不住下載速度快,能解決關鍵的需求,其他都可以忍。
無可奈何花落去,迅雷畢竟是一個時代的產物,過了這個時代,CDN 技術已經興起,網路提速到可以直接觀看在線視頻的時代,迅雷就只能是一種補充了,到了今天,在我看來,迅雷已經不可避免的逐漸變成地下暗網的一部分。
迅雷沒及早轉身進入 CDN 業務,沒蛻變成為雲計算公司,都是非常可惜的,這是迅雷創始團隊的失敗,這家公司,本來倒是有機會成為中國的 Netflix。
這麼多年過去,中國的網路基礎設施已經沒那麼差了,但大環境反而變得更差,有信息洪流,也有鑄就的虛擬高牆。我說的是什麼,你應該明白。
寫這些東西有什麼意義呢?算是一份記錄吧,以免以後都忘了一些事情。這是過去的印跡,就是那樣。
題圖:Cyril Rolando
附送一改編的小笑話:
昔有一僧人,與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談闊論,僧畏懾,拳足而寢。僧人聽其語有破綻,乃曰:「請問相公,澹臺滅明是一個人、兩個人?」 士子曰:「是兩個人。」僧曰:「川島和津實是一個人、兩個人?」士子曰:「自然也是兩個人!」僧乃笑曰:「這等說起來,且待小僧伸伸腳。」
要第一時間看我的公眾號更新,關注一下:
推薦閱讀:
※小道觀察:獵豹移動的打法
※中國大學裡存在的「獵身」現象
※與一加劉作虎的對談
TAG:小道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