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 黑莓是怎麼失聯的?

故事總是要用一種特定的邏輯講述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追溯黑莓歷史的 Losing the Signal 也一定是從創始人的童年時代開始。Lazaridis 從小就聰慧過人,又在學校里碰到了循循善誘的啟蒙老師,當他碰到哈佛商學院的畢業生 Balsillie 時,應該沒有想到他們將攜手度過將近三十年的浮沉:他們共同開啟了移動通信的新時代,又一起目睹 iPhone 和 Android 把黑莓推到失敗的邊緣。

就在 iPhone 第一代發布的 2007 年,我在中關村一家小店裡花 700 塊錢買了一部二手的黑莓手機用來嘗鮮。這個長相怪異的小傢伙已經成為銀行家和企業高管的標配,也有很多的科技愛好者已經等不及黑莓面向中國消費者的大面積推廣而通過二手渠道嘗鮮。八年過去了,黑莓的輝煌時代已經成為歷史。大概沒有一個公司的起落會如此快速,而創始人又能如此對商業作家開闊心胸。儘管描寫移動通信行業的書籍層出不窮,但恐怕還沒有哪一本書如此層次分明的提供了豐富而真實的案例,不僅僅關於黑莓如何走向輝煌,也關於它如何落入塵埃。這些事件發生如此靠近現時,我們得以幾乎就在案發現場觀摩學習。

第一次跳躍

網路效應大概是在 1999 年才正式見諸於學術出版物的經濟概念。今天已經耳熟能詳為幾乎所有初創公司商業計劃書上的熱詞以描繪似是而非的增長圖景。黑莓的早期增長,儘管未曾精心謀劃,卻是從銀行家和企業高管們所熱衷的移動電子郵件服務開始的。抓住了種子用戶的核心訴求,早期的黑莓產品專註於提供迅速、安全、可靠的電子郵件服務,比之於當時流行的尋呼機和尚未成熟的 PDA,自然是殺手級產品。Balsillie 把黑莓送給高管們免費「試用」,牢牢抓住了企業用戶中最關鍵的那批人:高管們自然希望他們的下屬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即時收到郵件並立即回復。這樣,自上而下順著企業內部的指令鏈傳導的網路效應,反過來推動了設備採購的實際決策者 CIO 們簽下大筆訂單。網路效應實際上並不為黑莓一家獨有,這個優勢理論上可以被任何一家通信服務公司所據,出色的產品和巧妙的市場策略使得經濟理論變成了現實。

找到第一個殺手級應用往往才標誌了一家科技公司真正意義上的誕生,第一個裝載了電子郵件服務並被冠以黑莓名稱的設備 BlackBerry 850 於 1999 年上市,這離公司創立已經過去了 15 年時間。在前面 15 年名不見經傳的時間裡,這家公司埋首於向諸如 IBM 之類的企業供應技術和零件。從一家技術供應商到完整定義一個新的產品分類,就像黑莓早期的產品的代號 Leapfrog 一樣,意味著一次巨大的跳躍,從而抓住關鍵種子用戶形成網路效應,

兩個 CEO 能合作多愉快?

這家公司的管理實踐不同尋常。聯席 CEO 的設定往往被認為是公司治理結構的大忌而鮮被採納。而在黑莓公司早期,兩位 CEO 卻幾乎完美的協作,Lazaridis 負責產品和技術,Balsillie 則擅長銷售和市場。而大部分類似的合夥方式都失敗於人性中那些狹隘的弱點:貪婪、自私已經過分的個人膨脹。而在黑莓巨大的初期成功面前,兩位 CEO 卻能保持全力投入和彼此信任。

信任的裂痕往往產生於易於忽略的那些失誤。黑莓公司在走向頂峰的道路上也出現了困境,無論是專利訴訟還是管理層期權的監管危機,都在行業競爭加劇的同時帶來了對聯席 CEO 沉重的心理壓力。重壓之下,親密無間的合作也出現了不穩定的徵兆。

而在黑莓後期面對來自蘋果和谷歌來勢洶洶的競爭時,兩位 CEO 在戰略決策上出現了更大的分歧。不難發現他們各自的決策仍然帶有他們鮮明的個人印記。Lazaridis 堅持用基於 QNX 的 BlackBerry 10 繼續下一代設備的研發和銷售,而 Balsillie 則看到了來自 BBM 即時通信服務的新商機。這樣的分歧幾乎導致了黑莓分拆成為兩家公司,但實際上只是使得董事會對「雙頭管理」的局面失去信心,最終引入了新的管理者。

如果選擇開放 …

本書的兩位作者忠於敘事,而沒有過多評論黑莓後期面臨的重大戰略抉擇,即是否選擇通過開放 BBM(BlackBerry Messenger)給 iOS 和 Android 平台進入即時通訊市場。這個策略是聯席 CEO Balsillie 致力推動的方向,但並並沒有獲得董事會的支持。Balsillie 還在離開黑莓後數年仍然提到這個選擇帶來的後果,把 BBM 業務的潛力和 Facebook 相提並論。

的確,在 BBM 的業務規劃中,Balsillie 曾經設想了一個開放的即時通信服務,可以運行於各種手機平台,並加上個人雲存儲服務以存放個人數據和媒體內容。這個誕生於 2000 年代初期的藍圖幾乎完美預言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從 Facebook 到微信的各種移動社交網路服務標準配備。即便英雄所見略同,但這也足以把 Balsillie 帶入移動互聯網行業的預言家殿堂。

但 Balsillie 和黑莓公司面臨的是典型的創新者的窘境。即便看到新的商業機會,但卻因為已有業務的羈絆而難以快速前進。開放 BBM 業務,則意味著黑莓手機最獨特的即時通信服務也被 iPhone 和 Android 用戶所有,可能直接帶來設備銷售額的快速侵蝕。即便 Balsillie 敢於做出犧牲的決定,但他可能也忽視了在即時通訊市場 BBM 可能面臨的競爭更為殘酷:黑莓公司和運營商之間的「建設性協同關係」(Constructively Aligned)使得他們必須估計運營商因為即時通訊服務造成的短消息服務收入的損失,從而不可能提供免費服務,而後來崛起的互聯網玩家如 Facebook 和微信則毫無忌憚的免費提供服務獲取大量的用戶。網路效應又一次發揮了作用,只是這一次並不站在黑莓這一邊。

從一本商業傳記的角度來看,這部分書實際上寫得有些沉悶。最開始的幾章,當黑莓還那家叫做 Research In Motion 的小公司的時候,我幾乎在缺乏起伏的敘事中失去了耐心。但兩位來自加拿大的作者似乎習慣於在寒冷的冬天裡用平穩的語調講故事,即便高潮來臨也不急不躁。但這本書恐怕是最近我最期待能譯成中文介紹給國內讀者的商業書,能在短短的篇幅中濃縮如此豐富的營養,一方面是黑莓跌宕起伏的歷程,另一方面則是作者平實而詳盡的敘述。

作為曾經黑莓的擁躉,我還記得黑莓鍵盤細膩的觸感,那是最愉悅的在手機上打字的感受,也是我對「智能手機」最早的接觸。這些年過去了,我也變成了從業者,希望黑莓的信號不會中斷,未來的篇幅仍待補完。

在亞馬遜購買 Losing the Signal(包含紙書和 Kindle 版): amazon.com/dp/B00Q20ASV
推薦閱讀:

書|《撒哈拉的故事》:讓生命的沙漠開出玫瑰
《白夜行》:所有的守護,只為你在陽光下行走
被市場預期到的金融危機極少發生

TAG:移动互联网 | 商业 | 书籍推荐 | 书籍评价 | Blackberry黑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