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南華》進入「阿里系」,人們都在擔心什麼?

今天早間,南華早報集團表示,阿里巴巴收購《南華早報》及相關媒體資產的價格為20.6億港元(約合2.66億美元)。這筆收購包括了《南華早報》報紙、戶外廣告、數字資產和雜誌。阿里巴巴上周表示,將取消南華早報網站的「收費牆」,而新聞編輯仍將保持獨立性,不受阿里巴巴公司的影響。

很多媒體已經總結過阿里系媒體版圖,一些我們知道或不熟悉的媒體都在裡面不說,甚至有些媒體表面上充滿仇怨,但是同樣被劃歸其中。當同樣被冠上「阿里系」三個字的時候,到底什麼會發生,什麼不會?人們的哪些擔心是合理的,哪些又屬於擔心過度呢?

利益相關

同為「阿里系」旗下的一些業務之間的聯繫肯定會更加緊密,但在不同的新聞編輯準則和業界態度下,其處理方式會有很大不同。

今天早上新浪科技的頭條內容,是完成了其員工精心打造的一個原創的手機音樂播放器評測。當然評測代表評測者個人意見,所以只要過程嚴謹,邏輯嚴密,出來什麼結論都不應該奇怪。但是我感覺,如果不是蝦米音樂碰巧被評為第一的話,會有更多人向他們的朋友推薦這個評測。

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均是由知名音樂人高曉松擔任董事長的阿里音樂集團的重要業務。而新浪微博被阿里入股之後,新浪的門戶網站也被第三方觀察者算作是「阿里系」的一部分——儘管實際聯繫可能沒有那麼緊密。

人們對媒體「公信力」的評價標準,仔細一想是比較奇怪的。比如,可能再嚴謹的論證和聲明,都比不上刊登一篇集團成員企業相關的「負面報道」或者「負面評論」,更容易讓人們覺得這媒體有「公信力」。

披露關聯公司的負面新聞,對現代媒體而言並不是洪水猛獸。香港無線電視的前任業務總經理陳志雲,因為職務相關問題被起訴然後折騰了很長時間,無線的六點半新聞報道該放頭條就放頭條,毫不避諱。反過來,對負面新聞的痴迷可能會讓部分媒體誤入歧途,比如《今晚報》剛剛就一篇後來被證明不實的批評「雙11」活動的文章轉載而道歉。其實根本用不著這樣,只要實事求是就可以了。這個要求並不高。

在我看來,如果是擁有利益相關的媒體,在誇耀企業的好處方面,反而可以更加理直氣壯,不用遮遮掩掩。只有負面報道,沒有正面報道的媒介生態也是不正常的。同樣,誇獎和批評只要堅守實事求是的原則,就沒有任何問題,讀者也不必唯「負面」馬首是瞻。

編輯自由

馬雲之前接受《南華早報》的採訪被部分媒體斷章取義,引發一場小型公關危機。《今晚報》被阿里起訴後今日道歉,坊間就有了「坐等阿里收購《今晚報》」的玩笑。

任何的財團在入股或控股媒體時都會保證不干涉編輯自由。同樣,任何的財團也都可能會有事實上已經侵犯了新聞自由的事件。只不過,大家如何看待則是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否會把同樣量級的事情,因為做的人或者公司不同而區別對待,這可說不準。

如果說人們認為媒體的公信力是「一票否決制」,任何可能破壞公信力的事件會讓該機構所做過的其他努力付之東流,那自然會對中國的媒體生態得出非常差勁的印象。《金融時報》尋求買家時,編輯部對中國媒體印象不佳,後來選擇《日本經濟新聞》接手。然而印象歸印象,在涉及中國的新聞報道方面,一個不能否認的趨勢是,外媒引用國內不同信源報道的比例在逐漸增加,對引用信源不是加上一堆注釋「供批判使用」,而是老老實實引用的比例也在增加。

對於負面報道的選材和角度都是藝術。比如同樣針對阿里平台的打擊假貨問題,你既需要強調現在假貨問題依然嚴重,很多跨國企業的利益依然沒有完全保障,也需要強調阿里的大數據系統和專業的檢查,杜絕監守自盜等等的努力成果。兩者可因順序不同而組合成立場各異的文章,而其輿論監督的效果並不會因此而折損。

對事實的披露需要真實,而且要反映全面的真實,而不是部分真實。在事實基礎之上使用的筆法差異,只是用來供不同立場的人們鞏固自己已有的結論。如果只是為了一個旗幟鮮明的立場徒增敵意,而放棄了可能接觸更多內部資料和內部人士,並且第一時間尋求企業澄清和改進的機會,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打造「優質窗口」

阿里方面表示,收購的目的是「把阿里的互聯網優勢和《南華早報》的采編優勢結合到 一起,打造一個讓英語世界了解中國的優質窗口」。長久以來,當我們說讓西方「客觀」認識中國的時候,基本等同於多一些對中國的正面報道的意思。

其實,說外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還真是會讓本國居民覺得更幸福,這個就算「外國」也不能免俗。然而除了嚴肅新聞和社會議題之外,再多一點生活趣聞和鼓舞人心的感動事件,這類消息能不能更多些發生在中國呢?當然可以。而且有些時候,正是這樣的軟新聞才能夠進一步的增進國與國之間的民間交流。

中國花了這麼大經歷做了不少的外宣,然而就因為媒體本身帶有官方屬性,導致不少本來是高質量的報道也沒有被介紹給外國主力讀者。像是央視的體育頻道和英語新聞頻道,都曾經因為深度的人物訪談而捧回世界級新聞獎項,而這種案例實際上非常罕見。

這就好像我之前應邀給一家公司做諮詢。負責人聽完之後跟我說,這些事情他作為負責人都知道,但是跟自己員工講的時候,員工沒辦法心服口服,只有一個外人作為「權威力量」,他們才會正眼看待。可能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人們還是無法擺脫刻板印象,會根據媒體的屬性來判斷報道是否可信。

當今世界的媒體生態,跟我幾年前學習新聞和傳播專業課程的時候已經大不相同。課本上所講的事情,很多已經跟這個時代相脫節。我想,在媒體行業發生的一系列深刻變革,會促使每一位媒體的讀者在對新聞感興趣之後,都能夠花更多的努力來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跟這個時代一同進步。

虎嗅


推薦閱讀:

TAG:航通社 | 虎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