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iPhone:蘋果或轉型為一家服務型公司

蘋果旗下的iPhone堪稱有史以來最有利潤的產品;然而,對手們已經在質量上追了上來並且正通過零利潤並且優秀的智能手機蠶食其份額。眼下全球智能手機的銷售都在放緩;即使是像中國(目前iPhone的最大市場)、印度(估計增速不會像中國那樣快)這樣的新市場,蘋果也從未像現在這樣如此急迫地面臨著一個永恆的問題:如果iPhone的銷量開始下降,怎麼辦?

到目前為止,蘋果以70%的利潤率賣出了多於7億5千萬台的iPhone手機;這是蘋果能夠坐擁2000多億美元現金的主要原因。iPhones手機已經佔據蘋果總營收的60%,並促使蘋果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公司;甚至有人認為蘋果公司的價值已經超過了10000億美元。

蘋果此前所經歷的爆髮式增長顯然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那麼問題來了:除了Apple Car,那麼究竟什麼能夠將處於丘珀蒂諾市(Cupertino)的蘋果公司載到一個新的增長階段?

高股價的背後

高盛集團分析師Simona Jankowski本周三提供給我們一個可能的答案:蘋果可能不再是一家硬體公司,而是一家服務公司。Jankowski在針對客戶的一則說明中提到:「我們預計在明年之內,蘋果的重心將會從用戶數量的增長轉移到已有用戶基礎的貨幣化和收入再生;蘋果目前在最新的iPhone 6S安裝計劃中已經開始向這種模式傾斜,而且即將到來的Apple TV服務也會成為強有力的一個舉措。」

正是基於上述預測,高盛已近將蘋果股票的評級更新為「強力買入」,並將其12個月目標價維持在163美元,而目前的價格才117美元。一直以來蘋果股價都是世界股票市場最熱衷於討論的話題之一,但許多討論者都唱衰蘋果。「由於一些消極情緒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蘋果的股價一直不被看好;尤其是人們擔心無論蘋果公司當下的股價數字如何,它都不會長久下去」,Jackdaw Research調查公司的Jan Dawson告訴我們,「這種擔心是否出於理性可以另行辯論,但它對蘋果股價的影響是無疑的。」

早先,一直有分析師預計iPhone的銷量會下降。但在2014年,蘋果發布了更大尺寸的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並且其與世界上最大運營商——中國移動達成協議,從而在中國市場形成了銷量的爆髮式增長。因此,蘋果才能夠輕而易舉地在一季又一季的財報中彙報出一個個巨大的數額。

然而到目前為止,蘋果已經佔據了幾乎所有的重要市場;無論早晚,這種增長肯定會到達盡頭,而且很有可能就在數年之內……一位來自Worldpanel ComTech公司的調查總監Imran Choudhray說。他認為:過於依賴單一產品的成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蘋果過於依賴iPhone了。在一份財報中,iPhone貢獻了蘋果總收入高達69%的比例,這實際上意味著蘋果的整個財報表現都取決於iPhone。」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司的Neil Shah告訴我們。「iPad和Mac的收入都太不景氣,增長乏力;跟iPhone相比,過於緩慢了。」

這些恰恰對應了高盛的說法:為了避免過於依賴iPhone,蘋果必要轉型為一家服務型公司。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Dawson這樣說:「蘋果剛剛發布了包括Apple Watch,新版Apple TV以及iPad Pro在內的數款產品,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足以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產生數十億美元的銷售額。所以我認為蘋果下一波增長動力已經在形成過程中。」

服務型蘋果

即使Dawson的預測是正確的,這些新品業務的銷售額加起來也無法與iPhone產生的收入相提並論。舉個例子,在iPad業務的鼎盛時期,它曾經為單季度內產生了110億美元的銷售額,但到了上季度已經縮減為40億美元。Mac業務雖然在近年來PC行業的下滑趨勢中逆勢而上,但也只佔了iPhone銷售額的一小部分。去年一年時間,MAC為蘋果帶來了250美元的收入;很不錯,但是依然不能與iPhone的1500多億美元相提並論。

所以,蘋果面臨兩個選擇:要麼是像高盛預測的那樣轉型為一個服務型公司,要麼就是放出另外一個能夠取代iPhone的產品「大招」。

Jankowski把其預想中的蘋果公司稱為「服務型蘋果(Apple-as-a-Service)」,通過後者,蘋果對iPhone收入的依賴可能會被一些服務所帶來的收入所取代——比如說App Store、iTunes、Apple Music、Apple TV上的內容以及iPad Pro上的企業應用等等。蘋果可能會在iPhone 6S發布之際通過其在美國新推出的產品安裝計劃來擴大服務;畢竟美國的許多用戶都訂閱了蘋果的月付服務,他們最有可能購買最新的iPhone 6S。

然而蘋果的問題在於:雖然它在智能手機市場是無可爭議的王者——它佔據了該行業94%的利潤,但是在群雄逐鹿的內容服務行業,蘋果只是眾多玩家中的一個。「我的確觀察到它們不止提供一個方面的服務,但是在視頻和音樂訂閱市場,競爭實在是太激烈了」,Choudhary告訴我們,「在這裡內容為王,除非蘋果能夠搞到一些獨一無二的內容產品,否則它很難像在智能手機市場那樣,在內容市場再次改變遊戲規則」。

蘋果的糾結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有傳言稱蘋果將要發布它自己的TV內容訂閱服務,這些服務將運行在蘋果機頂盒上。而事實上,蘋果正在與一些廣播公司和內容生產者針對一些交易進行洽談,這有點類似於當年蘋果發布iTunes時在音樂行業的做法。如果沒有自己的內容,蘋果只能扮演一個渠道商的角色,如此只能帶來很少的利潤。

我們以Comcast公司為例。Comcast公司今年的利潤份額大概浮動在10%到11%之間,離蘋果的大於20%的凈利潤還有很大差距;當然,這樣直接比較並不公平,畢竟Comcast需要在維護電纜設備上花費成本,而蘋果不需要這麼做。但是這個數據足以說明,在這個行業,蘋果要想擁有像iPhone那樣的利潤,無異於是白日做夢。

Shah認為在蘋果看來,內容可能只是一個「誘餌」。「蘋果不是行業玩家,而只是一個垂直整合者;蘋果自己並沒有基礎設施,也不可做到在短時間內擁有。」他還認為,可能內容和服務對於蘋果來說還比較得心應手,但至於另外一項服務——雲服務,蘋果一直是落後者。對於蘋果而言,雲服務一直是短板,它並不存在於蘋果的基因里,也因此無法與谷歌、亞馬遜和微軟相抗衡。

根據CounterPoint提供的數據,眼下蘋果90%以上的營收都來自於硬體;如果蘋果真的要轉型為服務型公司,那麼這將會花費很長一段時間,並且會對蘋果的股價產生嚴重影響。「iPhone在銷量的絲毫下降都會對蘋果的股價造成不良影響,同時會對蘋果CEO造成壓力」,Choudhray警告說,「由於對銷量的預計下滑,在過去一周內我們已經看到蘋果股價下降。如果你去看一下其在過去兩年內取得的成功,iPhone可以說處於蘋果這支妖股的中心地位。」

至少到現在,服務佔據了蘋果所有收入的不到10%;在缺乏原生內容的情況下,蘋果在服務方面可能會樂意去談它從App Store獲得的30%的分成,Apple Music訂閱等服務——其所有目的都只是為了促成其與電視公司在Apple TV平台的合作。

或者,蘋果也可以憋出另外一個硬體上的大招。當下,已經被反覆炒作的Apple Car正處於開發過程中,如今誰又能確定Apple Car究竟會不會成為像iPhone那樣成功——或者說高利潤——的產品呢?

本文譯自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由「科技新知」編譯,轉載請附上原文鏈接和譯文來源。


推薦閱讀:

【Airbnb南京】抓住90後,製造獨特體驗的太空艙BNB
【BNB嘻遊記】暖心阿爾勒,高顏值房主都是活雷鋒
【Airbnb北京】哇!故宮周邊還有這麼個閑適慢生活民宿!
猴賽雷!從一面白牆修鍊成文藝短租民宿
亭子間里玩藝術,摳出小戶型的的價值極限

TAG:百略网 | 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