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大戰》里的「Q伯特」到底是個什麼鬼?
文 / 貓與番茄醬
電影《像素大戰》正在國內火熱上映中,除了精(che)彩(dan)的劇情外,很多觀眾都會對一個橙色的小怪物「Q伯特」留下深刻印象。雖然其貌不揚,甚至長相略顯猥瑣,但憑藉其著常年無辜的小眼神以及各種賣萌犯蠢的表現,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喜愛。不少人也記得,Q伯特同學早在2012年迪士尼的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中就有出鏡。那麼這位新晉的「萌神」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就來為各位說道說道。
電影里你被它萌到了沒?
遊戲形象「Q伯特」來源於一款叫做《Q*bert》的作品,是Gottlieb公司在1982年發布的街機遊戲,國內多翻譯為《Q伯特》或《波特Q精靈》,主要開發者為Warren Davis 和Jeff Lee 。遊戲的最初概念來源於Jeff Lee n畫出的一個以方塊構成的金字塔,他覺得可以根據這幅圖畫創造出一個遊戲作品,於是又畫了一個桔子——最後成為了我們的主角Q伯特。在人們尚不知3D技術為何物的年代,設計師們通過色彩陰影和角色動作,創造出一個立體感十足的遊戲舞台。玩家的目標很簡單,就是控制Q伯特在一個由正方體構成的三角立面上來回跳躍,每一次地面接觸都會改變方塊表層的顏色,只要將所有色塊踩成規定的顏色即告勝利。這個過程中自然少不了前來攪局的各路怪物,如何敏捷地避開它們就是此遊戲的核心課題。
關於遊戲的早期設計案《Q*bert》的街機框體,用一個斜45度的方向桿就能操作了一張圖就能了解這個遊戲的全部內容了
遊戲里出現的敵人有如下幾種:
Coily:從紫色蛋里孵化出的紫色小蛇,會追隨著Q伯特的運動軌跡進行跟蹤,稱得上本作知名度最高也最難纏的敵人。
Ugg 和 Wrongway:兩種紫色的不明生物,疑似猴子和豬,會從場景左右兩側底端出現,沿著方塊邊緣慢慢上行。
Slick 和 Sam:兩種綠色的真·不明生物,會把已經變色的地面重新踩回原樣,非常惹人厭,但被Q伯特接觸後就會消失。
背後的幾位就是上面提到的敵人了,請自行對號入座
此外,還有紅色球和綠色球兩種隨重力軌跡下落的球體。接觸紅色球體會導致死亡,但接觸綠色球體能夠將場景內的敵人固定一段時間。
隨著突破關卡數量的增加,遊戲的難度會越來越高,具體表現在敵人數量的增加及色塊的踩踏需求次數變多等方面。整個關卡場景並不是封閉的,如果Q伯特不慎多跳一步踩出界外,就會掉入深淵損失生命。版面邊緣的彩色圓盤是最安全的地方,跳上去後會緩緩將Q伯特送達屏幕頂部,並清除除了Coily以外的全部敵人,相當於「放保險」性質。雖然Coily不會被彩盤消滅,但它在Q伯特上升過程中會繼續追蹤,所以有可能會掉落出平台之外。
看到那兩個彩色圓盤了嗎?這可是救命的傢伙
分數設定方面,Q伯特每讓一個方塊變色可以得到25分;接觸一個綠色球體得100分;消滅一個Slick(Sam)得300分;過關時每保留一個彩盤得50或100分;靠彩盤誘使Coily跌落場外能得到500分。在1983年11月28日,玩家Rob Gerhardt 創造了《Q*bert》街機版的世界分數紀錄33273520分,該成績保持了整整30載。直到2013年,George Leutz刷新了這個數字,經歷了2月14日至18日連續84小時48分鐘的操作,他獲得了37163080分。順便,筆者的最高紀錄為22700分,現實真是殘酷。
關卡越往後,色塊的顏色種類就會越多
在遊戲里,除了在GAME OVER時能依稀辨認出的一句「拜拜」外,Q伯特只能發出一些意義不明的電子合成音。若操作不當,被敵人一頭撞上,這小傢伙就會冒出個充滿字元的對話氣泡,然後掛掉。作為角色的最大特徵之一,《無敵破壞王》和《像素大戰》毫不意外地用了這個梗。不過電影劇情中,快手阿修居然可以聽懂Q伯特奇異的合成音並與之正常溝通,也許這些雜音是某種遊戲世界裡的小語種吧……值得一提的是,對話氣泡里最常出現的符號組「@!#?@!」,一開始是Jeff Lee當做玩笑放進去的,後來遊戲的開發階段曾經當過一段時間項目代號。還有一個用過的代號是「Snots And Boogers」,直譯為「鼻涕與鼻屎」,無力吐槽。
Q伯特的對話氣泡是其形象標識之一
你也是個神人說來有趣,關於《Q*bert》的命名問題當年著實讓開發團隊頭疼了一番。最早項目被稱為「Cubes」,之後大家對於遊戲的正式名稱進行了大量討論。在上文提到的「Snots And Boogers」和「@!#?@!」被否決後,有人提出了「Hubert」這個建議,某位員工將「Cubes」和「Hubert」結合了一下,形成了一個自造詞「Cubert」。最後,遊戲的藝術總監Richar Tracy把這個詞變為了「Q-bert」,隨後又用星號取代了橫杠,「Q*bert」才正式誕生。
在投放市場後,《Q*bert》收穫了用戶和評論界的雙重讚譽。它成為了Gottlieb公司最成功的電子遊戲產品,賣出了大約25000台框體。大家認為這款遊戲「不走尋常路且令人興奮」,「玩法創新,圖像效果優秀,色彩充滿活力」。Electronic Games授予它「年度最具創新性的投幣式遊戲」稱號,Video Game Player則將之當做「年度最有趣的街機遊戲作品」。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北美電子遊戲市場大衰敗的到來,Q伯特的受歡迎程度在1984年大幅下降。隨後的幾年中,很多從概念上類似《Q*bert》的作品紛紛出現,例如雪樂山的《Mr.Cool》,動視的《Frostbite》,還有Accelerated公司的《Q-Bopper》(這個名字有點過啊)等等。
移植版遊戲的相關海報除了街機版,《Q*bert》也有不少家用機移植版本。在80年代,包括Atari 2600、Atari 5200、ColecoVision、Commodore 64、NES上都有此遊戲的身影,素質卻是參差不齊。最早的Atari移植版本推出後受到了大量批評,理由包括縮水的遊戲內容和糟糕的操作,更是被媒體雜誌稱為「1983年最糟糕的五大Atari遊戲之一」。但Commodore 64版本就被認為是「完美的移植」,因為它近乎完整重現了街機版的所有內容。80年代以後,《Q*bert》陸續推出了掌機版、Java手機版和Flash網頁版。索尼的PSN商店在2007年發布了對應六軸感應操作和網路在線排行榜的PS3版《Q*bert》。距離我們最近的是2014年Gonzo Games帶來的《Q*bert Rebooted》,該遊戲幾乎對應目前所有主流平台,除了提供完全重現街機原版的「懷舊模式」外,還有一個完全重製,融合了大量現代新要素的「重啟模式」,有興趣可以找來體驗一番。
Atari 2600版遊戲——我只想寫一個「慘」字
《Q*bert Rebooted》提供兩種模式,想懷舊或者想嘗新都可以
雖然對於大部分國內玩家而言,《Q*bert》的知名度並不算很高,但這款遊戲的的確確在電子遊戲歷史上書寫了重要一筆,甚至成為了街機黃金年代的一個標誌,Q伯特的形象在當時的知名度並不遜於吃豆人和大金剛。作為促銷手段,這個形象曾經頻繁地出現在餐盒、圖畫書、桌面遊戲和玩具上,授權周邊產品多達125種。更驚人的是,居然還有過一部以其為主角的動畫劇集。
《像素大戰》里的Q伯特動態捕捉原型,可以腦補一下它的毛絨玩具是啥樣的
《Q*bert》的動畫劇集截圖(畫質勿吐槽),不說別的,內容還原度其實挺高的……
現在,「電子遊戲」已經從邊緣娛樂變成了一種被廣泛接受的文化產品。藉助《無敵破壞王》《像素大戰》這樣的電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審視電子遊戲的價值和存在意義。像Q伯特這種被時間塵埃所覆的經典遊戲文化也有機會再度煥發生機,實在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沒錯!推薦閱讀:
※"遊戲奧斯卡「為何把人物大獎頒給了一位63歲的老太太?
※這個小妞能拯救中國主機遊戲嗎?
※【GD遊戲圖鑑】vol.15《巨影都市》才是最期待的PS4遊戲!
※XBOXONE在主機界到底屬不屬於失敗的遊戲機?為什麼現在還活的好好呢?
TAG:家用主机游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