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讀後感》 ——關於讀書的思考
兒時的我是很愛讀書的,讀後感也是常寫的。即便成不了篇,一兩句,三四行,也是好的,總覺得這樣自己便沒有「白讀」。因為這個,知道的東西也比同齡人多些,談吐不一樣些,被人誇讚的多,沾沾自喜些。(更重要的是不讀書和表哥們沒法聊天,有種被孤立的感覺)
待到年歲大些了,科技發達了,現實中煩心事,誘惑多了,越來越潛不下心讀書。再者,大了以後讀一本書,也不像兒時那麼受矚目了,愈發覺得「浪費時間」,不那麼立竿見影了。所以,不知什麼時起,每日開始與手機,電腦為伴了,書也就扔下了。
間或看些,也都是圖個樂呵,網路上的段子,快餐小說罷了。咋一讀覺得有些趣味有些道理,仔細品品又覺得滿是調侃,尖刻而少了豁達,說教有餘而內涵不足,雞湯里找不見雞,一股子雞精味。自然也就寫不出什麼,索性連讀書筆記這個好習慣也扔下了。
某日幫人修文,被某寫手問起「為什麼讀了好多書,寫東西還是覺得沒法很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隨手答了一句:「大約是因為讀書數量還是少,而且雜而不精,又只是讀,不做筆記,讀完了就忘了,太雜,忘記的又太多,日子長了就約等於沒讀了。」
某寫手嘆服,表示要像我學習,多讀一些書,讀精讀好,多做筆記。我表面應了,心裡慚愧。我也有些時日沒能潛心讀書了。也有些時日沒有因著興趣,懷著鑽研精神去讀了。莫說這些」情操」就連兒時「好像很有趣」這種最基本的求知慾都漸漸泯滅了。
讀書筆記也還寫,就是偶爾寫個一兩行,一兩句,mark一下,但是沒什麼內容,好像就是為了告訴自己「啊,我讀了這本XXX。」罷了;又或是隨波逐流,為了工作和別人的眼光,跟風看些書,寫個幾百字,但也都是應付了事。幾天後又見到另一個問題大約是:」怎麼減輕閱讀有目的性所帶來的負罪感?「
我當時也是隨手寫了一句:」完全不需要有負罪感啊,因為完全不帶目的的閱讀是不存在的,「放鬆」也是一種目的啊,如果又不覺得一本書有意思,又不覺得能從中學到什麼,捧著它在某個特定的地點以某種炫酷的姿勢閱讀,那才應該有負罪感。「
答題的時候沒多想,答完了下來自己琢磨了一會。忽然開始思考我到底為什麼要讀書這件事。以前不是沒想過,但基本停留在」我喜歡讀書唄,我覺得書裡面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讀完了知道了很開心。讀很多的書,別人會很佩服我。讀書讓人見識到各種各樣的事情,眼界更開闊,看問題更客觀。之類的。「
現在想想,我讀書:
一是為了消遣(讀書確實很開心);
二是為了眼界。(看看其他人都怎麼活、其他人都怎麼想)(其實就是好奇心求知慾而已)(而且越讀書,越覺得自己書讀得少,這話不假)雖然有老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如果沒法」行萬里路」又懶得」讀萬卷書」的話,只會和別人的距離越拉越遠;
三是為了能做個有趣的人。懂幽默懂憂傷,贊同不贊同姑且不論,起碼不至於像傻子一樣,做那種不知道哪裡好笑好悲傷,但強撐著拍手落淚,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就讓人覺得陳可乏味的人;
四是為了活得沉穩些,不至於出點事就六神無主,有點挫折就如喪考妣(有人說難得糊塗,我說沒錯,但是人家難得糊塗是」放下「,若是真糊塗,怕是一點都不「難得」而只是」懶惰「的借口了);
五是…五是什麼我也想不出,大概並非所有的理由都能湊個整數吧。
思考之後我」恢復了「讀書筆記這個習慣,這便又開始讀書,寫讀後感了。讀後感,讀後感,讀了之後有感而發的產物。兒時寫讀後感,因為識字實在不多,說不上水平多高,內容倒也實在,感情也真摯。碰上喜歡的覺得實在有深度的,混著拼音也多寫些,覺得實在沒什麼趣味的,一兩行也就了事了。
等大些,興許800字作文寫多了,讀後感也成了這樣子,為了寫而寫,車軲轆話來回說,越長越好。待到後來,時間大多拿去玩樂了,間或讀了書也就是」對付「一兩行,騙騙自己,讀過了,事後自己看看,也沒什麼意思。
因此,若再寫了,就恢復兒時的做法,有感悟說便多說些,沒話說便寫一兩行了事好了。
推薦閱讀:
※2017.3-魏瑞兵-《自私的基因》
※11月優秀筆記_門木_《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
TAG: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