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What is Montessori ?」系列——吸收性心智

(轉載註明出處、作者,並帶原文地址鏈接,十分感謝您的尊重。)

(圖片皆是作者自網路素材搜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十分感謝您的諒解)

本期專欄,說一說蒙特梭利思想理論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塊內容——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

吸收性心智,是我在給我的學員們進行培訓時,時常不斷重複的一個概念。大抵就像這樣:

"。。。為什麼我們要十分注意教具中精準性的體現呢?因為孩子們基本的心智特徵是什麼?""吸收性心智~"

"。。。為什麼我們要時刻注意教師自身的言行是否優雅得體,不能傳遞不良的行為習慣呢?因為孩子們的基本心智特徵是什麼?""吸收性心智~"

"。。。為什麼我們要注意環境中的組織與布置是否有序與整潔?因為孩子們的基本心智特徵是什麼?""吸收性心智~"

"。。。為什麼吃樂事原味經典薯片要搭配可口可樂而不是百事可樂?因為孩子的心智特徵是什麼?""。。。。。。。。"

嘛,大抵如此。

為何我會如此不厭其煩地重複這個概念呢?因為這可以說是蒙特梭利構成0-6歲階段教學原則、環境建構設計的基礎中的基礎,而且也是蒙特梭利教師用以規範自身言行的重要信條,甚至是蒙特梭利在《教育與和平》一書中,寄世界和平與希望於孩子的重要原因。在蒙特梭利思想理論體系中,這一塊內容可以說是構成整個體系之基石的重要理論,其重要性與蒙特梭利的另一個重要發現(你們知道的= =)可說是並駕齊驅,然而卻是甚少被人關注與提到的部分。

"吸收性心智"這一概念的重要性,可以說是蒙特梭利教育在0-6歲階段所有方法、技巧、環境建構原則的出發點。所有的蒙特梭利教育理論,以及概念的解釋,一旦脫離了吸收性心智的基礎解釋,都會顯得片面與狹隘。蒙特梭利甚至專門著述了一本以此概念為名的著作,來闡述其理論體系中這一重要的基石。如果要了解蒙特梭利教學,學習蒙特梭利的教育觀、兒童觀,就必須要求成人對吸收性心智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再去閱讀蒙特梭利的其他著作與概念時,才不會有所偏頗與誤差。

吸收性心智的定義

何謂吸收性心智?蒙氏自身曾經這麼定義:

"外界事物的一切,不僅僅只是進到孩子的腦中,還構成了他的心智,這些印象在兒童內部肉體化。兒童利用在周圍世界發現的一切,創造自己的心智肌肉,我們將這種心智能力稱之為吸收性心智。"

具體而言,吸收性心智是特指在0-6歲階段兒童所獨有的心智特徵,在此心智特徵的影響之下,兒童對於環境中所接觸到的一切影響與刺激,都會不加區辨的全盤吸收,並且將其轉化成構成其人格特質一部分的經驗。蒙特梭利自身亦是用了兩個比喻,來描述兒童這種心智特徵的全盤吸收與不加區辨的特質——海綿與照相機。

蒙特梭利博士的第一個比喻是海綿。當我們將一塊海綿放到一盆水之中,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海綿將會把其周遭的水全部吸收進其內部,"無論周圍的水是乾淨的礦泉水,還是骯髒的洗鍋水。"孩子對周圍環境刺激與信息吸收的不加區辨性,就猶如海綿吸水一般。

蒙特梭利博士所舉的第二個比喻,則是照相機,同時她亦將成人的心智與兒童的心智特徵一同做了一個比較:成人的心智認知過程就像繪畫一般,當周遭環境存在一些我們不願意吸收或不認同的負面影響時,成人往往會有意識的篩選掉環境中的這些負面信息。就彷彿我們在繪畫過程中,當發現我們正在描繪的優美景色里,出現了一塊刺眼的垃圾時,我們往往會選擇不在這幅畫作上畫出來;與之相對的兒童心智認知的過程,則是像極了照相機一般,當快門按下的那一刻,底片便已經成型了,而這片景色中,無論是怡人的風景,還是刺眼的垃圾,都將被映入底片中。

通過相機以及海綿的比喻,蒙特梭利博士極為形象的描繪與形容了孩子對於周圍環境極為敏感的學習與吸收能力。而事實上,我國古代的民俗故事裡,也早有一則耳熟能詳的故事,描繪了孩子這種對周圍環境的學習與吸收力,這就是"孟母三遷",一般人在讀這則故事時,著重的焦點往往是在於孟母為了選擇適合孩子成長環境下的煞費苦心,但很少有人通過這則故事,意識到小孟子對於周圍環境那極為驚人的吸收能力。

可以說,因為吸收性心智這一蒙特梭利的理論發現,才塑造了蒙特梭利教師這一極富魅力的教師群體。由於意識到兒童對環境的超強學習能力,又由於成人作為兒童周圍環境極為重要的一個元素,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對兒童來講,周圍的成人,就是孩子們學習如何成為一個"人"的教具!了解此概念的蒙特梭利教師,都應該以此為戒,約束自身行為,謹言慎行,唯恐自己的錯誤行為,給兒童造成錯誤的示範。

蒙特梭利是怎麼發現吸收性心智的呢?這實際上並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經過蒙特梭利大量的案例觀察積累,她自身廣博的知識積澱,和一個醫生所具有的特殊視角與科學素養上,最終所總結出來的一個理論猜想。

蒙特梭利對於吸收性心智的推導與猜想

A、源自胚胎學的類比推導與猜想——心理胚胎

心理胚胎這個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其實是源自於蒙特梭利博士一系列的推導與猜想,而這些猜想同時也是建立在蒙特梭利博士對於兒童行為的大量觀察之上。

首先,人類具有比其他動物而言,相對更長的嬰兒期。在地球上的動物分類中,尤其以哺乳類這一大類之下,人類這一物種具有的時間極長的童年期,通常「嬰兒」這一辭彙被我們用以描述1歲以下的兒童,近一年時間裡,嬰兒「脆弱、無任何生存能力、需要嚴重依賴父母的保護與撫養」,而人類處於這個時間段的時間,在哺乳類動物之中也是少見的。

其次,動物嬰兒在一出生以後,普遍都具有某種本能(或者說行為預建模式),以使得嬰兒容易生存,而人類身上似乎見不到這種行為預建模式。將近1年多的嬰兒期中,人類嬰兒與其他動物嬰兒相比,可以說是更加脆弱,以行走能力來說,人類嬰兒至少需要近1年的時間(幾乎貫穿整個嬰兒期)來掌握使用雙腳行走的能力,而其他的哺乳動物,往往這一時間都要更加短的多(羚羊笑而不語)。如果行走能力意味著能夠逃跑,能夠生存的話,那人類嬰兒等於自一出生就是個連逃都逃不掉的小拖油瓶。

然而,如果人類嬰兒真這麼廢柴的話,我們不是早就在進化的歷史大潮里被淘汰掉了嗎?實際上,即便是以成年體的人類來考慮,我們人類也並不具有太多生理上的優勢。雖然我們直立人有相對較高的身高,但要論動物界里的Killing machine,人類以自身生理特徵的天賦樹加點方式,很明顯也是排不上號的。這很明顯與事實不符,人類漫長的嬰兒期,顯然並不如我們所想的那麼廢柴,對於我們人類物種進化至今的發展來說,其必然有某種作用。

因此,以上兩種事實,令蒙特梭利得出一個結論:人類較長的嬰兒期,必然具有其特殊的意義。

而這個特殊的意義,就需要結合人類真正立身為萬物之靈這一地位的原因來考慮,那就是——智力(Intelligence)。

從這個角度出發,蒙特梭利自有關人類智力的三個事實之中開始進行推導。

其一,人的智力,是與其他動物完全不同程度的存在。

誠然,動物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智力,然而與人類的智力相比較而言,那基本上就是 計算器與計算機的區別。

人類可以以更快的速度,從錯誤中總結經驗,同時通過智力所掌握的語言與數學能力,又使得人類能夠自其它個體中,互相學習經驗,使得這種經驗能力在同個部落社群中都能發揮作用(yep,最早的教育功能)。

其二,智力並不是天生的。這種智力,並不是先天就掌握的,或者更嚴謹的說,人類嬰兒身上,其實是很難看出「智力」的存在的。尤其當放到蒙特梭利所處的時代時,看待兒童的觀點,基本上是以「兒童是愚昧無知」為主流的。這可以說是蒙特梭利所強調的另外一個重要的事實。

其三,與智力所對應的身體器官,毋庸置疑的就是人類的大腦,如果將大腦整體作為一個器官來看待的話,雖然新生兒的大腦是個不足夠成熟的器官,但已經是基本成型了。這第三個事實,與智力非天生這一觀點,似乎存在著矛盾。那究竟嬰兒智力在增長之時,身體是哪個部分在發生變化呢?

在那個腦科學與神經科學尚為新興科學的20世紀初,蒙特梭利從同為新興學科的胚胎學之中,找到了答案。

胚胎的發育過程,是一個極為奇妙的過程。如果說世界上真有無中生有的奇蹟,那麼胚胎成長為胎兒的過程大概就是最接近這種奇蹟的現實事物。(雖然事實是仍舊需要一個受精卵……)你能想像一個細胞,能夠僅僅通過一分二、二分四的過程,最終演化出各種形形色色不同的生命物種么?細胞分裂的這種近似無中生有的特性,讓蒙特梭利在思考兒童心智發展的問題時,發現了二者之間所存在的通性。

胚胎在發育初期的一無所有,就如同人類心智在初始階段的一無所有,其實是具有共性的。

據此,蒙特梭利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假設猜想,她指出:

「人類似乎有兩個特別的胚胎期,一個是在出生之前,如同其他動物;另一是在出生後,唯獨人類擁有。人類較長的嬰兒期,使人全然不同於其它動物,而這也是較長嬰兒期的意義。這同時也是使人之所以異於萬物的明顯界限。」

「接下來,新生兒必須從事的,是心理方面的形塑工作,這相當於他身體在胚胎期的發展。他所要面臨的是與其在子宮內不同的生命階段,但這又有別於成人的生活。出生後的工作便是在可稱為『形塑期』的階段,進行建構的活動,這使得嬰兒成為一種心理胚胎。

這便是整個「心理胚胎」理論的源頭。

B、心理胚胎的重要功能——牧內美、賀爾美

具體而言,心理胚胎(或者說人類嬰兒)有什麼樣的特徵呢?蒙特梭利博士引述了兩個概念,用來說明當人處在心理胚胎這一時期時,心智思維所具有的特點。這就是許多人在初接觸蒙氏時都會讀來覺得拗口的兩個名詞:牧內美&賀爾美(Mneme & Horme)。

牧內美與賀爾美這兩個概念,蒙特梭利最早是自沛西.能(Sir Percy Nunn)的敘述中引用的,然而這兩個概念,實際上也不是Percy Nunn所願創的概念。

一個個說開。

牧內美(Mneme

蒙特梭利在描述牧內美時,是這樣敘述的:

「兒童與環境的關係,與承認有所不同。……兒童吸收環境。他並非只是記住所見到的事物,而是組成自己心靈的一部分。他將在周遭世界的所見所聞予以肉身化。相同的食物並不能為成人帶來改變,卻能轉變兒童。這種重要且非刻意為之的記憶,將各種印象吸收到個體生命之中,沛西爵士給與了一個特別的名稱:牧內美(Mneme)。」

Ok,既然她老人家也說了引述的源頭,那我們來看看沛西爵士原文是怎麼說的:

「Following the German biologist RichardnSemon, we shall speak of such phenomena as mnemic and shall give the name Mnemento the property of living substance which they exemplify. Memory, then isnconscious mneme just as conation is conscious horme.」(Education,its data and firstnpriciples, Sir Percy Nunn, 1920)

Shit……所以說他喵的沛西爵士也是從別人那裡引述來的,於是我們再去找到源頭,Richard Semon(BTW,這傢伙是個動物學家……):

「.....First of all I wish to point outnthat, instead of speaking of a factor of memory, a factor of habit, or a factornof heredity, and attempting to identify one with another, I have preferred tonconsider these as manifestations of a common principle, which I shall call thenmnemic principle. This mnemic property may be regarded from a purelynphysiological point of view, in as much as it is traced back to the effect ofnstimuli applied to the irritable organic substance. But the immediate effect ofnstimulation on the irritable substance is only one half of the problem withnwhich we are concerned, although it happens to be that which has mainlynoccupied the attention of investigators. The other and distinctive half of thenmnemic problem underlying the problems of memory, habit, and heredity, is theneffect which remains in the stimulated substance after the excitement producednby the stimulation has apparently ceased. The capacity for such after-effect ofnstimulation constitutes what I have called the Mneme. Its result, namely, thenenduring though primarily latent modification in the irritable substancenproduced by a stimulus, I have called an Engram, and the effect of certainnstimulation upon certain substances is reffered to as their engraphic effect.……」(The Mneme,nRichard Semon Wolfgang,1921)

請原諒我懶得翻譯了……

至此,從以上的三個定義之中,我們可以大致的描繪出,所謂的Mneme是什麼樣的東西。

1、根據沛西.能的描述:Mneme是一種無意識狀態下的記憶,主要是指由外而內的體驗過程,與Memory相對。

2、根據原始提出者Richard Semon的描述,Mneme是一種「延後發生」的記憶特性。這種特性,會產生一些記憶的痕迹(Engram),這些記憶的痕迹往往會引起敏感的有機質發生一些持續時間長,又極不明顯的改變。

因此,我們也大致能理解,為何蒙特梭利會在吸收性心智的定義中,提出「外界信息進入心靈,最終成為兒童的心智肌肉」,因為這一部分記憶,實際上構成了日後形成知、情、意的基礎,或者換句話說——人格的雛形。這部分記憶不受意識控制,也因此我們在運用自己的意識回憶時,無法追溯到這部分的資料庫。一般人能追溯到自己童年記憶到幾歲呢?普遍也就是在3歲以後了吧?(求能回溯到產房記憶的大神……這絕對是上佳的研究素材+_+)

賀爾美(Horme

沛西.能在上述的段落之中,也同時提到了有關Horme的內容,然而他並沒有直接闡述其對於Horme的概念引述來源為何。根據的說法,他如此描述了Horme:

Memory, then is conscious mneme just as conation is conscious horme.」(Education,its data and first priciples, Sir Percy Nunn, 1920)

「To this element of drive or urge,nwhether it occurs in the conscious life of men and the higher animals, or innthe unconscious activities of their bodies and the (presumably) unconsciousnbehaviour of lower animals, we propose to give a single name——horme. Innaccordance with this proposal all the purposive processes of the organism arenhormic processes, conative processes being the sub-class whose members have thenspecial mark of being conscious.」(Education,its data and first priciples, Sir Percy Nunn, 1920)

「Horme,as we have defined the terms, isnthe basis of the activities that differentiate the living animal from deadnmatter and therefore, of what we have described as the animals characteristicnattitude of independence towards its world.」(Education,its data and firstnpriciples, Sir Percy Nunn, 1920)

總結一下,賀爾美代表著:「一種驅動力、衝動。這種驅動力會同時發生在高等動物(如人類)的『有意識』或『無意識』活動中,亦或是低等動物的『無意識』活動中。這使得有機質的所有『帶目的性的行為思考過程』都成為了一種「賀爾美式過程」。而意識,或者說是意志(Conation)影響下的行為思考過程,則是基於「賀爾美式過程」基礎上的下級思維程序,這使得具有意識的動物,相對而言更加特別。」

一種存在於所有生物身上的驅動力?衝動?這聽著很像某個很耳熟的概念啊……實際上,無論是在沛西.能的著作中,還是在吸收性心智之中,對於Horme的描述都帶了一小段備註,指出了這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神經科學概念,而是源自於心理學範疇的內容。吸收性心智甚至更直接的指出,此處的賀爾美概念,與弗洛伊德所提出的「力比多」的概念相仿。(恩,當提到弗洛伊德時我或多或少有種WTF的感覺……因為扯到他老人家的話,很多概念可能就不太容易分辨了。)

如果要說,生物身上所存在的驅動力,最為明顯的目的,那就是活著,或者說「生存」。

無論是尋求安全,尋找食物,亦或是傳宗接代,這都是為了「生存」而發生的行為,是生物特有的行為。活下去,延續生命,這是每個生命個體最為原始的直覺本能、或曰獸性、或曰原欲、或曰生之喜樂。

懷著這份「生之喜樂」,兒童充滿著熱情的探索世界,用他自己的方式「愛」著這個世界,這簡直不是成人能夠想像的,狹隘層面的愛。

C、從無到有的創造性奇蹟——星雲

實際上,星雲(Nebula)的概念,是整個蒙特梭利有關吸收性心智中,最為重要的核心猜想,也是由蒙特梭利自己在大量的觀察與實踐過程中,所提出來的原創概念。

什麼是星雲?

老慣例,我們還是先從星雲此概念是怎麼形成的,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質而言,「星雲」也是一個蒙特梭利基於事實上所作出的邏輯推導與猜想。

「星雲」的概念基於如下事實,一步步推導而成。

首先,我們已經討論過這麼一個事實了,那就是「動物嬰兒期一出生普遍具有某種本能(或說行為預建模式),而人類沒有。」當然,在心理胚胎的部分,蒙特梭利已經提出過,人類的嬰兒期並非完全的沒有意義,並隨之引出了心理胚胎的概念,同時引述了「牧內美」與「賀爾美」的概念,試圖解釋在「心理胚胎」階段,人類嬰兒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然而,心理胚胎並沒有解釋,究竟在心理胚胎的階段,人類嬰兒或兒童,有什麼異於其他動物的地方,這個第二階段的胚胎期,發揮了什麼作用?又有什麼功能?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繼續來看事實的羅列。

第二個我們都能觀察到的事實,那就是「正常兒童,隨著年歲的日益增長,會逐漸的形成,建構自己的行為模式。」。這一個事實,基本上是共識,就好像中國的孩子,隨著年歲增長,最終學會如何握持筷子;歐美的孩子也會自然的學會如何使用刀叉一樣……

等等,哪裡不對勁,不是么?

如果我們把這兩種行為模式對調,似乎就不成立了,不是么?中國的孩子缺乏使用刀叉的文化環境基礎,而歐美的孩子也沒有中國孩子使用筷子的文化氛圍與習慣。而事實上,大量的案例證明,出生、成長在中國的歪果仁寶寶,往往身上也會帶有明顯的中國孩子的行為模式、語言甚至是思維等等(在不考慮家庭自身維持高強度文化環境隔絕措施的情況下)。

環境對正常兒童形成行為模式的影響,似乎是絕對的、廣泛的、普遍存在的。這可以說是第三個事實,而案例則要多少有多少,狼孩、華裔、孟母三遷、甚至於最近出來的美國雙胞胎抱錯的案例,隨處都可見到環境在兒童身上所刻下的痕迹。

而這種環境影響力,到了成人身上時候,卻往往沒有如同其發生在兒童身上時,發揮強大的作用。如蒙特梭利所述:

「一個生活在異國的成年人,往往永遠無法以相同的方式,適應國外的生活,並達到和那些本地人相同的程度。試想那些出於自願而遠赴異鄉的傳教士,如果你問他們,他們會說:『我們犧牲自己的生活來此。』這樣的坦言正顯示了成人適應性的局限性。但是我們再轉而看看兒童。不管他出生在何地,他對故鄉的愛都是天生的。無論故鄉的生活多麼艱困,他都無法在其他處找到那樣的幸福快樂。因此,有人深愛芬蘭的冰雪平原,有人愛荷蘭的片片沙丘。每個人都在孩提時代,得到這種適應能力,以及對於故土的熱愛。」

通過這種對於兒童和成人適應性的比較,蒙特梭利引出了一個結論。兒童面對環境的刺激,其適應的方式與成人的不同,成人被動的接受,兒童則成為環境的一部分。就如同開篇時我們所提到的照相機與繪畫的區別一般,這是兒童與成人,從根本上來說全然不同的原因。

「以此為據,我們形成了【星雲】的概念,把指引兒童吸收環境的創造性能力,比喻成作為天體起源的明亮星雲。」

這種成為環境的一部分的能力,會讓兒童從語言、行為、意志等各個方面,徹底的融入、接受環境所施加給他的影響。最終,孩子便會變成一個「中國人」、一個「美國人」、一個「宅男」、一個「現實充」、甚至是一個「總統」等等,無限的可能性,皆由此引發,由此開始。

在筆者看來,星雲這個比喻,實在是對於兒童心智成長模式的一個絕妙的比喻。

「空中星雲的粒子相互離散,故而星雲並不是真的連在一起,然而,他們卻都同樣地形成了在遙遠太空中伴隨星星出現的可見物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星雲會逐漸變成較為堅實的東西,我們因而可以想像,藉由一些遺傳的本能傾向,竟能慢慢產生出非遺傳的某些東西來。」

這麼說來,似乎星雲也是恆星形成之前的初級形式呢。

Isnt it fun?

吸收性心智——對於家長的指導意義

經過這一系列的邏輯推導,現在當我們在看到這一段吸收性心智的定義時,不知你是否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外界事物的一切,不僅僅只是進到孩子的腦中,還構成了他的心智,這些印象在兒童內部肉體化。兒童利用在周圍世界發現的一切,創造自己的心智肌肉,我們將這種心智能力稱之為吸收性心智。"

實際上,你會發現,蒙特梭利博士這一段對吸收性心智的描述,或多或少是對於心理胚胎、牧內美、賀爾美以及星雲等概念的總結。曾有許多人糾結在這些術語的區別之中,迷茫掙扎,甚至與他人發生爭辯,就好像過去的十字教教徒們爭論究竟是三位一體,還是父、子不同的神學教義爭論一般。然而如果只看這些概念所描述的內容及源頭的引述,你會發現,其實他們都是講的同一個現象。那就是兒童對環境中的一切,不加區辨,全盤吸收,並最終形成自己的語言、思維、行為、意志的能力。這可以說是吸收性心智運作過程中最為明顯的特質,實際強調的,仍舊是環境對於兒童的絕對影響力。

誠然由於賀爾美的解釋與影響,使得蒙特梭利理論體系或多或少有點「順應兒童的內在學習衝動,不去干涉,不去干擾」的味道,以至於有了許多教科書上所寫的這一段評價:

「由於蒙台梭利把兒童的天性理想化,誇大了兒童的自發衝動和自由活動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因而也就誇大了兒童自我教育的作用和意義。這就決定了在蒙台梭利的教育體系中,教師的主要職能是被動、消極的,教師的主導作用,尤其是直接傳授知識和說理方面的作用就不能充分發揮。」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文字仍舊是現行學前教育專業教科書對於蒙特梭利教學的評價,而很長一段時間裡也是百度百科上的對蒙特梭利教學的評價)nn

然而蒙特梭利的理論體系,真正想引起人們關注的地方,不止是孩子,更重要的其實是環境,甚至於成人自身——環境中的關鍵要素。吸收性心智的提出,正是為了警醒成人,自己正在面對的,是怎樣的一個生命。

而對於家長而言,吸收性心智這一概念,有何指導意義呢?

1、明白以身作則的重要性,讓自己成為你希望孩子成為的那個人。

2、不要以為孩子還小不懂,就放縱自己的言行。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行為是否已經成為孩子吸收性心智所吸收的對象。

3、如果孩子始終存在某種無法改善的習慣,試著從自己,從家庭環境中,找到問題的癥結。

4、直面現實:"天底下沒有完美的人。",如果你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完美的人,首先你自己必須要是一個完美的人。如果做不到的話,也請不要忘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實際上,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孩子的觀察之下,早已深深烙印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之中。無論父母是與人為善、誠信守義、孝順父母也好;亦或是尖酸刻薄、背信棄義、忤逆長輩也好,孩子都早已默默的記在心裡,只等著開花結果之日,展現他們最終吸收的結果。

最終,孩子會開放出什麼樣的花朵呢?

是惡之花?還是真善美?

我們拭目以待。

注1:文中對蒙特梭利博士原文引述,如無特殊標註,全部引述自此書:吸收性心智(Absorbent Mind),魏寶貝 譯,及幼文化出版社,2000

(轉載註明出處、作者,並帶原文地址鏈接,十分感謝您的尊重。)

(圖片皆是作者自網路素材搜集而來,如有侵權請告知,十分感謝您的諒解)


推薦閱讀:

認識你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是他自己世界的盤古
練琴三十天實驗

TAG:蒙特梭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