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另一隻眼看紐約

Part1

High line: 變廢為寶的空中走廊

意心赴東岸旅遊探親,臨行前約定這一期的標題是我們眼中的紐約市。

過了一個多星期,他在微信的朋友圈上載了一張照片,看了之後禁不往會心微笑起來,而且大腦的"灰色小細胞"(大偵探Hercule Poirot語)立刻對號入座到紐約市地圖:Brooklyn區的Water Street與Washington Street朝Brooklyn Bridge方向--意心的文字注釋只有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這幾個字--是的,那張照片,正與經典電影《義薄雲天》(內地譯《美國往事》)的海報源出一轍的景觀。

大概很多人跟我一樣,未曾踏足"大蘋果"時對"大蘋果"的印象,往往來自電影和美劇:奢華的住宅區有Upper East Side,繁華的商業區有Downtown Manhattan,多元文化的有Queens,獨特個性有曼哈頓的Chelsea和Hells Kitchen等。但,紐約市又何止這些?

比方說他們的High Line,就一直予我甚好的感覺。

從小我就是個別人口中的火車迷和鐵路迷,童年時在海運大廈樓上的玩具店Peter Pan,望著那些火車模型就非常歡喜,深深地吸引著,無論是靜止抑或行駛中;長大後特別喜歡去一家叫Dan Ryan的餐廳,不是因為他們的啤酒特別冰凍,也不是他們的T骨牛排特別鮮嫩多汁,而是酒吧上面有套火車模型。

紐約市有一套複雜無比兼上百年的鐵路系統,上天下地,幾乎無處不到。咆哮的二十年代末,紐約市政府與州政府和紐約中央鐵路局通過一套West Side Improvement Project--是的,經典歌舞電影《West Side Story》的那個西區--這個系統在三十年代中通車,至五十年代隨著公路運輸的興盛開始衰退,六十年代開始逐漸停運,八十年代初正式棄用,然後如同所有城市一樣,總有一些"進步"的聲音遊說政府把沒有用的設施拆除;與此同時,當然也有念舊的聲音反對,甚至不惜跟另一派對簿公堂。如同那些在美劇看過的那種集體訴訟,一拖經年最後只好不了了之,所以到九十年代時High Line的鋼架結構依然保存完好,只是因為欠缺維修保養,油漆剝落,雜草叢生,殘破不堪,然後,就像許多城市裡的"廢墟",成為了不少人尋幽探勝的好地方。

九十年代末,兩名紐約市居民Joshua David和Robert Hammond自發組識"Friends of the High Line",以維護High Line為己任,與政府斡旋磋商,將High Line原有的公共空間加以綠化利用,改造市肺般的高架公園綠化走廊--多少可能因為親身到過巴黎,又或者看過Ethan Hawke和Julie Delpy的電影《Before Sunset》後,受到巴黎把棄置的Vincennes railway line改造成幽美的The Promenade Plantée所啟迪,提出類似改建方案,並得到輿論廣泛認同,還有當時市長Michael Bloomburg支持,終於在2005年有關方面同意將High Line從國家鐵路系統移交,翌年改建工程正式開啟,2009年夏部分首先開放,成為紐約市近年的新地標。

頭一次見到High Line的當日,正是check in那棟建在High Line上的全新酒店The Standard High Line。整棟酒店就"橫跨"在公園上面,或者換個角度形容,High Line正是"穿插"在酒店的立柱之間,是非常有趣的城市風景。躺在舒適的床上,大腦的"灰色小細胞"禁不住想,下面的鐵路,數十年有是如何運載人和貨物,那些時候,紐約市居民大概也不曾想像過,未來會有這麼一天,在這個曾經是肉類包裝工場的地方--也是地名Meatpacking District的來由--會有如此有趣的建築物出現。

其實類似的"穿插"式建築物早就出現過在紐約,比如已被當局列入文物級別,原建於十九世紀末的Bell Laboratories Building,在High Line當年最初通車時就已經"貫穿"了已有的建築結構,事實上這個不大起眼的"實驗室"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是研究原子彈的Manhattan Project的大本營。

香港的可發展的空間不如紐約市多,也沒有廢棄的市區鐵路路段。但維護有紀念價值的舊建築項目還是可以舉一反三,不必老是拆拆拆,gentrification是一個應該學習的態度,一個城市保留和活化本身獨有的文化以至地標,相當程度是不必提也是應該做的事。

Part2

上海記憶與紐約印象

文/陳意心@SH

和師父Vincent約好寫紐約,是因為這些日子湊巧在NYC探親旅行,而Vincent很久前就在那邊待過,於是相約寫這期專欄,從東方兩座世界城市香港與上海的眼光來看西方現代大都會的鼻祖紐約,有種說不出別樣的親切味道。

印象里的紐約還是和兒時的上海記憶有關,那時淮海中路烏魯木齊路口的美國領事館門前常常排著急切等待簽證去美國的長龍,也奇怪身邊的親戚與同學一個個都以去到紐約為榮。等到多年後,他們光鮮亮麗的榮歸故里擺席宴客侃侃而談那邊的發達與繁榮,更是對紐約心神往之,於是也以考托福GRE為目標做起美國夢來。記得80年代末,有一次伯父從美國帶回幾盤英文流行歌曲磁帶,裡面有Michael Jackson的《BAD》、Madonna的《Material Girl》、Crosby Stills Nash & Young的《American Dream》,算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擁有了原版專輯唱片,也是除了收聽電台廣播外最初的西方後現代文化啟蒙。那段歲月,是東歐劇變冷戰結束後美國流行音樂文化最鼎盛的黃金時代,美國人就是通過音樂打開中國和上海的市場進而順利的推銷他們的各式商品。之後錄像帶時代和VCD、DVD時代的興起看了很多美國電影,尤其是有關紐約的故事,像拍過Woody Allen和Martin Scorsese都是土生土長的紐約導演;另外還有美國當代藝術的POP ICON安迪沃荷在紐約的Factory工作室以及他包裝出的獨立地下先鋒藝術樂團Velvet Underground地下絲絨和Brooklyn的Coney Island區長大的主唱Lou Reed,NYC真的是有太多值得愛文藝的人追夢的偶像與地標。

從浦東國際機場出發經芝加哥轉機後到達肯尼迪機場,一下來就看到紐約標誌的"大蘋果"招牌,上了taxi第一幅映入眼帘的是7月25日北美即將上映的紐約妹子Scarlett Johansson主演Luc Besson導演的科幻片《Lucy》的巨幅海報。

聽說知識分子大導演Woody Allen在中央公園旁76街Rosewood Hotel的Carlyle Bar有單簧管演奏秀,於是趕緊在網上搜索訂票,發現我抵達的這周正好有今年季度最後一場且已sold out,晚上抱著一絲希望提前來到酒店,竟然幸運得到吧台位置,21點不到七十九歲的老爺子在爵士樂隊的簇擁下登場,他當晚狀態奇佳,單簧管的solo玩得飛起來,原本演出兩次返場結果被觀眾鼓噪著連著加到七次,最後清唱收尾,在後台拿出下午從Strand二手書店淘到的《woody allen on woody allen》原版英文書找woody簽名,老先生欣然留下筆墨,算是給我這個初到紐約的上海客最大的驚喜與禮物。

  說到二手書店Strand Bookstore,也是在紐約學習生活過的黃芳翎導演全力推薦的,"紐約文藝青年必到之處"的名號可不是掛的,這幾年曼哈頓房租大漲,很多二手書店都被迫關門,唯獨strand生意越做越大,照我看來是這家店把讀書文化做到極致,不僅設計販售各式與書店相關的周邊衍生產品,更是在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園旁開始露天站點,方便過往遊客行人駐足淘書。

Central Park中央公園也是紐約曼哈頓市中心的巨大綠肺,難怪摩天高樓林立卻絲毫不影響華爾街那批精英們的生活質量。公園裡面有片刻著"imagine"的Strawberry Fields是紀念80年代被槍殺的甲克蟲樂隊主唱John Lennon,因為在他移民紐約後和大野洋子最愛散步的地方就是中央公園,而他在公園旁住過的Dakota大樓也是導演波蘭斯基的經典驚悚片《Rosemary Baby》的拍攝地。

紐約放映獨立文藝電影的影院有IFC、Film Forum和演員羅伯特德尼羅建造的Tribeca Film Center,德尼羅從小待過的Little Italy小義大利區曾經也是科波拉的《god father教父》和馬丁斯科賽斯《mean street窮街陋巷》拍攝地,現在竟然被鄰近的China Town唐人街漫漫蠶食的只剩一條小街可以走走,可見華人的生命力是有多強。而west 4地鐵站附近的西村(格林尼治村)則是曾經文藝青年最愛的聚集地,包括Bleeker Street上的唱片店,bowery街上的朋克發源地CBGB酒吧,但現在隨著地價上漲,這帶也慢慢商業起來,只有著名的爵士廠牌blue note酒吧依然散發著濃濃的文化氣質。

現在的藝術青年大多都喜歡待在地價相對不貴的曼哈頓對岸Brooklyn橋附近,在社交媒體上貼出過一張布魯克林橋的照片,師父Vincent一眼看出是在Water Street與Washington Street交叉路口電影《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美國往事》著名景點拍的。再往北過去的Bedford街區就是年輕藝術家聚集地,尤其獨立廠牌Captured Tracks的唱片店,各種最新的先鋒音樂黑膠、磁帶品種豐富價格公道;下去的Brooklyn髒亂差地鐵站Hoyt-Schermerhon Subway Station是26年前導演馬丁斯克塞斯幫Micheal Jackson的音樂電影《BAD》取景拍攝地,聽說還有人申請把站名直接改為"BAD"來紀念的。

當然也去看了很多藝術博物館展覽,有MoMa當代藝術館"site of reason後概念藝術展",Guggenheim古根海姆的義大利未來主義Italian Futurism展,大都會藝術博物館Garry Wunigrand的攝影展,Whitney Museum的Jeff Koons後現代POP ART藝術裝置展覽,還有師父Vincent提及的High Line旁的Chelsea切爾西畫廊區,領略了Gagosian Gallery、James Cohan為代表的這些紐約畫廊的大氣范。

法國後現代哲學大師波德里亞在《美國》遊記一書中所寫,"美國與歐洲的差別就是電影屏幕與繪畫的差別,美國是整個國家沙漠的電影化,而在歐洲從一個畫廊走出時會覺得城市就像裡面的繪畫",但現今的美國正迎來當代藝術與電影結合緊密發展又一輪高峰期。寫這篇專欄時正值美國獨立日,Brooklyn橋邊的Manhattan夜空漫天焰火紛飛,有幸在美國國慶時分享上海人在紐約的行記點滴,跟朋友開玩笑說,其實這次來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能不熬夜在午後觀看世界盃……

(本文作者Enjoy雅趣專欄作家 Vincent@HK、陳意心@SH,轉載自另一隻眼看紐約_Enjoy·雅趣頻道)  

更多內容可移步網站Enjoy雅趣,微信公號「財新Enjoy雅趣」 (ID: caixin-enjoy),新浪微博@Enjoy雅趣,及網易雲閱讀、騰訊新聞客戶端Enjoy雅趣頻道。

投稿通道:enjoy@caixin.com


推薦閱讀:

夢幻與現實:徐累紐約首次個展
米其林星級餐廳回憶錄——紐約【1】
那些年不容錯過的紐約IT公司(二)

TAG: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