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任何因緣、境界及自己的五蘊所牽著走是一種什麼狀態?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被因緣,境界,五蘊牽動而做的?
感恩題主開題!能夠"不被任何因緣、境界及自己的五蘊所牽著走",是一種結果,是行於中道(能中性的覺知觀察)的結果。如何才能有中性的覺知觀察的能力呢?首先,練習四念處。
練習四念處,先練習覺知,熟練覺知(所緣)後,當我們念住所緣時,就自然地在觀察所緣。
熟練覺觀所緣之後,由於能念住於所緣,保持"心一境性"一段時間,自然的就可能達到初禪,熟練達到初禪後,越來越熟練,就能豪不費力的達到"心一境性"的狀態,並能夠隨時變換所緣(隨順覺隨順觀),而達到二禪。能達到二禪,是很重要的經驗,隨順的念住所緣,例如在山中經行,鳥語(以耳觸為所緣)、花香(以鼻觸為所緣)、遠山近水花草(以眼觸為所緣)、腳底觸地(以身觸為所緣),隨順念住(並持續心一境姓),習慣於這種狀態:1. 讓自己楚於類似中性的狀態,剛開始是由此而漸體會"覺"的狀態,而漸熟練。2. 讓自己能練習更清楚細微的覺觀,讓自己覺觀能力越來越強。中性的能力,是因為覺觀的親身體驗體會,知道自己的無稽,知道自己如何懲罰自己,不繼續無稽,不繼續懲罰自己,而漸有中性(不被牽著走)的能力的。不是真有個中性能力,修習覺觀苦集滅道,就是在練習中性能力,真能親身體驗體會滅苦之道,而知如何才不被牽著走。由於任何因緣、境界及自己的五蘊,都是一種因緣,執著於"不被任何因緣、境界及自己的五蘊所牽著走",也是一種執著,所以,中性,是經由實際熟練覺觀而漸培養的。且覺觀的能力是慢慢開發的,還沒覺觀到微細"無明"的能力之前,是無法自己說自己達到無無明的狀態。題主說:"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被因緣,境界,五蘊牽動而做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就如有因有緣才答題,因緣輾轉,是事實。但熟練中性覺觀後,"不被任何因緣、境界及自己的五蘊所牽著走",也是事實。不練習覺觀,沒中性能力,若就否定中性(認為不可能不被因緣牽著走),這種人來學佛的機緣就低些,等於否定了能有"阿羅漢"等成就者。
在生活中,因緣輾轉,可被牽著走,也可行住坐卧語默動靜都是禪。對中性覺觀有興趣的師兄,請花幾天時間,讀完這篇回答及後續接下去相當多篇,了解後,輕鬆的練習個幾年,就可能會親身體驗體會末學以上所說的:為什麼學了佛法以後跟任何人都相處不了? - 自在之路的回答感恩!
祝福!謝邀!Q. 生活中哪些事情是不被因緣,境界,五蘊牽動而做的?A. 虛空。Q. 不被任何因緣、境界及自己的五蘊所牽著走是一種什麼狀態?
A. 轉佛經如下:
諸比丘。譬如恆河大水暴起。隨流聚沫。明目士夫。諦觀分別。諦觀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無堅實故。
如是諸所有色。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滅。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受。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春末夏初。無雲無雨。日盛中時。野馬流動。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馬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想。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明目士夫。求堅固材。執持利斧。入于山林。見大芭蕉樹。[月+庸]直長大。即伐其根。斬截其峰。葉葉次剝。都無堅實。諦觀思惟分別。 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行。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諸行無堅實故。
諸比丘。譬如幻師。若幻師弟子。於四衢道頭。幻作象兵 馬兵 車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所以者何。以彼幻無堅實故。
如是比丘。諸所有識。若過去 若未來 若現在。若內 若外。若粗 若細。若好 若丑。若遠 若近。比丘諦觀思惟分別。諦觀思惟分別時。無所有 無牢 無實 無有堅固。如病 如癰 如刺 如殺。無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識無堅實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觀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時焰 諸行如芭蕉諸識法如幻 日種姓尊說周匝諦思惟 正念善觀察無實不堅固 無有我我所於此苦陰身 大智分別說離於三法者 身為成棄物壽暖及諸識 離此余身分永棄丘冢間 如木無識想
此身常如是 幻偽誘愚夫如殺如毒刺 無有堅固者比丘勤修習 觀察此陰身晝夜常專精 正智繫念住有為行長息 永得清涼處
這個問題很有喜感!可以來強答!但是手機打字慢!就只能從簡!1,在生活中不受五蘊及因緣影響,基本上來說,是極其困難的,因為,人之所以投生到人道,這都是業力所致,愛不重,執不深,不生娑婆,所以人生於這一世,無不是因緣,必然受業力所趨使。2,人之所以會受到外界影響及不斷的製造新的業緣,是從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八識中開始染污,一切被污染的意念,所產生的貪嗔痴慢疑等,佛教角度都可以歸納統稱為煩惱,煩惱分很多種,最微細的那種在南傳佛教中叫做隨眠,打個比方,就象一壇泥巴水,水靜的時候,看起來是乾淨的,但用根棍子攪一拌,水就混了,而這些泥巴(隨眠)很多是儲存在阿賴業識中的,包含了人無數前世的記憶,它並不是僅和這一世有關,所以,想不受因緣業力牽引,應該先從澄心,清靜身口意開始,持戒是有極大幫助的!
3,禪定狀態下,可以不受因緣,五蘊的影響,因為禪定講求的是「心一境性」,禪定至始至終只有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叫做所緣境,無論外界怎樣變,身心靈始終是和這個所緣境合一的,安住在那個狀態,但這需要通過不榭的努力學習和修定,人是可以進入不生不滅的涅磐境界的,但一般人很難做到!
4,如果一般人沒有辦法修定,說明累劫的波羅蜜還不具足,可以學習觀慧,先從觀生滅開始,不管發生什麼事,你知道是有生有滅的,觀照它,心不跑就行了,如果心能隨時觀察到並保持正覺,受外界及五蘊的影響就會減少,從觀生滅,再慢慢學習觀自在,不管發生什麼情況,地震來了,親人離世了,都努力觀察自心是否自在,如果能慢慢掌握規律,通過增長智慧,人也是可以不受外界及五蘊影響的,我們叫開悟,以智慧超越解脫。5,分享個有趣的方法,當一個人陷入煩惱時,我們可以觀想業力象一條繩子,人是如同被繩子不斷拉著走的,我們可以觀想智慧如一道閃電,刷的擊在繩子上,擊斷繩子得以解脫。6,人越容易受外界影響說明人的「福」不夠,努力行善積福是王道,福增加了,受惡業的感召自然會減少!外境碰到的人,事物也會變好,也會遇到善知識和菩薩冪冪之中指點,跟著菩薩走,自然是不用擔心外界影響的!手機打字太不容易了!一想到要表達的千軍萬馬汗都下來了,歇歇!五蘊的存在在於無知而犯下業行。若能心與知見同步,當下行蘊沒行業前,便已有見,所以有知。想蘊欲行前,便已有知見。因何受而有想有行,當下便已有知見。
受蘊因色蘊才有苦樂受。苦樂受原有貪嗔痴的設定下而反應出來。
能於當下因緣色受等看出怎樣的貪嗔痴,貪嗔皆建立於痴,其痴解則其貪嗔解。無痴的不實標準,就不會有貪嗔。痴破見真實,貪嗔無從生。
從五蘊退而只觀察受蘊,貪嗔痴,痴的習性觀念潛意識皆糾正其顛倒,菩提常在,無妄無顛倒想,自性常清凈。這是發菩提心。
因緣五蘊皆從貪嗔痴苦樂而有。貪嗔痴不復存,自性清凈,行作無有因緣業行。清楚見諸意法因緣不為所動所以無所緣行,這叫做法眼凈。
如果你看到這種人,一般都不會有貪嗔痴的表現。而且在無所事事時,閉目或坐或卧。如果坐,你還會誤會他在打坐。也有因為他們的坐相而思議他們在用什麼方法打坐。其實他們並沒有什麼技巧。閉目即斷絕六外內處,在難以言語的空性繼續精進。
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結果,成佛也是,涅槃也是,所以沒有什麼不被因緣牽著走。
某位眾生成佛是宇宙中的一大因緣。佛出世也是一大因緣。
六道眾生,自己的業障和福報,煩惱也習氣,以及因緣,共同作用,相當於我們的潛意識,主導著自己的邏輯思維和決定,乃至主宰了自己的行為方向。業障和因緣把我們導向痛苦,福報和因緣把我們導向快樂。煩惱的種子在因緣成熟的時候讓我們產生煩惱並讓我們去造作,併產生業障。五蘊只是這類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已。
菩薩業障和煩惱已盡,還剩一點喜歡幫助眾生的習氣,菩薩還修出了普通眾生沒有的大智慧和利他菩提心,這幾種力量和因緣共同作用,引導著菩薩幫助眾生脫離苦海,由此因緣,使菩薩最終成佛。
因為自己的因緣最後進入涅槃不受後有的小乘聖者,在涅槃境界,因為沒有業障,福報,煩惱,慈悲的作用,他沉浸在永恆的、無我相的空性之中,是一種沒有痛苦,沒有造作的狀態。
如果能做到就證果了
隨緣成長 隨緣表示不可以在生活歷程中裹足不前。生活必須是隨緣成長,隨緣實現的
隨緣成長
鄭石岩
(2006-11-17 13:14:02)
轉載▼
分類: 禪行
生命是一個緣生的歷程。有過去的因,還得有現在的緣才能成立一切現象。因是種,緣是環境;有因而無緣,種子無從發展成豐碩的果實來。人生就是一個因緣不斷互動的過程,緣一錯過就不再出現。所以生活的策略是隨緣。
隨緣表示不可以在生活歷程中裹足不前。生活是現成的,環境際遇是不能挑剔等待。待機而動往往是虛擲光陰,蹉跎歲月。生活必須是隨緣成長,隨緣實現的;任何等待都在破壞生的成長和完整性。
有一位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來晤談生涯規劃的問題。他敘述自己的境況時說:「我在等服兵役,所以每天都待在家裡,心裡很悶、很無聊。」我看得出來他正在蹉跎歲月,正犯了不隨緣的毛病。於是問他:「為什麼不去找一份工作?它既能解除你的無聊,而且可以獲得一些生活與工作的體驗。」他回答說:」那些都是臨時性的工作,我不喜歡。我希望等服完兵役後,再找固定的工作,或比較適合我興趣的工作。」
他好像很有理由,很執著的樣子。於是我為他解釋道:「此刻就是你找臨時工作的時候,你不隨緣接受這個事實,那你就得為自己的等待,付出無聊和痛苦的代價。」他遲疑了一下說:」短短的幾個月,又有誰肯雇我呢?」我說:「正因為是短短的幾個月,你無須考慮太多,有許多正當的臨時工作可以去嘗試。只要你不怕苦,我相信許多工作正等著你。」
人生是不能等待的,隨時隨地都要隨著因緣際遇鍛煉自己、提升自己。順逆成敗,都能隨緣得到新的經驗和成長,那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禪宗第三祖僧燦大師說: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查看圖片隨緣也表示能隨自己的本質自我肯定。我曾看過一篇報導一位女歌唱家成功的故事:有一位老先生在聽完女歌手的演唱後,來到後台告訴她:「你有演唱的天賦,但照現在情況繼續下去,你不會成功。」女歌手很訝異的說:」為什麼?」老先生說:」不瞞你說,你長得有些暴牙,所以你在歌唱時一直想要掩飾它,嘴巴不禁要合起來。你要聽我說,暴牙並沒有什麼不好,相反的它正是你的特色。好好照你的暴牙去唱,才能唱出你最好的歌聲。」這位女歌手就因為這位長輩的指點,在歌唱上脫胎換骨,成為成功的歌手。
所以,真正的成功和幸福是人能接納自己和肯定自己。禪家有一首詩說:
不求名利不求榮,
只么隨緣度此生,
一個幻軀能幾日,
為他閑事長無明。
明因果以長智慧
鄭石岩 (2006-11-15 13:40:58)
轉載▼
分類: 禪行
達摩所揭示的報怨行,就是任勞任怨,和應用自己的智慧尋求生命的成長和實現。
生活免不了有壓力、有負擔,人唯有肯為生活付出代價,才能活得悅樂和成功。在日常生活中,無論遭受挫敗或失望,損失或痛苦,都必須承擔、接納。在不逃避的情況下,用智慧做努力與嘗試,而且知道如何順應那些無法挽回的事實。這就是禪家重視頭陀行的主要原因。
有一位老先生,晚婚而年老得子,這應該是令他喜悅的事。很不幸,這孩子因生產時出了狀況,腦部受到傷害,不但走路一扭一扭,智能也明顯不足,連生活都需要別人照顧。老先生既愛又心疼,眼看著孩子已屆入學年齡,又不能如常接受教育。他為了使孩子得到應有的照顧和受教育機會,毅然辭掉工作,以微薄的報酬為一家特殊教育機構開車,每天接送受特殊教育的兒童,好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在那個特教機構得到較好的教育機會。他每天一大早帶著孩子登山散步,然後送孩子上學,每次看到他,總是和藹慈祥。
我對他的愛心既佩服又尊敬。在他的言行中,我看到菩薩的氣質和愛的芳香。有一次他對我說:
「每一個人都有命,是要接受和承擔的。我會盡心來照顧他,而且也看著他在進步,他所需要的正是我現在應該給予的。這就是人生。直到我終老,我可以無愧的離去。至於孩子,也不必想得太多,他也會有自己的路要走。」
我尊敬這位老先生,是因為他從認命和接受中看出生命的本質。他最令我欽佩的是:流露著和藹、有智慧和沒有條件的父愛。據我所知,現代有許多父母,他們對子女的愛是有條件的。他們不但沒有好好接納子女,依子女的需要提供適合他們成長的教育,甚至以苛刻的條件要求子女,要他們成績好,出人頭地,為父母完成自己沒有實現的美夢。
肯忍耐別人的中傷和誹謗的人,當然也是抱怨行的實踐者。他們相信,如果沒有原因,就不會有今日受謗和受辱的結果。於是先承擔下來,然後檢討個中的原因,設法改善。他們似乎更懂得一肩承擔,一方面當做對自己的試煉,一方面用時間把它稀釋。因為這樣能使他們不發生嫌惡和敵意,不讓自己陷入憤怒和忌恨的消極情緒中,而使自己更有清醒的響應能力,以解決生活問題。
推薦閱讀:
※有哪些感人的佛家故事?
※吃茶去!人生浮沉如茶葉,苦後回甘是至味
※為何有時會有此時此刻發生的事情似曾相識的感覺,佛學上怎麼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