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戰爭中分清敵軍友軍?
01-30
今天看了《危機13小時》「講述了六名士兵組成的護衛隊駐紮於利比亞班加西美國領事館前對抗敵人的故事。」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駐紮的部隊不能第一時間分辨出敵軍武裝分子和友軍烈士旅之間得區別。總是要等到對方開火後,表明自己是敵軍,駐紮部隊才能進行反擊。最後被武裝分子圍困在駐紮站內,而駐紮站旁邊的牧民平時也是很友好的和駐紮人員相處,但其實也是武裝分子。其實平民和武裝分子也是不容易區分的。被圍困期間,每次有大量部隊出現的時候,有一句台詞經常出現:「站長,我們有在等友軍嗎?」可以看出,真得是相當被動。
在真實的戰場環境下,我想會經常出現這樣類似的情況。是中如何解決這類問題的?
軍服,識別標準(包括小國旗等)車輛可以使用約定的特定標記,比如海灣戰爭中使用的倒V字標記,由於標記採用特殊材料,在夜視儀視野下也能識別出來
空軍一般有IFF,但是為了避免被敵方電子戰手段觸發錯誤應答並暴露自己的位置,實戰中在前線關閉敵我識別的也不在少數,所以很大程度上還要看預警機的調度和識別
另外還有一些其他方法,比如投擲特定顏色的煙幕彈或信號彈來表明身份,在夜晚使用手電筒打出特定信號,在哥特蛇行動中美軍還試過用救生用的紅外信標標記敵軍,反過來也能用來標記友軍再高科技一點還可以通過數據鏈來敵我識別當然,即便有這麼多成熟的方法,友軍誤傷依然不可避免對於基層作戰部分隊來說,最重要的是服從命令聽指揮,上級命令里通常會指定幾點幾分到達某區域,說明可能遭遇怎樣的敵人,採取怎樣的戰術動作。照做就是了。
通常也會約定口令,一問一答的形式;部分隊之間也可以通過通信設備取得聯繫,友軍相互通報位置。
裝備有雷達等探測設備的武器平台,比如艦船、飛機等,探測設備返回的數據與敵方資料庫比對後可以判定是敵是友。
此外還有敵我識別器,不過也無法完全避免誤傷。
最重要的還是服從命令聽指揮,讓你打哪就打哪。如果上級也不知道敵人在哪友軍在哪,那就沒辦法了,結局就是海灣戰爭的伊拉克軍隊。首先呢,有個東西叫敵我識別器,不過不是萬能的,然後以空戰而言,美軍的預警機可以通過掃描發動機葉片形狀判斷敵我,最後,你要是問步兵怎麼判斷?以營救人質為例,一般衝進去會喊人質都趴下,傻站著的基本不會有誤傷
完全避免是不現實的不過當年有一句口號現在已經不喊了「解放軍繳槍不殺」
推薦閱讀:
※想用導彈炸三峽?事情遠沒有他們想的那麼簡單
※還原真正的大兵,這三部才是必看的戰爭電影!
※二戰期間,如果德軍在基輔殲滅蘇軍後,即向南突進,中部頂住蘇軍,蘇聯是不是必敗?
※《血戰鋼鋸嶺》:也許是史上最真實血腥的戰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