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書》系列叢書怎麼樣?


謝邀。

既有學養,又講得清晰,還不收智商稅的一套好書。

如果是鑽研學術,想要更尖端前沿的知識,那就算了。

但如果是想略窺門徑,知道一點常識,看這套書准沒錯。

大多數的老先生,文筆學養都夠,雍容自在,寫來很輕巧。

當然風格不同些。

黃裳先生的《筆禍史談叢》,寫文字獄,辛辣爽快,像辣子雞。

龍榆生先生《詞曲概論》和《詞曲十講》,耐心穩當,像燴麻什。

趙朴初先生《佛教常識答問》溫厚清晰,像河漏面。

朱自清先生《經典常談》娓娓細細,像揚州湯麵。

俞陛雲先生《詩境淺說》輕捷明快,像一口一個的蒸籠點心。

薩孟武先生的《水滸傳與中國社會》旁逸斜出又辛辣,像毛血旺。

費孝通先生《鄉土中國》就真樸實了,像玉米面窩頭。

許嘉璐先生《中國古代衣食住行》細膩周到易入口,像八寶飯。

白化文先生《三生石上舊精魂》和《漢化佛教》,是我見過最邪性最調皮的比較文化讀物,尤其是寫民俗探究的,某些地方的語調已經直逼魯迅先生《故事新編》了——而且這他媽還是學術讀物。

其他林林總總,各色都是好東西。

恕我直言,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市面上許多所謂學術科普讀物,是有十二分或十五分力量,要舉十分的力量。

比起各色《XX教你10分鐘讀懂YY》、《WW另類解讀CC》的讀物,他們這些位老先生的東西呢,基本是一百分力量的老先生,舉二十分分量,舉重若輕。輕便,管飽,紮實,還自帶圓通柔潤的萌勁呢。


我曾在一個回答推薦過 推薦一些非專業人士看的好看的歷史書籍吧?

這套書都是一些學者的通俗作品,涵蓋歷史、文學、哲學、藝術等人文學科。雖然通俗,其中不乏一些平庸之作,但整體來說,還是很值得推薦的一套入門叢書,特別適合碎片閱讀。書都不厚,絕大部分是三百頁以內,價格也比較合理。目前市場上有有新舊三個版本:舊版平裝本、新版平裝本、新版精裝本,且新版還在不斷推出。

讀完這個系列的書如下:

01、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顧老是我最推崇的歷史學家,這本書又是難得的一部通俗作品,可以說薈萃他古史研究的精華部分。且文筆非常好,讀來如沐春風。牆裂安利。

02、傅斯年《民族與古代中國史》。傅老的經典作品,儘管是八九十年前的觀點,但今天的研究仍然無法突破框架,和《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一樣是雅俗共賞的經典名著,也是這個系列最優秀的兩部,

03、李長之《孔子的故事》。簡單講了孔子的一生,但孔子的史料太少且雜亂,所以內容中難免竄入一些偽史,只是想簡單了解孔子生平還行。

04、季鎮淮《司馬遷》。簡單講了司馬遷的一生,同樣缺乏考辨工作,基本就是翻譯史料了,也只能作為科普讀物。姚大力的《司馬遷和他的史記》更值得推薦。

05、朱自清《經典常談》。這部書介紹的是經史子集的一些典籍,其中又以經學為主。雖然朱老以現代散文著稱,但這本書還算是中規中矩,大部分篇章標明了參考資料。

06、白壽彝《史學遺產六講》。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著作。這本書其實一半是《史記新論》,另一半講的是史學和史學理論的一些問題,大部分是對話形式,可以讀下。

07、林庚《西遊記漫話》。今天各種解讀《西遊記》的著作琳琅滿目,其中陰謀論又大有市場。我們應該多了解學者的觀點,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個人認為它說透了《西遊記》到底講的是什麼。

08、翦伯贊《史料與史學》。同樣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著作,但我認為這本書比白壽彝的更系統、更好讀,見解也更深刻,可以閱讀。

09、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對於《水滸傳》本身解讀較少,主要是結合書中的現象來談中國古代社會。而正如鄭振鐸先生提到一樣,作者本身對《水滸傳》版本缺乏了解。

10、薩孟武《西遊記與中國政治》。套路和上本差不多,對文獻本身很少解讀。不過也可以看出《西遊記》或許確實沒有微言大義,不過是現實一點投射而已。

11、屈守元《經學常談》 。介紹了一些經學著作和後人評價,經學介紹不如中華書局《經書淺談》/《十三經說略》。後兩種也是大家小書,但是由多位相關領域作者寫成,相對來說更專業些。

12、張光直《藝術、神話與祭祀:古代中國的政治權威之路》。張老是台灣已故考古學大師,能把西方考古理論融匯先秦文獻,這本書本名《美術、神話與祭祀》,也是唯一的通俗作品,絕對值得讀。

13、任繼愈《墨子與墨家》。簡明介紹墨子生平和墨家思想,可以一讀。對墨經科技部分的解讀是亮點,但是完全看懂也不太容易。

14、鄭振鐸《民族文話》。其實就是講了先秦秦漢的幾個小故事,純粹是講故事,只能作為消遣讀物,想學什麼還是算了。

15、金性堯《三國談心錄》。三國類著作太多,這本沒有什麼獨到之處,甚至一些問題理解偏差。作者本身著作也比較雜,不專業,可以不讀。

16、呂思勉《三國史話》。這本書應該不少朋友看過,其實也沒那麼好,缺點就很明顯,比如對曹操的洗地和對班固的抹黑明顯任性了。但是名氣太大,還是可以看看。

17、雷海宗《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是一本簡明的中國軍制史,內容靠譜也有深度,對於兵制與人格關係分析尤為可觀,很值得一讀。

18、陸宗達《訓詁簡論》。訓詁學大師的著作,價值自然沒得說。不過例子舉得太多,理論講得較少,雖然是名著,但不是入門的最理想讀物,周信炎的《訓詁學史話》作為入門更好。

19、顧頡剛《中國史學入門》。這個系列中顧老的另外一本,也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因為是別人對其口頭講述的整理稿,語句嚴謹肯定不如專著,但也是靠譜又內涵的經典著作。

20、費孝通《鄉土中國》。用幾篇文章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傳統農村的社會形態,並與西方社會進行比較。但如果對歷史稍微熟悉,會覺得淺顯和啰嗦。

21、謝國楨《兩漢社會生活概述》。本來以為都是講社會史,沒想到本來就不長的篇幅,後面還塞入一些思想史,以致整體看比較單薄。謝老是明史專家,但這本小冊子實在有點雞肋了。

作個總結,並多謝@李超字子躍的參考意見:

推薦必讀:《秦漢的方士與儒生》《民族與古代中國史》《西遊記漫話》《中國史學入門》《藝術、神話與祭祀》《史料與史學》《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墨子與墨家》

無可無不可:《孔子的故事》《司馬遷》《經學常談》《經典常談》《史學遺產六講》《水滸傳與中國社會》《西遊記與中國政治》《訓詁簡論》《三國史話》《鄉土中國》

雞肋:《三國談心錄》《民族文話》《兩漢社會生活概述》

邊讀邊更新,立個flag,明年到40本。

附個比較新的書目: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58c23410102w6gr.html


只看過薩孟武的兩本

1. 觀點比較陳舊但是並不離譜。

2. 和市面上大多數書比起來算是很有良心的。


斷斷續續看過五六本,我覺得算是社科類的科普讀物吧,選材極精,基本上都是老強者,屬於你隨便買,只要能看下去,都絕對不吃虧的東西。


這年頭學術著作也開始摻水了,大家小書這樣純乾貨的書已經很少了。


強答一發。

一次逛書店的時候偶然看見了一本「大家小書」系列夏承燾先生的《唐宋詞欣賞》,當時因為正在研究這些玩意,然後就入手了。書不大,也不厚,定價也不貴(要是網購肯定更便宜),權當普及本看一下吧。

看完之後意猶未盡。

然後在網上搜了一下這個系列。深深被震撼到了。這個系列選的都是大人物寫的書呀。

拿出名字來分分鐘膜拜的感覺呀。

然後後來了解的更深。發現大家對這套書評論都很高。

總體來講,培養一下對這些專業的興趣,了解一下,入個門,還是蠻好的。

此外如果研究詩詞文化的話。我覺得中華書局的詩詞常識名家談也是蠻好的一套普及本。


非常適合在校學生和工作者讀,我在看了這麼多人包括漲工資在內的推薦一口氣買了幾本,現在正在讀的是聞一多的唐詩雜論,不得不說四個字深入淺出,特別是他認為所謂唐詩應該是詩的唐而不是唐的詩,以及對隋煬帝,唐太宗對詩歌發展影響著實讓我一個對唐詩除了學校課本外了解甚少的人大開眼界,意猶未盡。

相信在看完後自己就能大致對唐詩的發展曆程有個輪廓的印象了,在批判(非貶義)不同風格不同時期的詩歌的時候,聞一多所舉的例子在我看來和他的論點基本上是完全一致,讓人一目了然的,同時一邊看書中見解一邊欣賞詩歌,全篇下來也不會讓人有枯燥之感。


跟同學在新華書店閑看,女店員推來一輛小車停下,上面摞滿了新書。我一看,蘇辛詞說?顧隨!顧駝庵!葉嘉瑩的老師!幾日前我才聽說了他,今天怎得如此之巧?因此我才知道北京出版社做了一套這樣面向我們一類卓有興趣苦無門徑者的讀物,它不像某些出版社,對普及國學就照著經史子集狂印一通,而是選擇了一些易讀的學術著作或普及讀物。它們出自名家之手,經過了精心的整理編輯,甚至使一些數十年來甚至建國以後再未重印過的嘔心瀝血之作重見天日;它們涵蓋範圍廣泛,從文學到歷史甚至古希臘文化;至於印刷精良裝幀得當更是一套好書不言而喻的佳處了。這套書使人開拓眼界,加深認識,增進知識的廣度深度,又為大師著作的整理工作做出了貢獻,應該得到出版界學術界和讀者的一致認可。


標準的通識類書籍


可以說書真的是好書,隨便買不吃虧不上當,尤其是舊版簡裝的,去年在上海書展見到大甩賣,簡直有買白菜的心情。

不過原來的白色簡裝很容易摳壞弄髒,不太好保存,換成精裝之後貴了點但感覺更耐用吧,可能也是考慮到館配渠道的需求,個人表示可以接受。

但是,發自肺腑的,沒有惡意的,此出版社的營銷宣傳,可以說是非常辣雞了。走品牌影響力路線吧,又沒有中版、上海世紀、廣西師大這些的強勢,走強營銷路線呢,又落後市場化的出版公司一大截。包括這套書,還有很多好書,比如《羅哲文全集》,都沒有達到它們原本該有的影響力/手動允悲

當然這可能是很多老牌出版社的現狀了


買了李長之的《魯迅批判》。感覺這類書湊合,不嚴謹,但有料,精華和糟粕摻雜,需讀者自己懂得去取。

我不認為一個二十齣頭的青年真懂得魯迅的心理和思想,不管他出於哪個時代,為賣書搞了什麼動作,得到什麼人的什麼肯定。但他說一些好的文學作品是完整的藝術品,這的確是他賴以成名的文學批評的著名觀點。

作為所謂大家,他的批評差不多也就到此為止,雖然以後還幹了些,不多,也沒有更出名的。說穿了一輩子就那麼幾年,還專指著這一本吃魯迅飯的書。


與大家對話的基礎入門好書。


感覺還不錯,有乾貨有內涵不生硬不高高在上不浮躁,適合閑來無事權作消遣。


只恨類似的系列太少,從來不嫌多。


性價比很高,適合在書架上放一套。


高中的時候我們老師特別推薦,然後就搜颳了電子版的。

其實可以列為中國文化不可不讀的四十本書


李長之先生的魯迅批判不錯,周作人的我的雜學看不下去,就這樣


我借了一本《佛教常識答問》,趙朴初的,深入淺出。

這是叢書序言。

我借的這本標價9元,139頁。很薄,很輕。紙張還沒有A3大。這系列的其他書沒借過,不瞎謅。


個人喜好這個系列,專業的知識平實的語言,但部分書確實觀念陳舊了,所以可以挑著看


開本小,不適合收藏,但是閱讀方便;再版後重新設計了封面更加雅緻,但是定價也提高了,對於該系列的主要讀者大學生來說,不是一件好事。目前品種規模擴大了,但是也有充數的感覺。始終沒有做有效的宣傳,在社會上還沒有形成真正的品牌。


就我個人來說,看著不錯


推薦閱讀:

祥子、老舍以及平凡的生活
木心的文字,將苦難升華成詩境
如何評價傷痕文學?

TAG:書籍推薦 | 閱讀 | 中國文化 | 書籍 | 中國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