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測試發布平台如何生存,例如fir.im和pgyer.com?
目前為了方便廣大開發者進行應用測試,出現了http://fir.im和http://pgyer.com這樣的免費應用測試發布平台,但沒搞明白這些好心人如何生存和盈利呢
我是蒲公英(http://pgyer.com)的作者,我來回答一下。
蒲公英堅持免費原則,目前沒考慮過盈利。蒲公英目的有隻有一個,就是能夠幫助開發者快速分發測試App,真正能夠幫助像我一樣的碼農們提高工作效率,節省時間。正如蒲公英首頁上說的「生命,就不該浪費在一些無趣的事情上」。而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們已經做到了。蒲公英幾乎每天都會收到數十封來自開發者的感謝信。
我做碼農快十五年了,其中3年多做App開發,我很清楚開發者需要的什麼樣的工具。目前蒲公英所有的投入都是我和幾個朋友的個人投入,我們都有信心,可以支撐蒲公英持久穩定的運行下去。
類似fir和蒲公英這樣的應用測試分發平台,商業化確實是一個比較大的難題。
一開始大家都是奔著testflight留下的市場縫隙去的,走的都是2VC的模式,testflight能被蘋果收購,而國內類似的服務被收購的機會很小了,但都拿到了天使或者A輪,至少作為一個創業項目來說,不算失敗,至於同時期起步的內測寶,因為沒有拿到投資已經停止服務很長時間了。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這類服務,本身不具備短期盈利的可能。
fir和蒲公英目前能想到的商業模式,必然是新型的應用商店,走分發收費的模式,也確實有一些開發者漸漸把fir和蒲公英當做一個小渠道來看,畢竟現在從應用商店弄點流量太不容易了。但,無論是現有的類似X Store這種中心化的應用商店,還是蒲公英們理想中的去中心化的應用商店,都還是一個應用商店,走的還是流量經營的路子,而應用商店這個模式本身可能存在問題。
但蒲公英們應該不會這麼想,所以在可以看到的未來,他們會努力把C端做大,現在增加的SDK等服務,都是為了把C端用戶沉澱到平台,增加對B端開發者的價值,但這個方法的問題是,鏈條太長,中間過程損耗過大,而且開發者並沒有足夠的動力去嵌入SDK。
這些都是這類比較輕的服務需要面臨和解決的問題。
個人還是覺得這類內測分發服務,無法獨立成為一個大生意,但可以成為一個大的開發者服務平台中的一部分,就像現在testin推出http://pre.im的考慮一樣,內測分發和其他開發者服務結合起來,可能是一個更好的商業化選擇。fir推出BugHD,也是基於同樣的考慮,但在創業初期分兵多處,是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就很難說。就拿BugHD來說,和Testin已經推出的崩潰分析+服務相比,捕捉崩潰的能力以及對開發者的幫助都差的比較多,就更不用說Testin之前已經具備的兼容測試能力,和目前比較大的一個眾包測試服務。還得燒2-3年前才能看到如何盈利。繼續圍觀吧,感覺租後還是被收購的命運。
蒲公英主要是服務開發者的,http://www.pgyer.com 解決用戶問題肯定是盈利點
推薦閱讀:
※7 個 App 可讓你的照片變成藝術品
※最近這些App 要搞事情啊,也都是很實用
※醫聯 (Medlinker) 是家怎樣的公司?為什麼能獲得資本青睞?
※總下載量、總時長……,2016年的印度移動應用市場完成多個世界之最
※這可能是最好用的一款 PDF 閱讀、批註工具~如果他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