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常說中國操縱匯率有這樣的可能性嗎?大概如何操作?
至於天朝有沒有這樣做,可以含糊隱晦地說一說。
央行人說兩句 ,一樓個人覺得搞錯了外延,太大了。確實有很多國家操縱匯率,國際資本市場有很多國家層面的操作,目前看來基本大家都是見招拆招,沒有惡意操縱。朱將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強行拉到一比八實現經濟軟著陸,背書香港幫助渡過金融危機,從這些層面來看,大陸會覺得沒有,國際上卻不這麼認為,因為有損別家利益。一個小例子,說的不對請指出。再說下,80年代人民幣對美元最高達到過1.5比1。其次,匯率應該是由市場決定的,說中國操縱匯率的國家,基本都不承認中國是完全的市場經濟,我覺得這是根本原因。其次就是一籃子貨幣政策,不再盯住美元,參考多國貨幣制定匯率,按照不同權重來決定匯率,這中間操作空間更大,說沒有是不可能的。至於空間有多大,有多少,就不知道了。最後說下總行國庫局和外匯管理中心 ,全年365天24小時有人在崗你覺得在做什麼?數據不便給出,不要認真,說的不太好,各位就不要以各種形式轉載分享了。手機無力,有機會詳細說下。最後果斷匿了。
——————————————————update 5.26
忙了兩天,回來一看,答案不多,但是大家討論蠻激烈的嘛。央行小白來說說,其實@鄭早立說的很有韻味啊,各位沒有發現么。總行國庫局和外管中心總是在不停的出分析報告(可能能細化到周,不算某天過多熱錢流入或者流出),然後決定如何通過一定量的操作使匯率維持在某一個水平,的確,很少會採取市場衝擊的作法,沒效率,而且會被噴。為了避免人民幣過快升值,國家採取了從外匯市場直接買匯的手段。這個中間價的定價過程基本符合@鄭早立說的那樣,基本就是一商量,然後ok。需要說明的是中間價是銀行間一籃子貨幣前一日的收市價,作為翌日買賣的中間價,上下浮動0.3%。不過下面都是執行,具體數字不是特別清楚,但是去年開會的時候聽領導講過,去年央行外匯市場創收530億左右(開會太無聊睡著了,記不清楚,大概這個數字),這樣的話,很有遐想空間啊。目前來說,央行也處在一個僵持的階段,基本上就是維持這個水平。兩家大哥想法不一樣,能這樣不錯了。至於操作手段,其他各位都基本說到了。目前一般情況下小打小鬧也就市場操作。當然,非常時刻,總有牛逼的人強行操作(ZRJ)。據說真實匯率兌美元應該在3:1左右。唉,回來么有感覺了,寫了這些自己都看不下去。各位將就吧。我覺得以上的答案都是從「該不該操縱「,以及從原理上籠統地說了一下操縱的方法。
我試圖說的詳細具體一些,切題一些。首先,定義」操縱匯率「。
我在這裡把」中央銀行對自由外匯市場的干預「統稱為」操縱匯率「。當然這裡沒有感情色彩。百度百科對操縱匯率的概念定義複雜得多,涉及政治,我不懂不說。在這個定義下,毫無疑問,中國,央行操縱了匯率。因為中國的外匯儲備近年來迅速增長,主要是由於央行在公開市場購買外匯。這麼做的並非只有中國。
我手裡有一份國際清算銀行BIS 2011年的報告,指出在過去的十年間,亞洲主要新興國家,包括中國、韓國、馬來西亞、印尼……無一例外地通過央行干預外匯市場,在公開市場購買外匯,使得自身的外匯儲備大大增加。包括日本,非常規貨幣政策推行了幾十年了,現在安倍經濟學也說要推動日元貶值。為什麼要這麼做?
報告指出,一是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使得許多國家嘗盡了外匯儲備不足的苦頭,二是(更重要的原因)這些國家的匯率一直在緩慢升值,央行為了抵禦這種升值,不得不干預外匯市場。具體操作步驟?
直接在公開市場上從商業銀行手中購買外匯。會計處理是:資產方:借記外幣資產;負債方:在商業銀行在央行開立的存款準備金賬戶中直接貸記一筆本幣。如果沒有後續處理,商業銀行可以用這筆超額存款準備金去放貸,這會導致信貸擴張、通貨膨脹,使得幣值不穩。所以,央行在放水的同時,還要把水往回收。有些央行採用向商業銀行發行央行票據的做法,有些央行採用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做法,共同的效果就是將發出去的票子收回來一部分,把活錢變成死錢,不准它離開央行賬戶進入社會。前者比較市場化,成本略高;後者比較計劃經濟化,對央行成本比較低。人民銀行近十年來,先是賣國債,然後發央票,最後覺得央票付息壓力太大,就改成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所以現在大家看到20%的存款準備金率,這就是周小川行長說的」池子「。這麼做有效嗎?
BIS報告認為,儘管這種做法在危機時期可以增強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但是在正常時期,這種干預市場的做法反而損害了國家的長期經濟競爭力。有很多原因。比如對央行而言低成本的存款準備金實際上是對金融機構的隱形徵稅。比如人民銀行本身持有大量的外幣資產,當人民幣匯率上升時,會發生資產損失。這種資產損失會損害央行的獨立性和公信力。具體表現就是央行現在總是被罵。等等。所以,報告認為對外匯市場的干預是得不償失。很不幸,市場的力量大過央行。更糟糕的是,當國際熱錢預計本幣會維持緩慢升值趨勢時,會更加蜂擁而入最後,對樓上那位央行同事的答案說兩句。
國庫局的人跟外匯市場有關係嗎?我認為央行購買外匯不需要動用國庫資金。而且央行是經理國庫,相當於財政部的出納。財政部這個會計沒發令,央行怎麼動用資金?最後匿名。
操作可有如下:
-經常性干預匯市以維持價位,央行印人民幣持續購買美元來降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於是市場中的人民幣增加了,同時可出售央行發行的人民幣票據從市場回收人民幣起到沖銷的作用。持有的美元又通過購買美國國債流到美國和其他投資者手中。-資本管制,個人和機構資本流入流出需要獲得有關部門審批和授權。-通過印人民幣來收回貿易順差中的外幣。-通過印人民幣來收回外國直接投資中國的外幣。通過以上可抑制外匯的流動性,減少了市場其他參與者對匯率價格變化造成的影響,也控制了本幣的過度升值來減少對出口的傷害。大多出口導向型的經濟體由於經濟對匯率比較敏感,所以經常在本幣過度升值時干預匯率。
世行認為如果本國是貿易逆差,是允許一定的外匯操作來達到貿易平衡。但是本國長期貿易順差再持續的干預匯率是不公平的,等於間接補貼本國出口商,使得出口產品在價格上具有競爭力。
上面人民幣只是一個例子,至於中國過去有沒有操縱匯率不得而知,目前來看中國逐漸放寬資本管制(可是為什麼個人還是不能向境外公司直接匯款呢?雖然個人每年跨境匯款額度已經增加了不少),從穩定外匯儲備量來看應該已經減少了外匯直接干預。
如有不準確的地方,請指出。不同意上面那麼"廣義"的操縱匯率, 不能說"所有國家都在操縱匯率",這樣是狡辯式的故意曲解.國際上操縱匯率通常指的是 國家央行在外匯市場上買入或賣出本國貨幣,影響本國匯率的行為.日本,瑞士都干過,日本在前些年更是"劣跡累累".中國也做過.ps:東南亞金融危機 香港挺過去靠的是香港自己充裕的外匯儲備和大陸的"背書",但大陸並沒有狂買港元.
匯率操縱的核心是國家主體通過各種非市場手段使得本幣脫離市場基本面,或換言之本幣匯率大大脫離所謂均衡匯率。關於均衡匯率的判斷,最近央行出版的工作論文中已有詳述(不會看推導的,直接看結論吧)-pbc.gov.cn 的頁面「結果表明,人民幣在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之前,確實存在一定的低估。2005年匯改推行以來,人民幣連續升值,匯率失衡得到了逐步緩解,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和貿易順差漸趨平衡,人民幣已經基本接近均衡匯率,未來持續大幅升值的可能性不大。」根據IMF的分類,中國的匯率制度是crawling peg (爬行盯住匯率制度),理由匯率本身是圍繞一個設定中間價的浮動機制。但在這個制度分類下的國家包括大量匯率方面的盧瑟國家,諸如巴西、阿根廷之類的。也證明了這一分類並不完全合理。那回到題主的原問,到底有沒有存在操縱呢?(不是討論正當與否的問題)首先,中國並非一個完全外匯管制國家,經常項目可兌換早在1998年就完全實現了的。通過早期的雙軌制改革,國內早已建立了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 -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作為央行的直屬單位,其主要職能是提供全國銀行間外匯、人民幣同業拆借、債券以及匯率和利率衍生品交易系統並組織交易。本質上來說,你可以說中國資本項目不開放,但作為調劑全國銀行間外匯清算和交割的機制,其存在不能說是「不市場」的。
其次,人民幣也有NDF市場(無本金交割遠期), 理論上,這個市場是資本完全可以自由進入的。Gu and Mcnelis (2009)指出,事實上這一市場受到歐元-美元匯價影響較大(歐元升值則NDF人民幣也匯率也會升),而不受在岸匯率價格(由CFETC)影響。http://www.bnet.fordham.edu/crif/pages/GuMcNeklis_China_NDF_DEC2009_rev6.pdf
其三,常態式的外匯市場干預,直接的結果就是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這點EasonSun同志的回答已經非常清楚。而這點 外管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在三季度的記者招待會上明確說明了:「首先,國家早已明確不追求外匯儲備越多越好,今年前三季度外匯儲備餘額增長放緩,除了國際市場匯率波動的折算因素外,還反映了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今年年初,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出的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就是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我國現在正向這個目標邁進。其次,今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又有新舉措,擴大了人民幣匯率的雙向浮動區間,央行也在逐步淡出常態式的外匯市場干預。在這種情況下,市場自求平衡、外匯儲備增長放緩就會變成一種新常態,符合改革的方向。第三,現在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比較大,即便將來由於跨境資金流動的雙向波動,外匯儲備出現階段性回調也是可以承受的,這是我國抵禦外部衝擊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而早在2013年的11月,周小川行長便已經提出過這一總綱領了。
回答得不好,請央行的同志們批評。美聯儲一說話,全球匯市都地震。與其說中國操縱匯率,不如說中國不配合美國操縱匯率的行為比較貼切。日本人「直升機撒錢」日元對美元還升值。日本沒操縱匯率?只是操縱失敗罷了。
這本來就是偽命題,指責中國匯率操縱的說法邏輯是:你們出口的東西太便宜了,因為你們人民幣不升值,你們的人民幣就不應該那麼便宜,所以你們操縱匯率了。
但實際上,所有國家都在操縱匯率,本幣升值利於進口,貶值利於出口,日本是出口大國,所以日元超便宜,美國進口大國,美元就很貴。這基本上是由國內生產要素決定的,但如果採用一些金融工具,也是可以影響一下匯率的,比如印鈔票,美國一搞QE,美元就貶值,日本最近瘋狂印鈔票,日元也狂貶值,所謂的輸入型通脹就是這麼來的。上個世紀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時候,香港被索羅斯盯上了,大陸趕緊狂買入港元,港幣這才沒崩潰掉,這也算是操縱匯率。
ps:樓下有人說大陸當時沒有狂買港元,這個問題我沒有比較權威的消息來源,是看的國內的一個什麼雜誌上說的,不過當時香港政府肯定是購入港元了,並且大陸肯定有支持,至於這種支持是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就不好說了。現在很多內地人在指責香港人忘本的時候就喜歡把這個事拿出來講,我個人覺得指責方比較小氣,從邏輯上講這種貨幣戰爭,香港政府肯定是主導的,內地再厲害也不會是主力,不過這都不是重點。
所以不光是天朝,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在操縱匯率,而且都是明面上的操縱匯率,因為明著搞還容易組織一些,要是暗著搞,付出的管理成本可能還會很高。
但另一個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的理由是你們人民幣不夠市場化,被人為控制了,因為我國規定了每天人民幣匯率浮動不超過1%(這個數字經常改),當浮動超過1%的時候我們就禁止交易,就跟中國股市的股票每天最多只允許漲10%一樣。然後政府還會監控人民幣匯率,發現升值太厲害就多印點鈔票,發現貶值太厲害就回收點流動性。這也是讓外國人不爽的地方。這種指責說的也是事實,不過目前看中國政府似乎有著自己的主意,一方面在不斷加大匯率浮動,一方面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但是指責的東西是事實未必代表指責的對,到底控制匯率是有利還是有害,這個眾說紛紜。關於廣義和狹義,我覺得意義不大,國家行為大部分都是陽謀,用光明正大的方式達到目的所付出的成本反而是比較小的,樓下有人提到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那從這個意義上說,天朝的中國製造就是操縱匯率,因為你順差多了天然就會影響匯率。你在國際市場上買賣點貨幣能起到多大影響呢?再說你敢那麼做嗎?波動大了誰都傷不起,一群索羅斯們都等著套利呢,舉個例子,中國外匯儲備那麼高,都不敢隨便賣美國國債,記得有一個月一下子賣了一百多億美債,各大財經媒體立馬就慌了。
我覺得天朝被指責操縱匯率應該是感到榮幸才對,不是所有國家都有能力操縱匯率的,這就好像在說散戶和莊家一樣。然後中國的態度就好像是:「哎呀其實我也沒有做的很過分啦,還不是我們又笨又窮,所以不敢陪你們折騰太高層次的遊戲啦,只好用土辦法嘛,那個什麼我們以後會慢慢人民幣市場化的啦,所以你看我們的這個市場經濟地位你們是不是先承認一下?」
ps:樓下的回答也有不少補充的,大家不要把目光都集中在我這個目前得票最高的回答上。無論哪國銀行都會會操縱規律。美聯儲只需要放個QE的口風,美元匯率都會應聲下跌。
不知道@枕水 這個硬傷如此之多的答案為何能在第一位。 1.日元便宜? 日元不設角和分,1元相當於我們1分,從這個角度來說,日元並不便宜,價值和美元相當2.出口=本幣便宜,進口=本幣貴? 進出口對匯率的影響只有在相對意義下有意義,而對絕對數值來說沒有參考價值3.QE導致美元貶值? 沒什麼說的,直接看美元指數圖吧:好了,以下方是正文:
1.市場操縱匯率法1
一個價值為10元的股票,我狂買到15元,按@枕水的說法這就是操作匯率。這種觀點思維上繼承了中國股民對莊家的理解,所謂「拉高出貨」即是如此。實際操作中,這種影響稱之為market impact(市場衝擊),海量的市場衝擊是種極其愚蠢的做法(除了對極少數價格嚴重低估的個股),「莊家」們都極力避之而不及,甚至開發各種模型減免市場衝擊。原因很簡單,一個本來價值10塊錢的東西,我硬要15塊錢來買,這不是腦子有瘤么。2.市場操縱匯率法2 單純靠市場手段操縱匯率的方法並非沒有,但是往往更多的是在操縱衍生品的標的價格上。例如,我有一執行價格為14元的該股票看漲期權,數量非常之巨大。該期權的收益為(到期價格-14)*數量(不低於0),這裡「到期價格」即為上述的15元,我完全有動機通過瘋狂買入的方式把這個數字擴大,只要其邊際收益超過我由於市場衝擊收到的損失。在股市中這種行為顯然是非法的,不過由於國內基本沒有衍生品,所以多數平民百姓對之並無概念,但在衍生品遍地的美國,不加約束的情況下,這種行為確實可以獲得很高的收益。將以上股票二字換成外匯,就是外匯的操縱匯率。3.那麼,天朝是按照哪種方式操縱的么 其實這算個常識,就是「每日匯率變動不超過1%」是相對於中間價來說的,何為中間價?也就是央行大哥每天一大清早召集工、農、中、建吼一嗓子,「今天6.2啊,兄弟們都別超過6.262也別低於6.138"。OK,這一天匯率的基調也就定了。列為看明白否?中國的匯率說穿了是視央行大哥心情而定啊,也就是說萬一大哥今天看美國不爽,把個中間價訂到10塊錢,那今天人民幣兌美元就是差不多10比1。前幾個月有人民幣兌美元連續漲停十幾天,結果十幾天過去後,匯率和第一天基本一樣,就是這麼個理。 要完成這一工作有些前提。第一,銀行得都聽央行的,這在中國沒有任何問題。第二,外匯交易由銀行定價,關於這點,真屬於國際慣例了,外匯交易歷來都是銀行作為做市商提供雙邊報價,而非通過交易所來交易。第三,外匯全都乖乖交給銀行,這個由結匯制度保證,不過剛廢除了。 好了,大家都應該看出來了,這還不算操縱匯率??? 關於操縱匯率這一點,其實是無疑的。有爭議的是美國是否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就好比說一個賤人,你知道她是,卻不敢這麼說她,因為她會生氣來抓你臉誰不希望自己家經濟穩定發展?
天天喊別人匯率操縱國的國家,自己難道就不把自己的匯率保持在穩定期間了么?
自己就叫控制,別人就叫操作。好多事兒其實是一件事兒,只不過不同的人在不同角度說法不同而已。那叫調整,操作有點過了,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賣外匯
操作方式請看最近南華早報的一篇報道:
http://www.nanzao.com/sc/national/150f63e9247cead/zhong-guo-yang-hang-kou-zhong-de-huo-bi-guan-li-bu-guo-shi-hui-shuai-cao-kong-zhi-ju上面的回答第一句把操縱匯率視為人民幣被低估,後面的解釋大都是維持匯率浮動區間,感覺稍微有點偏。個人感覺,如果按照第一句的定義來講,美國指責中國操縱匯率,大概是從BS效應的角度來說的。因為中國有大量可從農村轉移的勞動力,所以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情況下可以保持工資不變(當然近年情況有改變),這樣就使得中國可貿易品價格更低廉,長期以來壓低了實際匯率。
個人認為:人民幣匯率一直以來都被操縱,只不過操縱程度的問題。
先從制度上看看人民幣是否被操縱:匯率制度傳統上按照匯率變動的幅度分為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兩大類。現在各國實行的匯率制度多種多樣,有單獨釘住浮動、彈性浮動、聯合浮動等。
人民我國實行的是釘住浮動匯率制度,也就是說,人民幣根據外幣的變化在政府規定的範圍內上下浮動。2005年以前,人民幣是僅僅釘住美元而進行上下浮動。2005年以後,央行宣布匯率改革,人民幣開始根據一攬子外幣而在規定的3%每日的變化下上下浮動(這些外幣共12種,其中對人民幣影響最大的是美元,影響程度據外界估計大概是70~80%左右,其餘 外幣有英鎊、歐元、日元、韓元、泰銖等等)。然而,這僅僅是大眾所知的匯率制度,而人民幣根據每種外幣所佔比重,匯率的計算方法、公式都未被公布。所以說,外界對人民幣操縱的質控不是空口無憑,雖然政策放寬,但是政策依然不透明,所以我認為人民幣一直以來都被操縱,只不過程度問題。
那如此說來,中國就是匯率操縱國嗎?根據美國財政部2007年的報到,包括中國和韓國的許多國家都被列為匯率操縱國。看到這個只能說,呵呵。而一些學者也都認為美國對中國的匯率操縱指控是失效的。但是這就是一個問題了,既然我國的匯率制度是有助於匯率操縱,並且,人民幣長期以來都是被低估的,那為何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呢?這是因為,國際上對匯率操縱國的定義是有一定規定的。雖然人民幣長期被低估,在這方面的研究已經非常多我不一一列舉了,但是近年來,這個程度正在降低。2007年時,人民幣被某些學者認為低估了22%,但是在2013年IMF出了一個新的報到,人民幣被低估的程度大概在5%~10%之間, (具體可以看這個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3-08-01/china-s-real-exchange-rate-undervalued-5-10-imf-report-says.html)。這種程度是不足以質控我國是匯率操縱國滴。
操縱對美元匯率是客觀存在的,1994-2003,2013-2016,都是對美元匯率操縱期,可以說是里通美國,利於美國的。而尼克松以來歷屆總統叫囂操縱匯率的卻只有特朗普,本身他只是一個不懂經濟的憤噴,根源是其背後的美元利益集團要動粗了,特朗普田忌賽馬勝過希拉里,其整個過程中的言行和契機都是設計好的。從整個美國軍方的意圖來看,美軍將在兩廣地區登陸
推薦閱讀:
※如果毛主席,周總理等開國領袖生在同時期而如今依然貧窮的非洲某個國家如剛果,蘇丹,這個國家今天會怎樣?
※特朗普才沒那麼容易下台,該擔心的是巴西總統
※無印良品在中國發展的未來戰略會是什麼樣的?
※有沒有之前加入如新,後來退出的,出來分析一下吧?
※長興這個縣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