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蒙田這句話:「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無知,粗淺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前,博學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後」?
01-31
第一句是「不知道自己無知」。「在知識之前」即還沒有學,因此「粗淺的無知」源於「不知」。其危害性在與導致「愚昧」。只要通過「學」即可改變。第二句的解讀很多。
1、「知道自己無知」。通過「學」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後變得「博學」,但學得越多,就越發現更多的未知存在於世上,於是「知道了自己無知」,更激發「學」的動力和興趣,這種「無知」是有益的。例如牛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蘇格拉底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無知」,愛因斯坦的「知識的圓越大與無知接觸的面就越大」。
2、「以為自己有知」。通過「學」掌握了更多的知識後變得「博學」,但自己自認為已經博學,不需要再「學」。這種「無知」則會導致自大和停滯。例如《秋水》中的河伯,《寬容序言》中的守舊老人,中世紀迫害科學家的主教們。3、「主動在某些方面無知,以在別處實現有知」。在某個領域達到「博學」,甚至某幾個領域達到「通學」,但對領域外知識哪怕是常識也一無所知。例如錢鍾書分不清左右,韓寒的數學零分。這種「無知」也是由「博學」的造成,但這種「無知」是「有知」的代價,與人無害。4、「不會運用有知」。在某個領域達到「博學」,甚至某幾個領域達到「通學」,但卻僅僅是知識量的積累,不會運用。例如博學的浮士德。粗淺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前,博學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後。我自己的體會是我們生活在一個很忙碌的社會,工作壓力等等多方面,而時間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故而我們獲取知識通過家庭的影響,媒介的傳播,人的口耳相傳等等,所有這些幫助我們思考,潛移默化的讓我們獲取一定程度知識,我們並不太了解其中的原理,運行的規律,所以粗淺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前,而後一句,博學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後,當人在某個時候想要去刻意了解很多知識的時候,會發現自己和浩瀚的知識相比太渺小了。所以我想整句話的意思其實指的是人的一種狀態,但你應該怎麼做,取決於你自己的思維和決定。
出家三天,佛在眼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第一種無知是未接觸知識時,憑藉自己有限人生經驗的坐井觀天式無知;第二種是在接觸了知識後,以為自己什麼都知道的夜郎自大式的無知。
關於第二種無知,蒙田還說:
人們從外部接受了許多博大精深的思想,必定把自己的思想擠壓得縮成了一點點。但也有相反的情況,我們的思想越充實,就越開豁。
而關於學習,他說:
學問不是用來使沒有思想的人有思想,使看不見的人看見的。學問的職責不是為瞎子提供視力,而是訓練和矯正視力,但視力本身必須是徤康的,可以被訓練的。學問是良藥,但任何良藥都可能變質,保持時間的長短要看藥瓶的質量。視力好不一定視力正,因此,有些人看得見好事卻不去做,看得見學問卻不去用。
他還說:
判斷力不強,學問再高也無用。
請問這位蒙田是何許人物?從字面看,除了見又工十的見解外,博學的無知還可以理解為『思維定勢』,是一種自傲的表現。例如俗話文人相輕,就是兩個有知識的人的一種無知的表現。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