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一吃飽飯就特別困?怎麼緩解?

這個跟體質有沒有關係啊?


餐後睡意,跟大腦血供無關

ZC 2011-12-22 15:00

吃飽了就犯困,跟消化系統血供增加導致大腦血供減少並無關係。目前比較可靠的解釋是:激素、神經調節讓你總在餐後邂逅睡意。

流言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飯後想睡覺》:吃飯後為了有利消化,消化系統的血流量會增加,相對的,大腦的血流量就會減少,所以人就會覺得想睡覺[1]。

真相 :飯後犯困是全世界人民都好奇的事呀。愛在節日吃火雞的美國人,用「火雞里含有更多的色氨酸」來解釋這個現象:讓我們昏昏欲睡的是火雞,火雞里的色氨酸會在體內合成有催眠作用的褪黑素。

但是,根據美國農業部的資料,火雞中含有的色氨酸和其他常用肉類,如雞肉、牛肉等相比,並沒有明顯差別[2]。所以火雞大餐後特別睏倦,顯然和色氨酸沒有太大關係。就算是其他食物,我們每次進食的色氨酸總量也不足以製造誘發睡眠的荷爾蒙。

至於飯後大腦血供減少的說法更是靠不住。2004年的一篇綜述中指出,這種說法跟眾所周知的神經生理學準則相悖,即大腦作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應要優先保證,為了消化而減少大腦的血流量並不合理。另外,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飯後大腦的血流量減少了,甚至有研究發現飯後大腦的血流量反而增加了[3]。

事實上,正常的機體也確實有獨特的機制讓大腦的供血保持平穩,即便其他器官的血液分配有所改變,也不會對大腦的供血造成影響[4]。譬如我們運動時雖然肌肉的供血大幅度增加,但大腦的血供仍然保持穩定。

雖然火雞、血液集中於胃腸道都不是飯後犯困的原因,但飯後犯困現象確實存在,科學家們也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飯後犯困。

吃得越rich,餐後睡意越濃

聖馬泰奧醫學中心及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CCK;小腸分泌的一種肽類腦/腸激素,小腸和中樞神經系統都有豐富的含量,主要起激素和神經遞質的作用)可能與餐後的睡意有關[5]。

研究人員監測了受試者體內CCK的含量,發現在飯後2小時內有明顯升高,2小時後開始回落。而通過斯坦福睡意量表(Stanford Sleepiness Scale,SSS)[6]對受試者睡意的調查顯示,睡意在飯後開始顯著增加,之後趨於平緩。

研究人員對數據進行分析後認為,CCK的含量與餐後睡意兩者之間存在正相關的關係。而且,進食高脂肪餐單受試者的CCK水平更高,餐後睡意也更強烈。其他有關CCK與餐後睡意的同類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結論[7]。

血糖高——食慾素低——實驗鼠困了

另外,也有研究提示,餐後血糖升高,食慾素含量下降,可能是犯困的另一原因。

食慾素(Orexin),也叫下丘腦泌素(Hypocretin),是下丘腦分泌的一類激素,有食慾素-A和食慾素-B兩種(或叫下丘腦泌素-1和下丘腦泌素-2)。食慾素的含量與人類的飢餓感及睡眠有著直接的關係。當食慾素含量低下,人就會覺得昏昏欲睡和不想運動。而食慾素含量高地時候,情況則會截然相反,人會變得清醒且活躍[8]。

有研究發現,當血糖濃度高時,會抑制食慾素的分泌,食慾素含量下降,實驗鼠表現出睏倦。而如果攝入更多的蛋白質,由此獲得的氨基酸能刺激食慾素的分泌,讓實驗鼠保持清醒[8][9]。

餐後的睡意,進化上的小法則

既然吃飽後會產生睡意,可能是身體希望我們在吃飽後就乖乖呆著別動,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在生物學上,科學家並不確切地知道餐後睡意到底有多大的價值,為什麼會在進化的過程中保留下來。演化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提示我們,這個機制可能具有進化上的意義:進食後減少運動,有利於能量的貯存,之後動物再次開始尋找食物時就有更多可以利用的能量[3]。

現在,我們進食時通常都比較安靜,而食物的刺激又會讓副交感神經相對亢奮。興奮的副交感神經除了會增強我們的消化功能、促進吸收營養物質及補充能量之外,還會讓我們血壓下降、心率減慢、體溫降低、呼吸減慢,而這些表現都容易引導我們進入睡眠[10]。

但是對現代人,特別是某些營養過剩的人來說,這餐後睡意的意義並不大。

結論:謠言粉碎。 睡意常在飯後報到,但跟血流分布和色氨酸都沒有什麼關係。到目前為止,科學界還沒能就這一問題給出一個統一、確切的答案,這方面的研究也一直都在進行。不過,目前看來,激素與神經的調節導致餐後睡意的機率更高一些。

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貼近生活的小問題,用來給小朋友做科普再適合不過了,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解答這個問題可並不簡單。

本文編輯:魚在在藻。

參考資料:[1]視頻: 十萬個為什麼-為什麼飯後想睡覺[2]NUTRIENT DATA LABORATORY[EB/OL]. [2011-12-11].[3](1, 2) Bazar K A, Yun A J, Lee P Y. Debunking a myth: neurohormonal and vagal modulation of sleep centers, not redistribution of blood flow, may account for postprandial somnolence[J]. Medical Hypotheses, 2004, 63(5): 778-782.[4]The Worldwide Physiologist - Vascular Autoregulation[EB/OL]. [2011-12-11].[5]Wells A S, Read N ., Uvnas-Moberg K, et al. Influences of Fat and Carbohydrate on Postprandial Sleepiness, Mood, and Hormones[J]. Physiology Behavior, 1997, 61(5): 679-686.[6]Stanford Sleepiness Scale[EB/OL]. [2011-12-13].[7]Orr W C, Shadid G, Harnish M J, et al. Meal Composition and Its Effect on Postprandial Sleepiness[J]. Physiology Behavior, 1997, 62(4): 709-712.[8](1, 2) Karnani M M, Apergis-Schoute J, Adamantidis A, et al. Activation of Central Orexin/Hypocretin Neurons by Dietary Amino Acids[J]. Neuron, 2011, 72(4): 616-629.[9]科學網—研究稱高蛋白食物能提神[EB/OL]. [2011-12-12].[10]朱大年 生理學學[M]. 第7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1:317-321.

本文版權屬於果殼網(http://guokr.com),轉載請註明出處。商業使用請聯繫果殼


和進食種類有關:

我們中國人的主食的米飯,屬於碳酸類(漢堡之類的也是),吃完飯後一系列的反應最後體現出困的現象,其實你腦子不累,過一會兒消化過了就不會了(所以我就懶得午睡,沒必要,過一會兒腦細胞還是可以很清醒的)。

如果進食的是高蛋白食物,就不會有這種現象,吃完飯依舊精神飽滿。

這是有叫雙胞胎來做對比測試的過的。

一些飲食的技巧,

順便補充一個與話題無關的:時差。經常飛的,上飛機前不要吃(儘管非常餓),下飛機後按照本地的時間(即便是夜晚)進行進食,可以很快就調節過來。


大腦作為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的血液供應要優先保證,為了消化而減少大腦的血流量並不合理。另外,通過實驗觀察也沒有發現飯後腦供血變少的證據。甚至連我們運動時,大量血液供給到肌肉的時候,大腦的供血也不會減少。飯後犯困,更多的是人類進化上的一個小法則。吃飽了,就要安靜下來,才能更好地儲存能量。是激素和神經的調節起的直接作用。

http://www.guokr.com/article/81145/

具體的可以看看這篇果殼的謠言粉碎


最高票那個比較靠譜了。

今天上課剛講到這個。提到一種orexin的物質,你可以叫它增食素、增食慾素、增食肽……隨便什麼。

orexin能興奮下丘腦NE、5-HT能神經元,增強大腦皮質對單胺能神經元活動的易化影響,從而促進與維持覺醒。

同時orexin能促進食慾,並接受負反饋調節。

飢餓狀態下,orexin分泌增多,從而維持覺醒。所以餓的時候一般是很清醒的,除非餓得血糖水平顯著降低。

剛吃飽後,orexin分泌減少,覺醒維持減弱,從而使得人容易犯困。


明明是【吃飽中飯+曬太陽】才=特別困。緩解的辦法大概是 睡上40分鐘,在淺層睡眠中醒來,沒有特殊情況的情況下,下午的效率會很高的。


搜索到:

這和人體的血液供應有關係。血液循環時主要功能在於為組織器官提供代謝所需的物質,運走代謝產物。整個心血管系統的潛在容量大於全部循環的血量,如果全身的血管同時舒張,循環血量將不足以使所有血管充滿血液,這樣就導致靜脈血不能回心,動脈血壓可降到零,血液循環也將停止。所以在任何時刻,全身的血管中必有一部分處於不同程度的收縮狀態;另一部分處於舒張狀態。同時,機體在安靜時與活動時的代謝強度又不同,同一時間內不同組織器官的代謝強度也不相同,同一組織器官在不同時間內的代謝強度又不相同,這就要求血液循環系統能夠隨機體整體及各組織器官活動狀況的變化而改變自己的機能活動以適應機體整體和各組織器官生命活動的需要。

吃飽後,進入胃內的食物,要被胃進一步機械攪拌和粉碎,同時要和胃分泌的消化液——胃液充分混合,然後被送入十二指腸,進一步進入小腸,進行充分的消化和吸收。在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一方面,胃的運動和腸的運動加強,另一方面,消化腺的分泌增強。體內的血液必然要向胃、腸部位集中,來幫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於是胃、腸部的血液供應增加,從而導致流向頭部和四肢的血液量減少。大腦供血不足,自然就會感到困了。


因為吃飽後血液集中在腹部,腦供血不足,容易犯困。


蔣花花:為什麼即使每天睡夠7到8小時,但每次吃飽還是犯困,不想干任何事?

請用你珍貴的手指,點擊上面這個精彩回答。


推薦閱讀:

夫妻越來越像,可能是因為共享了身體的一部分
產品運營:通過 3500 萬用戶考驗,用數據改變用戶習慣的方法 | MindTalk
冬季感冒,喉嚨痛怎麼辦?
腰椎間盤突出可以治癒嗎?有什麼方法能緩解疼痛?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