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三歲看老」?

一個小孩子小時候的表現,真的能決定以後是一個怎樣的人嗎?


是真的,自己養過小孩,再看別人養小孩,就會明白了。

整句話叫三歲看七,七歲看老。三至七歲是重要的時段,這將決定了孩子的個人性格、社交行為、與父母之間的信任和溝通的機制、知識的啟蒙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前三項。一句話:如果這個時段養出一個熊孩子,那在18歲以前他可能會一直熊下去。

失敗的早期教育會造成孩子在性格上的偏差,最嚴重的偏差有幾種:依賴、叛逆、冷漠、自暴自棄等,都可以追溯到三至七歲這個階段與父母之間的互動。例如現在很常見的,很多在十歲開始就中二病嚴重的孩子,其根子就在於七歲前與父母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互信和互動的基礎,這種孩子在學習上是沒有辦法的,在生活上也沒有自制力,沉迷各種手機、遊戲等。而父母錯過了三至七歲這個時間,無法在孩子絕對信任的情況下建立互信和良好溝通的機制,那麼在七歲以後,孩子的思維能力越來越強之後,父母就會變成在他心中一個邪惡的存在,一旦這樣的觀念形成後,是很難再扭轉的。

這當中的核心在於,必須在他有獨立思維之前,讓他相信和感受到,父母對他的信任,以及父母對他的幫助,在他心中建立父母的良好形象,這才有利於在他中二年齡時,繼續保持對他有正確的引導能力。否則如果一開始就長歪了,要糾正是非常困難的。進入中二年齡後,家長會發覺,唯一能起作用的就是經濟和物理封鎖,而經濟和物理封鎖只能讓人暫時屈服,而不能讓人心悅誠服。沒有這個心悅誠服,要改變一個中二年齡的孩子的思維是不可能的。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三至七歲這個重要時段的家庭關係中。


引用教育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話: 幼職教育實為人生之基礎,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的習慣、趨向、態度多半可以在5歲前培養成功。

許多研究和事實均反映,6歲前是人的行為習慣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時期,尤其是在3歲左右。這一時期兒童的發展狀況具有持續性影響,影響並決定著兒童日後社會性,人格的發展方向,性質和水平。主要表現為:適應能力、社交能力更強,注意力集中,新知識接收快,有紀律意識等。

所以三歲看老這句話並不無道理。

就此話題而言,在6歲前塑造孩子良好情感及社會性行為,以及智力培養,對孩子日後學習及發展很有意義。

孩子的情感主要表現在:快樂、痛苦、興趣、恐懼等。

社會性行為主要表現在:自我意識、社會交往、生活自理等。

智力主要表現在: 智力包括觀察力、思維力、記憶力、注意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

這個階段家長要重視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謂「老鼠的孩子會打洞」也折射出家長的行為及教育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雖然有関,但是不準。


三歲看老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但是不是說能從三歲的表現就能推測出他的未來。

而是說孩子在幼兒期的經歷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在孩子生命的每一個階段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務,而這些任務的完成度就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別扯。


這個沒有科學依據的吧


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看法。

因為:我自己實踐改變,且參與了很多人的改變——從思維到成果。

以上。


推薦閱讀:

女生不找男票的好處?
你有沒有試過在夢中突然想到什麼東西然後醒過來的?
5歲開始釣魚,8歲獲獎,這個小女孩深愛釣魚,即使釣魚落水仍不忘繼續作釣
不忘初心,我和日語的十五年
釣魚時你有沒有遇到過豬隊友?

TAG:教育 | 幼兒教育 | 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