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師和雪乃的「扭曲」體現在哪些方面?有什麼聯繫或是區別嗎?雪乃又希望大老師如何「拯救」她呢?
先分析一下大老師的扭曲吧,剩下的以後再寫
[打死春學家]0. 記得學AP心理的時候讀過關於「行為和認知分裂」的內容。在行為和認知矛盾下,人們傾向於改變自己的認知,而不是行為。好比一個學生認為自己應該在一門課上拿到90分的成績,因為: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可是如果他沒那麼認真在學,而是經常去玩耍,結果只考了80分,他接下來的舉動不是反思,不是下定決心好好學習,而更可能是轉而認為「高中生活不只有學習,玩耍也很重要」於是開始不在乎學習。大老師的行為,恰恰就是這樣。
1. 比企谷就是一個這樣通過否定問題本身的存在從而「解決」問題的人。一開始「錯的不是我,是這個世界」「為什麼不能接受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呢」如果自己有問題,就需要解決,但如果轉換觀念,認為自己就是正確的,認為問題不存在,也就不需要解決了。「這樣永遠無法前進」雖然雪之下這麼說,但如果認為自己沒有問題的話,也沒有前進的必要。2. 而大老師有機會將這種方法應用到實踐中,也是從加入侍奉部開始的,因此他被表象的效率所蒙蔽,忽略了背後的問題。比如一開始由比濱做餅乾事件,問題是「由比濱做出的餅乾太難吃」,雪之下給出的解法是「練習,做到好吃為止」,因而一個下午努力也沒有任何成果。而比企谷「手工餅乾在於是親手製作,所以不好吃也無所謂」則瞬間否定了問題的重要性,從而消除了問題。鶴見留美的事件更是如此,問題是「留美被周圍同學孤立」,其他人都在想「讓留美和周圍同學和好」,而大老師「粉碎留美周圍同學的關係,讓每個人都被孤立,於是每個人都不被孤立」從而再一次瞬間粉碎了問題。3. 因為大老師嘗到了這種高效率甜頭,開始自曝上癮。文化祭事件中,問題是「相模南意識到自己不是一個優秀的領導者,意識到朋友們也會注意到這點,所以心情不好」,大老師則選擇自爆「在相模朋友們面前公開過分指責相模,吸引火力,從而沒人在意相模是不是好的領導者」又一次逃避了問題。到這次事件,也就是第一季末尾,大老師的這種問題解決方法達到了一個高潮,甚至雪之下也無法指責。4. 正因為自爆的效果太好,大老師已經不再考慮如何消除問題,而開始能自爆就自爆地消滅問題。休學旅行事件中,真正的問題是「不讓戶部的表白影響葉山集團的內部關係」。這個問題的確和之前的不一樣,因為另一方面大老師也肩負著戶部「求助攻」的委託,所以幾乎沒有正解。於是大老師鋌而走險再次自爆「對海老名假表白,從而阻止戶部表白」。看上去葉山集團被拯救,但大老師卻無意中傷害到了雪之下與由比濱,正如平冢先生所說「就算自己習慣了承受痛苦,也會有別人不想看到自己受到傷害」。學生會長競選事件里,比企谷本來也試圖通過信任投票的推薦演說自爆來消除問題,好在被雪之下制止,在小町的幫助下用老方法消除問題,讓不想競選的一色彩羽變得願意參選。
5. 但正如開篇舉的例子,不管大老師這種方法在故事中多麼華麗的解決了多麼困難的問題,它都不可能有任何進步。這種做法的後果不斷打擊著大老師,直到第九卷他才意識到自己的方法從來沒有成功過。留美依然被孤立,相模南在體育祭上也依然辣雞,被推上會長的一色沒有領導學生會的力量,葉山集團也仍然有著摩擦,而本來真正渴望的雪之下被她的期望所背叛,進入了對萬物死心的狀態。6. 直到平冢先生的提示,大老師才幡然醒悟。心理不等於感情,理性也不是一切。理性上考慮,誠然大老師的做法效率是最高的,通過使問題無意義化而消除問題,又快又省力氣。但情感上,這樣得不到人們想要的東西。人們渴望前進,而這樣做只是炸壞了前進的階梯,人們的願望得不到滿足與快樂,真正的問題只是被埋了起來,成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爆炸的地雷。正因為太喜歡用理性思考,比企谷在不斷忽略別人心情的同時甚至也忽略了自己的願望,釀成的後果與聖誕節活動爆發。2/9更新7. 額外加一點。大老師之前一直是「不完全的虛無主義」,這也是他扭曲的一個表現。0裡面說了,人們會改變觀念而非改變行為。大老師因為缺少友情,一直孤零零的,青春過的很糟糕,所以才會去否定青春的價值,否定友情關係,來保護自己。就好比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證據在於初中時大老師也向折本薰表白過,說明曾經的大老師也渴望青春戀愛之類的事情。然而大老師的虛無主義並不徹底,他內心中仍然渴望著友情,渴望著美好的青春,所以在學生會競選的時候心情會那麼糟糕,在休學旅行中認同了海老名「維持葉山集團表面關係」的決定,也在聖誕節事件的時候儘力維持死去的侍奉部不崩塌。所以說,大老師是一邊在否定著,一邊又在渴求著。但因為否定了渴求事物的價值,所以渴求本身也被否定,因此無法正視內心的大老師在醒悟之前都無法主動做出行動,在競選學生會事件中,所謂「沒有理由的話不會行動」,最終還是小町給了一個理由才讓大老師行動起來。大老師和雪乃的扭曲其實更多的是:
價值觀不符合當下環境。雪乃希望從過程和結果都保持正確,大老師可以選擇無視過程,只要保證結果就可以。
但是按照自己的判斷,他們的做法都是各有各的信念的,聯繫的話比較多,首先是相互影響吧,其次就是他們共同對絕對的追求。
至於救贖這個話題,比較難解釋,我感覺更多是從價值觀里的救贖,當然不同解釋也有很多。現在雪乃慢慢不因為自己沒有而追求,慢慢開始考慮自己本我是怎麼想的,這其實就是一個好兆頭,或許這也就是動漫最後一集與大結局間的鋪墊吧。
先問是不是,在問為什麼
大老師和雪乃沒扭曲謝邀,答畢大老師的扭曲在【太過客觀】,他認為感情是可以用理性來度量了,是一個數學概念,因此他會計算,通過邏輯來推算我採取這個行為,對方會有什麼反應。這個方法將自己看成是劇本的導演,將別人看成演員。哪怕用來干好事,也會讓了解真相的人寒心。
大老師整個世界觀充滿著小資產階級浪漫主義革命情結,以為按照劇本犧牲自己一個可以換來其他人的幸福,但縱觀世界史,這種浪漫式革命死的人不比王朝演替要少,所以就像平冢靜老師所說:「你考慮過關心你的人的感受嗎?」大老師自以為是地將別人拉到自己的劇本中,將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他人,讓那些關心他的人流淚。後來他才明白,感情這種東西,用邏輯推算的人是魂淡。(我覺得大老師是明白了)雪乃可以說和大老師有些相似處,就是認定了【這件事是正確的】,就會義無反顧去做。無論說的話有多麼刺痛人心,也要去做。我承認這種暴力破局有些情況簡單有效,但是這個社會就不是光簡單有效就會承認你的。光看到社會的問題,然後指出來,認為社會理所當然要去改,開什麼玩笑,你算老幾?要不是雪乃是美少女,你說的話再怎麼正確,有人會搭理你嗎?完全是看在雪乃漂亮,在校是優等生的前提下,你的意見才會被考慮。試想一個醜人向你兜售化妝技巧,乞丐告訴你怎樣炒股,你會信嗎?
【這件事是絕對正確的】這種論調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你必須有較高的社會地位,才能指示別人按照這種【正確】去做,一個p都不是的高中生,在同輩人甚至是成年人面前大放厥詞,你再漂亮又有什麼用?即便你真是正確的,但又沒法證明自己正確,當別人不理解你的時候你鬱鬱寡歡,覺得錯的是這個世界,嘖。關於【拯救】雪乃,我倒覺得雪乃堅持不住了,對於【正確】她感到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但是她在勉強,勉強自己繼續,但她渴望有人能把她從這種勉強中拖出來,打醒她,告訴她全新的人生意義或者和她一起堅持。個人理解,大老師和雪乃的「扭曲」體現在於對於「真」的過分追求。我們知道,大部分的關係,都不會是一個很深的關係,而是浮於表面的,比如葉山等人的關係,為了維持一個小圈子,圈子裡面的所有人都要或多或少的犧牲或放棄一些什麼,哪怕是一個告白都會讓這樣一個每天都膩在一起的圈子的關係變得岌岌可危。當然啦,這裡沒有任何黑這樣一種關係的意思,反而可以說,個人認為這樣的關係非常普遍,也很現實,事實上大部分的團體大概都是如此。但是大老師和雪乃不喜歡這樣浮於表面的關係,不喜歡這種大家互相溫柔著、歡笑著、如履薄冰的這種感覺,也正是如此,他們可以建立起一個不一樣的關係來——在這裡大家都可以做彼此自己的事情而不必擔心互相的關係、可以隨意的說出自己真心的觀點而不必擔心這會傷害到其他人……而問題在於,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彼此的感情也會逐漸加深,可是愛情是有排它性的,如何面對這麼一個白學場景就是兩個人的分歧點。大老師選擇了保持現狀,換而言之,他選擇了妥協,不再去追求所謂的本物,而雪乃還是希望可以讓這個關係更深一步。至於如何去拯救,可能是和雪乃的家庭有關係了,由於小說也還沒完結,暫時也沒辦法去想像什麼東西,大老師之所以會這麼扭曲,前因後果也都穿插在故事裡講明了,但是雪乃還沒有,所以我想可能「拯救」指的是讓雪乃放下受到過去的影響,更加積極自然的面對未來吧?其實前面都是我瞎編的……
大老師執著於真物,雪乃執著於正確(前期,後期被大老師懟的生活不能自理了,不是開玩笑)。可是二者還是有區別的,大老師知道自己追求的東西虛無縹緲,二小姐卻並沒有意思到自己的局限性。
推薦閱讀:
※大學校園生活里真的有大老師所說的真物嗎?
※日本神奈川縣中的諸多地名對應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中角色的姓,是否可以從中挖掘出什麼,比如結局?
※路人女主第一季第零集最後倫惠放糖的背景和春物第二季第二集大老師對海老名表白時的背景在現實中有原型嗎?
※大老師的所作所為是正確的嗎,看著大老師好心塞啊?
TAG: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輕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