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有哪些技術和技藝從萌生到消亡都沒有落戶過中國?

一般歐美那些工業化比較早的國家,遇到工業化帶來的問題都比較早,所以他們用一些比較有趣的方法來解決它,由於我國沒有科學傳統,工業化也比較遲,近期甫一引進就引進些非常新的東西,錯過了歐美的技術發展期,就無法玩這些有趣的東西:

比方說紐約從19世紀建立的地下氣動輸送管道,是一個複雜而精密的系統,但是隨著電話和電報的普及,以及路面交通變得快捷而逐漸被淘汰。

再比方說西方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的海戰是多炮塔聖教的黃金期,無畏艦時代的戰列艦炫耀著她們比例勻稱的美麗艦體與威武的主炮,而中國自從甲午海戰之後海軍就一蹶不振,自然是錯過了戰列艦的黃金期。

再比如說近代的西葡兩國和他們的殖民地都修建過很多古羅馬式的拱形輸水管,用以給城市中心供水,而中國的城市則沒有類似的工程。

各專業懂行的人一定也有類似的遺憾(或是慶幸和好奇)吧,介意在這裡分享它們嗎?


評論區說喵喵回不去的,把人家波斯貓放哪裡去了?都給我面壁去!

…………………割…………………

謝邀,可變後掠翼技術。

作為當年某網資生貓黨還是要來答一波的。

簡單的說,可變後掠翼技術讓飛機能在不同的速度下改變機翼的後掠角,改善飛行性能。

最早是美國五十年代在XF10F上實驗,然後F-111裝備服役,接著設計出了稱霸海洋上空數十載的F-14(我貓!? ????),並在B-1b這款戰略轟炸機上達到最高水平。

蘇聯也在早期Su-17試驗後,裝備了Su-24,Mig-27和Mig-23。並在冷戰末期的Tu-160上達到頂峰。

歐洲也聯合開發了著名的龍捲風戰轟。

隨著現代空氣動力學和航空發動機技術的高速發展,兼顧高速低速的飛行和控制問題被其他技術手段所解決了如升力機身,幾何可變機翼,邊條翼等等,所以現在並沒有新的可變後掠翼戰鬥機的開發了。比如F-22採用了梯形機翼,中國戰機特別喜歡採用的鴨翼和邊條翼。

中國在可變後掠翼流行的60,70年代技術薄弱,並無能力發展該技術。當技術逐步進步時,趕上的就是鴨翼和邊條翼的潮流了。所以沒有看到中國有採用這種技術的裝備服役。

補充一下,強六搞不下去中途下馬了,原型機都沒造出來,當然可以說這項技術沒有落戶中國呀。落戶不說部署,至少要造出來吧對吧。圖紙也算的話,當年隨便畫個BB那中國就算是有戰列艦了?

最後發一波貓貓

說到槍騎兵和海盜旗,其實還有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這個可以答一答,待更吧

。。。。。。。。。。。更新。。。。。。。。。。

其實超音速戰略轟炸機超音速突防也曾經是一度風靡的技術與戰術思路。

簡單介紹一下:

美軍在B-58這款中程轟炸機上進行了一次實際部署的嘗試,雖然不盡滿意,B-58也迅速退出了歷史舞台。但是接下來由之推出了XB-70,雖然放棄了,接下來的B-1計划算是修成正果。B-1a其實也被帶走,但是B-1b服役至今。

毛子搞出來的TU-22m(假借TU-22名義搞的一款全新的機型)曾經是TG心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TG的防空系統對於這架能帶著核彈狂飆的怪物無計可施。之後蘇聯更是在八十年代末期按照美軍沒有繼續的B-1a的指標搞出來TU-160.

但是現在隨著防區外武器的發展和防空系統的增強,高速突防凌空投彈的戰術顯然已經沒有了太多意義,所以戰略轟炸機也走向了平台化發展和隱身化的兩條道路。

比如飛了一個甲子要飛一個世紀的B-52還有H-6,其實原始技術上比不上已經退役的B-58和在逐步淘汰中的Tu-22m等機型。但是因為走上了平台化的發展道路,利用本身載彈量大(比較大),航次相對遠,技術可靠性高以及維護成本低的優勢,變成了「」炸彈卡車「。例如最近的軍演來看H-6K多次搭載遠程反艦導彈和巡航導彈進行防區外打擊。

另一條技術思路就是F-117和B-2走的隱身化道路。從TG的放料來看,正在著手研發的新轟也將採取這條技術路徑。

所以超音速戰略轟炸機在最黃金的歲月里TG的技術和國力與之無緣,現在已經看不上了。可以說符合題主的描述吧。


電話飛客(Phreaking )

1960年代由電腦控制的程式控制交換機和雙音多頻(DTMF)技術的出現,大大擴展了電話網路的功能,針對電話網路的黑客開始出現,包括「藍盒子」在內的諸多盒子利用交換機計費系統的漏洞,達到免費打長途之類的功能。

電話機真的可以用嘴巴模擬撥號音來撥號? - 聲音

1975年沃茲和喬布斯在擺弄藍盒子

除了欺騙電話交換機,有一類的飛客盒子欺騙投幣電話的投幣系統,比如「紅盒子」

各式各樣的「飛客盒子」

80年代以後,隨著個人電腦的流行,電腦控制的飛客盒子開始出現,最著名的可能要數誕生於澳大利亞,由Amiga電腦控制的「白盒子」

想要了解更多Amiga電腦的故事,可以看我的專欄《Amiga電腦傳奇》系列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861793

同時,隨著數據機Modem的廣泛應用,開始出現一種電話飛客和電腦黑客結合的活動,稱作「戰爭撥號」,其名稱來自於電影《戰爭遊戲》,電影中的主人公利用程序嘗試撥打加州森尼韋爾市的所有電話號碼,並從中識別出對方使用Modem的電話,卻意外的發現了軍方核戰爭模擬系統的入口……

電影中出現的ISMAI 8080電腦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通常只能在博物館玩到了 帶你逛西雅圖活電腦博物館(二) - 古董電腦室 - 知乎專欄不過大多數時候戰爭撥號的成果通常是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BBS

用Commodore 64上網是怎樣的體驗 - 古董電腦室 - 知乎專欄

說到Modem就不得不提一下大名鼎鼎的Hayes(賀氏),在撥號上網的時代,賀氏貓堪稱名副其實的「搶線王」。而後來手機上通用的AT指令,也是由賀氏Modem最早採用的。

有貓的話不僅可以上網,還可以兩台電腦直接撥號連接,當年寬頻還不普及的時候,辦公室里的專線怎麼蹭?Windows 95裡面的秘密好多……

GSM網路出現之後,模擬時代的DTMF飛客的手法就不再適用了,不過GSM的玩法嘛……光簡訊就好幾種玩法了。暴露自己是愛立信粉了……紅外藍牙Class 10 GPRS,Palm + MobileSMS,看懂要點贊哦。

GSM的時代之後的玩法是VoIP玩法,VoIP的出現讓電話飛客和電腦黑客的界限進一步模糊,想自己搭一個回撥平台嗎?一部Sipura就夠了。

當然,思科IP電話的玩法也有很多,可不止有CTU鈴聲啊。

針對固話網路的飛客一直都沒有在中國流行,但針對移動網路的飛客則從模擬大哥大時代就開始了,很多經歷過90年代的人可能都聽說過大哥大竊聽這樣的事情。今天的偽基站、回撥卡、簡訊網關這些技術的廣泛應用,實際上都有飛客群體潛移默化的推動。


戰列艦啊,身為軍迷最殘念的東西就是這個了。


前面說西式風帆的,馬上就要有了

http://m.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16_09_27_375580.shtml

不知道什麼時候造個戰列艦w?w


飛艇。具體說是大型飛艇。

20世紀初期興盛過一段,後來死得很徹底。清代的謝纘泰設計過一架,但並不是在中國造的。

現在稍微有一點復甦的跡象。我國有一些軟式飛艇(飛艇這玩意長度100米就算很小的了),大型的硬式飛艇從未涉足,主要是用途太少了。至於所謂我國高空飛艇技術全球領先的新聞,圖都是偷人家洛克希德馬丁的飛艇……


1 煤氣燈和配套的輸氣管道與輸氣站。

其實看過《福爾摩斯探案集》《歐亨利小說集》《狄更斯小說集》的讀者,其實對煤氣燈並不陌生,這是流行於19世紀歐洲的照明工具,小說中,煤氣燈下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人間罪惡,上演了多少悲歡離合。

不過煤氣燈的發明不到30年,英國人戴維就發明了世界上第一盞電燈,在不到50年的時間裡,電燈就取代了煤氣燈,大量新建的公共煤氣燈被改裝成電燈。

當時清朝的保守加上並沒有技術條件開採天然氣,所以煤氣燈沒有在中國安家落戶,取而代之的是煤油燈在中國的流行,大量美孚的煤油(就是所謂的洋油)從美國漂洋過海傾銷到了中國,讓洛克菲勒賺得盤滿缽滿。不過這位大亨發現中國人似乎更喜歡裝煤油的罐子,各種煤油罐改裝的鴉片煙燈和鳥籠漸漸在中國底層社會開始流行。這位精明的大亨通過使用更精美更耐用的煤油罐,打敗了來自英國、法國、俄國的競爭對手,壟斷了中國市場。

2 板甲

騎士是男人的浪漫,中國男人一直跟浪漫無緣,由於體格,馬種,過早的結束的分封治,周邊敵人落後的冶鐵技術等原因,讓中國的科技樹上缺失了板甲鍛造這個技能。

而那個處在黑暗中世紀的歐洲,「科技基本靠村頭的鐵匠鋪」卻敲打出一件件工藝精湛的板甲,讓中國的那些盔甲愛好者垂涎三尺。

3 方陣戰術

比起西歐呆板的方陣戰術,中國的步兵戰術似乎更靈活,這也是羅馬VS漢朝這個口水仗話題在各個中2論壇經久不衰的原因。由於文人對軍事技術的漠視,史書兵書中描述戰術的文字似乎文學價值比軍事價值更高,這也造成了曾國藩初期迂腐的使用史書兵書中學來的兵法對陣太平軍,結果讓太平軍殺的人仰馬翻。

4 歐式城堡

歐式城堡是歐洲封建的象徵,只要城堡在,貴族老爺們就能藐視來自國王的一切命令。貴族老爺王子公主們住在城堡里,無樂不作,無惡不作。城堡外的一棵樹苗在農奴們的淚水和血水的澆灌下長勢喜人。

相比之下,中國的同行們就活的憋屈了,早熟的中央集權制,讓他們整天活在對皇權恐懼的中。甚至在明朝王公貴族只是一群享受高級待遇的囚徒而已。


西洋式風帆戰艦的索具技術


能夠被人們廣泛認可的六缸及以上發動機算不?

現在各大車廠都要小排量渦輪化,環保政策越收越緊,國內政策支持純電動和PHEV..

雖然L6V6V8V10W12各路兇猛離消亡還早,但是估計真到消亡那天,國內也不會有個被人喜愛的搭載了6缸以上發動機的乘用車出現了...

感覺似乎總有一天多缸內燃機要跟戰列艦一樣,被人懷念

並且我們的歷史上沒有過他們輝煌的痕迹


多炮塔神教坦克和半履帶車輛

兩者都是起步於一戰,不過多炮塔神教在二戰已經沒落(雖然有t28 t35這種大餃子和李這種妥協派異端),而半履帶車輛在二戰得到大量應用,例如美國M1 M2 M3以及德國的sdkfz250 251 253。

多炮塔神教萬歲!多鉚蒸鋼!

好了,多炮塔神教是為了獲得更廣的視野和多方位的火力打擊而建造(指導思想就是陸地巡洋艦)但是多炮塔帶來的是車輛重量的急劇上升和裝甲的極度貧弱(蘇芬戰爭中的t35)導致它變成了個大餃子而且故障頻發最終在被淘汰,二戰初期就難見身影。

半履帶車輛出現的初衷是針對早期履帶和車輪傳動的缺點和戰時駕駛員易補充而設計建造的。但是隨著技術進步,本意想要兼具輪式和履帶式傳動優點的半履帶反而陷入了越野不如履帶式,公路不如輪式。且其傳動機構複雜,成本較高,在二戰後逐漸淘汰。印象里只有以色列在戰後有發展。

而我國在多炮塔神教和半履帶興盛的年代不是忙著內戰就是忙著救亡圖存。。。所以建國以後有工業能力和基礎時這兩樣已經成了昨日黃花。故國內這兩樣技術從萌芽到衰落根本沒在國內出現過

經知友指出,我軍曾在解放戰爭期間繳獲過少量M3半履帶裝甲車。所以嚴格意義上半履帶並不算符合題目要求。


MD (Mini Disc), LD

電話答錄機和語音信箱


……列車炮?


這問題亂七八糟的答案的比例實在是太高了。好多東西國內都引進過,只不過各位沒見過而已。有人說辦公自動化機器,人家四通公司就是做這個起家的好不好?我小時候還看我爸的辦公室有人拿那玩意玩俄羅斯方塊。ZIP磁碟國產電腦品牌也用過,當年實達的頂配機就有,小時候還覺得是很了不起的黑科技。至於語音信箱,其實三大公司都有這業務,只不過要額外掏錢,不像美國這邊是免費使用,沒什麼人知道的主要原因倒確實是因為中國行動電話普及太晚了,開始普及的時候已經是2G時代了,電話打不通大家習慣發簡訊,也就沒有了語音信箱的必要。


ZIP盤

Zip盤和傳統的1.44軟盤相比最主要的區別是:

1.容量大,Zip盤容量為100M,是傳統軟盤的70倍;

2.讀寫速度快,達每秒1.40MB,是傳統軟碟機的20倍,而且Zip軟碟機的磁頭和碟片在讀寫時是不接觸的,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傳統的1.44軟碟機最大的缺點是碟片容易損壞,而Zip碟片就可以反覆讀寫20萬次)。

3.最特別的是,每張Zip碟片都有密碼設置功能。

記得當年有個出過國的老師,拿著一張ZIP盤給我們顯擺。「看ZIP盤多牛B,比你們用的3.5英寸軟盤牛B大了」。讓我們翹首期待這東西的普及,結果卻等來了USB盤。


機械計算機(器)


309醫院有氣動管道。

回答問題:

完整的排隊槍斃戰術

西方民主制度


teletypewriter 聾啞人文字電話,走電話線路的聊天硬體(圖片來自維基百科),現在在一些公共場所還能見到。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Telecommunications_device_for_the_deaf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