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Linux內核代碼鮮有中國人的貢獻?

最近看了Linux 3.08 源碼下裡面的CREDITS文件,記錄了所有對內核有過貢獻的人名、地區、事迹等,近五百人。特意找了一下,只有三個中國人的名字:其中兩個台灣的(完成了一個網路協議),另一個是北京的(完成了飛思卡爾的某個驅動)。國內社區大牛應該很多啊。


看這條commit log:

commit 01f0c2164d4328fa45d054af0e3949dd3f472e30
Author: Borislav Petkov &
Date: Thu Sep 8 18:20:09 2016 +0200

EDAC: Move Doug Thompson to CREDITS

Doug hasnt been active as a maintainer for a long time now. Move him to
CREDITS.

Thanks for all the hard work, Doug!

Signed-off-by: Borislav Petkov &
Cc: Doug Thompson &
Cc: Doug Thompson &

從上面的內容來看,CREDITS文件類似名人堂這樣來紀念已經「退役」的開發者的地方。但是也有個別「現役」開發者被列在其中,可能是因為他們很早就參與了這個項目並且在早期做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譬如Ted Tso, David Miller, Corey Minyard, H.P.A, Linus自己。還有一些人,仍然在內核社區非常活躍,但是已經不是活躍的開發者了,譬如Ralf Flaxa現在是SUSE Linux全球工程總裁,Olaf Kirch目前是SUSE工程副總裁了。目前仍然在活躍的絕大多數重要的開發者,並沒有在這個文件中,譬如Greg KH, Andi Kleen, Alex Viro, James Bottomley, Takashi Iwai,等等等等一桿大牛。

譬如在Ralf Flaxa在1993年創辦LST(Linux Support Team)發行版的時候,我還在上初中,那個時在國內擁有一台個人電腦,甚至連接互聯網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參與到Linux開發中是完全另一個世界的事情。沒有太多華人也是必然。

現在不同了,互聯網連接了我們和全世界,極大的拓展了年青一代的眼界和觀念。


我不知道進這個CREDITS文件有啥要求. 但是如果你看commit的話, 不少中國人的.

以及, 很多中國人用英文名字的... 並不能第一眼就通過名字看出來...


其實很早前就有同學做了 Git repo 的數據挖掘工作,一直掛在線上。

可以點到華人一欄看到詳細數據。回到首頁可以看到更多類別的統計方式。

http://www.remword.com/kps_result/all_whole_line_country.html

華人排到了 No. 4(因為No.1為Other,所以實際排Top3),依次為:

No.1 Unkown

No.2 American

No.3 German

No.4 Chinese

No.5 Indian

No.6 Australian

...

很大一個 list ... 截止到目前,list 里有 1537 位華人,大陸其實也有很大比例。也可能還有掛在 Unknown 裡頭的其他同學。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當外企的中國人不是中國人么…………


剛想舉出認識的人的例子,就發現本人已經回答了。

@Coly Li 是 SUSE lab 的神犇,已經以及正在給內核貢獻代碼。


哈哈


直接來一個華人名單就知道有多少華人牛人了


https://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CREDITS

講道理,確實是沒有一個大陸人。

不過這個列表只是部分,像韓國人一個也沒有,日本有一個,紅帽公司有一個。

中國人貢獻的代碼其實也有不少的,只是沒出現在列表裡罷了。


國人都很忙,不像老外那麼悠閑


推薦閱讀:

linux內核中,對於字元設備/塊設備/匯流排/設備/驅動等概念,如何正確理解?
全局變數什麼時候在內存中申請空間呢?
linux CFS調度演算法的疑問?
如何理解Linux一切皆是文件?這當中又有哪些值得後人借鑒的思想?
為什麼微內核系統在PC不如宏內核普及?

TAG:Linux內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