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幼兒小班孩子不聽話,油鹽不進,怎麼整?

我是幼兒園小班老師,是參加教師招聘考試,考的還是小學語文,結果分下去之後分到幼兒園小班,還不是科班出身,完全沒經驗,我們班有個男孩子,說話也聽懂,就是一瞬間的事,說一次能聽話五分鐘,又犯毛病,威脅放學留下,他肯定覺得我鬧著玩的,就有一次留下了,其實就留了兩分鐘,哭了一鼻子,跟我保證聽話,結果就管了半天事,再拿留下威脅就完全沒用了,即使留下兩分鐘也不好使了,別的孩子說兩句還有反應,這孩子,真心油鹽不進了,讓罰站還跟那笑呢,有沒有經驗老師啊,傳授一下


謝邀。看看這個熊孩子,對!就是他。

這是次室外體育活動,其他小夥伴們在一起有組織地做熱身,小鳥飛小鴨走小馬跑等,他倆就不聲不響跑開拿了輪胎當海盜船。喊話都聽不見,玩得很嗨啊!小孩子總是有千奇百怪的事兒時刻發生著。他最讓老師害怕的他有自殘自虐行為,聽清了沒?集體活動時,當我僅僅只是提醒:xx寶寶,看著老師!他立即漲紅眼睛,整個眼瞼都是紅紅的,不搭理你且不說還用雙手撓自己的臉,是真撓,有種惡狠狠地感覺。假如老師一愣神的功夫,他還會「啪啪」扇自己耳光,才三歲小孩,任由下去,長大成人後…是不是比那個油鹽不進的更嚇人哦。與接送他的姥姥溝通過,說在家裡也是這樣,因為孩子的媽媽生氣時也經常採取此類方式懲罰自己。潛移默化吧,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找到問題的癥結,我請他姥姥轉告寶貝的媽媽:如果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請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尤其在寶寶面前杜絕此類行為!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改善孩子的這種做法。以後,我就走到他面前小聲說「你要當小警察啊!」每個孩子都崇拜警察叔叔懲治犯罪分子時英雄形象。而且警察在公眾場所都是滿滿的正能量!反正在我的鼓舞下我班幼兒均以當警察為榮!而且我還發現xx小朋友特別喜愛手工課,一旦開展此刻活動他就會全身心投入。當他無視老師的指導,亂喊亂跑亂打人時,我就說「xx不想做手工了?」他會立即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變成一枚安靜的小王子。我想說的是發現孩子的問題要對症下藥,找原因,研究對策,因材施教,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現在寶貝也上中班了,上面的事兒都是小班發生的。他的媽媽以前偶爾送孩子入園對我們老師不甚答理,自己的寶寶有時候告訴她與其他幼兒發生了小摩擦,還會興師問罪。如今孩子已經完全沒有自殘的現象,活動時積极參与,還主動幫助其他寶貝,路上遇到老師大聲打招呼「老師好!」還攆著老師跑拉下手。他的媽媽有了變化,在一旁笑得如花綻放。有時候逗他說親一個,馬上送給我甜甜的吻!瞬間融化勞累一天煩惱,一切變得美美噠?

這種情形下有木有成就感?!大班的小朋友參加北京幼兒舞蹈大賽獲得金獎啦

成長也是一個等待的過程,讓我們一起共享孩子的美好時光。


孩子還小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也是正常的,不過還是得先排除一下這孩子會不會有多動症。要是病那就得去醫院。

小孩子不聽話具體表現在哪兒呢,是不聽講就做自己的事了還是會去影響到其他人。

凡事要對症下藥,先和孩子好好溝通而不是用懲罰的方式。

然後要和家長溝通看看是不是有什麼家庭因素影響。

至於放學後留下來我覺得是沒有效果的,因為他並不覺得留下來是羞恥的事,或者並不在乎。

也許可以嘗試獎勵的方法,小貼紙,糖果等。


小傢伙5歲了,他開始有自己很清醒的主見,尤其是關於大人大聲說話這件事情。

  有一天,兒子跟我說:「媽媽,如果你愛我的話,就算我做錯事了,你也不能嚇唬我。」

  我說:「可是你做錯了,我嚇唬你是因為要告訴你,你這樣做是不對的。」

  兒子說:「那你也不能嚇唬我。」

  我說:「那你說怎麼辦呢?」

  兒子說:「你首先要對我小聲說,如果我不聽就把我關到小黑屋,就是我的屋子,可以嗎?」

  我說:「可以。」

  隔了幾天,兒子做錯了事情,我大聲對他說話,他走到我面前說:「媽媽,那天我們不是聊好了嗎?」

  「聊好了」這句話把我逗樂了。對,當兒子犯錯的時候,只有兩條選擇——小聲說和關小黑屋,就是他自己的屋子。

  我趕緊說:「對不起,我忘了,那現在該執行哪一條呢?」

  兒子說:「關小黑屋吧。」

  隔了幾天,兒子又犯錯誤了。

  「不是都說好了嗎?不能嚇唬人!如果我做錯了,首先要告訴我做錯了,其次可以關小黑屋,但是不能嚇唬人!」兒子很嚴肅地講。

  「那,關你到小黑屋,你不能立即出來,要待一會兒。」

  「那待3分鐘。」

  「行。」

  「就是數到3。」

  「不是,3分鐘是數到180。」

  「啊,這麼多,好吧。」

成人憑藉天生就被認可的權威來支配兒童。對這種權威的懷疑就等於攻擊一種神聖不可侵犯的統治。兒童因此只能保持沉默,並使自己去適應身邊的一切,不得違背成人的意願,變成所謂的「乖孩子」。

爸媽總希望孩子懂事聽話。可是那樣真的好嗎?或者說乖巧的孩子,父母覺得更滿意。而對孩子而言,並不是最開心的選擇。

「懂事」和「乖」,是中國家長、大人們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在很多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們會有意無意的用「乖」來衡量一個孩子的好壞。在學校「孩子平時聽話嗎?」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小孩子心裡知道:自己表現的「乖」,大人就會高興,自己聽大人的話、察看大人的臉色行事,大人就會喜歡自己,誇自己「懂事」。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那些乖乖聽話,循規蹈矩的孩子總是會被家人、老師讚揚有加。

記得小編的時候,每次去上學,粑粑麻麻總是跟我說,在學校里乖點,然後我就能被老師表揚。(來自公眾號:科學育兒創新社)其實那個時候根本不懂粑粑麻麻這樣說的意義,直到長大一點了,才真正明白其中的深刻含義。

「乖」意味著討好大人、老師,違背自己的真實心意

記得小時候,每次路過路邊零食攤的時候,我都特別想吃零食。媽媽會指著問:「想要嗎?」我搖搖頭說,「不想要。」媽媽滿意了:「這孩子最乖,從來不亂要東西。」(來自公眾號:科學育兒創新社)從心底來講,其實我是想吃的,只是「懂事」和「乖」,是那個年代對小孩子的最高讚譽。

「乖」意味著不敢表達真實情緒

如果孩子不哭不鬧,說明她覺得要做一個你們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就不能哭鬧。換句話說,孩子有時候會刻意壓抑自己真實的內心想法。可是,孩子的感受只能通過其他的方式宣洩出來,打人、哭鬧等方式宣洩。孩子能夠在你面前哭,說明他對你有足夠的安全感,知道你會對他的情緒照單全收,全盤接納。

越「乖」的孩子,獨立能力越差

為什麼小時候「乖」孩子可能學業出色,然而在人生取得更大成就的,卻是那些小時候調皮搗蛋的孩子?

因為,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越乖的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從這個角度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甚至有點叛逆,比如喬布斯。

小編希望,孩子們不要因為大人而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想法,不要再做乖小孩,在這個急速變化的時代,「乖」真不是個褒義詞,小時候表現越「乖」,越「懂事」的孩子,並不見得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小時候越叛逆,越自由的孩子,長大之後往往心智越成熟。所以,在父母面前不要再做乖小孩!

回想一下?在兒童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多少次實行「大棒加蘿蔔」的政策?可能我們很少對任何成人這樣歇斯底里,可是對於沒有反抗能力的兒童,我們在他們身上拚命發泄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用驚恐的眼睛看著你時,你發現過火了,於是又溫柔地撫愛一番。

在這種高溫高濕的環境下,兒童很容易患得患失,找不到安全感。不是要給孩子恆溫的成長環境,但是要讓孩子對於情緒的控制有一個學習對象,否則在他長大以後他的情緒就會忽而狂風,忽而暴雨。

因此,如果小朋友犯錯誤,要讓他有權利為自己辯護,同時自己提出解決之道。

如果父母能平靜地對待孩子的反抗,不用懲罰和責難的方法,孩子就會逐漸學會如何應對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抵制。(來自公眾號:科學育兒創新社)當別人不願意合作時,他知道如何應付這種情況,而不是盲目地屈從和要求對方屈服。

美國心理學博士約翰·格雷說,人生的成功不是來自於守規矩,而是來自於獨立思考,來自於聽從內心的願望。

要求孩子順從會削弱他們內心的意志,會封閉他們的心靈和頭腦,使他們無法發揮潛能去創造想要的生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問題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孩子不是方的就是圓的,缺乏各種各樣的形狀。請讓你的孩子在小娃娃的時候就懂得反抗,這樣等他長大了,他的精力才不會發揮在如何反抗上,而是用在如何創造上。


不要一直想著罰他,真正去關心他,關注他,和他多溝通,多做些小獎勵,並且和他的家長溝通一下,我感覺需要一個過程,沒有能立竿見影的特效。因為我以前帶小班時也遇到這樣的調皮男孩,遲到,打人,跑到教室外。後來經過不斷地關注和家長溝通,才知道他打人是因為看奧特曼,潛意識把同伴當怪獸,還有坐不住和每天遲到是因為每天都跟著大人半夜睡,晚起。後來這個幼兒在小班下學期變得很懂事,經常是老師的小幫手,也不會再打人遲到坐不住了。經過一學期的關注關愛他,還有一直要求家長不能讓他晚睡,不能再讓他看奧特曼,然後和他聊天,告訴他要愛護同伴,同伴不是怪獸,你也不是奧特曼。


小孩紙不聽話很正常,引導


推薦閱讀:

中國的幼兒教育為何如此草率?國家高層會重視嗎?
孩子3歲,不會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是怎麼回事?
孩子常打人怎麼辦,媽媽不想再道歉
想從事蒙氏教育,應該怎樣起步?

TAG: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