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想當醫生,但想自己通過自學學習醫學,該怎麼系統的學習,能否達到醫生的水平?

沒有當醫生的心,但是確實很喜歡並渴望學習醫學啊,中醫西醫都想學明白


如果只是想自己學點科普,千萬別……還不如買點靠譜的科普書來看(注意和那些糊弄人的養生書籍鑒別)。

抱著科普的心態去學些不明所以的知識,又缺乏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到頭來學得不倫不類,反而容易對正常的診療產生懷疑,不如不學。

我們見過有些患者家屬,看了點醫學書籍,對我們的診療指手畫腳,卻因為一知半解,反而耽誤病人治療;

也見過有些患者家屬,跟我們談論起病情來頭頭是道,問的問題全在點子上,讓我們不禁詢問是否都是同行——但其實人家只是個工科出身的技術幹部,只是憑著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整合了一下自己最近查閱的文獻和指南而已。

但當然,他沒有任何臨床思維——他也許知道病人這個病預後如何術後該怎麼護理該做什麼檢查為什麼要定期複查,但他仍然不會看病,仍然需要請教醫生。

您認為這兩種家屬陪同的病人,誰會得到更靠譜的治療呢?

有時候真感覺,世界觀和方法論這玩意真不是說著玩的。

舉個好理解的例子:病人身體很好,就是血鉀有點高,醫生給開了點葡萄糖加胰島素。

完全不懂的患者:醫生開什麼就用什麼唄。

一知半解的患者:胰島素是降血糖的,葡萄糖是升血糖的,病人好端端的你醫生這麼開,是不是故意坑我們錢?!是不是開錯了?!

(固然患者有知情權醫生也可以解釋,但吊一瓶糖水都要解釋您說醫生得有多累……)

確實懂行的患者:胰島素除了降血糖,還對血鉀有影響,但是光用胰島素會讓病人低血糖,所以開點糖水補補是應該的。血鉀高上去很危險,醫生處理得對。

(不過這點細枝末節的小問題……指南和文獻里是不會提的。所以我說,那位認真的患者家屬畢竟不會治病。)

正經回答:

真要學的話,找個醫學生,要一張五年本科(或者至少三年醫專)的課程表,從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開始(醫學形態學),到生物化學生理學細胞分子生物學(基礎醫學),到病理學影像學診斷學藥理學(橋樑課),到內外婦兒眼耳皮神(臨床課)。

預防、統計之類的可以不看,基礎醫學、病原學一定要看但可以少看,一本一本慢慢啃吧——即便這樣你也沒有見過屍體標本、沒有在顯微鏡下辨別過正常的組織和各種病變、沒有親自向病人採集過病史、沒有獨立收治一個病人直至出院的經歷。

雖然醫學生走上臨床後也會忘,但相信我,書上的圖和眼見的實體終究是不一樣的,見過又忘了和從來沒見過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沒有實踐經歷,達到臨床醫生的水平基本是沒戲的,但這些書看懂了總歸是入了門了。


系統的學習方法是: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醫學遺傳學,醫學免疫學,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實驗診斷學,檢體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精神病學,神經病學,耳鼻喉頭頸外科學,眼科學,臨床病理學,臨床藥理學,流行病學。把這些書按順序讀完,醫學知識的儲備基本完成了。

自學是不可能達到醫生的水平的,因為臨床實習是必不可少的。


@王苗苗列舉的書目已經很多了,學會這些內容其實連國內臨床醫學本科畢業生的水平還沒達到,因為他們還要有各種理論的實驗課,還要經過臨床見習實習還有考核。而且無論你看的是人衛五年制還是八年制抑或北醫版本,和最新的進展是有差距的,畢竟幾年前出的書了,理論證據是更早的。找一些國外更新較頻繁的教材,又會發現東西多了好多。而且教材畢竟是教材,還有更新更頻繁的各種指南、規範、共識。然後你會發現醫生又分全科專科什麼的,要求又不一樣。那你對自己的要求標準又是什麼?懂得多深?只能說把教材學好了,對於自己和親朋好友生病了,那自己可以有一個初步判斷,去醫院針對性更強一些,了解病情對醫生提出的問題更有針對性一些,對於醫生交代的病情理解更準確一些,做抉擇的時候也更冷靜一些,但還有很多臨床的東西可能還無法理解,但也有些人似懂非懂又覺得自己很懂,對臨床工作造成了很大困擾。一句話醫學生醫生的成長是沒有捷徑的。不過醫學科普也是很有必要,辨別一下現在各種醫學方面宣傳的是非嘛


中醫吧,西醫就不要想了


自學的話,估計達不到系統,因為基礎科目很多。自己也就能看懂寫淺顯一點點的解剖學之類,而且醫生除了在學校上課更多的是通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豐富個人經驗。另外,有了一定工作經驗之後還需要到上級醫院進修(無界進修http://www.wujiemed.com有醫生進修介紹)或者出國進修,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水平。


這個我還真的不清楚,我是醫學生,雖然我不能說怎麼自學,但是我可以跟你說說我的見解。首先你得下您最基本的人體解剖,還有正常的組織結構形態,之後才能了解病變的。我是學的西醫不知道中醫怎麼學…T^T


推薦閱讀:

cancer tumor carcinoma的區別?在文章中應該怎麼使用?
蒜為什麼可以防感冒?
簡易遺傳病判斷流程——案例一則
世界首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對神經科學、生殖健康、惡性腫瘤等疾病而言,有助於哪些新研究?會帶來什麼問題?
肥胖會成為人類邁不過去的那道坎么?——醫學江湖之體重大作戰

TAG: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