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大陸歌手會出幾首閩南歌,但好像很少出粵語歌。是我的錯覺嗎?其中有何故事?

如題,大陸出閩南語的比如林志炫,曾寶儀,庾澄慶等等都出了至少一首,但為何不見出粵語?


根據網友的整理,發現約有70位大陸兩岸或東南亞地區的國語歌手(傳統認知),曾經唱過粵語歌,甚至出過含有粵語歌的專輯,理由同上面答主所述,可以加多兩種。

  1. 想打入的市場

  2. 母語及出生地

  3. 個人興趣
  4. 粉絲回饋

其中可以得知,庾澄慶的粵語水平相當高,他能駕馭粵語快歌,而且歌詞還是粵語白話文入詞的,並且一首歌多種唱法,以Funky版最過癮,詳見下面專輯。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另外,雖然沒發現林志炫唱過粵語歌,但林志穎唱過了,也可以聽聽的啦,嘻嘻。

70位歌手如下。

想欣賞他們的歌曲,聽聽他們的粵語歌唱得怎麼樣。

  • 在網易雲音樂如下圖搜索。

  • 在蝦米音樂,有一個精選集,某些在雲音樂播放不了的歌曲,這個可以播放。

重溫非香港歌手唱過的粵語歌(一)_zoby精選集

PS:周筆暢的粵語非常標準,發音幾乎達到母語水平,請聽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極速煉成粵語拼音,點擊:全新粵語拼音速成法(611次聲調辨析) - 荷達的文章 - 知乎專欄】


謝邀。是你的錯覺。你提的這三個人都是台灣出身,是後來才跑到大陸來發展,那當然閩南語歌多而粵語歌少了。

這完全說不上「很多大陸歌手」,不要以偏概全。大陸歌手絕大多數作品都是國語歌,不是福建台灣、廣東香港出身的歌手,一般都不大會有閩南語歌、粵語歌作品。

雖然曾寶儀在香港出生,但她3歲就去了台北了。


唉 再見了知乎


一位歌手出什麼歌,跟兩個原因有關:1、想打入的市場2、母語及出生地

其他幾位都已經指出了,這幾位本身都算是台灣人,出閩南語歌自然不奇怪。我們看看其他歌手(僅以暫時想起來的寫上,有遺漏再補充):

周杰倫:周天王是以國語歌為主,兼顧大陸、台灣市場及東南亞市場,隨著普通話普及,港澳也能通行。但作為一名台灣人,他還是有純閩南語歌曲《火車佗位去》和《思慕的人》,夾雜閩南語的更多,如《爸我回來了》、《阿爸》、《好久不見》、《流浪詩人》等。以周董的名氣,自然不需要刻意打入香港市場,也就沒有必要專靠粵語歌獲取港澳粉絲,在香港開演唱會時為了氣氛唱過粵語歌《獻世》,也僅僅是為了給香港粉絲一個驚喜。

SHE:SHE中Ella和Hebe都是客家人,Selina也是客家媳婦,說她們是客家女子天團也不為過,但是諷刺的是,她們沒有一首客家話歌曲,因為客家話流行音樂市場太小,公司根本不會為此製作客家話歌曲。作為台灣本土樂團,她們有純閩南語歌曲《我愛雨夜花》,在演唱會上更有多首閩南語老歌串燒,Ella和江蕙合唱過閩南語歌《歹逗陣》,Hebe在個唱上唱過閩南語歌《無言花》。同樣,她們的名氣也不需要刻意迎合香港,香港並非她們主要目標市場,應邀唱過粵語歌《七仔》,在香港開演唱會翻唱過Beyond的粵語歌。

梁靜茹:梁靜茹祖籍廣東順德,粵語超流利,但是她的目標市場主要是台灣和大陸的國語歌市場,直到成名多年才嘗試唱過粵語歌《原來你也唱過我的歌》,同時,母語不是閩南語的她卻還唱過閩南語歌《憨過頭》和《無言花》,可見,她顯然更關注台灣市場。

陳奕迅:香港人,早期基本都是粵語歌,後來靠國語歌打開大陸市場才為大陸所知,雖然他的粵語歌比國語歌優秀太多,但大陸粉絲顯然經常唱的還是《愛情呼叫轉移》和《十年》之類,偶爾會在KTV吼吼《浮誇》,如果陳奕迅堅持粵語歌,他在大陸的影響力比側田不會強到哪去。同時他也在向台灣市場嘗試,參加過台灣綜藝節目,唱過閩南語歌《我甲你》。

劉德華:華仔是香港早期就推出國語歌的前輩,一直歌壇影壇雙棲,國粵歌市場兼顧,在兩岸三地都有無數粉絲,他的名氣顯然也不需要再刻意打開台灣市場,伍佰為他寫過閩南語歌《世界第一等》,後來放在他主演的電影《黑金》中,這不代表他有這個發展意向,只是他比較喜歡這首歌,放在專輯中類似多曲風多風格嘗試以及彩蛋性質。

王力宏、林俊傑:這兩位也是主打國語歌市場,也積極向香港市場發展,國語歌歌手積極發展台灣市場有個標誌,就是推出自己主打歌曲的國粵雙版,比如王力宏的《每天愛你二十四小時》和《比你更好》都是國語版翻過來的,還有粵語歌《愛我的歌》,和盧巧音合作過國粵混搭的《好心分手》,這都是他積極開拓香港市場的證據。林俊傑則也推出過《小酒窩》、《江南》等歌的粵語版。林俊傑也唱過閩南語歌《快樂的牧場》,台灣一直是其重要市場。

super7:一個台灣本地的山寨少女時代組合,知名度不高,主打台語歌,兼有客家話歌曲(這個值得鼓勵),國語歌也有,但很少,可見還在鞏固本土市場然後才有計劃開拓島外市場,其閩南語歌的製作水平顯然高於客家話歌曲太多,對哪個市場更重視顯而易見。

其他本身就是台灣講閩南語的推出閩南語歌就太正常了,比如吳宗憲、伍佰、五月天、蘇打綠、庾澄慶、蔡依林、林宥嘉、黃文星、謝和弦、蕭閎仁、蕭煌奇、安琪、巫啟賢、任賢齊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

概括一下就是:大陸歌手如果想突破大陸以外市場,選擇台灣更容易,隨著兩地交流越來越多,已經不存在政治壁壘,台灣國語歌市場是主流,靠國語歌即可立足。東南亞華人或海外華裔也更偏向選擇台灣登陸中國市場。台灣不像香港,不唱粵語很難紮根,包容性更強,且在流行音樂總體水平上也優於香港,更利於發展,比如梁靜茹(即使她粵語好過閩南語太多)。除了只會粵語和英語的華裔,如歐陽靖便只能在香港,台灣是不錯的選擇。香港樂壇黃金時代已過,靠粵語進入香港的歌手越來越少,香港歌手也在逐漸向大陸尋求市場,香港歌手的國語水平普遍都比較好,至少在歌里是這樣的,這不代表他們小時候就學習普通話很努力,一切只是市場導向而已。進入香港的歌手從單純靠粵語歌打入轉為推出國粵雙版以及和香港本土人氣明星合作方式,隨著普通話的進一步普及,日後靠國語以及專輯中偶爾穿插粵語或許亦可立足香港。台灣的歌壇中除了國語歌以外,閩南語歌是最大市場,可以有效拉近距離,給粉絲以親切感,進而獲得認可,長期以台灣為主或是暫時以台灣為主並作為日後征途基地的歌手,閩南語歌不可不唱,如果以國語歌打開了台灣市場,演唱閩南語歌可以為其加分不少,也可看做對多風格多語種的嘗試。客家話流行音樂市場較小,商業公司不會看重,目前主要靠一些自由創作者努力,比如邱幸儀、劉莉汕等人。曾寶儀主演過一部客家話電視劇,獲得了不少客家人支持,也是鞏固台灣市場的表現。和以上國內市場類似,國人進入亞洲流行音樂前言的日本樂壇也是為了更好發展,比如早期的鄧麗君以及之前的藏族歌手阿蘭。按教科書口氣來說就是:市場是關鍵,母語是優勢條件,獲得加分及認同感是動力。


大陸的粵語區的歌手會出粵語歌,不過水花不大,也可能你不是粵語區人士,所以不關心


我只想問題主你幾歲了?


除了曾寶儀,其他兩位我懷疑是否懂得說粵語。我意思是可以唱歌的水平,而不是非常不標準地用粵語說一句:大家好,我系某某


李婭莎, 上海人, 不會講台語, 只出台語歌.


林志炫台灣的。曾寶儀媽媽是台灣的。庾澄慶是台灣的。


推薦閱讀:

夢境中的事後煙:Cigarettes After Sex -「Cigarettes After Sex」
一張流行專輯啟迪的一切(四)
【小櫻亂彈秀】為什麼說羅志祥是華語樂壇最後一個Old School「老藝人」
周傳雄丨從一個颱風天說起…
如何評價吳莫愁和她的新專輯《90》?

TAG:台灣 | 流行音樂 | 粵語歌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