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而快樂的人是不是麻木不仁,心理類似阿 Q 的精神勝利法?
先看看有誰滿足這樣的條件吧。
棱羅的瓦爾登湖相信題主肯定聽說過。在書中,他提出了「自願貧窮」(voluntary poverty)的概念,並且進行實踐。隱居在瓦爾登湖,在當時是一種對美國主流價值觀的挑戰,他希望證明,在沒有任何通常的舒適品和奢侈品的情況下仍然可以過快樂的生活。在書中,棱羅用大量筆墨來描繪在這項事業中發現的樂趣。以宗教般的虔誠記錄了很多人們覺得很不起眼的自然事物。顏色,氣味,聲音,湖水的漲落都被服役了重要的意義。
說來慚愧,初看這本書的時候完全看不進去並且完全不懂作者想說什麼。過了幾年再讀才漸漸明白了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棱羅想傳達的信息是,只有過一種簡單的物質生活,人們才有可能找到自然中這些微妙美麗的法寶。不僅如此,自然還有治療心理疾病的效果,它可以讓人們從世俗事物中的焦慮和緊張解放出來,逐漸領悟到自己內心的真實。而這覺醒的心靈可以從日常生活中董健數不盡的快樂,而且不會被一些徒勞的病態的感情壓的奄奄一息,這些都是遲鈍的心所無法企及的。
最富有的時候,你的生活也是最貧窮的。吹毛求疵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挑出瑕疵。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振奮樂觀的思想,如同居住在皇宮一般。犯不著千辛萬苦求新,無論衣服還是朋友。把舊的翻新,回到它們中去。萬事萬物沒有變,是我們在變。
——梭羅《瓦爾登湖》
阿Q主要是以妄自尊大,欺軟怕硬,自輕自賤的形象為主的。我們所熟知的阿Q精神就是代指一種有些極端的自我安慰精神。他所謂的精神勝利在我看來是通過一次次的懦弱行為把精神粉碎,取而代之的是吃頓飽飯就滿足的奴性。看似整天活的瀟洒,但是內心深處早已麻木。但是他真的快樂么,麻木的人還知道何為快樂么。
所以在我看來,貧窮但是快樂的人有的是,但是阿Q不在此列。快樂作為一種精神活動,跟物質世界的關聯性不是很大。只要精神富裕,快樂自然是囊中物。
這裡不妨借鑒一下笛卡爾的二元論。在二元論的觀念下,世界一分為二。無論是感官體驗還是精神體驗,真正承受痛苦的都是我們的精神世界。反之亦然,因此我們雖然仍舊可以儘力去改變外物,但在客觀世界這一元里的得失其實不重要,關鍵是固守自己的精神世界這一元,固守住我們獲得體驗的最後一關。
我們怕窮,並不是因為我們不能忍受粗糙的吃穿,二是因為不願意整日生活在對貧窮的恐懼和屈辱之中。我們去打針,真正肉體上的疼痛和蘇打水味,胳膊上的涼意,叮叮噹噹的針管相比微不足道。對人傷害最大的其實不是一時的痛苦,而是對未來痛苦的恐懼。在客觀的世界裡,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再牛的人都無法保證自己永不痛苦。但是在精神世界裡,我們自己就是王。只要意志堅定,我們就能保持快樂~
不是,是因為沒嘗過有錢而快樂的滋味。
阿Q因為一直沒錢買iPorn而過得很不快樂,但是當他看到竟然有很多貧窮的人也能快樂地生活時,他感到義憤填膺。一氣之下,他就上知乎發表了一個問題:貧窮而快樂的人是不是麻木不仁?他們是不是把我的精神勝利法給偷學去了?!~
貧窮卻快樂的人不善於賺錢,也不需要太多錢,他們善於用更少的成本創造快樂,而實際上真正的快樂不需要消耗太多的物質,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他們不是阿Q,真快樂的人從不貶低自己。但貧窮而快樂,這種狀態要達到需要氛圍和強大的自我。
難道物質上貧乏了,精神上就要受盡折磨,鬱鬱寡歡嗎?快樂這種事情,每個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精神上的感受很多時候不完全靠物質來維持。平凡的生活里, 可能讀一本有趣的書就能帶來很多樂趣,開瑪莎拉蒂的人也會愁眉苦臉……
根本上這是你自身認知的問題,不是貧窮人的問題,因為在你看來世界就只是物質的。那麼,他是貧窮的,他在物質上一無所有,所有在你看來這個世界就不屬於他,他就該死。其實,這個世界在物質之外,有著很多值得去追求的東西,或是或是一份平淡,或是一份安靜,或是一個相愛的人,或只是一個人傻傻地待著。舉例說明,很多明星在物質上很富裕,也能享受萬千粉絲的追捧,但很多時候還是被迫要去參加各種自己不喜歡的通告,往往身心俱疲,有時候他們只是簡單地想和家裡人去吃一餐大排檔,但他們做不到,因為他們是明星,他們很富裕,他們開心嗎?我覺得他們不開心。而也許街邊的一個小攤夫妻,他們每天推著小車出來擺攤,在物質上他們很匱乏,他們每天還要隨時面對著城管的追逐,他們要為生計而奔波,晚上2、3點才能入睡,但也許回到家,孩子為你端上一盆洗腳水,兩夫妻聊聊家常,甚至到了周末,還可以帶著孩子去吃一餐也許對他們而言有些奢侈的M記,孩子笑了,他們也笑了,他們開心嗎?我覺得他們是開心的。所以,是你在認知上把物質缺乏的人視為貧窮的人,但實際上貧窮的定義不一定是物質的,精神的沙漠也是貧窮的人,你的問題自然就是不成立的,人有沒有錢都是可以過得開心的,開不開心和錢是沒有關係的,就像卡達的國王也不是能夠收穫所有女人的心是一樣的。很多你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只不過是自己認知的局限而已,世界很大,思維也很大,沒看過世界,又怎麼會有世界觀呢,我這裡指的世界當然也不是地球,而是你心中的世界。
這種三觀問題你永遠得不到答案,所以請不要搬出來問。這也有這麼多回答的人也是醉了
題主直接將快樂的金錢掛鉤了··這是一種典型的的拜金主義價值觀·······題目就三觀不正
這個問題應該區分環境和條件,泛泛的問沒有放之四海皆準的答案。但從概率上講,現實生活中,個人認為,還是阿Q比較多。
首先,很認同排名前2的答案,快樂與否與智慧正相關,與物質生活關聯不大。另外,我覺得智慧之所以能創造「快樂」 ,與「自由」息息相關,人們知道的越多,禁錮自己的「牢籠」就越大。這一點,所謂悟出了「人類終極自由」的猶太裔心理學家弗蘭克在納粹集中營里的研究最典型。即使是地獄,估計也不會比那裡的物質生活條件更差了,然而他卻成了最「快樂」的人,完全能證明「快樂」不需要優越的條件,甚至不需要條件,完全是存乎一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可是,智慧這東西有別於知識,不是靠勤奮能獲得的,說句不好聽話,要看臉,靠用心+悟性。為什麼看臉,因為我覺得「用心」和悟性這兩種能力基本都看天賦。起初很多人鼓吹成功學,無外乎是用心二字。後來發現很多人沒法強迫自己用心(非勤奮),就開始鼓吹興趣學。而因為沒有確切證據能證明興趣不是天生的,是後天能培養的,所以,在假設興趣天生的情況下:
天賦--興趣--用心--悟性高--獲得智慧--幸福(快樂)。
再回到問題中來,每個人的天賦方向都不同,現階段沒可能很多普通人都能變成心理學達人,坐擁零物質條件依然能夠擁抱自然,恬淡平和,寧靜致遠。馬斯洛需求理論對大部分人而言才較為準確。所以,個人認為,絕大多數物質條件低的人都是先追求物質,追不到時或吃不到葡萄說酸,或一時麻痹自己,或為了逼格,或是根本不認識自己等等,社會中絕少有智慧很高「隱居」的人,大隱才隱於市嘛,有幾人有資格「大隱」呢?不是高看了社會,就是小看了智慧。貧窮而快樂的人,肯定不會一直貧窮下去。
快樂有時候是一種天賦,你沒有就是沒有,怎麼努力都不會有的。尤其是阿Q,我認為阿Q從來都沒有快樂過。所謂的精神勝利法,只不過是把壞情緒扔到潛意識裡去了而已。如果我們有機會打開阿Q的潛意識,裡頭滿滿的全是絕望和悲傷。
有那種貧窮而快樂的人,他們從內心深處散發出來的快樂,讓所有人遇到都會覺得舒心。比如那些家裡很窮卻從未被父母打罵過的孩子。貧窮而快樂的人 是因為他們得到了讓他們快樂的東西,而你卻關注到貧窮這個屬性.換句話說,沒有必然聯繫.
這個就是所謂的「窮開心」吧。我有過深切的體驗,只是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總結起來,大概是因為貧窮的時候,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都非常容易滿足,一個普通的物質就很容易超越自身所擁有的,這時候自身會獲得極大的滿足,就會快樂。很懷戀以前騎著很破的電動車,穿過風雨,去公司上班的日子。
窮人沒有太多可以失去,所以往往給予的更多。http://dp.sina.cn/dpool/video/pad/play.php?url=http://video.sina.com.cn/p/news/gaoxiao/v/2013-10-30/015663081129.html
看了 @林下提到的定義有了下面的想法,如有片面也請補充。
所以要區分阿q精神和真正的快樂,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考慮:是否存在失敗和屈辱,以及是否給自己一個勝者的姿態。若自覺有失敗和屈辱,則努力改變它,不去考慮與他人的成敗比較;若不覺有失敗或屈辱,則享受自己的快樂即可,無需擺出精神勝者的姿態,因為沒有絕對的勝敗。而阿q就是既不去改變失敗者的事實,又要當精神上的勝利者,就只能通過精神勝利法了。
從下面的分類也可以看出,行動是高於一切的準則啊!(當然如果行動了還是不能改善生活,那就坦然接受自己能打到的程度,珍惜目前的所有)
我的天哪!現在快樂都要拿錢買了?還讓不讓人活!
有句話叫「子非魚安知魚之樂」。你覺得他屌絲的時候,他可能也覺得你在某種角度也不過是屌絲。。。
真是看不上樓上這些看不起窮人的。
先學會接受別人的世界觀吧,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貧窮與否和快樂與否是不沾邊的,與快樂相關的是不是擁有什麼,而是付出什麼,孩子。
窮人不但不能享受好的物質生活,連享受精神生活的資格也要被人質疑了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樂方式與想法。難道貧窮就一定會痛苦嗎?有錢就一定會快樂嗎?用自己的想法去武斷他人的想法,本來就是幼稚的行為。即使有的貧窮的人不快樂,也不至於用麻木不仁來形容,也不至於用什麼阿Q來形容。這樣說,只會顯得自己「自以為是」的「優越感」。
只想說問這種問題的人很難快樂,應為他把金錢和快樂掛鉤!
推薦閱讀:
※到底應不應該給寶寶養寵物?更有利於孩子身心成長還是健康隱患更大?
※你經歷過哪些本應該做卻沒有做的善舉?
※如何看待中國社會的倒插門現象,這對於孩子又有什麼樣的影響?
※為什麼知乎上一杆子打死「心靈雞湯」?人在低谷時不就是需要「心靈雞湯」讓人振作起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