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文系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好奇戳了進來,第一條看到的就是:沒有意義。好吧,一個學中文的人看到這樣的回答,心瞬間碎的跟二維碼似的。其實,好多人都有這樣的偏見,認為在大學學中文根就是混日子,上課聽不聽講無所謂,只要考試之前猛猛的突擊,就會高空飄過,所以掛科率最低的專業中肯定會有中文的位置。但是,作為一個中文的大三生還是想以這三年的學習,談一下自己的愚見。由於本人對於文學類較為感興趣,所以就以在文學類中的小說學習來談一下中文系的意義。

曾經看到這樣一句話:歷史,除了名字全是假的,小說,除了名字全是真的。當然,這句話在較為絕對,但是,仔細琢磨,又有著一定道理。何謂歷史,歷史不應該只是曾經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也包含最普通的人們的日常生活的點滴。而小說的意義則在於此,有人說小說家是最大的撒謊者,因為他憑空編造出一些人,一些事。但是我想說小說家是最高明的撒謊者,因為,任何一個優秀作家的作品都不會是憑空產生的,那一定是作者長期生活經歷積累的高度凝練。就以最近近些年出現的底層文學為例子,那些作品中底層人民的生活窘狀都是在我們當今這個社會上隨處可見的,作家,不過是將這樣的情況轉化成了文字的藝術,而且,任何一篇優秀作品的視角都不會是狹隘的。因為,作家會縱觀整個社會的狀態,將社會中複雜的關係真實地呈現出來,作家是這個社會的透視者,這個高明的透視者會以他自己的視角向我們展現這個複雜社會中行行色色的人(無論是政界要員,商界大亨還是最底層的打工者),形形色色的故事(大到政界的官員如何讓官運亨通,商界大亨如何運用深諳的規則一步步成功小到底層人民如何讓掙扎依舊掙不脫),讓我們了解到原來這個社會還有這樣一批人的存在,原來事情的原因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所以,這就為我們提供了又一角度,當然不是去學習其中的規則,而是讓我們不再以簡單地視角去審視這個世界,讓我們在面對一個現象的時候以一種聯繫的,發展的角度去看待去分析,然後基於這樣的分析,自己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反思與思考,而這樣的分析,這樣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正是人們當前所缺乏的,一個社會話題的拋出,人們所做的第一反映就是站隊,盲目站隊之後就開始各種撕,當然,我不否認在當前這樣一個娛樂至上的時代大環境下,這無疑成為了人們生活的一種樂趣,但是,我想說,正是由於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才會如此盲目,不分青紅皂白的亂撕可不是一種高情趣。所以,獨立思考,是我在這三年的中文學習中最大的收穫。

當然,即便作家們對於世事有著洞若觀火能力,但是他們沒有解決種種社會問題的能力,他們只能根據自己的觀察,幻化成文字,將自己所觀察到的社會現象以故事形式講給人們,然後給人們以相應的希望,而這種希望,不是政客們幾次慷慨激昂的演講就能煽動起來的。認認真真用心讀完一部小說的人就好像自己跟著小說里的人物中心活了一遍小說里的人生一樣,那種經歷的各種瑣碎,各種苦難而後獲得的希望絕對是動人心魄難以忘懷的。大家普遍認為中文系的學生是比較感性的,也正因為這種感性,我們會更加敏感於小說中文字的跌宕起伏,才更會對於那種最後作者所呈現出來的那種的希望的力量感同身受,而這種希望的另一個名字也就是理想。理想,是能夠把人和人區別開來的東西,大家都知道一地雞毛的現實生活讓人煩躁,讓人變得世俗,變得容易抱怨,也讓內心變得虛無,而理想就是能夠讓人當前的生活中不至於那麼空虛,理想會讓人積極,讓人在每一個當下變得充實,讓內心富足。總之,理想的力量是不可小覷的,因為,理想會人成為更好的人。

(PS:中文的意義絕不僅限於此,它的博大精深真的會讓人學到很多很多。淺談以上兩點只是想說:沒有用心學過一個專業,就不會感受到它的意義所在。所以,請不要擅自評價)


只是現在的中文系不找錢而已。所以你就問他的意義是什麼。難道中華上下5000年的文化,就讓你能認識一下字?


讓我們這樣讀中文系的人暫時為自己活幾年吧


尋找意義。


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別笑,我說真的。


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四年。做過銷售經理、網編,攢過書,當過總助,如今做一個總被吐槽的文案。

吾等書生,習聖人之道,懷教化之心。通史而明智,善文而博辨。思接千載,知秦漢之興衰;視通萬里,察閩越之雄險。雖不登山,知其高峻,雖不涉水,明其柔遠。行而務實,士農工商知其所以;坐而闊談,孔老釋玄亦能瞭然。屈宋之徒,皆是吾輩;王謝之屬,俱為同門。雖不若班楊潘陸,亦能作文;不比李杜蘇黃,頗堪詞談。吉凶雖由天定,成敗畢竟人為。鴻鵠豈能困於叢木,鯤魚當作雕鵬之飛。況君大才,有太史之能,當持數斗酒,操三尺劍,嘯歌以開風雨,舉身而破晦暝。常觀己,以賢良而自律;能察人,離小人而獨清……

這是我大二時候寫的,當時一個朋友問了一個跟題主差不多的問題,我還意氣風發死不要臉的開導人家,現在讀來,臉被抽得生疼。

中文系存在的意義還是有的,那就是偶爾嘲笑一下別人沒文化,自我陶醉一下,一個沒注意被別人打臉,還能畫個符扎個小人什麼的。我曾經也相信中文系是個萬金油專業,只要不是技術活,我們都能幹,但是現在看來,完全不是。(看到沒有,我連自嘲都透著賣弄,我還會畫符噢~)

本來想論證一下,但是忽然覺得很可笑。骨子裡透出的酸腐、賣弄即使到了現在也完全戒不掉。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的本身就有點目的性,但是既然來了,就當現身說法了。

喜歡這個專業而且有條件一直深入研究,不受外部條件所累,當一個學者,即使酸腐了,也是值得敬佩的,既能一心研究又能人情練達那更是聖人了,最怕的就是像我這樣,皮毛都沒學到還向風氣低腰,只能是個悲劇。但好像大多數中文系的都跟我一樣。

中文系如果只讀本科、研究生,那隻會是眼光到了實力不到,還沾染一身莫名其妙的傲氣。我到現在都不知道這傲氣是哪裡來的。

自嘲並不像想像中那麼輕鬆歡樂,扒自己肯定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我就不多說了,說實話跑題了也沒什麼用。真心希望只有我自己是這樣的變態,其他中文系的同學們都是正常的。


一個養老的地方


每次面對這種問題,我總是慌慌的。因為到現在我也不能把中文系說得天花亂墜,說到讓她像經濟學那樣明顯的「實用」。

我想中文系是有過一段人人嚮往的時期的,那時的中文系衣袂飄飄,心中倒也有不少指點江山的豪情壯志。

但是現在,中文這兩個字因為離文人太近,已經臭了名聲。中文被框定在了那幾個「誰都可以」按下的回車,它與潦倒對應偏偏還丟了精神富足,這被恥笑被懷疑的今天,該。

我們的中文系太早被給予了答案,它限制了我們的想像,偏又是一個這樣急躁喧囂的時代,我們同學經濟、法學、外語、管理的你們擠在一起,你們很快的創造了社會價值有了社會地位,我們也急啊,怕被你們埋沒,怕發不出聲音,於是放開了喉嚨大聲地喊,我儘力地讓標題更有煽動性一點,讓自己的姿態顯得更猖狂一些,內涵深度丟失了,但至少我被聽到了。

中文系的意義應當去名校尋找。

就我而言,中文系的意義在於讓我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偏見」的重要性,她讓我保持天真,中文系不僅僅是教授中文,她是一道門,是頭上的星空,她將世界,將政治,經濟。歷史,數學,物理,心理,生物,化學放在我們面前,她告訴我們這顆星它叫什麼,它離我們有多遠,它為什麼在那裡。

剩下的,應該交由我們自己解答。

意義,我已經不在乎了。


大一上古代文學史的時候,老師說她用「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來回答別人的「你為什麼學中文」、「學中文有什麼用」等問題。

後來,我也這樣和別人說。


語言是文明的傳承,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是怎樣延續下來的?孔子應為中文系教授吧, 古代的的科舉人才全是中文系畢業的好嗎?世界上的所有文明,都是靠母語傳承的,也就是說,大學裡所有其它的系都可以沒有,唯獨不可或缺中文系,你都提出這樣腦殘的問題了,也到了拯救文明傳承、 拯救中文系的時候了。


我不是中文系的學生,但是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以前看過的「莽漢主義」詩人李亞偉寫過的一首名叫《中文系》的詩

中文系

中文系是一條灑滿釣餌的大河

淺灘邊,一個教授和一群講師正在撒網

網住的魚兒

上岸就當助教,然後

當屈原的秘書,當李白的隨從

然後再去撒網

有時,一個樹樁般的老太婆

來到河埠頭——魯迅的洗手處

攪起些早已沉滯的肥皂泡

讓孩子們吃下,一個老頭

在獎桌上爆炒野草的時候

放些失效的味精

這些要吃透《野草》、《花邊》的人

把魯迅存進銀行,吃他的利息

當一個大詩人率領一夥小詩人在古代寫詩

寫王維寫過的那塊石頭

一些蠢鯽魚活一條傻白蛙

就可能在期末漁汛的尾聲

挨一記考試的耳光飛跌出門外

老師說過要做偉人

就得吃偉人的剩飯背誦偉人的咳嗽

亞偉想做偉人

想和古代的偉人一起干

他每天咳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從圖書館

回到寢室。

亞偉和朋友們讀了莊子以後

就模仿白雲到山頂徜徉

其中部分哥們

在周末啃了乾麵包之後還要去

啃《地獄》的第八層,直到睡覺

被蓋里還感到地獄之火的熊熊

有時他們未睡著就擺動著身子

從思想的門戶游進燃燒著的電影院

或別的不願提及的去處

一年級的學生,那些

小金魚小鯽魚還不太到圖書館及

茶館酒樓去吃細菌長停泊在教室或

老鄉的身邊有時在黑桃Q的桌下

快活地穿梭

詩人胡玉是個老油子

就是溜冰不太在行,於是

常常踏著自己的長髮溜進

女生密集的場所用腮

唱一首關於晚風吹了澎湖灣的歌

更多的時間是和亞偉

在酒館裡吐各種氣泡

二十四歲的敖歌已經

二十四年都沒寫詩了

可他本身就是一首詩

常在五公尺外愛一個姑娘

由於沒有記住韓愈是中國人還是蘇聯人

敖歌悲壯地降了一級,他想外逃

但他害怕爬上香港的海灘會立即

被警察抓去,考古漢

萬夏每天起床後的問題是

繼續吃飯還是永遠

不再吃了

和女朋友一起拍賣完舊衣服後

腦袋常吱吱地發出喝酒的信號

他的水龍頭身材里拍擊著

黃河憤怒的波濤,拐彎處掛著

尋人啟事河他的畫箱

大夥的拜把兄弟小綿陽

花一個半月讀完半頁書後去食堂

打飯也打炊哥

最後他卻被蔣學模主編的那枚深水炸彈

擊出淺水區

現在已不知餓死在那個遙遠的車站

中文系就是這麼的

學生們白天朝拜古人和黑板

晚上就朝拜銀幕活著很容易地

就到街上去鳳求凰兮

中文系的姑娘一般只跟本系男孩廝混

來不及和外系娃兒說話

這顯示了中文系自食其力的能力

亞偉在露水上愛過的那醫專的桃金娘

被歷史系的瘦猴賒去了很久

最後也還回來了,亞偉

是進攻醫專的元勛他拒絕談判

醫專的姑娘就又被全殲的可能醫專

就有光榮地成為中文系的夫人學校的可能

詩人老楊老是打算

和剛認識的姑娘結婚老是

以鯊魚的面孔游上賭飯票的牌桌

這條惡棍與四個食堂的炊哥混得爛熟

卻連寫作課的老師至今還不認得

他曾精闢地認為大學

就是酒店就是醫專就是知識

知識就是書本就是女人

女人就是考試

每個男人可要及格啦

中文系就這樣流著

教授們在講義上喃喃遊動

學生們找到了關鍵的字

就在外面畫上漩渦畫上

教授們可能設置的陷阱

把教授們嘀嘀咕咕吐出的氣泡

在林蔭道上吹過期末

教授們也騎上自己的氣泡

朝下漂像手執丈八蛇矛的

辮子將軍在河上巡邏

河那邊他說「之」河這邊說「乎」

遇到情況教授警惕地問口令:「者」

學生在暗處答道:「也」

中文系也學外國文學

著重學鮑迪埃學高爾基,在晚上

廁所里奔出一神色慌張的講師

他大聲喊:同學們

快撤,裡面有現代派

中文系在古戰場上流過

在懷抱貞潔的教授和意境深遠的

月亮下面流過

河岸上奔跑著烈女

那些頭洞里坐滿了忠於杜甫的寡婦

後來中文系以後置賓語的身份

曾被把字句兩次提到了生活的前面

現在中文系在夢中流過,緩緩地

像亞偉撒在干土上的小便,它的波濤

隨畢業時的被蓋卷一疊疊地遠去啦


「無他,對味兒,樂於此,亦希望精於此。」

好吧,第一句話似乎歪題了。

作為一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在讀生(小白一名 ),常常被學經濟、財會、通訊工程等專業的同學們問:「你們中文系是不是看看小說什麼的就好了?」每每此時,把我們專業的專業課解釋一通後,他們仍然覺得並無意義。

記得剛入學時,現代文學老師對我們說:「學中文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其實我自己也這樣認為。

但是每當我觸碰到老教授們在講台上真摯發光而又渴望新一代青年人能帶著歷史責任感懂得吃苦時,當我學會想到一個作家應該和社會體制保持距離而不應總是為體制唱讚歌時,當我不斷審視自己並要求自己懷有知識分子情懷時…我覺得這一切是奢侈但值得。至少在這個社會裡。

存在即意義。去反思它的意義時,它的意義就足夠廣博而深遠了。我想,一切的發展不能只有實用主義,帶著思考帶著文化帶著歷史,總歸走得更穩更遠。

就像,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遠不夠格的中文系的學僧一直在求索,如何讓自己不辜負這一「奢侈」的專業。


中文狗挖墳回答:中文系的課程很磨人,假如你不喜歡文學,那你讀中文系簡直就是惡夢一場!至於說到中文系的意義,只能說它能很好地鍛煉你的寫作水平和語言運用能力,這些能力是潛移默化的,並不是像工商管理類或工科類的似乎能看得見的,所以,中文系還是修行看個人吧。


當我說,沒什麼意義,的時候,只是懶得和你解釋而已。


下面摘自台灣作家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

———————————————————————

那麼,大學中文系的人到底在做什麼呢?

我想中文系的人最重要的任務是在傳遞我們的傳統文化從各個角度和立場,小心翼翼地承擔我們的古典文學的保護者,甚至於發揚者。人類的生活雖然要求前瞻,但是也應該回顧;何況在前瞻與回顧之間,還有必然的聯屬關係。雖說「文化復興」是全民眾的事情, 但在這一方面,中文系的人理當更責無旁貸。

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理由不珍惜其傳統古典,因為傳統古典是民族血脈之所稟承,也是民族自尊之所依託。故每一個國家的大學裡都有他們的「國文系」或「國學科」,以維護其傳統古典於不墜不滅。儘管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想在文學創作方面有更好的表現,但希臘人決不會讓荷馬死去,義大利人絕不會讓但丁死去,英國人決不會讓莎士比亞死去,德國人絕不會讓哥德死去。我們中國人當然也熱切希望能產生足以令後代崇敬驕傲的偉大作家;不過,我們同時也有必要讓屈原陶潛李白杜甫,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古代的偉大作家和他們的作品永遠活在我們,以及我們子孫的心中。而這一份文化的薪火傳遞工作,中文系的人應有「捨我其誰」的責任感才對。

其實,今日人類的文化已呈現非常緊密與彼此關懷的情形。偉大的文學遺產也已超越時空而成為全人類所共同珍視享受的寶物,所以外國文人固然可以研究陶潛李白湯顯祖或《紅樓夢》等,中國文人當然也可以研究埃利奧特奧德賽或莎士比亞,彌爾頓等。一個人若能學貫古今中外,自然是最理想;但是生也有涯而學海無涯,張衡或達文奇那種多方面的天才固然難求,而那種時代也實在已經不可再得。今天這個時代,毋寧是最好每一個人腳踏實地先做好分內的事,若行有餘力,再兼及其他。因此中文系的人應該還是先要把重心放在本國文學之上,但在研讀賞析之時,則不妨廣采古今中外先賢先進們的智慧成果,以拓廣賞鑒評論的視野,卻不必墨守成規,故步自封,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生於古人之後而超越古人, 發揚光大我們的文化遺產,否則便只有成為「傳統」的守財奴了。

從這個角度說來,讀中文系的人實在與讀其他系科的人一樣正昂首闊步著。因為我們雖然鑽入古籍之中,卻不至於暮氣沉沉,我們是一群充滿自信與朝氣的傳統文化之傳遞者。我們明白自己肩負著神聖而嚴肅的責任,我們也有弘毅的知識勇氣。

一九七七年五月三日


我記得我看的一本小說印象很深,叫做《愛,就是這麼簡單》

裡邊寫的就是一個讀中文系的男生叫做吳神,都叫做神童。

在我印象中,他讀過很多歷史,對很多方面涉獵,不僅僅是死讀書的那種。

就比如他通過讀一些歷史古籍了解到的不僅僅是一些歷史事件,他可能感興趣一些歷史的建築等等,他會去做更深層次的探索。他最後能夠和建築系的曾子墨聊得很happy 我覺得不僅僅是他能夠用情話來打動曾子墨,而是用其他方便涉獵的知識來獲取共同話題。

雖然最後吳神是走的計算機理工科的道路,但是我想,能把中文系學到的一些文化 一些想法可以通過計算機的方式來實現。

我認知大概就是這樣子吧。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