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廢除漢字的詳細歷史?
廢除漢字的原因或者說是出於怎樣的政治目的
沒有政治原因?!
呵呵你問現在的年輕人你知不知道ab團?也是不知道的居多。某些韓國人沒有經歷過那段時光,也對歷史不清楚的人會知道嗎?就算知道,難道對你一個中國人說,因為我們不想背負附屬國的歷史,為了我們那點民族自尊心而捨棄了漢字?naive.
提個題外話,現在在韓國尋找兼職打工的??的時候 ,??? ???中國語能通者的需求正在增多。
—————以下內容取自維基—————
李氏朝鮮時期,是否認識漢字為知識分子與普通人的界線,直至該時代末期一部分韓國民族主義團體推動了訓民正音(諺文)的振興運動,此運動直到西元1910年8月22日日韓併合後才結束。
在日本統治時代,總督府所頒發的朝鮮教育令規定了一個星期中朝鮮語的教育時數,使之普及。但朝鮮語文並不被當作官方語文或文字。此外,諺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後被禁止使用。
獨立後,由於民族主義和脫漢運動的影響,朝鮮對於日治時代漢字的使用與中國古代的冊封體制非常不滿,漢字被排斥,將諺文提升為國家文字的聲音則逐漸高漲。1948年施行的諺文專屬用途法(簡稱:諺文專用法),是漢字被依法廢除的法律依據。法律全文如下:「大韓民國的公文必需使用諺文書寫。然而,在過渡期間,可以在諺文後方以括弧形式插入漢字」。但公文的定義、過渡期間的定義、施行細則、違反者的罰則皆沒有明確規定。法律學家認為此法僅是一項宣示而非法律。
李承晚時代,又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朴正熙則傾向廢止漢字,1970年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完全廢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漢字教育。但是輿論強烈反對廢止漢字,1972年撤回漢字廢止宣言,中等學校以及高等學校的科目漢文(即漢字教育)復活。然而,由於漢文被列為選修科目、幾乎不需要考試、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實用導致學生對於漢字沒有學習動機。另外,韓國又禁止在小學階段進行漢字教育,私下進行漢字教育的小學老師會因為「不配合國家教育政策」被懲戒、免職等處分。
1980年代中期,韓國的報紙、雜誌等,開始逐漸降低漢字的頻率。這是因為幾乎沒接受漢字教育的世代(諺文世代)佔了多數,使得使用漢字的出版物無法出售。諺文專用派不是簡單地禁用漢字改用諺文,而是採取停止漢字教育以産生一個不認識漢字的世代的「安樂死」策略。實際上,朝鮮語中的漢字往往只有一個音節,並且諺文不會像日文的平假名一樣需要多個符號以表示漢字音,漢字的廢止一般被認為是可行的。[來源請求]
但是,因為朝鮮語單詞之中近六成的單詞是漢字詞,使用諺文來理解文章脈絡難度較大。另外,抽象的學術用語不用漢字的話,要做到正確理解是非常困難的。在1990年代後期,完全不識漢字的世代剛剛形成,在自己的切身體驗和一連串的諷刺聲中,要求漢字復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1998年,當時的韓國總統金大中發表漢字復活宣言。這次,在總統的指示下實現了道路標誌和火車站(韓國國鐵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用漢字標站名)、公車站的漢字並記。但是,由於諺文專用派的抵抗也根深柢固,希望規定小學的漢字教育為義務教育與年輕人應用漢字於日常生活中的兩項訴求並未實現。因此,現在感受到漢字的必要性的韓國國民只能透過付費讓自己的孩子在漢字補習班學習漢字。
諺文專用派的主張,以前是:「不是丟棄漢語,而是透過諺文來寫漢語。」(中心為:學會諺文)但它最近變成:「用原有的固有語言來翻譯所有學術用語。」(國語純化運動)。漢字復活派則主張:「如果確實地實行漢字教育,則全部的學術用語皆可直接理解。」而諺文專用派則以「掌握研究整體內容,就算不知道漢字,學術用語還是可以理解」反駁。但是諺文專用派也承認,中國的四字熟語和故事成語,如果你不知道漢字,則無法理解其中意涵。另外,賤出名將事件中的刻字如果使用漢字寫作,那麼結果也就會大不同。
至於要諺漢混用還是諺文專用,在全國的民意調查中兩種意見各佔了一半,政治家對於這個問題也面有難色[來源請求]。獨立以來,在韓國持續不斷的文字爭論曾被《月刊朝鮮》稱做「50年文字戰爭」(截至1998年)。
2005年,李在田的死去使得漢字復活運動的力量開始減弱,諺文專用派反撲。同年一月,國語基本法規定公文書的漢字以括弧使用,當法律制定後,總統令的力量變得有限。在那之後,漢字混用的法律改為諺文意譯,道路標識用漢字也被改為對象是中國大陸的簡體字。公車站的漢字並記也宣告中斷。
另一方面,也有韓國人肯定漢字教育所帶來的國際競爭力。如果可以寫漢字,那麼與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日本及新加坡等地之間即可用筆談的方法來溝通。丟掉東亞的共同文字「漢字」,就等於是減少國際競爭力。基於這個觀點,使得漢字在企業的面試中的分數比重增加了[來源請求]。
目前韓國政府已經計劃從2011年開始,將漢字學習列入小學正規教育課程。而在民調方面百分之83的韓國家長贊成恢復漢字學習。
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在的一份調查數據指出,韓國家長有89.1%支持恢復漢字教育,韓國語文政策正常化促進會會長李漢東表示,「小學、中學與高中排除漢字教育,這有必要改進。」他也談到,韓國2005年制訂的國語基本法具備違憲要素中,要求公文用韓文書寫,這項規定違反韓國憲法第9條,「傳統文化繼承、發展與致力民族文化為國家義務」,要求恢復韓文與漢字混用[1]。
事實上,韓國並沒有像北朝鮮和越南一樣完全廢除漢字,而是採取了韓漢並行的政策。70年代之前,除了韓國語中固有的辭彙和助詞之外,其餘的漢字詞直接用方塊字表示。因為當年創製訓民正音的時候,規定一個韓字對應多個漢字(音節為單位),所以用韓文字母表現出來的文藝就出現了同音不同意的現象。而隨著韓國經濟的騰飛,民族主義的膨脹,廢除漢字的呼聲也越來越大,所以70年代全面廢除漢字。然而事實證明,文字生活混亂不堪。後來又逐步恢復漢字的使用,增加了漢字能力測試,規定初高中學生必須掌握多少多少漢字等等。後來李明博政府把漢城改為首爾,也是一種去中國化,去漢字化的體現。個人認為,東亞的歷史,和中國文化是無法割裂的,廢除漢字相當於否認歷史。韓國人這一點上,態度沒有北朝鮮堅決,就決定了廢除漢字終究是一場鬧劇。
謝邀 @boliver
不想看廢話的,答案在這裡 →_→ 廢除漢字的原因:讀寫方便。政治目的:無
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韓國廢除漢字的歷史,從廣義上來講可以追溯到世宗大王頒布《訓民正音》,說到近代,則應該是90年代以後了。我覺得題主問的應該是近代的這一次,就不多講歷史了在60年代出生的韓國人,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話,是看不懂新聞報紙的,那個時候的報紙,所有內容都是用漢字來寫的,只有簡單的助詞,詞尾等是用韓文。因為報紙這種東西本來就是給那個時候的有文化的人看的(我同學的原話)。到了90年代,中學開設漢字課,但是仍然存在著種種不便,於是報紙書籍漸漸盡量不使用漢字,這完全是為了讀寫的方便,就像大陸實行的簡體字一樣,不存在很大的政治目的(也是韓國同學的原話)。如果一定說有政治原因,也是有可能有的,但肯定不那麼大。額。。本來想好好回答一下的,還是寫的這麼亂,未盡之處會再補充,就醬!
PS:「朝鮮」的「朝」本意是「朝陽」的「朝」,所以是該讀zhao鮮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想加這麼一句話)←_←推薦閱讀:
※潘基文將自己的書法作品《上善若水》贈予奧巴馬,圖中為什麼Obama寫做「奧巴馬」而不是????
※韓國的社會現狀和法律是否就如同電影里的那般不堪嗎?
※為什麼韓國電影里出現那麼多的漢字,比如墓碑、地契、等等,韓國人對漢字到底是個怎麼樣的態度?
※《建築學概論》男主、嚴正花親弟弟,醜聞後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