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的商業化能從郭敬明的商業化借鑒些什麼?
我很喜歡九州,書架上收藏了很多九州;我也看過四娘的大部分作品跟他手下寫手的一部分作品。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類型書籍,但是我覺得大家都是寫書的,
九州也不缺好的寫手不缺好的作品 ,但是九州目前在商業化的程度中似乎沒有四娘那麼好?郭敬明的商業化路上是否有什麼是九州可以借鑒的么?
這個問題就說來話長了。
首先,從設定上來看。
郭敬明寫自己的小時代,他的手下寫別的小說,大家互相沒有衝突。而九州是一批熱血少年寫一同一個世界的事情,而這個世界的設定又不完備,又要保持統一性,大到歷史地理的設定,小到計量單位的設定(比如九州里的時間單位是瞬剎),這些對於作者們來說,都是一些框定,今何在的《羽傳說》訂好了羽人就那麼幾天能飛,你其他的作者再要去寫羽族的事情,就不能亂改。
其次,九州成也是熱血,敗也是熱血。郭敬明和他的作者群們有很明確的商業目標,能賣出去賺錢,大家就目標一致地努力。而某一段時期九州甚至到了提到商業化就覺得青春熱血被玷污的程度。
九州的讀者們一直聲稱自己小眾,甚至以小眾為傲。但是也不想想,如果一直桎梏在一個驕傲的小圈子裡面喊著我們靠自己的熱血在寫作在閱讀,夢想能當飯吃?再次,九州開始嘗試商業化的時候,走的路子也錯了,而那時候經歷了九州門事件,九州徹底分裂成了九州志一派和九州幻想一派,那個時候我投奔了九州志,出了31本之後前段時間停刊了。九州在自己最應該去蓬勃壯大的時候選擇了分裂,而那段時間是網路小說發展的白熱化階段,湧現出了另外一批奇幻小說家,九州就已經式微了,而後試圖重整,還是圈在出雜誌出實體書出周邊的框框裡面,而這個時候,全國的雜誌都已經賣不動了。
反觀郭敬明,直接拓寬了商業邊界,雜誌賣不動了沒關係,當手上有一批小說的數字版權,轉投電影,又一次盆滿缽滿。
九州這個設定要是走電影的路線,太難了,設定這一塊和版權爭議這一塊怎麼去解決,比如我想拍 《天啟薄暮》的電影,這已經算是相對很獨立的故事了,但是我要在短短的兩個小時之內先講清楚:天羅是什麼,辰月是什麼,葵花朝是什麼。 《小時代》呢,直接上來演就好了。九州不缺好的寫手,所以他們脫離了九州這個設定,依然能夠寫出特別優秀的奇幻小說,而且是只屬於他們自己的,不需要束縛於別人設定的奇幻小說。
那你問九州有什麼用?九州點燃了他們最原始對奇幻小說的愛,和敲鍵盤的衝動。任何人都可以借鑒郭敬明的商業模式,但郭敬明只有一個。
受眾完全不同,像題主這種兩樣都能看的是極少的題目已經面目全非了。。。。。。學什麼?首先就是不要臉啊,這很多人就做不到吧?而且這種模式你覺得大眾受用幾次?就像鳳姐的模式你能複製幾次?有極限的好么?
首先聲明,我不算是九州和郭敬明的粉,兩邊的作品都是接觸過一些,有喜歡的,也有不喜歡的。
所以,單純作為一個路人讀者來說,我認為九州商業化可以借鑒郭敬明模式的地方有:
1.版權集中。搞清楚利益分配,買的南九州IP就一點也別帶北九州的東西,雖然看起來是一個設定,但是哪些可能侵權一定要弄清楚,別你拍電影火了,我一紙訴狀分走一大筆錢。2.找准人群。縱然有那麼多人噴小時代電影,票房依然盆盈缽滿。營銷目標是不到20歲的人,就別管30歲的怎麼罵,膚淺矯情無內涵都不致命,致命的是跟春晚一樣誰都想照顧,結果誰都不愛看。3.接地氣。貢獻票房最多的是那些閑著沒事,看了張海報就買票的觀眾,不是背景設定爛熟於心相關作品一部不落的死忠粉。一定要先讓什麼都不懂的路人無障礙入門,否則設定再完善情節再曲折都只是一小撥人的自嗨而已。4.做足表面。表面決定路人要不要了解內涵,內涵決定要不要否決表面。拍電影的話,演員要養眼,特效要華麗,出書的話,插圖要漂亮,裝幀要精美。最世文化都做到了。
5.這條不算借鑒最世文化的,就是別太拘泥於設定。九州設定對路人來說太繁雜,人們沒有耐心去翻創造古卷和歷史年表。時至今日,九州的設定已經成了新進作者和讀者的門檻,這點該跟漫威學。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社交小圈子病?
※關於九州世界的前世今生以及九州七天神最後為何解散?
※電影《鮫珠傳》在九州影視計劃里的定位是什麼樣的?
※《鮫珠傳》:奇幻九州的冒險之旅
※你們在看《海上牧雲記》,而我在看九州
TAG:九州幻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