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會覺得語言聽不懂的歌曲好聽,比如非粵語方言區的粵語歌曲愛好者,小語種音樂愛好者等?
非粵語方言區的粵語歌曲愛好者現一身。
最最開始愛陳胖,聽《愛是懷疑》什麼的(噗),聽《富士山下》覺得不好聽。後來從《浮誇》開始愛上了,什麼都聽,因為詞真的比國語歌有感很多啊(流淚)。現在已經能聽懂粵語歌了,基本上聽第一遍就知道詞是什麼意思。當然早就不限於陳胖了。KTV如果不囿於音域可以把陳胖的歌包括冷門歌從頭唱到尾。
但還沒發覺呆利語的歌好聽。也許是因為接觸的太少了。
好吧我的point在於 非粵語方言區的粵語歌愛好者也許時間長了是能聽懂的啊。我和上述大部分回答的原因反而不一樣,譬如喜歡粵語歌並非是因為聽不懂,反之真正看懂歌詞之後再去聽會發覺這首歌比不懂得歌詞的時候更能理解也更喜歡聽一些。而不喜歡聽國語歌單純是因為近期的國語新歌普遍製作較差,歌詞也很粗糙。
如果把 call me maybe 翻譯成中文,就是活生生的 鳳凰傳奇。所以,距離產生美。詞聽不懂,就會更加專註曲。
一個好的歌手可以把感情唱出來,即使你不懂得歌詞的意思,但仍然感受到聲音裡面的感情。一首好的曲子會讓人不自覺地跟著旋律躍動,聽完以後還會不斷不斷自己循環著,旋律也有感情,但是比歌曲更難體會。不論是歌曲還是音樂,聽的也都是感情吧… 歌詞的意義不妨在聽完以後再看,看懂以後又再聽,也許一前一後可以有更多不同的感受呢。
其實我個人認為,我不太會喜歡完全聽不懂的歌。稍微能聽懂、又不能全懂,這是最妙的狀態。
有點懂,你就能微微體會到其中的情感,不全懂,讓你又想細品,深究。
上面有人說距離產生美,很有道理。你用熟悉的語言表達情感,有時候因為次數太多說濫了,有時又太過悲傷說不出口,這時讓你換一種你會說一點但又不能脫口而出的語言,感覺就不同了,你會仔細捉摸你的感受,然後尋找那種語言里你知道的又能體現你感受的詞語,說的過程中往往會反覆斟酌,沉思,說出的內容往往就精鍊而深沉。(我的真實經歷:一件事經過了太多波折,太過悲痛的時候,我感覺寫中文要麼會陷入長篇抱怨與嘆息,要麼會不知道寫什麼,那時我就用英文寫下自己的感受。)所以我相信以上的情況也適用於歌曲。我就是這種人...
同樣的意思,用中文唱就會感覺矯情(或者中二),但是英文唱的話給人的感覺就自然得多。這並不是崇洋媚外,因為如果是古風歌詞我也很喜歡。
我推測這是因為我們都「習慣」了日常的說話方式,其他語言或者是古漢語給人的感覺更加新鮮。在我們聽到歌詞的那一瞬間,一般的中文歌會直接在腦海中留下印象,而其他語言包括古漢語則會經過一個「翻譯」的過程,正是這個過程的存在使我們有了更多自由想像的空間、腦補的空間。我們會很自然地過濾掉那些翻譯成中文後矯情的部分而只將幻想的美好留在心中。
簡而言之,也就是朦朧的美感,距離的美感。對我個人來說,不同種類的語言發音代表著不同的民族性格。我最喜歡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次之,法語再次之。聽小語種的歌曲,由於大多不懂其含義,能夠充分感受語言本身的音韻美。另一方面是,能感受歌手本身的聲線和技巧之美。通常,為了增強效果,我會了解一些該語種的基本辭彙和語法。但是這並不影響我欣賞它的音韻美。
有趣的是,某種小語種的歌曲聽得足夠多的時候,你會發現有些歌詞的意思你竟然可以自己聽出來,這是個很神奇的過程。
最近才和朋友討論了這個問題,他就分析了不同語言的特點。比如粵語很多發音都是偏向中低音的,低且洪亮的發音會讓人聽起來感覺很舒服,很好聽。普通話的發音聲調變化大。就拿同一個人唱的歌來說吧,GEM鄧紫棋,《喜歡你》就是第一種歌,符合粵語的特點,聽起來很舒服。《泡沫》就是第二種,唱得死高死高的(非貶義)。《睡公主》也算是她的粵語歌中比較高音的歌,但是跟泡沫比起來也不算高,這就是因為粵語本身的發音限制。《睡公主》是有一個英文原版叫《sleeping beauty》,同樣的,英文版聽來也是比粵語版的要高。所以說每個語言發音特點不同。如果那首歌非常符合這個語言的發音特點就會很動聽,相反就很有違和感,這就是為什麼一些英文歌和粵語歌翻到國語就變中二的原因…………至於英文和日文的發音特點平時沒什麼深究,望有人補充。
不會的說,我平時聽的除了中文歌就是英文歌。。。
哈哈,因為不好聽的外語根本不會留下印象。所以,你能記住的外語都是好聽的。比如英語法語和粵語。不信你聽聽柬埔寨語越南語歌。德語歌,北歐語歌也不好聽。倖存者偏差啊。
在語音學上有一些相對的科學標準。而且也主要是針對歌唱性的意義而言。
最重要的就是母音輔音比。 母音輔音比高的語言更和諧動聽,更適合歌唱。 為什麼?因為母音,在發音時氣流通過起共鳴的聲帶而發音,阻力小几乎無摩檫。所以母音產生的是共振縱波,是和諧的,也就是樂音,而輔音基本上不是。所以母音比輔音優美動聽。其二,看開音節比例。開音節比閉音節和諧動聽。絕對開音節比相對開音節和諧。
為什麼。比如唱歌的適合,開音節母音結尾,不僅能將發聲在同一聲高中拉長(通俗點說就是一直吼下去,很多男高音和花腔都能一直發聲拉長几分鐘)。而且可以讓同一個音節轉調跨越不同的音高,使曲調呈現起伏,製造峰迴路轉之感。唱句中母音出現的頻度越高,在唱腔中製造起伏的機會也越多,在哪裡製造起伏的靈活性也越大,這些都給高音(尤其是花腔女高音和閹音)「賣腔」「耍彩」提供了有效的載體。 而閉音節,比如wait,[ei]這個母音剛一發完就讓一個輔音[t]嘎然而止,無法拖長和轉調。雖然經過天才的音樂家,詩人,比如莫扎特,瓦格納的設計可以一定程度德語英語之類的這些問題,讓一個音節一個音高。同時也可以讓wait for you這樣的唱詞的拖長音放到後面For 和you上。但是這無疑大大的限制了歌曲詩歌設計的靈活性。世界上除了一些小語種(芬蘭語),主要大語種(幾千萬以上的人使用)中,公認的最和諧的依次就是日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因為開音節比例高很高,母音輔音比接近1:1(日語最高,其次義大利語)。而象俄語、德語這樣輔音比例相當高,還有大量必須發聲的獨立輔音(後面不跟母音)存在的語言本身就有先天不足。所以義大利語很適合歌唱,也是歌劇之鄉歌劇「官方用語」。畢竟用義大利語設計詩歌、歌曲曲調的唱詞比起俄語之類的容易得多。這裡也足見舒伯特,莫扎特,勃拉姆斯的天才!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次要一些聲學上的判定方法。前面說了氣流摩擦影響聲音和諧,所以在輔音中非摩擦音比摩插音和諧動聽,輕輔音比濁輔音和諧動聽。象英語中的tr,dr之類的擦音是不好聽的。
低頻母音比高頻母音和諧,既開頭大的母音更和諧。比如"a",比「i"和諧動聽。音調中降調比平調和諧,平調比升調和諧。這主要針對唱歌和有聲調的語言來說。漢語普通話中去聲就是最和諧的。但是並不全都是降調才好,其實都要有才是好的。
當然這本身也是主觀的居多。你沒有理由否認缺乏和聲和諧的貝交五號是精品嘛 德語語音的不和諧,反而是其更加鏗鏘有力,在歌劇中描寫一些緊張的氣氛,塑造一些充滿力量感的藝術形象,表現一些更複雜的場景更有獨特之處。而不象義大利歌劇總是集中於要麼希臘羅馬,要麼天主基督因為不懂。所以不必糾結詞的好壞,只專註於旋律,而人聲則成了一個天然樂器。
就好像在聽富有情感的抽象純音樂一樣,允許我們自己想像定義對歌曲的情感和內容。但是一旦你知道了詞的意思,就被強行灌輸了畫面和情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找到共鳴的。比如一些中二聽oasis的歌,感覺很縹緲很舒服,一旦換成唱中文,聽到『喔…我要跟你一起活下去,永遠活下去』這種內容的歌詞,試問誰有心情接著聽啊…再者我們對第二語言的認同感比較低,會不自主的認為它不那麼沉重,許多用字正腔圓的普通話說不出口的話用別的語言說都覺得輕鬆了很多不會太沉重。所以聽起來更煽情的歌就顯得不那麼令人容易抗拒。拋磚引玉,一家之薄見,大概8點20分左右發。當人聽歌的時候
如果歌詞是用你的非母語唱的,對你來說人聲就是音樂的一部分,你等於是在聽純音樂。
如果歌詞是用母語唱的,這時候歌詞多半只起表義作用,只有一些比較敏感或者有音樂欣賞經驗的人會去欣賞發音上的美感,而且欣賞的程度絕對不及非母語。
就好像同樣一個美女跟你道別
「再見。」你會想再見吧,她的臉好漂亮。但是你絕對不會注意再見這兩個字是怎麼發音的,因為你對母語實在是身經百戰了,習以為常。「sayorana。」你會想這個詞怎麼這麼好聽這麼柔美,和她的笑配在一起我的心都快化了。當你知道原來聽上懂的歌詞翻譯過來是什麼意思的時候,你會很容易有一種失望的感覺。因為這意思聽上去「不就是那麼回事嗎」,無聊透頂。其實你是從聽音樂變成了聽語義而已。因為中文太熟悉了 每句歌詞唱出來都很具體 很物化 很寫實 而粵語歌和英文歌 感覺能聽懂 但又不完全能聽懂的感覺就像隔著一層紗 給人更多想像的空間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嘛~
四川話的trap,閩南語的歌,其實你覺得粵語歌好聽只是你只聽情歌吧
因為聽不懂的歌 你會去揣摩歌者的情緒,猜測他的形體表情,而聽的懂的歌 自我情感帶入過多,更傾向於宣洩而不是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