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自律能力?
要做自己的CEO,必須讓「自律」成為你的習慣!
bobo是我的前同事,自我認識她開始,一直都是高大健碩的身材。這樣形容女生雖然有點不恰當,但在我眼裡她的身材就是這樣的,可能是生了孩子後的緣故吧,我猜測。
她是一個對自己很「狠」的人,為了瘦身減肥,每天下班後立馬衝到健身房健身,每天很早就起床跑步做瑜伽。幾乎每天都可以在朋友圈看到她大汗淋淋地健身照。
然而她又是一個對自己特別「好」的人,堅持一段時間控制飲食後,她又不自覺地在運動完後用美食犒勞自己,因為「只有吃飽才有力氣運動」。(PS:她發的美食照,我隔著屏幕都可以「聞」到香味,看得我直言口水。)於是,健身照和美食照就成為bobo朋友圈的標配。
然而,正如你想的那樣,她真的還是原來的身材。我還沒有機會看到她瘦成一道「閃電」呢,她就辭職了。現在的她,全國到處出差,朋友圈再沒有出現她運動的照片。
看到這裡的你,想想,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歷?本來打算做的事情,有多少只是想想而已的?有多少是堅持下來的?有多少是中途放棄的?
等等!別急著為自己辯解,我們人的借口實在太多了,說的是你也是我。而事實上,你真的沒必要找借口。除了那句「懂你的人你不必解釋,不懂你的人你更不必解釋」外,其實本質是你找的借口或許連自己都不相信。當你開始找借口時,就是你懷疑並審視自己的時候。
在解決問題時,我們應該要從本質和根源著手,要不然治標不治本,是沒有多大效果的。
就拿bobo的例子來講,她知道運動可以瘦身減肥,所以她花錢請教練制定健身計劃,花錢到健身房運動,花時間和精力去堅持運動。有這個覺悟是好的開始,有這份毅力更是值得讚揚。可是她光邁開了腿,卻不願管住嘴。你以為她不知道要運動和飲食相結合才可以達到瘦身效果嗎?錯,她知道的,更何況她還請了健身教練。
這個時候有人就要說了,她不夠自覺,沒有自控力!可別忘了,bobo是控制了一段時間的食慾哦,她是在努力的「自控」,可是當「自控」還沒有形成「自律」之前,她就先「失控」了。
在馬歇爾·古德史密斯和馬克·萊特爾的《自律力》的封面上有這樣一句話:創建持久的行為習慣,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在其腰封上有另一句話:自控只能防止你變壞,自律才能讓你變得更好!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高級策劃人,低級執行者」。是什麼原因導致我們難以成為理想的自己的?作者總結出了兩個原因(真理):
1、有意義的行為習慣改變是很難做到的
開始改變行為習慣很難,堅持改變更難,最難的是把積極的改變鞏固為習慣。而當我們要在生活中引入改變時往往會面臨三個難點:不肯承認自己需要改變、不重視自身慣性的力量、不知道怎樣去改變。
2、沒有人能讓我們改變,除非我們甘願改變
改變總是要發自內心的。誰也無法誘使或強迫他人改變。一個並非全心全意想要改變的人,永遠都不會改變。
知道原因後,其實還要了解一下自律的誤區。
一、自律的15個魔鬼誤區
二、自律利器:反饋環與誘因矩陣
1、一個反饋環包括四個節點:證據、關聯、推論、行動。還是舉bobo的例子。如果bobo在吃東西前和吃完後的第二天去稱一下體重(證據)。這些數據引起她的注意,指明了她是否有增重了(關聯)。察覺到自己又增重了,她害怕越來越肥或者運動無效(推論)。她就會控制飲食(行動)。
一旦把反饋環分解為四個節點,我們會明白,我們的好行為不是偶然出現的,它是有邏輯、有道理的。雖如此,我們還要考慮「誘因矩陣」。
行為誘因是指所有影響人們行為的刺激。從「誘因矩陣」我們可以看出:有些誘因所屬的環境不止一個,或者還會發生變化,能否把我們需要的轉變成我們想要的,有賴於我們對誘因的反應。
三、如何為自己創建自律的環境
誘因到底是怎樣對我們發揮影響的?難道一有誘因,就會讓我們立馬錶現出行為嗎?
作者修訂了經典序列模型「ABC模型」-先行事件、行為和結果,插入了「察覺」。(如下圖)
我們都知道衝動是魔鬼,如果我們能抑制住第一衝動,誘因就越難激發導致意外後果的魯莽行為,即使在最平凡的境遇中也是如此。與其按照衝動或者習慣行事,不如放慢速度三思而後行,做出更加深思熟慮的選擇。具體做法可以參考作者提出的「三步預測改造習慣的微環境」:
1、預備:看似友好的環境最值得警惕
如果我們不對環境做預備,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而看似友好的環境常常讓我們放鬆警惕,繼而有可能發生我們不想看到也沒有預料到的事情。如果能事先做好預備,事情有可能就不會那樣了。
2、迴避:你必須接受太多挑戰
為了避免做出我們不希望做出的行為,就要迴避最容易誘發這些行為的環境。如果你不想沖一個惹你生氣的同事發火,那就避免看到他;如果你不想半夜吃東西,那就不要去開冰箱。
3、調整:當你極度渴望改變時
生活中有很多環境是無法避免的,所以,調整不會經常發生。大多數人會不加抑制地繼續錯誤的做法。儘管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被困在同一個行為陷阱中,卻依然取得了成功,但是這並非我們成功的原因。只有當我們極度渴望改變,或者有意想不到的洞察力,抑或是受到他人(例如朋友或教練)的指點時,我們才會進行調整。
四、如何從「自控」過度到「自律」
1、想要「徹底的自控,有時只需一張小卡片」,這是作者提出的情境方法,作者說「要像管理他人那樣管理自己」,將要管理自己的點寫在小卡片上,時刻提醒自己。
2、設計改變之輪:創造、保留、清除、接受
?創造代表了我們想要在將來創造的積極因素
?保留代表了我們想要在將來保持的積極因素?消除代表了我們想要在將來消除的消極因素?接受代表了我們需要在將來保持的消極因素3、自律第一原則——三思而後行 想要成為理想中的自己,自己就要有一條第一原則。只要遵循這條原則,就能極大地減少每天緊張、矛盾、爭吵的次數,以及浪費時間 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這樣問自己:「是要選擇投入,還是要選擇放手?」
4、找到屬於自己的規劃腳本
不論我們想要實現組織目標還是個人目標,沒有規劃,我們都難以變得更好。但是必須選擇適合具體環境和個人性格的規劃。規劃不僅可以增加我們成功的幾率,還能提高我們成功的效率。
5、將制定的計劃付諸於行動
五、總結
要學會自律,首先你要有極度渴望改變的心態,然後找到促使你改變的最大誘因,從徹底「自控」開始,慢慢過度到「自律」,然後讓這裡「自律」成為你的習慣。那學會自律對你有什麼好處?就如楊思卓說的:從心改變,學會自律,讓你從平凡走向非凡的自己。而我說:讓自律成為你的習慣,你就是自己的CEO。
TalBen Shahar在哈佛幸福課中給出了他的答案,對於每個人來講,自律既不會增多也不會再減少,就那麼多——這是壞消息,對於好消息,可以看看哈佛幸福課第11課《如何養成良好習慣》http://v.163.com/special/sp/positivepsychology.html
突破自己的comfortable level總是很難,對吧?那麼就守住它--不要放縱自己而將底線再降低。
推薦閱讀:
※人在職場,就要像季昌明一樣懂分寸
※你以為是情商低?別傻了,你主要是邏輯不好。
※情商高的人,總會及時緩解尷尬
※如何學會愛上Networ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