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互換(Interest Rate Swap)中的比較優勢如何理解 ?
假設對於其中一個互換方a 在 兩個市場(固定和浮動)都有優勢 此時通過交換此互換方a是如何獲利或節省成本
這裡有必要闡明一點,利率的比較優勢並不是利率互換產生的根本動機,asset liability match 才是根本動機。
就拿最高票李會計師舉的那個例子來說,
A公司評級高,借到的固定利率是11%,浮動利率是Libor.
B公司評級低,借到的固定利率是12.5%,浮動利率是Libor+0.5%.
問題來了,為什麼不直接A公司借固定利率的,B公司借浮動利率的,不去交換利息。這不也是利用了比較優勢嗎?還省去了交換利息、計算給付金額等一大堆繁瑣的中間環節,節約了成本,這樣豈不是更好?為什麼還非得多一個利率互換的環節?
所以,利率互換最根本的動機是,A公司因為liability等方面的需求,他需要一個浮動的利率來跟liability匹配,但是他借款利率的比較優勢在固定利率上,所以他需要找到一個比較優勢在浮動利率上但卻需要固定利率的公司,兩相交換利率,來滿足各自的asset liability match.
假設A 有較高評級,它在市場上能夠得到的利率分別是固定利率11%,浮動利率Libor.
假設B 評級較低,它在市場上能夠得到的利率分別是固定利率12.5%,浮動利率Libor+0.5%.可以看到,在兩個市場A都比B要有優勢,但是A在固定利率市場的優勢(11%-12.5%=1.5%)要比浮動利率市場的優勢(0.5%)大。這便成為A在固定利率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如果這時A想要付浮動利率(原因可能是A對未來利率的預測或本身經營情況的需要)則A便產生了利率互換的意願,B反之亦然。
假設A借浮動B借固定,沒有互換髮生,則兩家公司總利率為Libor+12.5%
假設A借固定B借浮動,兩家公司總利率為Libor加11.5%。 這少了的1%就是利用A和B各自的比較優勢獲得的。這1%可以按照雙方協定分配,假設平分:A借固定11%,B借浮動Libor+0,5%;
A向B支付Libor,B向A支付11.5%。
A最終付Libor-0.5%,B最終付12%, 雙方各得到0.5%的好處。所以說書上都是亂說的 什麼比較優勢啊根本不存在。
利率互換為什麼發展起來不是因為不同的主體在不同的市場有優勢,而是因為利率互換第一可以隨意設定,可以滿足客戶的所有需求,第二,之前利率互換是off balance sheet,所以呢做起來便宜。
唯一比較優勢可能是比如銀行幫客戶發債時,買方可能喜歡固定利率的產品,而客戶想要浮動利率的負債,那麼銀行可以幫忙做個利率互換幫兩邊都拿到自己想要的產品。倆朋友聊天:
A:我最近想貸款做買賣,銀行太黑了,固定利率要7%,浮動利率要「國家發布的浮動基本利率」(簡稱L)+2%。B:你啥買賣啊?要貸多少啊?
A:想貸款100W。估計5年之後就能還上。
B:哦,正好我也想貸款再買一套房子,要貸款100W,沒錢借你了,不過我們單位跟銀行有業務,走內部貸款利率能低一點。固定利率只要5%。浮動利率是L+1%。
A:差這麼多?那你幫我貸點唄?
B:我只有目前這一套房子做抵押,也就能貸出來100W。多了人家也不給。
A:那你想貸固定利率的還是浮動利率的?
B:都行吧,沒太想好。
A:要不這樣,你貸固定的,然後你每年給我L+0.5%,你的固定貸款的5%我給你出了,怎麼樣。你比你們單位的L+1%還少。
B:恩?怎麼回事?你去哪找到L+0.5%這麼低的利率?
A:你們不做生意的就是不敏感,這就是互換利率的好處。
(這個時候,小瀋陽可以出場做旁白,問「小朋友們,你們說這是,,,為什麼呢~~~ho~~~」)
=============================A:你看,你貸款5%的固定利率,我貸款L+2%的浮動利率,咱們倆每年利息是 L+2%+5%。
如果你貸款浮動的L+1%,我貸款固定的7%,咱們倆每年的利息是L+1%+7%.第一種組合咱倆省了1%的利息,那就各分0.5%唄。你只要掏L+0.5%每年給我。我除了給你掏你那5%的固定,還要在你給我L+0.5%的基礎上,貼上1.5%來湊夠L+2%。就算如此,我要掏的利息是5%+1.5%一共6.5%的固定利率,比我自己去貸固定利率的7%要便宜。B:。。。。。呃。。。呃。。。恩。。。要是我覺得浮動利率不穩定,我自己就想支付固定利率呢?
A:那就沒得換了,你還你的貸款,我還我的貸款,大家沒優惠。。轉發●﹏●John Hull的《Options Futures and Other Derivatives》這本書比較全面地闡釋了comparative advantage在利率掉期中的意義和局限性。我來總結一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為什麼一個公司要進行利率掉期交易?按照書中的說法,利率掉期對於公司的意義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可以幫助一個公司將固定利率債務/資產轉換為浮動利率資產/債務。然而公司的評級和規模不同,決定了公司獲得利率的成本不同:有的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場上有優勢,有的公司在浮動利率市場上有優勢。
首先考慮兩個公司:AAA和BBB, 兩者都想要以五年為期限借入10 million美元,但BBB想要支付固定利率,AAA想要支付以LIBOR進行標定的浮動利率。AAA公司由於評級更高,無論是在固定利率市場上還是在浮動利率市場上相對於BBB都具有優勢:在固定利率市場上,BBB公司要比AAA公司多支付1.2%的利率,在浮動利率市場上,BBB公司要比AAA公司多支付0.7%的利率。
那麼,什麼是兩個公司各自的比較優勢?在這種情況下,BBB公司在浮動市場上有比較優勢,AAA在固定利率市場上有比較優勢。為什麼?因為BBB公司雖然無論是在固定利率還是浮動利率市場都要比AAA多支付利率,但是在浮動利率市場上BBB公司需要多支付的利率更少;同理,AAA公司雖然在兩個市場上都比BBB公司被要求的利率更少,但是AA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場上可以「節省」的利率更多。因此,AAA公司在固定利率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BBB公司在浮動利率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
為什麼兩個公司要進行利率互換交易呢?別忘了,AAA想要的是浮動利率,BBB想要的是固定利率。但他們具有比較優勢的市場恰恰相反。因此二者應當進行利率互換交易。
假設市場上對AAA和BBB所要求的利率如下(加粗的地方為具有比較優勢的市場):
固定利率市場:AAA:4% BBB:4%+1.2%=5.2%浮動利率市場: AAA:LIBOR-0.1% BBB:LIBOR+0.6%因此,二者可以進行這樣的利率互換,從而達到他們各自的目的:AAA每期支付給BBB LIBOR,BBB每期支付給AAA 4.35%。這樣一來,BBB在債務上需要支付的LIBOR就被cancel掉了,實際上BBB需要支付的利率為 0.6%+4.35%=4.95%,小於他直接以固定利率借入資金所需要支付的5.2%利率。同理,AAA實際上需要支付的利率為LIBOR-4.35%+4%=LIBOR-0.35%, 小於AAA在浮動利率市場上需要支付的利率。二者所節省的利率之和為0.5%。
很好。看似Hin合理。但是細思恐極。
首先有些人會說,這裡面存在套利空間。為什麼在不同市場上BBB比AAA需要多支付的利率不同?如果在固定利率市場上BBB公司要比AAA公司多支付1.2%的利率,在浮動利率市場上BBB公司要比AAA公司多支付0.7%的利率,那為什麼AAA公司不會以LIBOR-0.1%的利率借入資金,然後以LIBOR+0.6%的利率借給BBB,然後空手套白狼賺取0.7%的利差?
但是我想說:這不叫套利。重新想一想,為什麼BBB需要比AAA多支付0.7%的利率?恰恰是因為BBB公司評級低,AAA公司評級高。也就是說BBB公司default的概率更高。AAA把錢借給BBB,然後企圖賺取0.7%的利差,這其實是在賭博BBB不會default。一旦後者default,不僅這0.7%賺不到,自己還要自掏腰包去還債。
實際上,按照John Hull的看法,二者在不同利率市場上存在不同的信用溢價是完全合理的。這是因為固定利率市場的期限往往更長(例如5年),浮動利率市場的期限往往更短(例如6個月)。因此,在浮動利率市場上,借出者群體可以每6個月重新調整一次浮動利率。比如對於BBB而言,從今日開始算起的6個月內利率是LIBOR+0.6%,六個月以後要想再借,可能就是LIBOR+0.8%了。對於AAA也是一樣,如果六個月後AAA的評級掉到了AA,那麼他要是再想借錢,利率就不是LIBOR-0.1%了,而是會調高。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相對於浮動利率市場上存在的短期調整的可行性,在固定利率市場上進行資金借出更像是「一鎚子買賣」,需要更多地考慮出藉資金時的信用風險。這樣兩者之間存在溢價利差也就理所應當了。有關於利率互換。
送你一張圖
這個比較優勢是書本上寫的,但我覺得比較扯淡啦,不能體現Swap真正的作用。真實情況中,企業選擇做一筆Swap,一般是出於對沖(或者鎖定)利率風險,或者在判斷中長期利率走勢的前提下進行的優化配置的選擇。比如,某企業背有一筆負債,每年支付固定的coupon rate,但該企業看好未來利率下行,融資成本降低,於是做一筆IRS,從對手方收取固定利率用於支付coupon,並向對手方支付浮動利率,浮動利率可是是盯一個基礎利率比如SHIBOR,基礎貸款利率LPR等等,再加個spread,這樣企業就對沖了固定利率債務的風險,把一個duration比較長的債務置換為短duration的債務。從這個角度講,企業即可以是在『套保』,也可以說實在『投機』啦。還有就是現實中做Cross Currency Swap的情況也很多,尤其是USD-CNY或者EUR-CNY這樣的,也是一邊浮動利率一邊固定利率。
比較優勢這種講法也沒錯,不過實際上一般是銀行作為做市商,或者中介的身份與企業客戶做Swap的比較多。
舉個例子,在家裡爸爸和小女兒都要做家務,爸爸要掃地,女兒要搬桌子。女兒覺得桌子太重向爸爸求助,爸爸對女兒說,我可以幫你搬桌子,你幫我掃地,咱倆換換但是你要給我一個吻。
此例中,爸爸顯然無論搬桌子還是掃地都具有絕對優勢。但是女兒搬桌子有點搬不動,也就是說女兒如果去掃地會更好,女兒在掃地方面具有相對優勢。最好的辦法便是,爸爸女兒交換家務,爸爸搬桌子女兒掃地。同時,爸爸得到了一個吻!
金融市場上,a銀行就是爸爸,b銀行是女兒,兩種家務搬桌子 掃地理解為固利和浮利。吻視為a銀行獲得的好處,是女兒從不用搬桌子省下的力氣拿開親爸爸的。Swap只是把自己本身的融資成本的優勢顯現出來而已。Swap本身是不能降低融資成本的。
搬運個答案過來。
我們還是舉個例子,然後再看看具體的貨幣互換。劉能住在村東頭,趙四住在村西頭。村東頭劉能他乾媽開了一個超市賣豬肉,村西頭趙四他乾媽開了一家超市賣牛肉。劉能喜歡吃豬肉,每次都去他乾媽家買豬肉吃,他乾媽對他很好,每次都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給他豬肉。趙四喜歡吃牛肉他乾媽對他也不薄,一樣,賣給他非常便宜的牛肉。
所以,他們每次買肉,都去自己乾媽家去買。突然有一天,劉能的老婆要吃牛肉,趙四的老婆要吃豬肉。我們假設下價格情況:豬肉市場價:20元/斤,成本價10元/斤。牛肉市場價:20元/斤,成本價10元/斤。劉能的乾媽賣給他豬肉:15元/斤。趙四他乾媽賣給他牛肉:15元/斤。於是,劉能和趙四各自帶著20元錢,準備各買一斤肉,就上路了。他們恰巧在村口相遇了。- 劉能去乾媽那裡買一斤豬肉,花費15元。
- 趙四去乾媽那裡買一斤牛肉,花費15元。
然後,兩個人把買來的肉換一下就好了。這樣,每人省下5元。
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劉能和趙四各自節省了5元錢。這是利用他們在不同渠道優勢獲取的。很多教材上都重複劉能和趙四,在這個過程中,都獲利。就是這麼神奇。
其實,我們已經發現在這個過程中,劉能和趙四的乾媽承擔了他們獲利的損失。
貨幣互換就是這個意思,在各自的優勢渠道融資,然後完成交換。這樣,看起來進行互換的兩者之間都要獲利。好像沒人有有損失一樣。貨幣互換最早發生在1981年,所羅門兄弟最早發現了套利可能,並將之成功地應用在IBM和世界銀行之間。IBM自身資產多為美元,需要債務轉為美元以規避匯率風險,世行想多元配置需要德國馬克和瑞士法郎。但是,直接籌集都要花更多利率。他們分別在對方領域有籌資優勢。IBM和世界銀行都能夠以較低的成本在各自的優勢領域融資。雙方融資完成後,再進行互換。當然,早期銀行都是充當一個中介,大家都發現了是怎麼回事,紛紛赤膊上陣廝殺,該領域的玩法也不斷地翻新。但是核心宗旨就是各自去乾媽那買來便宜的肉,和對方從乾媽那裡買來的便宜的肉進行互換。這樣雙方都獲利了,好像沒有人沒有損失。擴展閱讀:《交易員、槍和鈔票》,圖片來源於該資料。歡迎大家關注微信公眾號:yuanmu8,獲取更多內容。實際相當於貸到款之後再相互轉貸,所以每方需要付兩次利息,並回收一次利息,三次利息的差值就是相互之間需要付款的利息差價(因為利率互換僅結算最終差值),利息的其它另外一部分,需要各自按照實際貸款進行付款
金融新手,看書時候發現「利率互換是最大的單個金融衍生品」,覺得很有意思於是搜了相關資料。看了大家的回答非常有收穫。想請教下,存在利率互換的本質原因是不是「雙方對浮動利率的看漲看跌不同」造成的?這是催生利率互換的主觀原因,客觀原因么是雙方拿到的利率不同。不知道我這麼理解對不對。
對於Interest swap rate,我覺得獲利主要有兩方面:
1.雙方現金流形式不同2.雙方對於floating rate的期望變化不同首先解釋1 現金流形式的不同
如果說對於一個以生產實物為主,現金流穩定的廠商,它的收入是穩定的。不會因為市場利率的上升或下降而受到影響,因此他更希望得到一個fixed rate來控制自己的現金流,也可以規避因為利率上升而導致的資不抵債。而對於一個公司收入不穩定,與市場利率變化相關密切的公司,比如說金融證券公司。市場利率會與他的收入產生一種同步的變化,當市場利率上升時,他的收入也會上升,因為不會受到太大影響,當市場利率下降,他雖然收入下降了,但是負債也下降了,這種時候,floating rate對於這種公司是更加容易接受的。2 雙方對於floating rate的期望變化不同
當一個公司判斷日後三年的利率變化是上升的,他可能就會進入一個interest swap來避免由於利率上升而造成的損失。反之,當一個公司預期日後的利率可能會下降,他就更加願意把自己手中的fixed rate換取floating rate。由於市場的不完全理性,總是存在預期利率上升和預期利率下降的雙方,因此利率互換也有了存在的可能。以上。其實很簡單,你畫出來。
比如a借固定要6.5%,浮動是L+1%。
b借固定要5%,浮動是L+0.1%。
從結果出發,
其實就是a替b頂了固定5%的債,並且額外再付給他1.2%的收益。
然後b也替a頂了他浮動L+1%的債,但收到a的1.2%的收益。
記算一下,a的現金流流出是6.2%,b現金流出是L-0.2% 剛剛好各省百分之0.3。
如果a多付一點,那就a少省一點,b多省一點。
推薦閱讀:
※關於利率互換和國債的利差(swap spread)的4個問題?
TAG:利率互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