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國現代舞只有個人作風,沒有系統流派」的觀點?
此觀點認為,中國現代舞只有個人作風而未形成流派,也就是作品都是「xx(編導)風」而不如同西方那樣,有瑪莎格雷姆體系、嘎嘎體系之類,而這種只有個人作風的舞蹈語言將會難以進行有效傳播。
那麼
個人作風的東西是否真的是無效傳播呢?
所謂的「流派」是否必須建立呢?
「流派」的建立是否又需要從「個人風格」開始呢?
「流派」的形成是刻意為之的還是順其自然而形成的呢?
……
如果說,西方現代舞是在反古典芭蕾的情況中產生的一種運動,那麼對於中國來說,現代舞的核心概念又是什麼呢?(很顯然我們的古典舞本就凌亂,並沒有要衝破古典舞傳統束縛的訴求)
所以我們中國現代舞其實本就只是對於西方現代舞形式上的借鑒嗎?
……
對此觀點持有一定疑惑,故想了解大家的高見~
感謝。
首先要明白為什麼建立流派,這個主要是為了將舞蹈系統化整理,現代舞再怎麼自由,核心還是有嚴肅的一面。能被稱之為流派的,是既要在當下有完整的框架支撐,又要對未來的發展有明顯的影響。
流派的建立需要個人風格的帶動,對現有體系的補充,更需要時代的思想指導。
很多藝術的發展往往是由時代所產生的藝術流派所推動而來的,瑪莎葛蘭姆、皮娜鮑什
、魏格曼等,她們的理念與體系是在當時的文化思潮中誕生的,現代的新媒體舞蹈,也是在全球數字化的環境下誕生的。現代舞如此,更不要說古代舞蹈的發展,除去政治需要的那部分外,舞蹈也受當時大環境下的思想流派的影響,如魏晉思想對白紵舞、明代理學對戲曲舞蹈的形成都有一定影響。目前來說,在同一時期對藝術流派發展的貢獻中,舞蹈都帶有一定的被動性。不同於歐美現代舞,中國現代舞最初的創立理念不是用一個反傳統的形式做傳統舞蹈的對立,而是對新的技法與新的編舞思維模式的學習,在兩次現代舞發展(上世紀30年代、上世紀80年代)中反對的傳統,也不是傳統舞蹈的表演形式,事實上中國現代舞與傳統舞蹈的「仇」並沒那麼大,它反的是時代。
而當離一個時代已經較遠時,反抗對象會逐漸模糊,與此同時,反抗也逐漸弱化。依據時代去行走而非更加固定的模式,也是中國現代舞的通病,即使有像「擺脫」線條邊界的點彩派般「擺脫」身份的陶冶,即使有試圖用舞蹈來體現當代社會的想法,也並非讓人能永遠感到煥然一新,因為中國現代舞一直在跟隨時代發展,而非脫離時代進行創新。因此中國現代舞的核心並不是很明確。流派從藝術的角度上是指用一種界定去對藝術品進行分類管理,形成流派其實也是形成一個標準體系,相當於為自己的風格做一個總結。從宏觀上看,流派的建立便於對一部分藝術品歸納,便於對藝術家個人風格歸納。以現代藝術來說個人風格和藝術流派的影響是相互的,由同種個人風格形成藝術流派,再由這種藝術流派經過個人演繹變形生成另一種藝術流派。
現代藝術作品更講求自我表達,表達方式雖然也是受時代影響,但所受影響的來源不一定是當前的時代,每一次的文化運動都有較為新穎的理念。有時候流派這東西並非舞蹈家自己創建的,它是集合了一段時間甚至一個時代的風格,因此流派的生成並非一開始就是明確的,而個人作品「脫離」了流派也並非無法傳播,只是還沒到總結的那一步。
之所以中國現代舞目前還沒有形成系統流派,一方面是發展太晚,建立學科也才沒幾年,自己現在的路子都沒摸清,研究必然要落後一些。另一方面它不是根據藝術理論來進行發展而是根據時代,很多東西是對歐美日現代舞的跟隨,還沒有能從別人東西的外殼裡跳出來。發展不成熟又沒有外界刺激,也許會有雛形,可那並不能稱作為流派。中國現代舞與舞蹈發展目前是有種文化自卑在裡面,希望能得到國外的認可,對傳統文化也有強烈的解讀慾望,這並非不好,只是用一個這樣的「獎勵方向」做標準很容易讓人牽著鼻子走,倒不如回歸當下,放下心理包袱,著眼於自己。
最近我在北京考RAD的PDTD。
老外給我最直觀的印象是,版權意識強到爆炸,他們對於知識就像搶山頭,你有一天靈感來了,突發一個什麼意識流派或者知識點,興奮的把它記下來,結果發現這個山頭已經有人來過了,來過了不要緊,還插了根旗,就是出過書或者怎樣了。為什麼說這個呢?後面會說到。再來說現代舞這個舞種,現代舞的創立之初是號稱反芭蕾的,鄧肯也是練過芭蕾的,芭蕾的訓練大家都知道,框架非的清楚,嚴謹,初學時基本是釘在地板上的,然後往後的每一步都是死死的框住你,後來小姐姐終於忍不住了,也不知道在哪看了什麼,於是她扔掉了鞋子,扔掉了緊身衣,第一個光著腳跑到台上去蹦躂,一蹦成名。
接下來才是這個流派問題。以我最熟悉的芭蕾為例,芭蕾的幾個大流派,瓦岡諾娃,法國,英國,這些傢伙之間到底有啥區別?事實上從根本上說壓根沒有,我對他們的感覺就是最直觀的風格不同,手腳的位置略有不同,很多動作的叫法不同,講純正只有法國一派,其餘在座的都是辣雞,但他們又沒有辦法否認其他國家的大師們對芭蕾的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然而一個成熟的舞蹈演員是隨時可以駕馭任何一個體系風格的,一切從人出發,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沒有根本差別,那麼流派一說到底是怎麼出現的。俄羅斯也好,還是英國,法國,還是丹麥也罷,他們都成功的創作了屬於自己風格的舞劇,而且這些舞劇的審美被不同的人群接受,而且流傳特別的廣泛,你喜歡看這個,我喜歡看那個,但是互相理解,大家都互相接受甚至學習,於是流派出現了。
其實不光中國現代舞沒有流派,全世界的現代舞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的流派劃分,(這話說出來估計好多理論知識豐富的同志要向我拍磚了,我只是作為一個舞者最直觀的感受哈,各位大俠輕點。)從鄧肯開始起,她要做的舞蹈是打破枷鎖,我不要開綳直,我就是要關摳彎,我想怎樣就怎樣,我要表達的是我想表達的,我想表達的用我的身體表達,我不要按照你的方式來表達,這就是現代舞創立之初的核心本意。那麼前文書說過老外版權意識強,於是這些大師在先驅的帶領下解放了意識,解放了身體,就要有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鍛煉它,闡述它,他們又有這麼良好的習慣去搶山頭,於是每當他們有了新的想法和動作,他們就歸納,總結,然後找個小本本記下來,日積月累,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他們寫了一本書,出版了,於是後續的人,只要你想到了,這樣做了,那就是他的體系,事實上想法這種東西,萬古長夜重疊的人不知道有多少,然後受時代的影響,會有不同,每個時代都會找幾個先出書,或者追隨者,或者作品非常優秀的大師作為標誌,出現了所謂的流派。
這麼說最大的理由是,現代舞創立本就決定了它沒有辦法規範化,沒有辦法規範化的東西,風格就是多變的,風格是多變的,那就很難流派化,一定要規範個流派的話,就只能說有些人重意不重形(我想表達什麼),有些人重形不重意(我可以怎麼動)。具體流派難提...目前情況是個人作風都很難有...題主太樂觀了些...。學院派出來的基本都能看出來 一個學校訓練體系下出來的是一批學生 身體訓練相同的基礎下 肢體風格大同小異 個人作風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大開眼界 甚至很多年後自己對舞蹈的領悟 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舞蹈 而不是按訓練的那樣去審美去跳舞。既然是流派不能是一個人...可是...出來一個都難...題主還想要一群?至於西方為什麼每個人風格明顯這和他們個人主義是絕對對應的,具體還要滲透到文化背景、藝術環境等背景去分析...
再說學院派這麼多人一樣...為什麼不能是流派。光有思想找不出實物來轉換,那是思想家,不是藝術家。但技術訓練的再到位,越細緻越高要求的訓練就越需要有力的思想去支撐,要不然那是一台精確的機器,就算一千一萬個人,那也是機器。可再精確 機器人有天 真的能代替。所以就要求我們不斷去找本我的那個東西,我是誰,我幹什麼的,我有什麼別人無法替代的價值等超前的思想去引領藝術風格走向,流派才能出來,但這個東西...太難...。
其實吧我個人覺得流派這個東西不用那麼看重。大家真的太神話流派了。我個人覺得流派其實就是一種個人風格,風格創立者影響力大,有了擁躉,開始教學,僅此而已。例如答主最近在嘗試翻譯《萊斯特.霍頓的現代舞技巧》,感觸比較深。他其實就是霍頓本人的風格和他自己的一套訓練體系——例如熱身,以及對基礎動作、手位的命名方式。然而這樣一套體系到底跟傳統的現代舞區別有多大呢?其實真的大部分時候只是名字、順序不同而已。如果想要流派也很簡單,瞬間就會有「高重心派」、「線性控制派」各種奇怪的派別產生,然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現代舞的誕生就是對芭蕾、對古典的反叛,我在美國的現代舞基礎課老師說是自由的自我表、與宇宙對話。我覺得吧,把現代舞非得冠以各種流派…………不是不行,但有點多此一舉,跟最初的意義相比顯得有點器小
過來腆著臉強答一波,中國舞蹈圈的各種流派還處在百家爭鳴的時候,類似於戰國諸子百家,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流派出來一家獨大,然後國內的舞蹈團體與個人,更傾向於自身的風格和價值觀的表達,不太喜歡與同行交流,總喜歡用自身的風格同化別人。你說古典 芭蕾 都有國家扶持的權威各種院校門派,起碼可以扯虎皮做大旗,現代舞這玩意,本身技術人員之間就相互不太兼容,又沒有大靠山撐著!相互閉門造車難免。更不用說群眾路線了。縱覽舞蹈史,哪一個舞種壯大,都必須要有一個強力的催化劑!在這個催化劑的作用下,一大批優秀人才共同推動,才會有各種流派的產生。芭蕾和古典,民間都經過了這個時候。就差現代了?不過我估計不遠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趙梁這個人以及他編排的舞劇 幻茶謎經?
※自學現代舞有什麼教材或教程嗎?
※不完美的你,也很可愛
※那個戴眼鏡的女生,我欽點你做我的舞伴!
※昨天的倫敦晚報你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