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大自然有什麼作用?有相關的科學研究嗎?

在《秘密花園》中,性格暴躁,有心靈創傷的孩子被大自然治癒。兒童和自然的關係是怎樣的?有相關的科學研究嗎?


相關的兒童與自然的科學研究不清楚。

但是如題主所說的相關作品有一些。

1.《少年小樹之歌》

這本書有田園牧歌的情調,追憶往昔,讀了很感傷。主人公是一個小男孩,跟著爺爺奶奶一起過著類似原始的生活,親近自然。讀過遲子建《額爾古納河右岸》的人可能有感觸。

2.《西雅圖酋長的宣言》

「你們怎麼可以買賣天空,你們怎麼可以買賣土地……」以原生態的視角啪啪打臉炒房的。

3.「希臘三部曲」

非常幽默的一套書。主人公一家陰差陽錯來到了風景秀麗的希臘生活,在島上的自然風光中領略人生,真的非常可樂。

4.吉米·哈利的「萬物」系列。講述了一個當過空軍的作家過去是怎麼當獸醫救助動物們的,文風非常幽默,看過一篇就完全無法停下來的節奏。


謝邀。我沒有專門研究過,但僅就個人的成長來說,我生在鄉村,長在鄉村,我只知道我的童年特別有意思,那種趣味成為我一生的珍藏。春天看燕子建窩,夏天山上抓溪蟹,抓知了,秋天稻田裡抓泥鰍,冬天捕田鼠;春天踏青,夏天摘荷花,秋天撿楓葉,冬天扎草人;春天摘野草莓,夏天摘楊梅,秋天摘橘子,冬天摘金桔;還有自己搭個土灶,烤番薯,烤土豆。和自然接觸,讓人感覺自然的富有,能滿足人的一切慾望,人也就變得自然起來,勤勞起來,快樂起來。


謝邀。

先推薦一本書吧:《林間最後的孩子》,書中透徹地揭示了人與自然關係異化的歷程,揭示了正變得日益強大的導致兒童與自然疏離的新因素:空調、電視、動畫片、電子產品、治安狀況……以及網路。所以,兒童與自然的關係不再像以往那麼緊密了。

兒童不再關注「青草和紅的白的牽牛花,紅的白的三葉草,鶲鳥的歌聲,以及三月的羔羊和母豬的一窩淡紅色的小崽,母馬的小駒,母牛的黃犢……」它會造成兒童感官的逐漸退化,造成例如肥胖率增加、注意力紊亂和抑鬱現象等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病態。間接地,它則損害著兒童的道德、審美和智力成長。試問一個從小對生命和自然失去敏感的人,長大之後會怎麼關心地球環境和人類命運呢?

早在盧梭的《愛彌爾》、梭羅的《瓦爾登湖》中,就揭示了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人與自然關係的變質。這本被譽為可以與蕾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相媲美的書,並未止於一味的擔憂和警示,沿著盧梭和梭羅向自然學習的方向,作者為救治兒童的「自然缺失症」,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的主張。

拉近生活與自然的距離,重新建立孩子們與自然的聯結,讓孩子在真實的世界裡學習,成為教育面臨的重大挑戰。這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包括種植和園藝之類讓孩子親近自然的傳統方式,更多地帶孩子走進自然,戶外活動、散步和露營,野外垂釣和野外動物觀賞,等等。

這一變革的主題也得到了教育學理論的新支持。加德納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論」,在起初提出的7個智能即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和自省智能之外,又補充了第8個智能「自然探索」或「博物學家」智能。這是指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敏銳的觀察能力,善於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事物,能了解各種事物的細微差別,對物體進行辨析和分類的能力。

恢復兒童與自然的內在聯繫,更具根本性地,是改變城市與自然的隔絕狀況,改變將城市與自然對立、所謂「自然在遠方」的空間規劃。《林間最後的小孩》打開了一個新的疆域,它關於建設「野生化的城市」的主張,使此書超越了對家長和教師的指導,而成為規劃師和建築師的綠色指南。

與一般意義的「生態城市」有所不同,它更強調對本真的自然環境、自然形態的保留和兼容。例如通過計劃用地、建築設計以及公共教育將城區中的一些空間轉化成野生生物棲息地、基因多樣化的自然走廊。芝加哥市不僅保護野外空地,並且重視重建野生動物棲息地、林蔭道、河流廊道以及其它自然地貌,擴大城市已有的公共用地。

「景觀都市主義」強調將空地的利用放在首位,而非建築形態;提倡不確定性,改變一成不變的建築模式,以喚起自然周期性自我修復能力。關鍵在於,這並非是一種「生態烏托邦」,例如,已經在西歐國家迅速發展的「綠色都市主義」。

在芬蘭的赫爾辛基市,綠色從市中心一直延伸到北部的原始森林,城區則致力於「為兒童玩耍和居民社交提供一個野生的、綠色的、機動車禁行的場所」。瑞典的哥德堡市周邊有60個農場,有的對公眾開放,居民們可以自采漿果和蔬菜;有的是供兒童遊玩嬉戲的農場;還有作為殘疾人專用的騎術訓練場。新建居民區中心,還可見小片的牧場、牲畜和農場建築……

正如愛默生所說的:「培養一個好人最好的方式是讓他在自然中成長。」


相關的研究不太清楚。

影響兒童發展最大的兩個因素有遺傳和環境,遺傳是先天的,而環境是後天的,具有不確定性,可想而知環境對兒童的影響很大。環境又分為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對兒童的發展影響巨大,先如今有幼兒園推出三浴模式(陽光浴、水浴、空氣浴)後受到不少的教育人士推崇。

在一些幼兒園裡教師帶幼兒親近自然,例如觀察小螞蟻,小魚塘邊觀察小魚,遇到蝴蝶會討論蝴蝶的習性等,在大自然下的幼兒會放鬆自己,自由自在而不知不覺學得更多自然知識。無論在心智上還是其它方面都是有利的。


感謝邀請!

最近在一門課上也讀了大家已經提到過的《林間最後的孩子》的前幾章。作者Richard Louv提出了「自然缺失症」的概念,並且在書中穿插了許多西方社會的科學研究成果加以說明自然對個體身心健康發展的作用和益處。例如,作者提到了自然療法和寵物療法對身體健康有諸多好處:對於慢性疾病的治療作用、加速傷後恢復、降低血壓、心臟病後倖存等。對於兒童來說,「和有組織的運動活動相比,那些自由玩耍時間,尤其是無組織的、探索性的,對於他們的全面發展更為重要。在大自然中玩耍有助於他們發展運動能力,尤其是平衡能力和敏捷靈活程度。」

不僅如此,大自然對於兒童的心理健康也起著重要作用。現在許多的青少年都面臨著學習和成長帶來的巨大壓力和焦慮,除了抗抑鬱藥物,大自然其實是一劑替代良藥。「接觸大自然也許不能治癒最嚴重的抑鬱癥狀,但是至少可以緩解日常的一些壓力。」有研究發現房間窗外的自然景觀能保護兒童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鄉村地區;兒童接觸大自然越多,他們在不良行為舉止、焦慮、抑鬱的自我評價就越低,而在自我價值上評價就越高。大自然的保護防禦功能對於那些必須經歷許多壓力的最易受傷害的孩子是最大的,這是因為大自然提供了一個促進社會交往和社會支持的天然的機會,許多孩子成群結隊得在大自然中一起玩耍;大自然也提供了感受和享受孤獨的機會,許多孩子遇到煩惱時走進大自然,可以清空他們的煩惱,放鬆、並且獲得新的感悟和解決方法。

此外也有實驗研究大自然與主觀感知的活力的關係。「活力指身體和心理上的動力和能量,充滿熱情,精神煥發。主觀上的活力即指個人對於一個目的性的行動所能積聚的能量。」通過對大學生樣本進行多個實驗測試,研究者發現即使在把身體活動和社會交往的因素考慮進去的情況下,戶外活動也能促進主觀活力。

推薦文章:

Ryan, R. M., Weinstein, N., Bernstein, J., Brown, K. W., Mistretta, L., Gagne, M. (2010). Vitalizing effects of being outdoors and in natur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0(2), 159-168.


感謝邀請,沒有研究過這個話題,只能藉助兩個教育上的小案例來說明:

一、福祿貝爾的成長經歷。關於福祿貝爾此人,關注早期教育的人都知道,他老人家是幼教之父,在幼教圈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因為他早在1840年就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幼兒園。而那時候,我國還是道光20年,是清朝的腐朽沒落的時代,教育以私塾為主,依然四書五經,依然科舉,依然八股,談不上現代,沒能與時俱進。眾所周知,那一年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因為政治、經濟、科技、教育等多方面原因,清政府吃了敗仗,割地賠款,滿滿的心酸。福祿貝爾很小的時候,母親就逝世了,由於父親太忙,和繼母關係一般,精神上比較孤獨,形成了內向的性格,不喜歡交朋友,這也讓他更多地走向大自然,沉浸在大自然的安慰里,不斷地思索。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花的兩性,他覺得人的生活、情緒和花其實是一樣的,所以也就深深體會到了大自然和人類心靈關係,體會到宇宙的真理和奧秘。在他後來的教育思想中,他一直用樹來代表人的成長,強調兒童的自然教育,這成為他教育思想的重要來源。更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福祿貝爾對大自然的好感,他專門下功夫搞了一套木製積木玩具,他把這些東西他稱之為「恩物」,意思是,上帝恩賜給孩子們的禮物,由此可見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也是一個很優雅、從容、堅定的教育工作者。

所以,大自然是一個偉大的治癒系環境。

二、關於德國的森林幼兒園。德國的森林幼兒園深得教育工作者推崇,其本質與初衷就是嘗試利用自己的林地資源,激發幼兒好奇心,並且希望通過幼兒與自然中的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來實現其發展。

森林幼兒園將課堂搬到了大自然當中,樹木、石頭、植物、小溪、天氣等都是孩子學習的材料,樹上的蟲洞、枯葉都是孩子們探究的內容;在自然環境下,孩子會常常面臨不得不解決的問題,比如馬上要下雨了,但孩子要吃午飯,怎麼去解決他們的午餐,孩子們會自己積極地想辦法解決,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幼兒的視野是開闊的,孩子能通過各種直接的感知去學習。

鑒於此,大自然在孩子們的發展成長中,不可或缺。


謝邀!

關於兒童與大自然的關係,個人想從以下反正兩個方面 進行分析:

1. 首先,分析非自然的社會環境對兒童的影響。在現今快節奏的社會裡,兒童周邊的社會環境高度緊張。成人處於高度緊張的 生活和工作狀態,孩子也成為過多緊張的無辜犧牲品,這些緊張,緊隨著迅速且讓人眼花繚亂的社會變化和不斷攀升的期望而來。孩子被各種高強度的課外班和競爭包圍,看電視、上網、玩遊戲,也已成為兒童普遍的娛樂方式。這種緊張的 狀態會給孩子造成何種影響呢?從生物學的 角度來看,我們身體首要作用是保護自己,以儘可能長時間 地生存下去。緊張會讓我們的身體不分青紅皂白分泌腎上腺素和可的松,有意識地或潛意識地把這種生命中沮喪經歷等同於關乎生存的情況。如果緊張經常出現的話,那我們 的生活可能會受到全面損害。我們對各種「危險」做出快速反應的代價是我們的 學習、記憶或創新能力的降低。孩子亦然,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孩子的天然本能,如冒險精神、學習動力、創造性等會被削弱,情緒、身體和社交上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您也許會說:孩子們也會有放鬆的時候啊!不過,孩子們放鬆娛樂的空間里卻充斥著電視、電腦、手機遊戲等。人類生存的本能使我們對周遭的 危險信號非常敏感,電視節目為吸引觀眾而設計的各種光線的明暗變化,會使我們的大腦將其辨別為危險信號,而我們能採取的唯一防禦方法就是盯著電視。同時,各種電視節目、遊戲、廣告等的音量變化、光暗變化也會不斷吸引我們的注意。凝視固定了眼球,可以引起失眠、焦慮、噩夢、頭疼、感知紊亂、注意力難以集中以及感覺遲鈍。同時,身體適應了這種刺激,會使我們刺激上癮,只有更為刺激感官的事物才能引起我們的注意。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下,兒童的專註力會大大降低,患有學習障礙、社交焦慮、多動症、自閉症等的幾率將大大提升。此外,各種加工食品、抗生素、消毒劑的普遍存在,會嚴重破壞人們(包括兒童)的健康的 腸道菌群,並導致消化系統功能障礙,進而誘發各種過敏癥狀,抑鬱症、強迫症、焦慮症患者也大大增加。

2. 接下來,分析孩子在大自然中玩耍的好處。真正的玩耍實際上就是自由,沒有 強逼和限制,帶有當下突然激發出來的自發性,本質上令人快樂的活動。所以,在大自然中,孩子更容易進行真正的玩耍。在大自然中玩耍,兒童會接收到來自大自然豐富的感官刺激,從而有利於感知覺功能的發展和大腦神經通路的建立。兒童在探索 自然 的過程中,會將自然存在 的 沙、土、石頭、樹枝等作為玩具,這個過程有助於刺激其探索力、創造力和好奇心。兒童在玩耍的時候,腦子會釋放多巴胺,這種化學物質能使人開心興奮,並且還有助於協調動作。多巴胺協調腦補所有神經網路的發育,患有多動症、注意力缺失多動症和破金森並的人,體內多巴胺含量較低。因此,對於多動症學習困難和疾病而言,多巴胺是非常重要的阻斷劑。從目前比較流行的腸腦理論來看,廣泛接觸大自然,接觸泥土,讓孩子進行戶外玩耍,有利於接觸到好的微生物,從而形成健康的腸道菌群環境,增強身體免疫力,有利於治癒過敏症、哮喘、自身免疫疾病,如風濕性關節炎和糖尿病,也能夠控制心理異常疾病(研究表明,患有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孤獨症的人,大多患有消化系統疾病)。日本的很多幼兒園都會設置專門的土壤或泥土玩耍區,德國、瑞士、丹麥等國家也有專門的森林幼兒園,為兒童提供大量在自然中玩耍的機會。國內某些腸腦方面的專家,也在嘗試在在自然的環境中,運用各種手段,治療兒童自閉症。

不知是否能全面解答您的疑問,僅供參考吧!


與其說兒童與自然的關係,不如說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國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物我兩忘的世界觀。古往今來,隱於南山,縱情山水的人物故事太多太多,我就不具體舉例了。老莊的「出世入世」觀就是典型的代表:世事清明欲取功名便入世,世事混亂看破紅塵便出世。一出一入,進進出出便是人生的兩種狀態。從心理學來說,也就是人的社會化和去社會化的過程。要生存就必須社會化,戴上越來越厚的不同面具,在虛偽與世故中與真我漸行漸遠;傷痕纍纍了,就要適度的降低社會化水平,放棄多餘的慾望,卸下不必要的偽裝。在奮鬥與隨遇,搏命與順命之間尋求一種動態的平衡。當然,人和社會,人和自然都是一體的,沒有完全的出與入,不過是半隻腳在里半隻腳在外的問題。具體到你說的兒童,在社會化的初期階段,在幼年到童年的敏感期,要想認知人格道德等獲得較好發展,當然接觸自然是有大好處的。譬如戶外/旅行能積累經驗豐富記憶,提高聯想記憶和想像力水平;觀察動物的相互關係能影響道德內容和水平;沉浸於美好山川能提高審美水平,獲得內心的平靜;見識越多也有可能心胸變開闊,提高人生的格局。更多的好處沒法在這裡詳述了。就先說這些吧。歡迎朋友們找我一起探討交流。


具體研究兒童與自然的關係好像沒有特別出名的。不過研究人與自然的關係的有很多,自然獨特而神奇的治癒能力應該不限於兒童。但是也要看具體什麼問題,一般來說自然會在緩解壓力和降低焦慮方面比較明顯。


謝謝邀請!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理清,大家對「自然「的概念。

古希臘時期「自然」基本的意思是「生出」「生長」,其核心意義「是指生命之物的『生』和『長』」。從「生」和「長」這一核心意義擴展出「本性」「本質」作為其根本含義。在中國最先使用「自然」一詞則在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自然的『自』是『自己』的意思,『然』是『如此』『這樣』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自己如此』『本來如此』的意思。「「自然」作為「道」的依據,是指「本源」「本性」之意,故「順其自然」是謂順從、遵循事物之本性、本義也。由此可見,從中西「自然」概念的原初性解釋來講,二者具有共通性,即「自然」的根本含義為「本性」,是有機物是其所是的東西。此時,「自然」本身的內涵顯現為兩層意思: 其一,自然有其實物性的一面,即「自然」作為具體的「自然物」直觀地呈現; 其二,「自然」必然要從「自然物」中抽離出來,「自然」是所有自然物的本質屬性,是其本性,亦是其「原本如此」的樣子,「其突出特徵是自在給定性和天然如是性」。

自然物是一種實然存在,是人類賴以生存與生長的基礎。自然孕育了人類,成就了人類,同時也在繼續供養著人類,從根本上來說,人是屬於自然的。

兒童的肉身,是自然進化史的產物。所有兒童雖然出生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但都具有一種「普遍性「,和」永恆性「兩個方面來論證。所有的兒童雖然出生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域,但都具有一種「普適性」,即「所有的兒童在出生時是相似的,他們以一種相同的方式,按照同一規律發展。

兒童的精神也是進化的產物,馬克思曾說:「不僅是五官感覺,而且所謂的精神感覺、實踐感覺(意志、愛等等)」皆是「以往全部歷史的產物」,兒童的精神是通過進化而預先確定了的,是先驗的,與種族的往昔相聯繫。兒童的精神里潛隱著人類種族的「原始遺傳」或者遺留物,攜帶著集體無意識及本能。兒童的精神中蘊藏著看不見的「根莖」,而這「根莖」就是自然進化的結果,是世代祖先經驗積澱的精華,因此兒童的身上蘊含著「天機」。難怪我國當代作家、兒童文學家冰心曾發出這樣的感慨:「小孩子!他細小的身軀里,含著偉大的靈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孩子的靈魂是進化的精華,是宇宙精神的載體。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卡爾·榮格也曾提出「集體無意識」及「原型」等深層心理學概念, 並以此來證明兒童的種種「神秘」的本能反應趨勢。如果藉助於兩位精神分析心理學家的偉大點撥, 我們也可以說, 兒童與大自然的關係是一種集體無意識, 是一種原型。「它們(原型)是生命演進始終世世代代的個體與周圍世界交互作用時沉澱下來的, 是人們在認識和情感上對永恆事物和典型事件概念化了的但同時又如詩如夢的規定。」原型使兒童在潛意識中跨越了個體的界限, 而生活在廣闊而宏偉的天地里———這個天地里有日月星辰, 有風雨雷電也有神靈鬼怪。而這一切的發生卻又是秘密的、悄悄的, 是無意識的, 可以說, 大自然對兒童有著一種神秘的吸引力。

兒童的肉身和精神皆源於大自然的進化,就此而言,大自然是兒童更為宏大的母親,兒童與大自然有著更為親近更為密切的「血肉之親」。同時,大自然是外在於我的「非我」,亦是內在於心的「根我」——兒童與大自然有著深層次的神聖的交融與呼應。兒童的意識與宇宙意志有著根本性的統一,亦有著神秘的息息相通。泰戈爾就曾經在闡明兒歌的經久不衰時,闡釋了兒童的永恆性。他這樣寫道:「伴隨國家、時代、教育和風俗的變化,成年人多少有些新的變化,但今天的孩子像幾千年前的孩子一樣,那種無變化的永恆性,以孩子的形式誕生在連綿不斷的人類家庭里;今天,它仍像亘古時代那樣新鮮、溫柔、淳樸和甜蜜。這種生活常青的原因是,孩兒是自然創造的,而成年人的大部分則是由自己雙手塑造成的。」也就是說,正是大自然的「創造」使得兒童具有一定的永恆性。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今天的孩子與昨天的孩子,甚至與明天的孩子相比,都會有「共同性」。無獨有偶,曹文軒也有過類似的論述:「今天的孩子,其基本慾望、基本情感和基本行為方式,甚至是基本的生存處境,都一如以前;這一切『基本』是造物主對人的最底部的結構的預設,因而是永恆的」。兒童是生物進化的精華,所以他先驗地存在著與大自然的深層的和諧。也正是由於兒童與自然之間的和諧,使得兒童對大自然有著天然的感受力。在大自然中,兒童擁有一個遠遠大於客觀現實的世界,正如原型理論所揭示的那樣,「童年原型使其突破單個人的存在,從而進入綿遠的生命進化歷史。兒童的世界是由整個生命進化史構成的。他們擁有的世界是一個比現實更為宏大的世界。」在兒童那裡,他與自然界中祖祖輩輩的生命相聯繫。

兒童的親身觀察、體驗非常重要,是一些抽象的自然知識所不能比擬的。只有在親身的觀察和體驗自然的過程中,兒童才能真正的了解自然、與自然建立起真實的聯繫,從而與自然能夠相通。正如老子有言: 「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所以,兒童必須有種植、養殖甚至走進大自然的機會和環境,這些是我們先要提供的。其次,是親近作為人的自然。「作為萬物之一的人當然應該盡其天然,而不應為外物所束縛、扭曲;作為人類最主要的活動之一的教育,就必須要效法自然,進行自然教育。」用盧梭的話說: 「在萬物的秩序中,人類有它的地位; 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 應當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從兒童認知發展層面

瑞士著名心理學家讓·皮亞傑認為:幼兒時期的孩子普遍存在一種特殊的心理現象——泛靈心理,就是說這個時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視為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一種心理傾向。這一心理傾向決定學前兒童對自然界的水、植物和小動物有著本能的親近和喜歡,具有與自然萬物交流、對話的天賦能力和興趣。

而根據皮亞傑對兒童思維的研究, 「兒童最早的活動既顯示出在主體和客體之間完全沒有分化, 也顯示出一種根本的自身中心化」。就是說, 他們分不清你和我的差別, 視自然界的萬物都是跟他一樣的存在物, 甚至認為他知道的別人也一定知道。這種以自我為中心來感知世界的思維方式, 與原始人的思維方式十分相似, 被稱為「我向思維」 。其主要特點是「以`我 為中心, 一切都等同於有生命的`我 , 不能區分有生命的和無生命的現象, 而把整個世界(無論是物還是人)都作為有生命的和有情感的對象來加以對待。」這就構成了「萬物有靈」的思維特徵。於是, 在常人看來無生命的山川草木, 在孩子的眼裡, 有了靈動的氣息,呈現出活潑的生命, 從而帶上了兒童特有的生機和情趣。因此, 在很多作家的作品中, 童心與自然都是分不開的。我國著名作家魯迅作品中的自然與兒童的同步出現,也帶有這種與兒童思維特徵相關的意義, 但從更深的層面講, 是在反映魯迅的自然教育思想。

兒童認知、感受大自然的特點層面

兒童在認知、感受大自然和對大自然的情感取向方面表現出非對象性、相融性和無意識性的特徵, 這些特徵尤可以說明兒童與大自然之間存在「我—你」的關係。

在成人世界,那裡, 大自然是被認識、被改造、被利用的對象, 是滿足「我」之利益、需要和欲求的工具;成人與大自然的接觸, 往往先是與其確立「主體—客體」式的認識而後才與之建立這樣那樣的關係。而兒童對大自然卻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相反, 在兒童那裡, 大自然是其用全部的情感與本能與之融合為一的整體, 大自然對兒童來說是一種非對象性的精神存在。具體地說, 這種非對象性是指大自然對兒童來說, 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用其理智去認識的客體, 更是用其全部的本能的情感去接近、去體驗的「你」 ———另一個自我!

兒童與大自然的「我—你」關係也表現在兒童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融。也就是說大自然不是首先作為外在於兒童的現成的東西而被凝視、認識, 而是首先作為人與之起作用、有關聯的整體展示出來的。兒童在走近大自然之前, 早已與之融合在一起;兒童與大自然的交融是最初被給予的, 而不是通過認識之後達成的。

兒童與大自然之間的「我—你」關係特徵還表現為兒童對於大自然的「無意識性」。就某種意義而言, 兒童與大自然的親和關係並不是後天經驗的結果, 而是先驗的、是與生俱來的, 甚至可以說是「上帝的旨意」。換句話來說, 這種親和關係是一種本能的展開, 是無意識中的「選擇」 。

可以說,我們探視大自然的眼光常常過於狹隘了,甚至僅將其簡單地視為種植花草或領養寵物。就像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所批判的那樣,「大自然逐漸被我們的概念窄化成種些小花草,和豢養這些我們賴以為食、為工具或為防禦的家禽或家畜。此外,我們的心意、心智也萎縮到躲進對比和矛盾的港灣里;我們發展出一種『對大自然的愛』的曖昧情懷,把照顧那些命中注定成為食物的可憐動物視為一種樂趣或讚歎,欣賞被囚禁在籠中的美麗鳥兒和它們的叫聲。難道人們不是相信即使把海沙放到如一個小盤子的容器,對孩子也有很大的助益?人們常常想到海邊的是相當有教育性的,因為沙子就像被放在容器般的出現在里。」殊不知,當沙子被「移植」到容器中,它已失去了其原有的自然氛圍,這樣一來,它與海灘上的沙子雖為同一種物質,但意義卻完全不同:對孩子來說,容器里的沙子僅僅只是沙子,它只是一種物質存在;而海邊的沙子,在孩子面朝大海的那一瞬間,沙子與大海、天空、白雲等構成的是一種意境,一種能給他帶來精神上的體悟的深遠的境界。因此,我們說只有讓孩子真正融入大自然,他才能體悟到溫暖的在家的感覺,他的精神才能得到潤澤與滋養。簡而言之,「孩子確實需要融入大自然,而不僅知道大自然。

理查德·洛夫在其著作《林間最後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中指出,現代社會中孩子往往被「困」在家裡,缺少與自然的接觸,孩子們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呼籲人們關注、拯救自然缺失症兒童。親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孩子的天性。「大自然是兒童更為宏大的母親,兒童與大自然有著更為親近、更為密切的血肉之親。」「與自然的接觸對於幼兒的重要性,不亞於好的營養和充足的睡眠。」大自然為孩子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廣闊的空間,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孩子的童年與自然的接觸越少,感官便會越來越限制在電腦、電視、多媒體中,雖然通過網路和書本獲得了豐富的動植物和自然知識,但是對由身體五官感受帶來的各種豐富體驗,卻漸漸變得「接收無能」。「自然缺失症」現在已成為一個較普遍的社會問題。

事實上,兒童的每一個感官都會發現一個相應的世界,但學校和文明只鼓勵使用語言官能,從而只給兒童留下一個世界而偷走了九十九個。」相關研究已經證明「相對於無法經常接觸到自然的幼兒而言,經常接觸自然、在自然中遊戲的幼兒能夠更好地應對突發壓力事件,而自然在這中間起到了重要的緩衝作用」。而且這種影響會一直持續到成人階段,對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總之, 只有尊重兒童與大自然之間這種「我—你」關係, 讓兒童自由地棲居在自然界方能捍衛其精神的神聖性與完整性。倘若割裂了兒童與大自然融合之無窮聯繫, 失去了與大自然的「坦誠開放」, 兒童將會失去「天賦」 的「神性」——兒童本有的神聖、虔誠與好奇的「胚芽」 ,更會失去成長的土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 把大自然還給兒童, 讓兒童在與大自然的「神遊」中重獲「神性」 , 這應該成為兒童教育的本質。

相關研究及西方對兒童親自然教育的探索:

自然環境的益處涵蓋面甚廣,包括情緒、注意力、健康、生理、行為及相關心理方面等。仙田滿(Mitsuru Send)認為「在遊戲的時候,兒童都是天才」,因為他們會在任何時間或地點創造遊戲,並能將任何地點轉化為遊戲場。韋爾斯(Wells)與馬隆(Malone)指出大自然對於兒童有特別的吸引力,兒童在大自然嬉戲通常為有目的的解決問題,通過選擇、探索、發現及非正式的學習過程與經驗,可提升兒童認知和身體的發展。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與瑟伯(Thurber)也認為自然環境是影響兒童環境感知的重要因素,自然中的遊戲塑造齣兒童不同的個性與特質。有學者通過綜合整理,甚至提出五個自然給予的好處:釋放壓力、恢復注意力、促進運動、促進社會互動、促進兒童理想發展的機會。自然環境對兒童發展之效益的相關研究也已證實,接觸自然元素、體驗自然環境,不僅可以平穩情緒、增加註意力、促進兒童認知及平衡協調能力的發展,而且能夠促進社會互動、提高兒童與成人接觸的頻率、促進人際關係、增進創造力及組織能力等。

美國幼兒園認為幼兒期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當今幼兒面臨著自然環境的巨大改變,需要針對自然缺失付諸行動。與此同時,美國幼兒園深刻理解遊戲特別是自然遊戲對於幼兒發展有著根本性影響。北卡羅萊納州甚至將戶外學習、自然學習以及生態環境教育納入現代幼兒科學教育中。這些認識與政策都對美國該幼教中心戶外環境的塑造和使用產生了重要影響,其幼兒園規劃理念就是將其戶外環境打造成為以自然遊戲為主的學習環境,為此專業設計團隊對其戶外環境的考慮包括:滿足兒童身體、社會、認知和情感發展需要;讓師生共同參與環境的設計與規劃;建立一個自然審美環境,以吸引兒童的感官注意;保證戶外空間的安全性和可接近性;支持探索和基於遊戲的學習;滿足幼教工作者的需求和維護要求等。園內有大片的活動場地,草坪、沙池、水溝以及花草樹木基本上都是原生態的,孩子們可以在自然中盡情嬉戲。戶外游具如鞦韆、獨木橋、搖馬、蹺蹺板等都是原木做的,木屑地、草地和沙地都是真實自然的。活動場地上放置了許多任由孩子們搬動的廢舊材料和自然物,如舊輪胎、木板、梯子等。運用這些材料不僅節約了資源,同時激發了孩子們豐富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裡,孩子們是自由的、放鬆的、充滿探究慾望的。他們即使玩得渾身沙泥,也不會受到教師的訓斥和限制。他們從中獲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創造的樂趣以及與自然親近的美好感受與體驗。

近年來在國外興起的「韋爾多」幼兒園所遵循的一個重要的教育原則,就是讓孩子真正融入大自然——「在與自然的直接的接觸中,孩子們體驗著對自然的謹慎和尊重。與植物、動物、土地和水的感情和親密最終演變成在自然中的『在家』的感覺。」就某種意義而言,這種在家的感覺所帶給孩子心靈與精神上的熨貼,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可企及的。然而,這才是真正契合生命、與生命相融的教育。這種教育也許不能培養出「有知識、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充滿理性的人,但它必能熏陶出一個充滿詩意情懷和生命感悟的富有靈性的人。理性的人只是在活著,低頭走著人生的路,他只是某個國家的公民;靈性的人卻在生活著,仰頭追問著浩瀚的星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說,他是宇宙的公民。

以上

我有種想法,孩子本來就屬於大自然,我們只是從大自然那裡,把孩子抱回家了。(玩笑勿噴)

喜歡孩子的你,可以來關注"美心說兒童"公眾號^-^

_&>q,0


問題太大,從文獻的角度來回答,建議查詢「樸素生物知識」,「生命本質論」。也歡迎關注我的知乎文章,有時間了可以找一篇寫寫。


心理分析學中的沙盤遊戲療法,其實就有類似於自然療愈,其實這個過程,沙盤,或者大自然,都只是一種媒介,孩子藉由這些媒介,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心靈王國,將自己所有內在的感知,得之於心,感知於手,行之於沙,通過與這些媒介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逐漸地調整自身舊有的創傷或者行為模式,達到內心的平衡狀態。也是在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摸索著相處之道。


我也沒有這方面的研究,就我個人觀點: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的好處實在太多。各種育兒經和幼兒園的活動安排都在強調每天保證孩子有至少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1·曬太陽有助於孩子鈣的吸收,有利於孩子身體的骨骼生長;2.戶外活動是孩子預防近視的最有效的方法;3.讓孩子親身接觸大自然,與大自然的共處中,孩子收穫遠遠超出我們想像和預想的結果。例如:認真觀察——提出疑問——接觸認識——探索求知——尋求答案——反覆回憶。經歷這一系列的玩樂過程,孩子體會到大自然的美好並且懂得了與大自然和平友愛的相處模式。進而引申到孩子其他方面的各種進步和求知。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接下來我們來看這個議題的關鍵詞:成長,自然,治癒……

首先我們要明白教育的社會屬性是服務於這一社會形態下的主流價值觀和意識。那麼教育的方向和立足的點就很重要。關於立意有些人看到的是黑暗叢林法則,有些人看到的是自然平衡後的和諧!立意不同,終點不同。即使過程有交集!

與自然接觸的作用完全可以用接觸自然的介質來判斷大部分的結果走向,就是說與環境有關!

例子很明顯。例子一:狼孩……(教育環境的混沌最終指向的結果)

例子二:秘密花園(體驗完整和諧的自然屬性)

例子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黑暗叢林法則在社會中驗證)

例子四:安德的遊戲系列(從黑暗叢林法則中體會和諧屬性並去捍衛)

千萬不要在教育中用狹隘的思維去定義自然!社會屬性也是自然屬性的一個分支!

還有,專業的研究一般是從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的,事實上對狼孩的研究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擺出事實後,就看個人怎麼理解,答案是確定而多元的!就像小紅帽的故事它遠不是一個童話那麼簡單每一個寓言故事經過歲月積澱流傳下來,自然有它的道理存在!


相關研究,我記得日本和歐美都做過對比研究,事實證明常與大自然接觸的確對孩子有益,具體數據沒記住。

就我長期和孩子、大自然接觸來,說說一些理解。

兒童階段,孩子的身體在發展,而感官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而在自然中玩耍時,就提供了機會給孩子去看、去觸摸、去聆聽、去尋味、去嘗試等等的機會。

在夜幕中,利用聽覺判別動物方位、利用視覺搜尋動物的位置,這在我理解中,就是在很多夜觀活動中對孩子有益的地方,不限於他知道哪些動物叫啥。


推薦閱讀:

一起塗牆吧,沒有藝術細胞我們還有工程思想
有個自閉症孩子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
如何引導要強,情緒起伏大,不喜歡去表達的孩子?
我如何將兒子培養成自己的同聲傳譯搭檔?
哄睡時用力搖晃孩子有多危險? 湖北一寶寶被搖成腦癱

TAG:兒童教育 | 兒童文學 | 兒童成長 | 兒童發展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