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 6 項創新》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如何?
求讀過的分享書評,看知乎弄得蠻火爆的
謝 @Hosomi邀請。
在我看來,一本不錯的科普書,最起碼應該要做到幾點:1、有故事。沒有故事根本看不下去,直接看學術論文好了。2、有內容。也就是乾貨,要不然就成故事會了。(1和2互為補充,缺其一,連科普書都算不上,就更別說不錯的科普書了)
3、有思想。如果只是知識的搬運工,卻沒有任何深層次的思考,看完就忘了。4、有文采。對於譯作來說,不僅需要作者原本文採好,也需要譯者的高水平發揮。5、有主題。要不然就只是科普作品集,稱不上是一本完整的科普書。於是我用自己的這一標準對照了一下,《我們如何走到今天》(因為總共介紹了六種技術,以下簡稱《六》)這本書,還是都符合的,所以,如果稱之為一本不錯的科普書,應該不算高估。
先說故事。
因為自己曾經寫過「玻璃」和「蠟燭」方面的短篇,所以看到本書里的六個技術,居然有兩篇和自己不謀而合,心裡著實欣慰。蠟燭給人的感覺很土,但是在19世紀以前,蠟燭幾乎是人類唯一可靠的人造光源。因為唯一,也因為漫長,所以關於蠟燭的故事其實相當豐富。比如說,我在很小的時候曾經看過一個古代破案實錄,是一夥強盜夜裡搶了一家富戶,在主人被捆綁控制之後,丫鬟充當了帶路黨。強盜離去之後,富戶當然對丫鬟不依不饒,認定這是裡應外合,就要把丫鬟扭送官府。然而這時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丫鬟說老爺趕緊報官去吧,讓差人次日去找那些衣服上有蠟燭油的人,因為她在「帶路」時,已經用蠟燭給他們做了記號。讀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勉強可以認全故事裡的所有字兒,但真可謂是記憶猶新,畢竟在二十多年前,蠟燭還是很常見的日用品(或者說夜用品),而這種用滴蠟的手法確定罪犯的方式,顯然也只有在蠟燭時代才會讓人感同身受,如今很多人卻只能從電影里去了解燭油是個什麼狀態,大概看這個故事也就覺得平淡無奇了。在《六》這本書中,關於蠟燭,作者也講了個故事。本著不劇透就不是好書評的原則,我要說書中有關「鯨蠟」的故事寫得很有畫面感,如果看過之後再合上書,想一想,當年只是為了獲取點燈用的鯨蠟,就有幾千人葬身大海,這一點本身就挺令人震撼的。血鑽的血,那是奢侈品行業的高利潤催生出的畸形利益鏈,但如果說蠟燭這種家常的東西,居然也曾經激發過這樣的景象,誰信?就算成功捕獲了鯨,采蠟的人也需要在鯨的腦子裡待上幾天,慢慢地刮下這些鯨腦油,想想這如果是38度高溫,又是在那個沒有消毒防腐措施的年代……很好奇這些工人在操作前都吃了些什麼。
書中這類的故事非常多,這也就是我為什麼在一個晚上就不知不覺啃下來的原因,實在停不下來。其次是內容。
當我像初中時代那樣,像讀故事會一樣一口氣讀完這本書之後,一種空虛感油然而生,這大概和二師兄吞下人蔘果之後的感覺差不多。於是我就關了燈躺著回憶,我究竟看了啥?但是碎不勺。只好打開燈繼續翻。翻完再躺下。內容確實不複雜。但說起來,這些平常看起來習以為常的技術,真的就是那麼簡單么?比如說時間,我們都在討論著剛剛上天的冷原子鐘,稱其為人類迄今為止最精確的計時器。但說起來,時間的精確性,到底是怎麼推動的呢?再說得細一些,高中物理就有鐘擺的原理,可是如果知道鐘擺的等時性,怎麼才能利用當時的物質水平發明出一台機械鐘來?還有,我們多數人都用過石英錶,然而石英錶的原理又是什麼,為何就能比擺鐘精確?在如今一個時間可以從手機或者電腦上隨時查詢隨時校正並且誤差小於一秒的年代,時間的問題似乎並沒有怎麼困擾我們,最多也只有算時差的時候會糊塗一下。但時間的問題卻又是前沿科學始終困擾的問題,過去的科學家愁的是怎麼計時,而現代科學家則試圖解釋時間的本質,當然還有很多科幻家在考慮一旦時間倒流了,是不是可以和四爺之間產生一點情愫。所以說,如果睡眠太好的話,不妨看看這本書,內容不複雜,但內容足以提神。然後說思想。
作者應該是一位馬克思主義唯物論者。為什麼這麼說呢?比方說電燈這事。對,就是愛迪生的故事,這是我們小學作文里被引用到愛迪生可能都要被煩得從棺材裡跳出來罵街的故事。「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如今再看到這句話,還是有種想吐的感覺,之所以寫出來,就是讓大家一起吐一吐。愛迪生確實是很成功的——商人。是的,相比於他的發明歷程,他的營銷方式才是更值得關注。事實上,愛迪生最初推向市場的電燈,並沒有比之前一些發明家的產品有什麼優勢。等一下,這裡說到「之前」。實際上,我們一直稱愛迪生是電燈發明人,是非常有失公允的一件事,抹殺了很多人的功績,他的電燈模型,早在他「發明」前的四十年,就已經有了同樣的「發明」問世。作者在這裡再一次強調了他的思想,當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會有很多人獨立地開發一些新的領域,愛迪生就是這些獨立發明人中的其中一員。換句話說,作者顯然更認可勞動人民的智慧,而不認為這些推動科技的事件得益於某一個人的個人英雄主義。然而,在一個以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武裝大腦的國度,我們卻不斷地給孩子們強化愛迪生似的精英情懷。在書中,其實作者對此看得很透徹,畢竟愛迪生在美國也備受推崇,無他,這是政治價值觀所致。再接著說文采。
翻譯得不錯,一晚上看完還不能證明?
不過為了挑錯,我還是買了原版,看看原版的文采究竟怎麼樣。最後是主題。
六項技術,分別是玻璃、製冷、聲音、清潔、計時與人造光,我們現在離得開哪一項?當然,我們不是只依靠這六種技術就能走到現在,所以如果要寫出六十項,或許也不是問題。不過,究竟為什麼作者會對這六種情有獨鍾?…………還不自己看書去!(我就不說是我自己寫不下去了)寫完發現知乎書店正在發售這本書,幫忙拉個廣告:知乎書店 · 獨家首發:《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電子版官方菌是不是也考慮一下,看我寫得這麼辛苦,給我這篇回答引點流量?
謝謝 @知乎電子書 和 @Hosomi 邀請。
我個人很喜歡這本書。首先是因為感覺非常親切。在威尼斯的時候,我到過 Murano 島,島上有很多這樣的玻璃工廠(如下圖所示),可以近距離觀看這些玻璃製品的製作過程,也有很多商店銷售非常精美的玻璃製品——可惜這些商店不讓拍照。我當時很疑惑,為何在威尼斯這樣寸土寸金的旅遊勝地竟然會有這樣一個生產玻璃的小島?不過我後來查了一些資料,算是解決了這個疑惑。並不是在作為旅遊勝地的威尼斯出現了這樣一個生產玻璃的小島,而是玻璃的生產和貿易讓威尼斯成為了威尼斯,並最終讓她成為了現在的旅遊勝地。這本書在第一章就以「玻璃」為話題切入,很好地從歷史和經濟的角度闡述了威尼斯的興起和玻璃貿易的歷史,讓我覺得豁然開朗。
我個人覺得這本書對於像我這樣的科學背景的讀者有很大的啟發意義。因為作為一個有一點微小的科學背景的人,對於「技術」的歷史其實是很粗淺的。我們考慮與「技術」有關的問題時未必對科學研究本身有幫助,甚至已經站在與科學家不完全一致的立場上,但正是這些技術在資本和權力的推動下改變了世界。以基因工程為例,只談「限制性內切酶的工作原理」是不完整的,只看到 Werner Arber, Hamilton Smith 和 Daniel Nathans 這些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也是不夠的,還應該要看到 Herbert Boyer 這樣的科學家,也要看到背後的風投 Robert A. Swanson,是他們一起建立了 Genentech,開創了一個這樣的產業。而這一產業又與傳統的農業和醫藥等產業結合,最終形成了現在龐大的基因產業。科學家未必會希望自己的理論與實際產生聯繫,但有時又難免會與現實世界產生聯繫。想想看在最近兩季《生活大爆炸》里(第九、十季),Leonard, Sheldon 和 Howard 提出了一個發明,當他們跟學校負責專利事務的律師討論之後發現,根據政策,加州理工對這份專利佔有75%的股份,而 Leonard 和 Sheldon 作為學院員工占剩餘的 25%,而由於Howard 的身份屬於 NASA,他屬於美國政府的僱員,因而無權取得收益。而後來當 Howard 用實驗證實了這項專利的可靠性性,美國軍方這時候又出現從而主導了研究的進展。雖然最後的結果是所有人的拖延症戰勝了一切,而這個小例子其實反映了技術發明在今天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科學」問題。創新本身與法律、經濟和政治等因素始終糾纏在一起,誰是技術的擁有者(科學家、研究機構、資本、政府)?誰是投資者?為什麼技術會被推廣?破壞性創新是怎樣在全球範圍內擴散的?怎樣宣傳一個新技術?這些技術創新又對我們的社會(氣候、環境、社交網路、生產關係…)造成了怎樣的影響?這些思考常常正是科學家所欠缺的。謝 @知乎電子書 邀。
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最近一旦我打算在知乎上寫點什麼、看點什麼的時候,我的工作一定很忙。。。。大概最近犯克。。。。ヾ(≧O≦)〃嗷~我在知乎每天進行的就是向別人科普以及被別人科普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對於看看別人是如何講好一個帶有乾貨的故事這件事很感興趣。
畢竟,有乾貨沒故事的東西很枯燥,有故事沒幹貨的話,那還不如不看。
所以知乎電子書向我推送了這本書之後,我是很想看一看作者是如何就這樣一個題目展開內容的。看完全本之後我覺得:作為一本科普作品,這本書值得推薦。我在小時候對天文很感興趣,曾經想要長大之後做一個天文學家。小的時候在我的家鄉,夏天的夜晚站在院子里就可以直接看到銀河,所以我對天上的星星有著很強烈的好奇心,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天文望遠鏡。
然而一直都沒有。。。。反而家裡有很多鑷子,止血鉗,這大概是我最後又學了醫學的原因之一吧。。。在我現在的工作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顯微鏡。其實上面這兩個理想看起來完全沒什麼關聯,我個人之前也沒有細的想過這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但是這本書在第一章給了我一個答案:玻璃。作為望遠鏡和顯微鏡的關鍵元件都是用玻璃製作的。。當然現在還有射電望遠鏡,還有電子顯微鏡。。這裡不管它,只說最早出現的那一種。確實可以說:玻璃是製作望遠鏡和顯微鏡的重要基礎,沒有這個關鍵的材料,我其實很難想像這兩個的功能要如何實現。
作者在本書中有一個重要的理論依據——蜂鳥效應
一個領域內的一項創新或一連串創新,最終會引發表面看來似乎完全屬於另一截然不同的領域內的變革。其實許許多多的技術和方法在剛剛出現的時候都是很單純很純粹的為了解決某一個問題的。而往往最後產生的影響是發明者本人萬萬沒有想到的。就比如上面說的玻璃對於天文,對於生物、醫學方面的巨大推動作用。還比如書中提到的冬天湖水結成的冰塊竟然會與冷凍精子、卵細胞的人工授精產生聯繫。能想像得到用氯消毒自來水與游泳女性暴露的大長腿之間有什麼關係嗎?不過因為本書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基礎的理論之上的,所以書中對於這些聯繫都是強調這樣的「蜂鳥效應」。
實際上,我個人認為歷史的推動遠遠不是一個或某個發明這麼單一的因素,相當多的因素夾在其中難以分清主次,很多很多的歷史大事件回過頭去看,當時的條件其實是缺一不可的。看完這本書,環顧四周,我們現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與書中所提到的這六個方面:玻璃、製冷、聲音、清潔、計時、光是息息相關的。
我現在回答問題使用的電腦、開著的空調、電腦中播放的歌曲、吃著剛洗完的水果、一會大概8點20要發布這個回答(劃掉劃掉)、保護眼睛的檯燈等等。其實都是上面這六個方面的真實反應。感謝這些發明。
不過這本書有個讓人不太爽的地方!大概是定位於基礎性的科普,所以在很多涉及到技術細節的時候,會出現類似這樣的話:由於某種原因。。。
畢竟,對於科普來講,想將各個技術細節都用樸實的語言來講清楚,這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
所以,這本書更多的是比較淺顯的描述,並不涉及到深入的技術細節。這可能會讓人感覺一直在流於表面而沒有深入。不過我覺得,這本書提供的是一種思路,而非一種技術。所以作為一本入門的科普向書籍,足夠了。再來說說這個價格。
通常來講,一本單行本的電子書我所能接受的價位大約就是在10元左右,當然有一些特別想看,或者想拿來收藏反覆看的書不在此列。大概是因為紙質版的價格比較高的原因,這本全本的電子書價格有一點高,特別是相對於知乎電子書以往的系列來講,從幾元突然躍升到20。。。。。不過知乎貼心的提供了分章節購買。然而三章就夠一本的價了。。。。。還是全本更划算一點。。。。最後:
向300年前,鑽進腐爛發臭的鯨魚腦子裡,刮取鯨腦油用來做蠟燭的人致敬。。。真的猛士敢於直面如此的屍臭。(~o ̄▽ ̄)~o 。。。滾來滾去……o~(_△_o~) ~。。。謝邀。很早之前就關注這個話題了,書已經看了一半。看過之前幾位答主的回答,感覺我想說的基本也都在裡面了。這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科普讀物,沒有特別枯燥的名詞解釋,反而是用一種平凡的語句寫出了史詩一樣的感覺。這六篇史詩恰好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觀察世界的角度,當我們對於身邊的事物習以為常時,可能並沒有在意到它們的出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過多麼深遠的影響。正如第一部分《玻璃》所寫的,我帶著眼鏡在玻璃屏幕上點來點去回答知乎上的問題,並沒有在意它們的存在,然而確確實實地離不開它們。我們這個時候所享受的這些便利,並不是先人們一拍腦門就開發出來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在一個恰當的時間點,出現了重大的革新,最終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六項重塑世界的創新,給我們打開了一個窗口,讓我們可以用這種角度再去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它們在這個時代出現,是否也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而從讓先人震驚直到我們熟視無睹呢?科普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用另一種方式思考,這是目前我讀這本書的感受。手機寫的,排版不好請見諒。
我是一位愛好科學的文科生,看到感興趣的科技史作品總是要買來看的。大多數科技史都是嚴肅地按照學科進行分類,說實話,人大出版社那套《數學史》《天文學史》《物理學史》我大半沒有看下去。大部頭啃不下去,博物小書也看了不少,但收穫以趣味和片段的知識為主。
《我們如何走到今天》的獨特結構吸引了我,尤其是第一二章《玻璃》和《寒冷》讓我充滿好奇,不僅是這些字眼,還包括它們之間的聯繫。我想到過玻璃和二氧化硅化合物對今天電子科技的基礎作用,但是在閱讀本書前,我的確沒有對近兩百年來科技飛躍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想得很認真。
我曾經覺得,人類的科技福祉大概是一種必然,從遠古、中古到中世紀的漫長黑夜無非是為未來飛躍的曲線做準備。但《我們如何走到今天》揭示的故事動搖了我的看法。像玻璃這種極端偶然的自然發現,無數盲目的猜想和嘗試,等待其他技術的出現配合,漫長時間在非科學領域的零星使用,我們怎麼能夠認為今天的天文發現,生物技術、iPhone是理所當然會必然出現呢?這當中任何一個階段的發現和創造如果離開了天運,完全可能再虛度個把世紀的光陰,如果我們不幸與那些關鍵的瞬間、天才的大腦擦肩而過,21世紀完全可能不是今天這樣。
但KK自信滿滿地寫出了《必然》,在今天的技術環境中再預見未來,無論是預言家還是芸芸眾生都更有自信。回望歷史,我卻是有點膽戰心驚。我們也許的確邁過了科學的蹣跚期,正直起身來走出確定的步伐,就像星星之火,隨時可以泯滅,但我們看到烈焰,所以指認它足以燎原。
我們怎樣讓今天的烈火確定地燃燒下去?未來的技術福音是否一定會按部就班地到來?科技是否會一定加速度地為人類奉上豐碩的果實?作者雖然沒有表這個態,但在結尾處,他語重心長的建議讓我們意識到,我們發展自我,研究創新之道依然有積極的目標。他寫道:
「如果我們從創新史中學到什麼,那就是做真實的自己是不夠的。當然,你不想囿於正統思想和傳統觀念。當然,本書中寫到的創新者都有長時間裡堅持自己想法的頑強意志。但是,忠實於自我認同感和自己的本質也有類似的危險。最好是挑戰那些直覺,探索字面或比喻意義上的全新領域。最好是去發展新的聯繫,而不是待在陳規慣例中怡然自得。如果你想多少改善一下這個世界,那麼你需要專註和決心;你需要在一個領域的範圍內堅守,同時每次打開一扇臨近性可能的新的大門。但是如果你想成為埃達那種人,如果你想有「對隱秘事物的直覺性領悟」——要是這樣的話,嗯,你需要多少迷失一下自我。」
在知乎閱讀全書: 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 6 項創新 - 「知乎 · 鹽」系列 - 知乎書店作者把這些內容,拍了電視節目,好像是在2014年,pbs放的。作者自己主持,人很風趣,節目也挺有意思
潛水小透明,第一次被邀請,多謝知乎電子書給了我這次機會。
我只買了第一章,想看看這本書如何。再決定買不買。就從自己看到的這一小部分來談談看吧。
1.一點小問題
第一章玻璃的第一段,講熔點的那一句。圖
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下數字到底是中文還是阿拉伯數字應該統一一下。2.書總共也就12萬字,第一章包括前言也就2.3萬字,準備看長篇的我感覺好氣。感覺有點蜻蜓點水的感覺,不夠深入。
3.順便像電子書團隊提點建議。希望書店早日有搜索功能,標籤功能,讓人能儘快找到想要的的電子書。
還有什麼想到再說。希望知乎電子書越做越好。謝謝邀請。在知乎書店買這套書的時候猶豫了一下,作為電子書來講挺貴的。本來希望能看得久一些,結果看了就停不下來的節奏,一個晚上就看完了。裡面有一些發明方面的知識和故事在此前也在其他書上看過,個人覺得讀完這套書以後最大的收穫就是:之前頭腦裡面零零碎碎的了解到的一些東西被一種整體的線索串在了一起,這種感覺相當不錯,收穫了不少啟發。不過如果書能賣得再便宜一些就更好了。
謝 @Hosomi邀請。只讀完了玻璃、寒冷剛翻了幾頁。初步定義為趣味讀物。
喜歡之處在於作者知識面豐富廣泛,將各種看來毫不相關的現象相聯繫起來,讀來頗為新鮮有趣。
不太喜歡之處在於作者太過於強調「蜂鳥效應」以至於忽略了一點:即那些看起來毫不相關的現象的確是弱相關。例如,作者將人類出現自畫像也歸功於玻璃。然而縱覽整個歐洲美術史,畫像主體從宗教到人類經過了多麼漫長的年代和多麼複雜的心理進程;你現在跟我講是因為有了鏡子不僅僅我不能接受,丟勒也會把他的耶穌之手伸出來給作者一個耳光吧……這個論據是我特別不喜歡不贊同的,其他還有,不過作為趣味讀物就無需太認真。
總體而言,開卷有益,可以在廣度上增加知識開拓談資,值回票價,謝謝。還沒讀完,暫覺很具啟發性。在概念化的世界觀里,不可想像印刷術和顯微鏡、甚至之後的醫學化學裡程碑、電影的發明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很具蝴蝶效應的意味。
書看了一半,強答一下,以後更新。
先說優點:
觀點新穎,視野開闊。既選了一個獨特的角度,從機器發展的角度來闡述人類進步的歷史,又不局限在一點,而是鋪陳出去,環環相扣。將機器的進步給人類發展帶來的意義做了充分發揮。
閱讀快感強,文筆甚佳,當然這也得感謝翻譯的功勞。基本沒有翻譯作品的語句晦澀的毛病。一部軟科普作品寫的有散文的感覺,讓我這種理工渣也心有戚戚焉。用講故事的方法把一個個科學發明串聯起來,引人入勝。
貼一段原書文字:「用手機咔嚓一聲拍張自拍照,然後將照片上傳到 Instagram或推特網(Twitter),你的照片由此流傳到了全世界某些人的手機和電腦上。我們習慣於稱讚這些新事物,是它們將這一行為幾乎變成了我們現在的第二天性:數字電腦小型化,變成手持設備;互聯網和網頁的創建;社交網路軟體的交互界面。我們幾乎不會意識到,是玻璃在支撐著整個網路:我們用玻璃鏡片拍照,將其儲存並控制在玻璃纖維製成的電路板中,通過玻璃線纜將其傳輸至全世界,然後在玻璃製成的屏幕上欣賞它們。整個鏈條中二氧化硅的身影無處不在。」
再說缺點
乾貨其實不多,這本書拿來飯後聊天吹牛可以,但關於技術哪怕再深一點的探討就沒有了,當然這可能是作者有自身的考慮。但即使這樣,很多故事都是大家比較熟悉了,作者強在用一個不同的視角闡述出來,這讓人佩服。第一章關於玻璃的故事,上面我複製的那段文字就夠了,書中也沒有比這更重要的文字了。其實關於這類書,我倒願意推薦吳軍博士的《文明之光》。
價格太貴。不解釋。而且知乎電子書好像不支持筆記,標誌功能,可能是怕盜版問題。上面那段文字我就費了老大的勁才複製過來,不知是不是我不會用的原因。但不能記筆記會很影響我看書的,尤其是我這種腦袋不太好的人。
謝邀。我沒看過啊 。。。
作為一個學材料的本科生,我當時看到第一章講的是玻璃就買了下來並試圖通過這本書來讓我更加了解材料的發展歷史。而我也當然的在看完整本書後學到了認識到了很多東西。
一句話介紹就是: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話為我們構築了生動形象的各種改變了我們現在生活水平的物質的發展歷史。
玻璃製造技術的發展和大量較為廉價的玻璃製品讓列文虎克得以在閑暇的時候可以用足夠多且「乾淨」的玻璃磨成了鏡片。
想把冰塊帶去另一塊大陸藉以牟取暴利的意圖讓我們想方設法地保存冰塊,而之後創造替代冰的機械空調來更廉價地獲取這個外來物。
想要留下聲音的衝動讓我們探知聲音的奧秘並通過看似笨拙的手段記錄下了聲音,而愛迪生的留聲機則更完美的留住了聲音。
對清潔而不那麼容易生病的環境的渴求,我們把城市底下「掏了個空」,也把整個城市抬起來「平移」,讓我們明白了衛生才是保證健康的關鍵。
英國鐵路公司為了讓鐵路的時間更加準確以提高效率,統一了全國的時間,我們的手上也戴上了手錶來讓我們工作生活的更加精確哈,這是人類擺脫受不明確時間觀念控制的第一步。
愛迪生在眾多同時代的人的研究中找到靈感,改良了電燈,給我們的世界帶去了光明,而現在世界到處經濟好點的地方都是燈火通明,讓我們不再受日出夜黑的控制。
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我們是踩在前人為我們鋪放的道路走到今天的。我認為書中有個觀點是貫穿始末的,科學技術的各類想法的不斷積累,最終在某個人大膽的嘗試下成功了,但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繼往開來,前仆後繼的有想法者們的。我想這樣總結一下,英雄(偉大的科學家)都是順應時代而生的,雖然他們總是有一定的天賦在推動則他們前進,但是另一個層面上來講,他們也是可以被取代的,儘管這個取代他的人沒有生在他之前。重要的是沒有一直以來的前人研究的積累,他們就無法走到那樣的高度。對牛頓的話斷章取義的話就是:「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學家們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做的研究都可能是在為後人的成功做的鋪墊。
如果想通過這本書來了解上兩個世紀的科技爆炸的話,這本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不會太長,也有足夠的趣味性。
作為科普科學歷史的書來說,這本書也絲毫不比其他書要差。
還沒有看過,感謝推薦新書。
瀏覽了下其它回答,感覺這是本有意思的書,列入待看書單。書挺好,app 排版不怎麼樣。
很多時候,同一件事,不同角度,不同敘述方式,會有不同的感受,當然並不是說書中的事我之前均知曉。最值得推崇的書中不同於教科書的對創新來龍去脈的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