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家控制的美國將會走向沒落嗎?
看了最近希拉里與特朗普的大選,感覺希婆背後的華爾街勢力真的很強大,如果美國真就被資本控制著,那最終將會走向何方,未來會走向沒落還是繁榮?
一直都是資本家控制啊,
區別是現在從幕後漸漸走向前台,從實業資本這些比較有節操的走向國際金融這些無節操的。越來越外強中乾了
我很期待美國的下一場戰爭。
問題改為金融資本會比較切題。金融資本對全球化最歡迎啊。
答案應該修正一點,是被華爾街控制並剝削的美國,包括美國的資本家和無產階級。
在21世紀,搞實業的資本家也是被「剝削」的對象。美國是一個公司建立起來的國家,所以你說的並不存在。
我在自己的微信號:李建秋的世界 在明天發的文章中裡面會講到美國資本家在美國創始初期的情況。這裡簡單提兩句美國最開始是由兩家公司構成的:弗吉尼亞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
美國實際上是英王給這兩個公司的封地。美國後來的變化,始於弗吉尼亞公司的經營困頓導致的土地私有化所以題目上說的「資本家控制的美國將會走向沒落嗎」,NONONO,美國就是資本家們建立起來的,沒有這些資本家根本不存在美國,所以不存在「資本家控制的美國將會走向沒落」的問題。按馬克思的說法,資本家集團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地位會製造一些國家機器,然而被剝削的底層人民會不斷反抗,統治階級唯有把國家機器製造得越來越強大,最終強大到失控的統治工具反而成為滅亡統治階級的力量。
胡說,明明是我黨控制的
昔年,米酋奧氏訪華,贈帝圍棋一副,似有博弈天下,宰割亞太之意。帝慍,夷狄安得與吾比肩耶?遂返饋虎符,約為號令,制其刀兵。附贈太史手書,曰:觀海聽濤。時人未解其意,以為奧氏為吾間,受命吾主。 後米數欲興兵,皆為符所制而不得,乃陰使倭人疲華,故釣魚事發,烽煙欲起。未幾,有颶風襲紐約,水漫東岸,浪摧市墟,傷忘無算,米國大損。奧氏亟御災地,睹波濤,聞聲浪,方悟觀海聽濤之本意。以手加額曰:帝誠不我欺也。一去四年又四年,白髮如絲生鬢間,心魂一縷牽華夏,為國甘駐美利堅,白頭鷹徽懸身後,鐮錘默然藏心間,
常懷故國蒼生望,願埋忠骨白宮前。致奧觀海同志沒落和繁榮,並非取決於主義。
還是中國好,無產階級是國家的主人。
拜託最近好多人問出類似的問題。想思考問題先了解下歷史嘛。美國一直這樣自古以來就是這樣。以前是這樣以後還是這樣。大概可能是川普太能吹了造成好多人的錯覺了。
權利、金錢不分家
國zhao家資本主義也是資本主義他們都將被取代,不是「某國家」沒落
鑒於現狀,「美國」應更名為曾用譯名「阿麋利卡合眾國」
America, 一個光輝燦爛的名字。很多人以為「美國」這個詞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但所有的光輝燦爛都有它歷史演變的進程。人類一開始都是獨自而居,被大洲大洋、高山巨塹深深地隔離開來,當一部分地球人對另一部分開始接觸的時候,必然只會以當地人類的生活習俗及對外界的認知來予以命名。所以對「美利堅」這個後來的稱呼,也並非先驗存在。比如在明朝,中國在第一次知道了地球是圓的以後,就給予了美洲地區以「亞墨利加」的稱呼。後來十八世紀美國人到達廣東,廣東人根據其粵語發音將America翻譯為「咪唎堅」,後來日本之所以把美國叫做「米國」,也是來自於這個「咪唎堅」。當然這樣的名字在時空中種種傳播,也出現了諸如「阿麋利卡合眾國」、「阿霉傈加合眾國」以及「阿咩瑞卡合眾國」等名字翻譯,不一而足。
然而隨著後來西方列強的入侵,這樣的民間中文譯名是萬萬使不得的。不僅「阿麋利卡」使不得,包括當時對England的國名翻譯「陰格冷」雖然準確地描述了當地陰冷潮濕的天氣特徵,也必然因為失於風采而被糾正為「英格蘭」。18世紀的西方傳教士們充分發揮了這種民間糾正的作用,以致後來產生出一大批諸如美利堅、英格蘭、法蘭西、德意志之類的稱呼,讓任何一個當時強大的國家都能擁有一個上等漢字匹配的漂亮名字,而對比於非洲諸國被紛紛命名為「厄瓜多、尼加拉瓜、烏拉圭、巴拉圭、扎伊爾、突尼西亞、模里西斯、坦尚尼亞、瓜地馬拉、加彭、查德、茅利塔尼亞」,讓人盡聯想到茹毛飲血的原始人。所以哪怕只是個名字,世界的現實性和利益性展示得也竟是如此地赤裸裸。
然而歷史並非一成不變,世界新的現實也由每一個地球公民來書寫。按照恩格斯的理論,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分向量,而最終形成的合力構成了歷史發展的總向量。而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與博弈,世界的總向量早已出現了新的格局,使得原來的名字將越來越不適用。新格局,自然就要用新的名字來描述。
比如說「美利堅」這個國家,自去年特朗普登台以後,逐漸顯發出的國力分裂已逐漸成為有目共睹的事實。雖然本公眾號去年在特朗普剛參選不久就拿出5萬字來論證他必當總統,也深刻理解他的良苦用心所要解決的美國意識形態與國力調整和科技發展方面的問題-遠遠並非網上那些名人對他調侃式的解讀,然而總統,這位國之大醫,在面對歷史沉澱下來的種種因果時,其手術的難度仍然極高,而目前造成的民意分裂早已是大白於天下。
美國《時代周刊》這種媒體喜歡調侃,雖然其把特朗普命名為「美利堅分裂國總統(Presidentof Divided States of America)」這種修辭性的表述無非只是個標題黨,然而美國除了加州欲脫美這種鬧劇還沒有實際使其國土分裂以外,意識的巨大分裂已經不能再支撐其「堅」。這非常容易證明:既然是「堅」,那麼就不應該分裂;而既然分裂,就難成其「堅」。
所以說,歷史的發展已經使得美國的這種中文譯名方式出現了嚴重的不協調;另外歐洲各國也趁目前的世界經濟局面而開始展頭露角,或脫歐(英)或欲脫歐(法)或提倡打破童話面對自然(丹)等等,在看似和平的表面下其實早已暗流洶湧,都在等待時機趁一波席捲全球的經濟大洗牌而實現自己國家意志的異軍突起和獨掌霸權;而非洲、中東這些國家也或玩轉石油發展經濟或出現意識形態的大變革-既然整個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那麼就必須順應歷史的潮流而重新設計這樣中文命名系統(The Chinese Nomenclature),以符合時代的召喚。
有人要說,用得著這麼認真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包含在問題本身之中。試問,如果不是因為必須要這麼認真,當年的美國乃至歐洲列強為什麼都要拚命擺脫「阿麋利卡」等名而賦予自己以光輝燦爛的中文譯名?雖然名字最終都是我們自己定的,然而在確定的過程中勢必受到強權的左右。國家,不光由其國土組成,一個名字和一個國家,其相互影響的程度恰如同個人和股市。個人,都因為股市的走勢而買賣,而個人的買賣反過來又組成了股市的走勢;同樣,一個名字的來歷源自於一個國家的實力,而這個名字所帶來的人心嚮往及以此為名的種種國際活動又反過來構成了這個國家的實力本身。試問,當今的高中生,如果向其同學宣稱「我馬上要去咪猁堅國留學了」的時候,還能像今天說起「美利堅」那麼驕傲嗎?但歷史,從來就不應當誇大其辭,或妄自菲薄,而只是以當時當景的事實來確定其命名。「美利堅」之名,借用現在美利堅民間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That was then, and this is now」。所以根據目前的時代現實,我們應當在中文系統中,適當地還原歐洲及美國的命名光輝,並適當提升非洲、拉美等地的命名所代表的國家含義,根據現實而一一正名,否則,名不符實,美國空頂著一個又美又堅的皇冠,也是非常難受的。
而之所以要在中文系統中予以重新命名,也必然代表著我們國家的「國家本位」屬性,也屬於順應歷史的召喚。我們國家擁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強大文化沉澱和豐富的漢字系統,給這些國家以符合當今事實的一一命名並非難事。此一舉措,也代表著中國重回其「中」,向世界輸出經濟、科技與文化。
有人總是喜歡念舊,所謂讓中國重返大唐。雖然彼時的大唐洛陽如同當今的紐約,為世界盛世之冠,然而歷史只會押韻,卻從來不會簡單地重複。一千多年後的世界格局早已改日換月,要讓世界的精華重新再集中回到這片曾經產生大唐盛世的土地,也必然要擁有多個層面上的努力與實力。
命名系統的建立,就是其中基礎實力之一。以中國之「中」之眼,遍觀全球,賦予各類事物以其各自恰當的位次, 而非受其它任何外來強權的左右。大唐在這方面也堪稱典範,我們不妨舉例說明。
彼時,大唐盛世,基督教有史以來第一次傳入中國,我們將其翻譯為「景教」,當今的耶穌翻譯為「移鼠」、當今的聖母瑪利亞翻譯為「末艷」、當今的耶和華翻譯為「向涼風」,就是以一種站在自己文化的根基上,同化外來文化的證據,以及在其命名系統之下賦予該事物擁有的位次。我們不妨展開來看看,出自現已流失在日本的、當年敦煌出土的唯一一本《序聽迷詩所經》:
「天尊見眾生如此憐愍。不少諫作好不依。天尊當使涼風向一童女。名為末艷。涼風即入末艷腹內。依天尊教。當即末艷懷身。為以天尊使涼風伺童女邊。無男夫懷任。令一切眾生見無男夫懷任。
....
天尊有威力。即遣眾生信心清凈迴向善緣。末艷懷後產一男。名為移鼠。父是向涼風。有無知眾生即道。若向風懷任生產。 」
移鼠=耶穌
末艷= 瑪利亞
向涼風=耶和華
彌施訶 = 彌賽亞
這便是歷史最早的翻譯,及中國古人對聖經人物欽定的譯名,當然,後人擔心「移鼠」會給人造成一種耗子葯的感覺,而將整個基督教的名詞系統重新裝修。但也有學者表示之所以當時這樣翻譯肯定是有原因的,很可能當時聖靈就是這樣指示的,而現代人把移鼠叫成耶穌可能是一種對聖靈及天父的褻瀆。
景教曾於大唐中土廣為傳播,其重要證據、比兵馬俑還貴重的國家一級文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就收藏於目前的西安碑林博物館。明清時代的羅馬教廷和後來的歐洲列強曾千方百計都想獲取此碑並運往梵蒂岡。
然而盛唐衰落,歷史滄海桑田。當今的中國需更加強大,為自身正名、為世界賦名。對美國而言,自特朗普上台之後不再進行戰略上的大舉進階、長驅直入,反而實行撤減開銷、反全球化、專註國內的戰略收縮,是為「不舉」;而因此造成的國內矛盾突出、意識分裂是為「不堅」。在達沃斯上我們也都看到了,美國既戰略收縮,我們就戰略擴張,「美利堅」若已不舉不堅,那麼我們繼承大唐遺風,為其進行中文系統內的命名重構,就是一件光明正大、具有歷史意義的事。
所以本文建議,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利堅合眾國」之名,應當回到其原譯名「阿麋利卡合眾國」。麋,乃麋鹿也。中國古代特產的一種動物,這樣便是一種以我們國家自己的文化、自然及歷史的視角來予以命名的角度;麋鹿,又俗稱「四不像」,正好貼切於特朗普治理下美國當前的實際狀態;最後,還有一層「鹿死誰手」之意,暗示中國仍有角逐於世界舞台、重放光芒之雄心,也符合當下的現實。
最後,雖然本文基於歷史的發展眼光而呼籲一步到位,然而任何事情畢竟都要有一個過程,也要留給世界一個消化的空間。所以,做為一個過渡性的名字,我們也可以暫時保留其「美」字,比如「阿美利加合眾國」或「阿美莉卡合眾國」,以承上啟下,繼往開來。
(完)
推薦閱讀:
※FBI 通知國會重啟對希拉里·柯林頓的調查,這將對選情造成何種影響?
※如何看待Hillary可能患有癲癇症的這一可能性,這會對之後的大選產生怎樣的影響?
※如何看待川普邀請柯林頓舊情人Gennifer Flowers參加9.26辯論以回應小牛老闆庫班?
※如何看待川普軟化移民政策?
TAG:希拉里·柯林頓HillaryClinton | 美國大選 | 唐納德·約翰·特朗普DonaldJTrump |